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类型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有多种类型,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分析.
1.指导性选题与自拟选题
指导性选题与自拟选题主要是依据选题的来源划分的.指导性选题是指学校和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及其应用领域的问题确定选题范围作为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指南.而自拟选题则是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学习和参加社会实践的感触选择自己有兴趣的问题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2.学术性选题与实践性选题
学术性选题与实践性选题是根据研究方向的不同来划分的.学术性选题是依据逻辑推理和假说的研究进行分析、论证、获得结论并以理论研究为主,一般而言,只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论文选题才适合选择这样的选题.而作为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主要是实践性选题,即以现实的问题为对象,通过调查、实践获得认识并以叙述为主.
3.约束性选题与非约束性选题
约束性选题与非约束性选题是从学生选题时的处境来划分的.约束性选题是参加某一确定的课题或项目的人员只能选择其中的某一子项目的选题,显然主要是针对科研人员的,研究生以导师课题的某一子项目为自己学位论文的选题也属于约束性选题.但作为毕业设计(论文)更多的则是凭学生的兴趣和志愿选题,即使有指导教师的指导,只要不是指定的选题仍属于非约束性选题.
此外,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类型还可以划分为前人或别人没有研究过的问题、尚有研究余地的问题和有争议的问题三种类型.
二、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分配原则
课题分配的原则与方法是:每人一题,独立完成;因材施教,全面训练;双向选择或教师分配.
选题一般由指导教师提出报告(或由学生提出,经指导教师初审后提出报告),说明其意义、目的要求、主要内容、前期工作及具备的条件,经教研室集体审定,报系教学主任审批后,方可列人选题目录库.选题目录向学生公布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兴趣选择意向,再由教研室协调.教研室根据学生意向与学生本人的实际能力和以往的成绩以及课题的类型、性质、工作量、难易程度,结合指导教师的意见,进行综合平衡,最后确定课题分配.以书面形式将课题任务下发给学生,以便早做准备.
原则上每位学生独立完成一个课题,需要几位学生共同参加的项目,必须明确每个学生应独立完成各自承担的部分,以保证每个人都受到较全面的训练,又具有各自的特点.对综合训练不够的实际课题,指导教师应做适当增补,使其满足教学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分配,必须保证教学要求,重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注意避免偏离培养目标,忽视教学要求,把学生单纯作为"劳动力"的倾向.
三、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原则
想要确定正确而恰当的选题,首先要明确选题的基本原则.这样就能比较容易选定一个既有一定学术价值,又适合个人研究能力,较有成功把握的题目.
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原则,许多专家学者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如我国著名经济史学家赵德馨先生提出选题应遵循四大原则:价值原则或社会需要原则,可行性原则或客观条件允许原则,因人而异原则或量力原则,大小适中或难度适中原则.又如东北师范大学的高瑞卿教授提出的选题四大原则为:需要原则、价值原则、可能性原则和经济效益原则.再如,同为东北师范大学的李景隆教授提出了两大原则:一是要选择有科学价值的课题;二是要选择有利于展开的课题.这些论述都很精辟,尽管各家的论述不尽相同,但对高等院校的本、专科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都具有启发、指导意义.同时应注意到,毕竟大学生不是专门的研究人员,撰写的是毕业设计(论文),而不是专业论文,因而其所要遵守的原则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1.适用性原则
所谓适用性,即所选课题应能回答和解决现实生活或学术研究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它主要包括选题的实用效益或学术价值两个方面,这就要求在选题时应充分注意以下两点.
①选题的实用价值
实用价值即现实意义.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归根结底是满足社会需要.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科理论的实际效用,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重视解决现实问题.学生应密切关注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动向,如以工程设计为主的工科类专业,选题应尽量从生产、科研和教学的实际问题中选定,可选择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生产背最和应用价值的选题,如:一个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专题,企业技术攻关.技术改造项目的子项目,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研发和开发等.文科类专业应选择社会与经济发展中与本学科有关的热点问题为研究对象.
②选题的学术价值
我们强调选题的适用性,绝非主张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也绝非提倡选题必须有直接的效益作用.有一类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表面上看来似乎没有什么现实意义,或者没有直接的实际研究价值,比如典籍的考证、历史人物的研究等,这类选题与人们的现实思想和实际距离远一点,但从发展的眼光看,它能够表示某种趋势,甚至在未来的某个时期会产生出不可估量的作用.学术价值也是选题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2.专业性原则
专业特长是科学研究的前提条件,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才能在科学研究中发现真理并有所建树.选择本专业的课题能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促进专业长进,获取优秀成果.如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选题时,其选题可以是:数值解法的算法研究和实现;优化算法研究和改进,计算机图形学算法的实现、研究及改进,曲线曲面生成理论和算法研究及实现,实际工程问题数学建模和求解以及数学和其他学科交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等等.会计学专业选题时,可以选择企业改制改组、企业改革中财务与会计、注册会计师理论与实务、会计电算化方面的理论等.
抛开自己的专业优势,选择与自已所学专业没有关系、跨度很大的其他领域的问题来研究,虽然也有可能写好论文,但在有限写作时间内,对学生来讲困难是相当大的.坚持专业为本的原则是顺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提,也是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一项基本要求.
3.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的生命,毕业设计(论文)不是所学知识的简单结合,而是学习的深化与升华.毕业设计(论文)成功与否、质量高低、价值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章是否有新意,即在论文(设计)中表现自己的新看法、新见解、新观点.学术研究,贵在独到,应把促进科学事业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独到见解.因为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内容虽然有价值,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会发现其中的不足,需要有纠正性的研究课题,弥补以往存在的失误.也可考虑从专业研究的薄弱点切人选题,在刚开垦、半开垦的地带上找到"开发区".
实现创新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1)从观点、题目到材料直至论证方法全是新的.这类毕业设计(论文)写好了,价值较高,社会影响也很大,但写作难度很大.选择这-类题目,须对某些问题有相当深人的研究,且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写作经验.对于毕业设计(论文)来讲,限于条件,选择这类题目要十分慎重.
(2)以新的材料论证旧的课题,提出新的或部分新的观点.
(3)以新的角度或新的研究方法重做已有课题,得出全部或部分新观点.
(4)对已有的观点、材料、研究方法提出质疑,虽然没有提出自己新的看法,但能够启发人们对某一观点重新思考.
要做到选题新颖,必须把论题放在总结和发展相关学科领域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没有这个基础,论文(设计)研究成果的突破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毕业生要广泛深人地查阅文献资料和开题实践调查,熟悉所研究领域的发展水平及最新成果.只有这样,毕业设计(论文)才会有所突破和创新,才会有意义.
4.可行性原则
所谓可行性,是指论题能被研究的现实可能性,即充分考虑论题的难易程度、工作量、一定时间内获得成果的可能性.
从主观条件的影响因素来看,①选题必须考虑个人的知识、能力.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学习知识成果的综合性考核,选题的方向、大小、难易都应与学生自己的知识积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写作经验相适应.只有难度适当,方可循序渐进,综合应用所学基础理论,参考必要的文献,解决新的实际问题.②选题应尽可能结合个人特长和兴趣,选择那些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学有所得、学有所感的题材.这是因为,一个人对某-方面的研究越集中则越会发现问题,选题的内容也越丰富;个人兴趣浓厚,平时积累资料多,写作时就会思路开阔、联想丰富、论述深刻.在自已特长和兴趣的范围内,认真发掘、仔细观察、反复思考,实际上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从客观条件的影响因素来看,选题时还应考虑资料、设备、时间、经费以及科学上的可能性.一是要考虑到是否有相关资料或资料来源.资料是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的基础,没有资料或资料不足就写不成毕业设计(论文) ,即使勉强写出来,也缺乏说服力(资料又可分为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第一手资料是指作者亲自考察获得的,包括各种观察数据、调查所得等;第二手资料的主要来源是图书馆和资料室的文献资料).二是有无必备的实验条件及指导教师、时间、经费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是否具备选题的物质条件学校是否能够提供完成选题所必须具备的各种实验仪器、设备、材料、试验场地等.
2)是否具有合适的指导教师对于初次接 触课题的人,如果有教师的指导,则能及时发现并纠正选题中的偏差,较快地选到适合自己研究的课题,通过直接学习、借鉴老师的科学研究经验,较快地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少走弯路.
3)时间与经费时间长,可选大题目;时间短,则选小题目.经费充足,可选取那些需要特殊实验条件和贵重仪器的研究课题,否则只能放弃这种课题.
选题上量力而行,尽力而行,多思考,选准方向,找准关键问题,论文(设计)成功才有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