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引起鸡免疫效果不佳的影响因素
添加时间:2017/08/0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随着养鸡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疫苗接种在降低鸡发病率方面已经取得显着效果,但有的时候免疫效果不好或免疫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影响因素。 1 免疫程序。 (1)免疫程序是为了预防相关的疫病对鸡群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的程序安排,是根据附近
以下为本篇论文正文:
随着养鸡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疫苗接种在降低鸡发病率方面已经取得显着效果,但有的时候免疫效果不好或免疫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影响因素。
1 免疫程序。
(1)免疫程序是为了预防相关的疫病对鸡群用疫苗进行免疫接种的程序安排,是根据附近区域近几年鸡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制订的,而不一定是某位专家或权威人随便制订,没有经过调查、分析的免疫程序是不可靠的,照搬别人提供的免疫程序时可能因其在本鸡场不合理而造成免疫失败或不理想。
(2)不同病种的 2 种或 2 种以上疫苗同时或在 7 天以内使用时可能会因疫苗间的干扰作用而不能使机体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从而不能产生相应数量的抗体而达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
(3)接种活菌苗当天及以后 3 天内使用抗菌药、接种活疫苗当天及以后 3 天内使用抗病毒药,或接种活菌苗、疫苗当天的近 3 天内使用消毒药,可因药物降低了疫苗效价或使其灭活而不能使机体产生相应数量的抗体而达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
2 疫苗因素。
(1)因疫苗生产厂家不正规、技术条件差等原因所生产的疫苗毒力太强、太弱或混有其他疫病毒(菌)株,接种后不能达到预期的免疫效果或免疫失败,甚至使鸡只感染其他病原体而发病、死亡。
(2)疫苗过期或运输、保存过程中不按照其说明书规定的要求而使其效价降低或变质,失去应有的性能,免疫接种后会出现免疫不理想或失败的现象。
(3)所使用的疫苗血清型或亚型与本地流行的疫病的血清型或亚型不相符时,免疫接种后机体产生的抗体因不能中和侵入鸡体的病原体而出现免疫失败。
3 技术因素。
(1)冻干疫苗从冰箱取出后放置一段时间后疫苗温度和稀释液温度基本相近时才能稀释,否则,疫苗溶解速度太快容易降低疫苗效价。
(2)疫苗接种时应根据相应疫苗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确定接种途径、免疫日龄、免疫剂量,当接种途径、免疫日龄和免疫剂量不准确时会影响免疫效果。
(3)注射免疫时应等消毒酒精挥发完后再注射,如果注射时注射处皮肤上有酒精的情况下,酒精容易通过注射针头进入鸡体或直接和疫(菌)苗接触降低其效价,从而影响免疫效果。
(4)饮水免疫时操作不规范使不同鸡体获得的疫苗剂量不同,有的鸡因疫(菌)苗用量少而产生的免疫抗体较少或没有抗体而影响免疫效果。
(5)饮水免疫时严格掌握对水量,夏季一般在 2 小时内饮完;时间若超过 2 小时或更长,疫苗效价就会下降,导致免疫失败。
(6)接种疫苗时因天气不好、温度不适,内分泌腺体不能正常分泌,免疫器官机不能充分发挥,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较弱,从而对产生的抗体的数量造成影响。
4 稀释液因素。
(1)为了杀菌、灭毒在自来水中加入了一定量的漂白粉,若用这样的水稀释疫苗,会使疫苗的效价降低,从而不能使机体产生应有的免疫抗体。
(2)稀释液混有大量的镁、钙离子,这些离子就会吸附抗原,因颗粒较大不能使疫苗抗原完全进入循环系统刺激免疫器官产生免疫应答,也就不能产生理想的抗体水平。
(3)稀释液中含有某种病毒或病菌,随着疫苗进入引起鸡体感染、发病,因使鸡的免疫力降低而不能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达不到理想的免疫效果。
5 动物因素。
(1)幼小畜禽由于免疫器官发育不全,功能不完善,对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较弱,随着日龄的增加,对疫苗的反应性增强,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愈强,产生的抗体愈多,抗体水平维持的时间愈长。
(2)鸡营养不良或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或不平衡,使其自身免疫力降低,不能较好地产生免疫应答,表现出产生的抗体较少,不能抵抗外界菌、毒的侵袭。
(3)鸡处在疾病或应激状态下接种疫苗时因营养缺乏或内分泌不正常使免疫器官不能正常产生免疫应答,表现出其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4)免疫接种疫苗时因与不同鸡只体内的抗体发生结合,使原来相应抗体多的鸡产生的抗体较少,原来抗体少的鸡只反而产生的抗体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