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评价内容
整个评价指标内容如下:
1.课题与任务评价(15% )
(1)岗位贴近度评价(35% )
(2)专业贴近度评价(25% )
(3)训练时效性评价(40% )
2.成果评价(65% )
(1)质量(50% )
①科学性评价(20% )
②创新性评价(20% )
③规范性评价(20% )
④实用性评价( 40% )
(2)工作量(20% )
①工作量大小( 70% ):
②独立完成性情况(30% )
(3)态度(30% )
①钻研与勤奋(70% )
②与导师的配合(30% )
3.答辩评价(20% )
(1)论述思路与表达清晰度( 50% )
(2)回答正确、深人与逻辑性(50%)
毕业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课题与任务评价不是单一、孤立的评价系数,而是一个综合的评价体系,一般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
(二)评价指标
1.毕业论文(设计)课题与任务的职业岗位贴近度评价
课题与任务的职业岗位贴近度是指毕业生所选课题与毕业生所期望职业岗位的相关性程度.如果毕业生课题的解决和任务的完成对应职应岗能力的培养相关性大,则得分值就高.也就是说毕业生课题所训练的能力,应该是相应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中关键的和基本的能力.如果毕业生课题的解决和任务的完成对应职应岗能力的培养相关性小,则得分值就低.职业岗位贴近度评价一般占课题评价的35%左右.
2.毕业论文(设计)课题与任务的专业贴近度评价
课题与任务的专业贴近度是指所选课题与毕业生所学专业的相关性程度.一般来说,所选的课题应该与所学的专业有较强的相关性,这将有利于学生整合原来所学的专业知识,有利于学生通过毕业综合实践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并使其专业技术能力更趋于岗位化.当然,岗位贴近度与专业贴近度有时也会产生一些矛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毕业生就业的“大门”(企业)与“小门”(岗位)的矛盾.这可能是毕业生后来选定的岗位与所学专业存在不一致,或者所选岗位本身是由多个专业复合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课题本身的岗位贴近度可能较高,但专业贴近度较低.对此,就需要学生增加额外的知识与能力的学习与训练.一般来说,这种情形应该在学业中期就明确并调整,以便有足够的时间扩充选修知识,满足课题解决的需要.专业贴近度评价一般占课题评价的25%左右.
3.毕业论文(设计)课题与任务的训练时效性评价
课题与任务的训练时效性评价是指所选课题与任务能够通过综合实践环节取得最佳实践效果的周期.一项优秀的课题与任务,应当在最短的时期内产生最佳的实践训练效果.毕业生通过课题与任务的综合训练,不仅体现了自身的能力与素质,更重要的是能够直接运用于生产领域,获得实际效益.使课题与任务的优秀成绩与实践效益同时收到良好的整合效果.训练时效性评价一般占课题评价的40%左右.
通过对毕业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课题与任务的以上三个方面的综合评价,毕业综合实践课题的选题与任务评价的结果将更趋科学、客观、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