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英语;指称;民考民大学生
一、导语
衔接在英语文本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是语篇的谋篇机制和有形网络,无论是在口语还是在笔语中,都是文本连贯性和可读性的必备条件。指称是衔接的显性特征和重要一环。韩礼德和哈桑将指称分为人称指称、指示指称和比较指称三类。人称指称包括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可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称;指示指称包括指示代词、指示副词和定冠词;比较指称包括与比较事物并同的形容词或形容词的比较级形式。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作为第三语言的英语时,存在较大的挑战和困难,衔接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笔者随机从新疆医科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笔语语料库中选取了100篇民考民学生的作文,题目均是校园生活的相应内容,包括大学、英语学习、专业、教师、生活等方面的题材。所涉民族包括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塔吉克族等民族,其中以维吾尔族居多。笔者建立了一个小型笔语语料,对其指称衔接的用法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少数民族民考民学生英语指称语的使用功能和常见错误,旨在提高其英语文本的连贯性。
二、指称语分析
所选语料是来自于新疆医科大学少数民族学生的课堂限时作文,这些学生大多只有2-3年的英语学习基础,语言能力较弱,写作对于他们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在学习初期,指称语对其英语表达的可读性影响很大,对于其指称语的分析能够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有效的参考。笔者利用数据库统计工具AntConc3.4.3 进行了语料统计。语料共计有10307词,其中人称指称占到15.45%,指示指称占到4.15%,比较指称0.73%,合计指称语共占到了全部语料的20.33%,在全部内容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比例。
1.人称指称的使用情况
三类指称中,人称指称所用的比例最高,而第一人称是“最中之最”,占据了11.71%。如图所示。
第一人称指称“I”在所有语料中排名第一,在语料中被使用了555次。国内较有影响的学习者语料库“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中(桂诗春、杨慧中,2003),“I”的排名是8,“my”是22;在国际较有影响的学习者语料库“英语国家语料库(BNC)”中,“I”排名第4,“my”第71。本研究语料中二者的排名则位列第1和第2,使用频率远远高过了“中国学习者语料库”和“英语国家语料库”中的数据。事实上,在555次“I”的使用频率中,有35%的“I”和“like, love, have, think, am”等词连接,用以表达个人观点。
第二人称指称“you”的排名11,跟中国学习者语料库中排名第12的数据较为接近。在“you” 155次的使用频率中,有28%与“thank, love”等词连用,用以表达感激之情。
第三人称的使用较少,“him”在一万次的语料中出现的频率是0,“her”出现的频率也相对较低,只有6次。其中“he”、“she”和“they”分别排行251、109和101,而这三个人称指称语在中国学习者语料库中的排行分别是25、29和16。 第三人称使用较少的原因跟语料来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采用的语料来自于零起点少数民族大学生,他们有着2至3年的学习经历,英语水平较低,在叙述或者论证的过程中,大多停留在第一人称观点的表达,而非更加客观的第三人称论述。
在人称使用当中,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用于指代语篇以外的照应内容,第三人称用于表达内在的衔接,即文内照应。一般意义上,我们所说人称指称的衔接作用指的是第三人称,而非第一第二人称。从三种人称指称使用的数量上,我们可以得知,学生作文中用以上下文衔接的第三人称较少,相对影响了文章的衔接性。
2.指示指称和比较指称分析
指示指称和比较指称在语料中出现的频率相对较低。“the”排名第4,在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和英语国家语料库中的排名均为第1。另外,“that”和“this”在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中分别是第37和41,比本语料中的排名靠前许多。比较指称亦是如此。
3.指称语错误使用及分析
在本语料中,人称指称的错误频率较高,是影响文本连贯性的最主要因素。笔者人工统计出了人称指称语的错误使用情况,如图所示:
不同的指称语的错误情况不一,上表中显示错误比例最高的是第一人称复数(We, us, our, ours),错误比例11%;第二人称(You, your,yours),错误比例7.61%及第三人称复数(They, their, them, theirs),错误比例25%。
第一人称的错用大多在“I”上,比如“you are my sunshine, youmake me happy, when I sky are grey”,应当将“I”改为“my”,再比如“My mother for I and brothers get ready breakfast every day”,应当把“I”改为“me”。第二人称中是“you”和“your”的错用。比如“you can learn a lot of things from you experience”和“I want toexpress my gratitude to you for you guidance”均是将“your”错写成“you”。第三人称错误比例最高,其中主要以“their”和“there”的错用为主。比如“Usually I have some more classes, but I still havetime to learn computer knowledge and sports, for their my interests andhobbies”此类将“their”当作“they are”来用的错误出现了5次。由此可见,人称指称的错误率较高,虽然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称的错误大多体现在语法层面,不影响句子意思的理解,但是其较高的错误率依然值得教师关注。
相对于人称指称而言,指示指称和比较指称使用频率较低,错误比例有其特点。除了指示指称“these”错误比率为57%之外,其它指称语的错误率均较低。“these”一词主要错在借复数词代指单数的意思,如“Maybe you will say that your parents may be yourfriend. Of course, these are not wrong. Everyone has a different definitionof love”,看到“these”,读者很快意识到提到的是几件事,究其原文查找具体信息点时,发现学生只是用“these”指代前文出现的“一件事情”,而非几件,是而引起了读者的误解,也削弱了文章的连贯性。笔者认为,指示指称和比较指称错误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学生对于指示指称和比较指称用语的掌握较好,事实却恰恰相反,正是指称衔接语的缺失导致了文章逻辑性的欠缺。
三、结语
作为语篇谋篇机制的指称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学生作文的衔接性。尚处于语言学习初级阶段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二语习得的基础上学习第三门语言,存在较大的挑战。无论是使用频率过高的人称指称语还是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的指示指称和比较指称都彰显出学生在谋篇上的欠缺。除此之外,指称语错误更多在于语法本身,而非上下文衔接语的不对等,非前后文衔接或重复或缺失的使用方式。
本文选取的语料总字数为10307,能够一定程度代表新疆医科大学民考民学生指称语的使用特点,但是若拿此数据直接跟国内知名度较高的中国学习者语料库进行对比,本语料的数据基数尚小,今后在语料库不断丰富的基础上加强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指称语关注度将能够对于第三语言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M.A.K Halliday & Ruqaiya Hasan(2007). Cohesion in English(pp.26-74).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Press.
[2]桂诗春,杨惠中.中国学习者语料库[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4]杨慧中,桂诗春,杨达复.基于CLEC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