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要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具体岗位或岗位群之间的零距离(或近距离)对接,则毕业综合实践的课题与任务就必须紧密结合企事业单位现实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要求,紧密结合企业或行业的行规要求以及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知识,因而高职学生的毕业论文与设计课题,必须从用人单位或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中筛选.这就要求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之间必须有非常紧密的合作过程,专业教师和企事业单位各级管理人员之间必须实现业务或工作过程的相互渗透或互动.
一般情况下,在实际操作中,首先由专业指导教师通过调研等途径,同时结合现实职业岗位实际填写课题申报表,以供课题审查和学生选择.课题申报表主要介绍课题背景、目的意义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成果要求、对学生运用知识和综合训练的要求等内容.课题申报表向学生公布并由学生选择,学校可组织指导教师向学生宣讲课题或公布课题申报表,实现师生互选.课题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确需变动者,需经主管院长审批.学生选题确定后,由指导教师填写课题任务书,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课题的主要内容、任务和目标、基本要求等.实际上是由指导教师布置整体工作内容,提供必要的资料、数据,需要主要训练的技能,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和量化的工作要求等,一般不少于300字.
(2)实践要求.主要说明学生完成毕业教学环节所需要的毕业实习岗位、时间和技能训练等的总体要求.
(3)进度安排.主要说明完成时间段及主要内容,如:1.2019年10月20日至11月5日.查阅文献资料,完成开题报告.2. ....
(4)推荐的主要参考资料.一般要求提供10本左右的参考书目.学生在接到指导教师的毕业教学环节课题任务书后,即可开始查阅、收集、整理、归纳文献和资料,制订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内容要涵盖课题背景、目的意义、课题任务的主要内容,即需要解决的问题或研究的主要内容、可行性分析、实施方案或路径以及拟达到的预期成果、进度安排.等内容.开题报告在交付指导教师审查批准后,方可正式开始课题任务的实施工作.
从上述过程可知,课题与任务评价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岗位贴近度.课题任务应与毕业生职业岗位或期望的职业岗位有较强的相关性,能突出相关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中关键能力和基本能力的训练.课题必须紧密结合企事业单位现实岗位或岗位群的实际要求,应从用人单位或企事业单位面临的实际问题中筛选,来自于合作基地或有实际应用意义的不低于80%.
(2)专业贴近度.课题任务应与学生所学专业有较强的相关性,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基本教学要求,体现本专业的技术应用和核心技能训练需要,有利于学生整合原来所学的知识、能力,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训练实效性.毕业生通过课题任务的训练,可以较好地提高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并收到良好的整合效果.
(4)工作量.选题应有明确的对象和任务,工作量要适度.在规定时间内,学生要经过努力才可以完成,避免题目过大、内容空洞,或者题目过小、工作量少.课题原则上要求一人一题,需要多人合作的,应有明确分工,并在课题名称后用括号或副标题体现分工.同组学生数一般不超过3人.
(5)更新率.选题要体现实用性和先进性,要尽量控制与往届重复的课题数量,确保课题更新率达80%以上.严禁将往届毕业教学环节的成果材料借给学生参考,杜绝抄袭现象.
课题任务与毕业生所学专业有很强的相关性,同时,课题任务与毕业生职业岗位或期望的职业岗位的相关性也很高.突出相关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中关键能力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将有利于学生整合原来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使专业技术能力更适于职业岗位.毕业生通过综合训练,能较好地提高能力与素质,并收到良好的整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