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玛堪”不是那个时代生活的简单记录,而是在那个时代的广阔背景下,“按照美的规律艺术地再现了生活美,堪称一部完美再现赫哲族英雄人物、历史变迁与民俗风情的大型古典交响诗。”伊玛堪是赫哲族人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品类和一种娱乐审美的方式
以下为本篇论文正文:
内容摘要
“伊玛堪”作为赫哲族的民族史诗,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说唱文学艺术。它用讲故事的方式记录了赫哲族至关重要的世界观与历史记忆,浓缩了一个民族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具有鲜明的渔猎文明特点。因此“伊玛堪”是研究赫哲族文化的珍贵资料。本文通过探讨“伊玛堪”在历史文化、美学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研究方面的价值,展现“伊玛堪”的魅力风采。
【关键词】赫哲族; 伊玛堪; 文化价值。
目 录
摘要
关键词
一、“伊玛堪”的历史文化价值
二、“伊玛堪”的美学文化价值
三、“伊玛堪”的宗教文化价值
四、“伊玛堪”的民俗文化价值
五、“伊玛堪”的语言学价值
参考文献
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富于智慧的赫哲族人民,不但创造了适合自身生产发展的物质文化,还创造了丰富多彩又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其中,说唱艺术“伊玛堪”最具民族特色,展现了我国民族文化史的文化魅力与价值。
一、“伊玛堪”的历史文化价值。
“伊玛堪”是研究赫哲族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资料,记述的内容反映了赫哲族早期社会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
( 一) 反映了从家庭公社向农村公社的过渡时期。在“伊玛堪”中,部落战争的主要原因是血族复仇。战争的结果带来的大量人口迁徙、重新组合,却打破了原有的血缘关系,社会发展由血缘关系向地域关系转变,形成了以地域为基础的新的部落联盟。
( 二) 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时期。
在“伊玛堪”中的萨满大多是女性,其形象是纯洁的、受人尊敬的、有着超乎想象的力量。她们聪明果敢、美丽善良,拥有强烈的正义感,总是能够解救英雄们于危难关头,帮助丈夫们作出正确抉择。“在《夏留秋莫日根》中,夏留秋在与长出15 个脑袋的脱不空搏斗时,是他的妻子巴尔尊告诉他脱不空的本命星琉璃蛋的所在”[1]从此可以看出“伊玛堪”对女性的崇拜和赞美,体现了母系氏族社会的时代特征。
二、“伊玛堪”的美学文化价值。
“伊玛堪”拥有特别的美学价值,内容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包括古代部落联盟之间的战争、热血的英雄故事、家族的兴盛衰败,不禁抒发了对故土深沉的爱,也表现了人民对自由的追逐。“伊玛堪”说唱艺术,其目的绝不仅是为了娱乐欣赏,而是要在潜移默化间渗透人们的思想,有意识地启发引导人民认识生活,提升思想境界,加强美育教育。赫哲族人民用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重现了生活之美,渔猎之美、自然之美和英雄之美,这种纯粹的美陶冶人的精神与感情。
“伊玛堪”所记述的民族英雄有着各自的个性美,并不是千篇一律套用同一个模板。英雄莫日根魁梧高大、果敢英勇; 妇女阔力智勇双全,形象美丽。他们骁勇善战,不惧牺牲的故事体现了赫哲族人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同时这些英雄们不因自己的强大而骄纵跋扈,而是遵序有礼。在《满都莫日根》故事中,当出现一位老太太时,“满都一见,就弯下一条腿,俯身行了个跪拜礼”[2],体现了赫哲族人尊老礼让的传统美德。这些充满美学色彩的内容,反映了赫哲族的思想观念,充实人民心灵,表现了赫哲族人民美好的追求,传递赫哲文化,是赫哲族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核心体现,是“一个民族精神标本的展览馆”.[3]
三、“伊玛堪”的宗教文化价值。
“伊玛堪”是研究赫哲族原始宗教信仰的珍贵资料。纵观“伊玛堪”的内容,“具有浓厚的巫术神话色彩,贯穿着萨满教灵魂观、神灵观和宇宙观。”[4]“伊玛堪”把宗教习俗、原始信仰故事化,再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代代传承,对赫哲族萨满教文化进行记录。
赫哲族的信仰习俗是萨满教,认为萨满是人与神进行沟通的信使。在萨满教中,日月山川、江河树木、飞禽走兽都是有灵的,即万物皆有神灵,神灵是自己和氏族的守护者。因此“伊玛堪”中就多次提到了水神、树神、虎神、大鹏神、布谷鸟神、领路神、吉星神、石头神等。比如,《满都莫日根》中“满都莫日根便向着寇力木神唱道: 那儿住着一个卓禄玛发一个卓禄玛玛”[2],卓禄在这里便是石头神的意思。
赫哲人认为战争的关键不在于自身力量,而在于神灵相助。因此在部落战争前,会举办宗教仪式进行祈祷,卜定所测事件的吉凶祸福,“迎请长期生活在该地域的各种动植物助神,如蚯蚓、蜥蜴、田蛙、貉子、刺猬、土虫、蜂、蚌、蛤、龟鳖、蛇、蚁、藓苔、树、草、花卉、石砾等小灵助神,只有得到它们的帮助,才能最后探明虚实,得出预报来。”[5]“在《阿格弟莫日根》中,当阿格弟莫日根得胜回到家乡,在祭祀神灵中,就虔诚敬畏地请了山神、水神、河神、鹿神、天鹅神、虎神、树神、金钱豹神、大鹏神、鳇鱼神、布谷鸟神、棒槌鸟神、大雁神、鹊雀鸟神、鹰神、打围神、领路神、天神、地神、吉星神等神灵。”[6]
四、“伊玛堪”的民俗文化价值。
( 一) 饮食习俗。赫哲族主要的食物有鱼、野兽、山中野菜野果等多个种类,但多以肉类为主。赫哲族所食用的野兽肉都可以通过猎捕获得,以狍子肉、野猪肉、鹿肉居多,可见赫哲人的狩猎生活决定了他们的日常食材。对野兽肉的烹饪方式基本是烤和烀,在《木都力莫日根》中,就有一段赫哲人烀野猪肉的描写,“他用猎刀朝野猪的心窝捅了一刀,鲜血放箭似地淌出来,不一会野猪就死了。哥仨立时剥了皮,割了肉。大伙支上了大锅,就把肉烀上了。”
赫哲族对鱼肉可以称得上偏爱有加,因此被称为“食鱼民族”.赫哲族地区鱼的种类丰富,有大马哈鱼、狗鱼、鲤鱼、敖花鱼、白鱼( 当地人称“岛子”) 、胖头鱼等。通常做成鱼干、炒鱼毛、鱼条、刹生鱼、烤鱼。赫哲人尤其爱吃生鱼,吃法也十分讲究。正宗的“刹生鱼”( “塔拉克”) 是用江水洗鱼,船桨当案板,再片成鱼片蘸着盐或醋。当地人也常用“刹生鱼”
招待客人以表示尊敬。赫哲族另一种特色鱼肉做法叫“塔拉哈”,也就是烤生鱼,做法的精髓在于不去鱼鳞,用江边柳条穿起鱼放在炭火上烤制。
( 二) 服饰习俗。赫哲族多以兽皮和鱼皮做衣服。赫哲族素有“鱼皮部”之称,这是由于赫哲族人穿鱼皮而得名。由于各自居住区不同,做衣服的原料也有区别,勤得利以下至黑龙江下游的赫哲族人常以鱼皮做衣服,鱼皮可以做成长衫、套裤、靴子,特点是轻便、保暖防寒、经久耐磨耐扯,最主要的是防水。鱼皮衣的制作复杂且耗时长,一套小孩的鱼皮衣大概需要 21 条大马哈鱼的鱼皮,历时一个半月左右。鱼皮衣是来自祖先的智慧结晶,穿在身上的赫哲历史,其制作技艺也被代代传承。在 2005 年,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赫哲族仍有几位会鱼皮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如鱼皮制作技艺传承人尤科哈拉·雪松,鱼皮衣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尤文凤。
( 三) 婚姻习俗。“伊玛堪”民俗中最为突出的是婚姻习俗。在大部分记录民族英雄的史诗中,婚姻是故事展开的关键因素,英雄一般为了营救妻子或者向心爱的女子示爱而展开了一系列的行动,在战争中通过考验,获得圆满的结局。
“伊玛堪”所描述的婚俗呈现多种类型。大概可分为抢婚型、转借婚型、条件婚型、比武择婚型、许配婚型、求婚型。
从这些婚俗类型的演变,可以看出赫哲族从蒙昧原始落后逐渐走向文明开化。以抢婚习俗和条件婚俗为例: 在《安徒莫日根》中,安徒打死了奇布求,“他的表弟表妹和同船抓来了一个姑娘。这个姑娘是奇布求的妹妹奇布钦德都。他们抓来这个姑娘,是让她嫁给安徒的”[6],反应了抢婚习俗; 在《阿格弟莫根》中,贫穷的阿格弟莫根向大户萨满求亲,希望娶到他家的女儿黑斤德都,黑斤萨满特地出难题来刁难阿格弟莫日根,他说“在那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三条江汇合的三江口深水里,有一条千年的鳇鱼,你要能将它从水中抓来,把它抓到我这里,我就认你做女婿,把女儿嫁给你。”这反应了条件婚俗。
五、“伊玛堪”的语言学价值。
赫哲族人将“伊玛堪”说唱艺术视为自己赫哲族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赫哲族没有文字,“伊玛堪”作为赫哲族语言传承的载体,被艺术家世代口耳相传。说唱“伊玛堪”的歌手也颇受赫哲族人民的爱戴与尊敬。现如今,会讲赫哲族语言的人越来越少,据调查,二十一世纪以来,赫哲族全体通晓汉语,只有 10. 17%的赫哲人兼用赫哲语,民族学者在赫哲族聚集地进行的赫哲语专项调查中,六十岁以下的,仅有两个人会说赫哲语,其余基本讲汉语。而“伊玛堪”是“伊玛堪”歌手用赫哲语进行演唱,比较全面保存了赫哲族日常的用语和一些习俗用语。
以“伊玛堪”的表演形式为例: 其表演形式是一个人将说唱结合进行徒口叙述,说一段唱一段,语言古朴平实,高亢嘹亮,又合辙押韵,带有原始粗犷的山野气息,歌曲优美舒展,旋律奔放。说唱的同时也不受时间,地点,场所和气候等外部因素的限制。表演过程中也不需要化妆打扮,也无需提前准备道具等。只是通过自由生动的叙述,将人物的思想、感情都更加完整表达出来。“伊玛堪”的节目类型及演出风格有“大唱”和“小唱”之分。“大唱”是指以说为主的表演,侧重和擅长表现英雄与传奇性的节目内容,如各种“莫日根( 英雄) ”故事和赫哲族人的创世传说; “小唱”是指以唱为主的表演,侧重和擅长表现抒情性内容的短篇节目。
“伊玛堪”艺人在说唱的时候注重讲究艺术性,能运用流利的民间口语、生动的比喻,牢牢地吸引听众,感染听众,打动听众,进而教育听众。在演唱过程中,歌手与听众融为一体,在表述时注重突出表现故事的真实性、趣味性。即把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表现得逼真、自然、活灵活现,从而吸引听众,引人入胜。能通过风趣、生动、幽默的语言展现出细腻的情节和传奇的人物,突出其独有的民族特色与艺术魅力。
显而易见,作为没有文字作为传播载体的赫哲族人来说,其历史内涵与民族认同感都会通过“伊玛堪”来表现出来,通过叙述故事的方式来表达那个时代,那个古老的民族不同的时代背景与特征。
“伊玛堪”不是那个时代生活的简单记录,而是在那个时代的广阔背景下,“按照美的规律艺术地再现了生活美,堪称一部完美再现赫哲族英雄人物、历史变迁与民俗风情的大型古典交响诗。”伊玛堪是赫哲族人民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品类和一种娱乐审美的方式,它同时还具有传承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教科书”功能,价值独特,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黄任远,刁乃莉,金朝阳。 伊玛堪论集[M]. 北京: 民族出版社,2013: 696.
[2]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伊玛堪( 上) [M]. 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 19.
[3]黑格尔; 朱光潜译。 美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6:108.
[4]黄任远,白秀丽。 从“伊玛堪”看赫哲族萨满文化[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1: 92.
[5]郭淑云。 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40.
[6]谭杰。 赫哲族渔文化的形成及其传承机制[J]. 学术交流,2012,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