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发现《成都商报》的新闻话语建构是有所侧重的,这样的侧重从理论上讲对读者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新闻工作者要达到新闻理论中的真实客观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
以下为本篇论文正文:
摘要:2015年5月3日发生的“成都男司机殴打女司机”事件,一经爆出就引发了全国媒体和民众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成都男司机殴打女司机”事件为例,对《成都商报》相关系列报道进行新闻话语建构的分析。
关键词:新闻话语建构;“成都男司机殴打女司机”事件;《成都商报》。
一、研究对象
本文选择《成都商报》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成都商报》是西部地区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主流报纸,在成都本地极具代表性。笔者整理《成都商报》在“成都男司机殴打女司机”事件发生之后,发现一共有9篇报道,其中前3篇属于新闻报道,后6篇属于新闻评论。
二、具体分析
(一)标题分析
标题往往能看出文章的核心内容,标题的用词用语还能看出记者的观点、态度和立场。对这9篇报道的标题进行分析,作者得到表1的分析结果: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属于直接式标题且不表现出强烈情感态度的只有3篇报道,其他6篇报道标题都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和立场观点。这大概与《成都商报》自身的受众定位有关,因为它是一份针对市民的综合性日报,只有在标题上下功夫,才能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
(二)主题分析
主题指的是报道文章的核心议题,包括事件呈现、事件处理、事件评论三个方面。“事件呈现”指仅仅关注事件本身,包括呈现冲突性事实、冲突双方的行为,冲突双方对记者采访的回应等。“事件处理”指公安机关、法律对该事件作出的判定和解决办法。“事件评论”指提及类似的社会事件;提及当下的社会背景,如“路怒症”等现象;提及社会文明、道德等正能量信息,教育公众;提及相关科普信息,如行车记录仪等。
通过整理,作者发现属于“事件呈现”的报道最少,其次是“事件解决”,而“事件评论”的报道最多。这可能是因为对于受众本身来说,他们最关注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政府部门如何解决该事件以及这个事件男女双方的结果如何。而“事件评论”的报道最多的原因则是大众媒介的功能之一是教育市民大众,引导群众价值观。在事件发生之后,大众媒介有义务对热点事件进行深度分析,教育市民大众如何正确看待此事件以及如何避免此事件在自己身上发生。
(三)信息源分析
信息源指的是记者所使用的消息来源,包括事件参与者、事件目击者、政府部门、专业机构或专家、事件参与者的亲戚或朋友、普通民众、网民以及其他信源。作者通过对研究对象信息源的总结,发现属于新闻报道的新闻使用信源较多,而属于新闻评论的新闻使用信源较少。《男司机狂打女司机究竟是怎样的气惹他如此暴力》的报道虽然使用了三种信源,但信源主要是目击者、女司机和一些不确定信源,并没有来自男司机的信源,从信源的选择上就可以看出报道对被打女司机这一弱势方的突出。《打人男司机被刑拘》的报道选择的信源是男司机、政府部门、男女双方的亲戚朋友、网友,由于标题所表现出的报道内容的主体是男司机,所以报道没有涉及女司机信源,但其他几种信源几乎都有涉及,使用信源种类是最丰富的。而其他评论类的报道,如《我们为什么如此关注这起个案》等主要是评论员抒发自己对该事件的看法,带有明显的主观性质。
(四)符号表现手法分析
符号表现手法来源于甘姆森的话语分析模型,这里笔者从隐喻、范例、流行语、描绘、视觉图像五个方面对报道内容进行分析。笔者通过整理分析发现,该事件新闻报道中最常使用的是“描绘”“视觉图像”两种符号表现手法,这是因为纸媒惯用的表达形式就是图文相配的形式。而新闻评论常用的符号是“隐喻”“范例”,这是因为新闻评论主要揭示事物本质以达到说理教化的目的,而使用这两种符号形式更能形象地把意义和道理传达给受众,更加通俗易懂。当然,符号的使用种类越多,报道就越吸引人。
(五)逻辑推理手法分析
逻辑推理手法分析,指报道是揭示事件根源、揭示事件后果还是提出道德文明呼吁。笔者对9篇报道内容进行分析,其中有1篇报道属于揭示事件根源,3篇报道属于揭示事件后果,5篇报道属于道德文明呼吁。这说明在逻辑推理手法上,《成都商报》这样的媒体最注重呼吁受众,希望受众在遇到相似情况的时候能够冷静、理性对待,采用文明的驾驶行为,凡事多忍耐。其次就是揭示事件后果,这是因为受众具有好奇心理,对事件的处理,警察、法律如何判定该事件比较感兴趣,所以此类报道也较多。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成都商报》的新闻话语建构是有所侧重的,这样的侧重从理论上讲对读者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新闻工作者要达到新闻理论中的真实客观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
参考文献:
[1]夏倩芳,黄月琴。社会冲突性议题的媒介建构与话语政治:以国内系列反“PX”事件为例[J].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2010(00):34-36.
[2]罗英豪。社会建构论--社会问题研究的一种新视角[J].社会,2007(6):98-99.
[3]胡春阳。传播的话语分析理论[D].复旦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