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残患者我们不仅要治疗他们身体上的疾病,还要更多的治愈他们的心灵上的伤口[5].我们应该从家庭社会等方面关心他们,开导他们,让他们感受亲情的温暖,朋友们的关心,社会对他们的需要,才能让他们真正地树立信心,愉快积极地重新立足于社会
以下为本篇论文正文:
摘 要
目的:分析近三年内于我院就诊自残切割伤的现状。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兰州军区总院安宁分院显微外科住院自残切割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病历调阅进行调查,针对病历资料情况统计分析。结果:自残切割伤患者女性所占比例显着额高于男性(P<0.05);平均年龄逐年显着减小(P<0.05);无业、未婚、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单亲家庭、独生子女这几种情况下自残切割伤的发生率显着增高(P<0.05)。结论:自残引起的腕部切割伤就诊人数逐年增加,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
【关键词】 自残;切割伤;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及社会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由此产生的生活压力、升学压力、工作压力等也日益增大,有些人在心理压力无处释放时会产生极端行为,如进行自杀或者自残来摆脱痛苦、逃避现实,从而解决心理危机。在临床上,自残切割伤是指作为一种缓解压力和不良情绪的不良行为模式[1].广义的自残行为具有潜在危害的自伤行为;狭义自残行为指常见、造成组织明显损伤,也就是说自残切割伤是对自身身体及精神的双重伤害[2].由于人对自身肢体和精神的伤害如自杀或者自残这种行为不仅对当事者带来严重的后果,而且也对亲人的精神以及生活等方面带来可怕的影响,所以这种行为不仅是一个医学问题,也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本研究分析近三年就诊的自残切割伤病例,呼吁更多的人们关注这一社会问题。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本研究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兰州军区总院安宁分院显微外科住院的由于自杀或者自残引起腕部切割伤的患者84例,原因主要有失恋、考试不理想、家庭矛盾、失业等原因。纳入标准:①患者为腕部切割伤的诊断标准并致伤原因为自残;②患者进行入院治疗达临床痊愈;③患者及其家属须达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知情同意自愿参加,能合作完成评估表;④患者没有精神病史,身体健康。
1.2 研究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按医嘱进行常规手术治疗及术后随访,具体方法:①责任护士按照“入院评估表及健康教育表”评估患者致伤原因等基本资料(表1),并对患者的个人资料进行分析(表2),然后随访小组对患者定期进行随访;②对患者进行心理社会康复方面,自信训练[3]与自我心理平衡技巧等心理干预,病人出现冲动先兆时使用激励法[4],与患者沟通、交流、情感表达;让患者学会与周围正常人群的交往及应对生活的压力。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自残切割伤患者基本资料分析 近三年自残切割伤患者女性所占比例显着高于男性(P<0.05),平均年龄逐年显着减小(P<0.05),夜间入院患者所占比例显着高于日间患者(P<0.05)。见表1.
2.2 自残切割伤患者个人资料分析 自残切割伤患者个人资料分析显示近三年无业、未婚、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单亲家庭、独生子女自残切割伤发生率显着增加(P<0.05),但是收入状况对其发生率关系不大(P>0.05)。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2013年到2015年期间就诊自残切割伤患者女性所占比例显着高于男性所占比例;平均年龄逐年显着减小,年龄在24~28岁之间;无业、未婚、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单亲家庭、独生子女这几种情况下自残切割伤的发生率显着增高。由此可知,自残切割伤患者大多处于青春期,且平均年龄逐年显着减小,可能是由于社会的进步,孩子们的青春期提前,普遍早熟,青春期的人一般都比较冲动,容易想不开,经历的事也较少,尚未从心理上完全成熟,因此容易发生这类事件。其次女性患者显着高于男性患者,可能是由于女性心理较脆弱,女性在社会、家庭、生活、工作中的压力较大。无业、单身、单亲的患者自残率均增高,为高危人群,可能是由于该人群在社会、家庭中的缺少安全感、归属感,倍感孤独无助,不够自信,缺少相应的温暖关怀,因此他们承受力弱、容易想不开,爱冲动绝望。
因此,对于自残患者我们不仅要治疗他们身体上的疾病,还要更多的治愈他们的心灵上的伤口[5].我们应该从家庭社会等方面关心他们,开导他们,让他们感受亲情的温暖,朋友们的关心,社会对他们的需要,才能让他们真正地树立信心,愉快积极地重新立足于社会[6].
参考文献:
[1] Osuch EA,NollJG,Putnam FW.The motivations for self-injury in psychiatric inpatients[J].Psychiatry,1999,62(4):334-46.
[2] 金莉英,张川英。自残跳楼病情评判性观察与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0):102-106.
[3] 曾文星,徐静。心理治疗:理论与分析[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59-60.
[4] 姜小糜。护理管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73-175.
[5] 张青方,郑日昌。希望理论:一个新的心理发展视角[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6):430-432.
[6] 胡玲侠,刘芷汐,刘刚义。手外科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1,25(4):3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