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创新模式探究(2)
添加时间:2016/09/2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 三) 完善的科技创新机制是北航模式形成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是指高校内各创新要素为完成一定的功能组合在一起,按一定的规律和程序协同工作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16]这其中不仅包含科技创新
以下为本篇论文正文:
( 三) 完善的科技创新机制是“北航模式”形成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是指高校内各创新要素为完成一定的功能组合在一起,按一定的规律和程序协同工作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方式。”[16]这其中不仅包含科技创新的基地平台、团队等实体因素,还包含创新的目标方向、精神传统、管理机制等软要素。高校的科研能否取得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科技创新机制是否科学完善。北航之所以在进入新世纪的短短十几年中接连取得瞩目的创新成果,形成“北航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北航拥有一套“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的科技创新发展模式和一种特有的科研文化氛围与机制”[14]26.在这一模式中,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目标,产学研用一体的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构成的基地平台,多学科跨学院构建的创新团队,优秀的精神传统和高效的管理体系等要素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一套科学有序、运行高效的创新机制。
1. 科学完善的科技创新基地为北航的科技创新提供了高效的平台支撑。
“科技创新的基地与平台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是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17]高校科技创新基地是高校有序调配资源,建设创新条件的依托平台。以基地为依托,围绕科学前沿或重大需求关键问题研究的需要,将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的优势资源汇集到一起,共建产学研用一体的研发中心或重点实验室,会大大改善科技创新的条件,提高创新的实效。北航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的建设工作,“把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提升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一个重要措施的高度来认识”[11]18,积极开展产学研用合作,整合科研资源,筹建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成 7 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 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42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这些科技创新基地大大提高了北航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条件和能力,增强了北航科技创新“自我造血”
的功能以及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能力,为大量标志性创新成果的取得创造了条件。北航主持获得40 项国家级科技奖励的 28 名第一完成人全部为校级以上重点基地的核心成员或负责人,主持获得8 项国家科技奖励一等奖的 7 人,全部为省部级以上重点基地( 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研究所) 的核心成员或负责人。可见,国家级创新成果的取得与科技创新基地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分不开的。
2. 多学科交叉的创新团队为北航的科技创新提供了灵活的人才智力保障。
随着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各学科之间不断交叉、彼此渗透,新的学科、新的领域不断产生,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越来越密切,越来越多的科学问题、科研任务已经不是某一科研精英能够独立承担并完成的。要满足国家重大需求,完成重大科研项目,取得重大创新成果,需要多学科领域的不同专家密切合作。在此形势下,可以灵活汇聚人才智力的创新团队逐步成为科技协同创新,攻克重大成果的重要形式。“重大项目不是几个人可以完成的,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创新型团队才能完成。”[11]19
北航高度重视创新团队的构建,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教育部和工信部等部门的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和北航蓝天创新团队计划的支持,先后跨学科、跨组织构建了 62 个创新团队,其中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3 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2 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6 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6 个,蓝天创新团队 35 个。这些创新团队的构建与发展为北航的科技创新注入极大的活力和动力。一方面,创新团队依托国家支持计划为创新条件建设提供了一个多部门、多渠道、多层次的支持平台,使团队创新的基础条件越来越优化。
另一方面,创新团队又以其灵活的组织模式打破了学校传统院系模式的局限,可以灵活地根据创新任务的需要,汇聚人才,整合资源。大大提高了创新过程中,人才智力匹配的灵活性和资源条件配置的科学性。同时,在创新团队组织内部,相对集中的创新目标,多学科的学缘结构,“金字塔式”的人才结构,“老中青”的合理搭配,以及创新团队内独特的“传、帮、带”效应,都极大地提升了创新团队科技创新的集约效应,推动了重大项目的研究进展和创新成果的取得。在北航主持获得的 40 项国家级科技奖励项目中,由 3 人以上研究团队共同研究获得的有36 项,占 90% .创新团队提供的人才智力保障已经成为北航科技创新成果纷呈的重要原因之一。
3. 60 年的创新精神及文化传统为北航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恒久的精神动力。
“科技创新不仅需要智力和知识,而且也需要非智力因素---科学精神的支持,科学精神是科研活动的内驱力和灵魂。”[18]在“北航模式”的形成过程中,创新精神和文化传统的积淀、传承与弘扬一直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在因素贯穿始终,不断为北航的科技创新供给着恒久不衰的精神动力。正如北航前校长怀进鹏院士所说: “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不断突破学科界限和发展壁垒,勇发先声、敢闯新路的精神已经成为北航人的基因。”[19]在北航,创新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从 20 世纪 50 年代建校起就根植其中的一个优良传统。从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京一号”“北京二号”“北京五号”到新世纪的“北航奇迹”,爱国奉献,敢于创新的精神一直贯穿始终,并成为一种基因在北航人的谱系中代代延续。
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精神的力量是神奇而强大的。正如获得 2007 年国家发明一等奖的房建成所说: “我们的很多经验、精神是从老一辈身上学来的……,老一辈播种、长苗,到了现在,水到渠成,开花结果。”[20]“60 年来实验室三代人始终围绕国家的重大需求,把攻克国防关键技术瓶颈,研制出国家急需的陀螺仪和培养优秀创新人才,作为三代人共同的梦想。”[21]在这种精神的鼓励和推动下,围绕国家亟需的陀螺技术,攻坚克难,持续攻关,依靠自主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做出了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创新成果。
4. 科学高效的科研管理体系为北航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科学高效的科研管理体系是保障高校科技创新工作高效运转的一个重要条件。“对科研人员、项目和评价三者的管理构成了基本的科研管理体系”[22],北航高度重视科研管理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大环境下,不断改革科研管理体制,以保障科技创新工作的高效运转。“创新科研机制体制,要确保产研打通、军民打通、管理服务打通,凸显整体规划和组织引领,切实发挥科研对学校质量、特色、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23]为适应科研分类管理的需要,北航成立了科学技术研究院,下设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院、先进工业技术研究院、基础研究院和科技管理中心,分别对口军口、民口和基础研究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和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同时还在该研究院下设立科研实体,直接构建团队,申请项目,培育成果,使单一的科研管理机构变为集科研规划、管理和实施于一体的综合部门。
逐步实现学校科研体系的“四个转变,即变个人主体运作为主为学校统筹策划组织为主,变重大科研成果跟踪为重大科研成果培育,变科研产业分离为产学研用融合,变单纯科研管理为服务管理技术互动。[24]”大大提高了科研管理的组织效能和科技创新的运行效率。同时,为进一步对标建设国际一流大学的目标,加强国际合作和前沿基础研究,北航还成立了国际交叉学科研究院,作为科研体系改革的试点。在科研人员管理方面,北航也不断进行创新和探索,积极推进用人机制的多元化,探索专职化研究队伍的建设。遵循“按需设岗、分类管理、以用为本、聘期考核、择优选留”[25]的原则,构建各类人员发展通道,不求所有,但为所用; 建立并完善绩效激励机制、评估考核机制和择优选留机制,形成与国际接轨的管理运行机制,大大提升了科研用人的灵活性。科研管理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为北航科技创新的高效运转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