摘 要
目的 分析探讨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60 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透析频次是否大于等于3次/周,将患者分为规律血液透析组和血液透析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前后3个月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接受血液透析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左室肥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规律血液透析组患者的射血分数优于血液透析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应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能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 ;慢性肾衰竭 ;心脏功能。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心脏疾病,同时心脏疾病也是慢性肾衰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有关研究报道表明,心血管疾病使慢性肾衰竭的死亡率达到 50% 以上[2].本次实验选取我院 60 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血液透析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分析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心脏超声心动图变化情况,了解掌握患者的心脏功能,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 2015 年 1 月~ 2016 年 1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60 例已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 38例,女性 22 例,年龄 22 ~ 55 岁,慢性肾衰竭病程为 2 ~ 21 个月;本次实验所有患者的血红蛋白在 90 ~ 110 g/L,患者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小于 200 pg/ml ;同时本次实验的所有患者在血液透析前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规律血液透析组患者 30 例,每周进行 3 次血液透析,每次血液透析 4 h,血液透析组患者 30 例,每周透析2 次及 2 次以下。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 3 个月后对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进行复查。本次实验的所有患者在性别,年龄,家庭环境及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一般方法。
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美国 AUSON512 型),探头的频率为 8.0MHz,使用 M 型技术测量两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射血分数,短轴缩短分数及左心室厚壁厚度,同时对患者舒张早期和晚期的最大血流速度比进行测量[3].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6.0 统计学软件对本次实验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的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则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脏结构改变情况。
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血液透析组患者的左室肥厚患者有 22 人,占 73%,规律血液透析组患者的左室肥厚患者有 17 人,占 57%,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两组患者心脏功能改变情况。
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血液透析组患者 18 例射血分数<50%,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占 60%,规律血液透析组患者的射血分数均> 50%,左室收缩功能障碍占 30%,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结论。
终末期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是心血管疾病,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应用彩色超声检查,可以准确诊断患者的左室肥厚及左室舒张和收缩障碍[4].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后,患者的心脏功能及结构能得到改善[5].慢性肾衰竭合并的高血压使患者左心室的压力负荷增加,患者的心肌纤维并联性的增生,肌纤维变粗,患者的心室壁出现异常的增厚[6-7].同时随着LVH 病变的不断发展,导致患者最终出现纤维化,从而患者会出现心肌病或者出现心力衰竭[8].在本次研究中,接受血液透析 3个月后,规律血液透析组患者的左室肥厚和射血分数均优于血液透析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综上所述,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应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能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9].
参考文献:
[1] 赵佳,张华锋,蔡国梅 . 慢性肾衰竭男性患者血液透析后性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7):3182-3185.
[2] 赵黎君,黄颂敏,梁婷,等 . 维持性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衰竭患者右心功能的影响[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5(5):814-818.
[3] 徐晓榕,何红权 . 慢性肾衰竭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15(10):901-903.
[4] 邱建华 .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低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透析效果的临床比较[J]. 临床医药实践,2016,25(6):470-472.
[5] 丁玎,宦红娣,陆春来 . 维持性血液透析对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炎症标志物的影响分析[J].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7):36-38.
[6] 刘妍,成建钊,郭自炎 . 不同血液透析方式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微炎性状态比较[J]. 疑难病杂志,2014,13(12):1251-1253.
[7] 袁艳华 . 联合应用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效果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8):58-59.
[8] 刘丽敏,田丽,李娜 . 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率及营养状况的影响[J]. 中医药导报,2015,21(13):72-73,76.
[9] 王黎 . 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原因与影响因素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