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初次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行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6±2.3)个月。使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并对患者假肢生存率和髋关节术前术后的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的假肢生存率为98.0%,观察终点时均未出现股骨假体无菌性松动,假肢生存率为100.0%.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时间为(2.3±1.6)h、出血量为(25.3±2.6)mL,髋关节术后Harris评分为(89.6±10.3)分,大于术前的(52.3±20.1)分,无脱位和感染等并发症产生。结论髋部疾病患者实施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显着,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Harris评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主要是利用人工材料合成的髋关节替换病变髋关节,临床中常用于治疗髋关节疾病。对于髋关节疾病患者初次采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分析始终是临床医学关注的焦点之一[1].有学者认为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提高患者的成功率,同时避免脱位和感染的发生[2].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20例实施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行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12例(60.0%),女性患者8例(40.0%);年龄60~75岁,平均年龄为67.5岁;7例为股骨骨折,4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5例为股骨头坏死,4例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全麻,取侧卧位,后外侧入路,并用骨水泥进行填充。对股骨进行修正,并对股骨颈断面进行及时的修正,术中做好试模处理,以假肢的合适和稳定性作为标准。通过放置负压引流,实现逐层缝合。术后处理好并发症的防治,加强护理。
1.3判定标准
采取国际通行的Harris评分系统[3]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评分,总分值100分。优:90~10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差:约70分。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X²检验,计量资料用x±泽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手术指标分析
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前后髋关节匀arris评分情况如下。半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时间为(2.3±1.6)h、出血量为(25.3±2.6)mL,患者髋关节术后Harris评分为(89.6±10.3)分,大于术前的(52.3±20.1)分。见表1.
2.2患者髋关节优良率和假肢生存率情况
患者髋关节术后优良率为97.4%.无脱位和感染等并发症产生。所有患者经过(2.6±2.3)个月的随访,假肢生存率为98.0%,观察终点时均未出现股骨假体无菌性松动,假肢生存率为100.0%.
3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主要是将髋部疼痛有效解除,并对关节的稳定加以保持,实现下肢长度有效调整的治疗作用。长期以来,人工髋关节技术迅猛发展,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常规术式。刘毅峰[4]研究表明,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存在较多的手术入路。髋关节前侧入路中,主要是在髋关节前侧入路,常常造成外侧皮神经的损伤,并产生神经支配感觉障碍。在后外侧入路中,将髋关节后外侧旋肌群切断,有着较大的手术损伤,对于外展肌肌力没有影响。
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虽然对于髋关节的功能有着有效改善作用,实现对原髋关节疼痛的缓解,但是往往也伴有一定的并发症。在二期翻修术治疗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疗效研究表明,人工髋关节置换之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深静脉栓塞以及肺栓塞形成,伴有缓慢的血流状态和血液高凝状态,围手术期常伴有较高的死亡率。在人工关节置换之后,更要做好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抗感染工作,结合手术过程,做好感染的控制和术后的护理。学者认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时候,需要做好髋臼的清理工作,尽可能地全部切除软骨面,将软骨下骨质露出,同时也要做好金属网的修补工作,避免盆腔中有骨水泥进入[4-6].
从本研究来看,20例髋关节疾病患者中,男性(60%)多于女性(40%),同时股骨骨折的发生率最高,其次是股骨头坏死,最后是股骨粗隆间骨折和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所有患者初次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均采用后外侧入路,并用骨水泥进行填充。对股骨进行修正,并对股骨颈断面进行及时的修正,术中做好试模处理。经过(2.6±2.3)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假肢生存率为98.0%,观察终点时均未出现股骨假体无菌性松动,假肢生存率为100.0%.同时所有患者术前术后的Harris评分结果表明,术后Harris平均评分(89.6±10.3)分,术前(52.3±20.1)分。无脱位和感染等并发症产生。这一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了髋部疾病患者实施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显着,并发症少。本研究主要结合自身的切身工作经验,并依据我院的实际情况,研究中的不足还望指正。
综上所述,髋部疾病患者实施初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显着,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琦,徐栋梁,何沛恒,等。443例初次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前并存疾病的临床分析[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11,5(3):324-328.
[2]李强,张峻,李程,等。采用生物学固定超大型臼杯联合植骨行髋关节翻修术临床疗效分析[C]//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论文集,2015:357-358.
[3]杨国跃,贾健,李晓辉,等。二期翻修术治疗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疗效[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2):1362-1365.
[4]刘毅峰。老年髋部骨折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比较[J].海南医学,2014,25(14):2133-2134.
[5]王俏杰,张先龙。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大转子骨溶解危险因素及治疗[J].国际骨科学杂志,2012,33(3):195-197.
[6]刘洋,蔡林。微创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现状和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12):2299-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