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实际发展中,当代文学作品以其经典性和权威性等特点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但是随着跨媒体传播技术理念的不断推广,促使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改编也成为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主要分析在跨媒体传播背景下当代文学的改编方向和特点。
关键词:跨媒体;传播;当代文学;改编
跨媒体传播主要是指某一种媒体与其它媒体结合到一起,将同一个信息设计成不同符号系统,并且在不同媒体之间传递的形式。对文学阅读来说,跨媒体传播的形式展现了信息阅读和接受过程中的试听特点,促使群众在阅读时应用的感官越来越多,从而获取更大的传播效果。而在跨媒体传播背景下,当代文学又是一大重要的特色,对跨媒体传播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一、当代文学改编的指导方向
在实际发展中,要想大力推广文化产业,除了重要的资金投资、区域建设以及项目方案设计等工作外,还要加大与媒体的合作,结合跨媒体传播的特点,为我国当代文学作品的改变提供有效传播途径,促使我国各个区域的文化产业得到有效发展。当代文学作品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理念和精神面貌的重要体现,不但具备审美观念,同时也存在文学教育、文学传播的社会商品属性特点。但是,语言文字符号创造的艺术形象,具备不明确性和空洞的特点,不同的群体会产生不同的观点,难以构成相同的价值观念和理解观念。由此,当代文学作品若想要在国内的文化传播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就需要突破传统意义上文学构成的形式,让静态文字符号的作品得到二次创作。也就是在改编过程中,转变成可以倾听的声音、可以观赏的图像以及可以触碰的文字等内容,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技术的不断优化,在目前的市场中存在很多新的传播形式,如二维图像、三维图像以及立体图像等内容。在2012年,莫言获取了诺贝尔文学奖,这在国内外的媒体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各种话题随之而来,而在我国也提高了大众对莫言前期作品的了解和关注,还增加了群众对莫言故乡的关注热情,如近几年,影视作品中涌现出了很多莫言文学作品改编的故事,人们在了解文字的同时,也可以进行视觉观赏。
二、当代文学二次创作注重展现区域特色和价值
文学改编是对文学作品的二次创作,其文本符号系统与传播媒介特点彼此相关,不同的传播媒介拥有不同的传播符号特点,例如广播剧的传播更为关注声音的传递,电影电视更为关注图片动态感。现阶段,文学作品是影视工业发展的重要素材,也是创造出优秀作品的重要基础内容,由此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文学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影视艺术符号传播的形式和文学作品文学符号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前者将形象直观展现为具体对象,但是后者创造的形象是间接的。同时,影视作品对心理、神情以及梦幻场景等问题的设计并没有文字符号那么大的影响力,只能依据空间转换燃气成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实物目标。
在跨媒体传播的背景中,改编主要是展现出各个区域的文化价值和特点。林兴宅提出,当代的象征观念不只是将象征看成是一种展现形式或者是思考方向,还将象征看为人类的文化行为,促使其成为人类存在的形式,并且进行研究。由此可知,人类整体的文化系统都是具有象征的,例如白鸽是和平的象征、红玫瑰代表了爱情等,这些并不是事物自身具备的特点,而是符号与意义之间构成的某种连接形式,促使人们依据可见符号了解到不存在的含义[1].
三、经典历史素材作品的改编方案
历史素材的当代文学作品可以向着影视化改编。在现阶段的文化消费道路中,历史素材的影视作品得到了人们的大量关注,并且在这个视觉时代中,不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理念和生活观念。作为文化产业中最有利的影视传媒产业,其产生的影响力非同一般。由此,在快媒体传播背景下,将当代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是我国各个区域发展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一)还原历史场景
所有的故事都是在历史时空中存在的,远离了实际的历史场景,事件的真实性和科学性都会出现疑问,历史的价值也会不断降低。文学文本中的历史是作家依据文学符号传播的相关历史理念,或者也可以称为文字历史。由此,在改编成影视作品的过程中,需要将这些符号化、概括性的文字内容转变为群众可以倾听、可以观看的历史场景。不管是多么激烈的历史故事,还是民族群体的历史或者是个体历史,若是没有现实的开始环境,都难以让人产生信任感。在改编过程中,注重还原历史场景主要是为了将历史故事的本身全面展现出来,还可以让虚拟场景中历史故事具备的价值引用到现实生活当中,促使其产生新的理念。现阶段,我国各区域的文学作品历史包含了单个民族发展历史、民族融合发展历史、经济、制度以及文化、宗教等内容,也包含了非原性事件。当代作品中,有关历史故事的文学作品有很多,如红军长征的历史。这些众多的历史故事和历史文物,一起创造了现代的中国历史,其具备的历史价值和作用在转变影视作品的过程中,需要将其放置到超越语言的“三维”空间中展现,以此促使群众提出科学的评估。在影视艺术处理中,让场景的时间、空间以及人物特点、心理活动、语言情况等和谐统一,以此更好的展现出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和含义。
在民族历史素材的处置中,需要结合国家的民族政策支持和国家的政策方向,注重历史素材的真实感和现实社会的影响。例如,曲波的《林海雪原》中描述了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的故事。这一故事中创造的传奇性英雄人物有以下几个人物:第一,少剑波。全书的中心人物,年轻的指挥者,具有儒将风范,多谋善断、才智过人的孤胆英雄。第二,杨子荣。最具光彩的传奇英雄,孤胆英雄,假扮匪首胡彪打进坐山雕内部,获得坐山雕信任,最为精彩的是小炉匠栾平上山后,杨子荣从容镇定,临危不乱,最后取得胜利,杨子荣是中国当代文学画廊里一个不可多得的富有智慧和勇敢的孤胆英雄形象。而作者在描写故事的过程中,应用了口语化的语言和评书,大胆运用夸张手法,大量运用民谣、俗语、山歌、俚语等。在故事中穿插具有传奇性色彩的民间传说故事。作者将传奇性和现实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起来,从而使这个“突破险中险,历经难中难,发挥智上智,战胜魔中魔”的故事合情合理。突破了一般军事题材小说的描写,将新英雄传奇创作推向一个新的艺术高度[2].
(二)凝聚文化基础
在实际发展中,散落在大山深处的民族文化,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文学作品,而有的人就算是了解,也存在一定的偏见。当代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展现出了强烈的本土特色。因此,在创作影视作品改编的过程中,需要以还原历史场景为基础,提炼出更多具备价值的文化意义,并且在媒介世界中有效传递文化,凝聚文化基础。
(三)宣传区域传统文化
各个区域的历史文化与区域传统是不可划分的,在历史文化传播中,各个区域的传统精神展现出了积极向上、热爱和平、大义凛然、推崇和平等特点。这些传统精神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引导我国各个区域创造不断发展、团结协作的社会局面。在影视改编的过程中,宣传和推广这些优质的传统精神,并为构建“精神高地”提供有效的文化基础。
(四)引导现实创新
现阶段当代文学作品正向着影视化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对其进行现实的引导和创新。不管是还原历史场景、汇集文化基础,亦或者是宣传贵州传统文化,最终都是依据历史来了解现实生活。我国各个区域以往的历史在日益强大的文化传播中存在约束,但是在现阶段,西部大开发的推广、各个区域政府的发展、群众以及干部的共同努力,我国各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得到了有效发展,并且得到了我国政府发展和民族文化推广的关注[3].
四、散文诗改编方案
声像化是散文诗改编的重要方向。其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抒发大山情感。我国各个区域的高原山区有很多大山林立,外来文化和本地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传播速度较慢,大山也成为各个边远山区文化发展的阻碍。正因如此,作家体会的大山情感是存在差异性的,很多吟咏大山中的爱情,还有的歌颂的是大山的崇拜之情。第二,传递美好自然。一座青山抱古城,一湾沱水绕城过,一条红红石板街,一排小巧吊脚楼,一道风雨古城墙,一座沧桑老城堡,一个奇绝奇梁洞,一座雄伟古石桥,一群闻名世界的人都是描写山区的自然风景,而在发展中,这种自然环境也会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并且让作家构成独特的艺术气质。作家依据自然来展现人们的生命价值和特殊的艺术气质。作家将自然和生命追求融入到一起,突显出对生命的注重和敬重。在声像化处理的过程中,缓慢而又温柔的诵读,再加上音响的效果,可以激发出受众群体的主观情感。尤其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国家大力推广绿色生态旅游,将散文诗改编成了声像艺术作品,并且进行传递,一方面展现出了各个区域的自然风景特色和所在区域人们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也拓展了生态旅游的文化空间,可以为绿色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依据。第三,创造人文景观。当代文学作品中的散文诗也描写了很多有关历史古迹和风景名画的内容,在文学世界中具备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展现出了浓厚的区域文化景观。这些被书写的历史古迹和风景名胜,与热闹的城市有一定的区别,也成为作家最终坚守的象征,更是诗人精神的展现。在声像改编阶段,将抒发大山的情感、传递美好自然与人文精神的内容结合到一起,不管是客观的自然环境,亦或者是人造的景色,都需要展现出一定的人文价值,促使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等重要价值结合到一起,构成人文价值多面展现的特点[4].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各个区域的当代文学要想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提升自身的文化影响程度,需要结合不同的媒介特点,结合改编的形式,将文字转变成其他的形式进行传播,以此展现出文学作品的价值和特色。并且,在改变当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也可以突显出作品表述区域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内涵,以此为我国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赵越 . 网络小说改编影视作品的传播研究 [D]. 曲阜师范大学,2016.
[2] 张艳阳 . 论王朔小说的影视改编 [D]. 安徽大学,2014.
[3] 王一卉 . 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中的语图关系研究 [D].南京大学,2015.
[4] 赵晓芳 . 视觉文化冲击与浸润下的文学图景 [D]. 华中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