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灵台县仍然是传统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实际看,通过外延的扩张来增加县域经济总量,是灵台现阶段发展绕不过去的现实选择,但壮大县域经济总量必须通过转变增长方式来实现,同样也是绕不过去
以下为本篇论文正文:
从经济总量小、县域经济实力弱,资源和产业开发处于成长期、传统农业特征还比较明显的实际来分析,新常态下灵台县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向好,但任务十分艰巨
一是双重转型的叠加期。灵台正在经历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双重转型期。二是夯实基础的关键期。全县经济基础还非常薄弱,经济结构还很不合理,发展滞后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做大做优经济总量的任务还异常艰巨。三是产业开发的提升期。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牛果菜主导产业虽然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也显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总体规模仍然偏小,科技含量不高,发展机制不活,助农增收效益不明显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紧迫。煤炭产业要真正形成县域经济的支撑力量,还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四是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对灵台而言,影响经济发展的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将更为突出,既有来自自身条件的限制,也有来自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既有来自宏观政策走势、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也有来自干部群众思维观念滞后、能力素质不足的制约,多重因素相互交织叠加,改革的任务异常艰巨。啃下这些“硬骨头”,既是灵台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也是没有任何退路的选择。
二、投资作为增长主动力的格局无可替代,但必须扩大视野,寻求更多的投资力量
从未来发展看,煤炭资源开发正处在矿井规划审批等前期工作阶段,基础投资的力度随着前期工作转入矿井建设阶段而逐年加大;文化旅游发展方面,仅完成已经规划的皇甫谧中医针灸养生产业园项目“,古灵台”遗址公园仅前 3 年就需要投资 5 亿元;改善民生方面,每年仅城镇居民保障性住房建设至少需要投资 3 700 万元。这充分表明,投资作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主动力的作用依然不可替代。因此,必须积极寻求更多的投资力量,既要坚持“眼睛向上”,紧盯国家、省、市政策及投资导向,聚力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支撑的大项目;也要坚持“眼睛向外”,不断创优招商引资环境,鼓励支持外来客商投资兴业;又要坚持“眼睛向内”,积极引导激发民间投资,努力在新一轮经济周期中争创新优势、开创新局面。
三、消费拉动增长的作用日益显现,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任务异常艰巨
消费拉动增长的作用日益显现,这是一个大趋势。从灵台县情况分析,消费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十一五”末为48.2%,“十二五”前 3 年分别达 48.7%、51.9%和 53.8%。灵台县作为传统农业县,虽然城乡居民收入有了较大增幅,2014 年分别达 15 739 元和 5 403.2元,但城乡居民收入比仍然高达 2.9︰1。全县 21.23 万农业人口中仍有 4.27万人没有全面脱贫,占比高达 20.1%,农民收入中 43%来自务工收入,受全国经济下行的影响,收入持续增加的难度进一步加大。由于牛果菜主导产业仍处于扩量成长阶段,经营性收入短期内难以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受制于县域经济总量影响,就业创业机会少、难度大。通过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加消费需求是必然选择,但任务异常艰巨。
四、转变增长方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从灵台县仍然是传统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实际看,通过外延的扩张来增加县域经济总量,是灵台现阶段发展绕不过去的现实选择,但壮大县域经济总量必须通过转变增长方式来实现,同样也是绕不过去的现实选择。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实现由单纯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产出和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增长,转变到既要增加投入,又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集约式增长上来。具体来说,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就是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增加投资,依靠新的农业科技,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农产品质量;按照养殖业、种植业互支互促、循环一体发展的思路,大力推广“龙头企业 + 专业合作组织 + 农户”的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互动融合式发展;依托海升、秦宝等龙头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积极培育一批有技术、懂管理、会经营的职业农民。在工业经济发展上,通过投资建矿带动,聚集生产能力,坚持循环经济理念,统筹考虑煤炭的后续转化、利用、升级等相关产业和深加工等问题,努力提高煤炭资源附加值,做好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在以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上,依靠引导扩大社会投资,借助皇甫谧文化和古商周文化影响力,加速灵台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不断增加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增长中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