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水土流失 监测 优缺点 制度 管理方法
1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现状与主要问题
1. 1 水土保持监测现状
在各流域的生产建设项目类型多,其中公路和电力( 含输变电线路) 项目最多,项目点多面广,区域分布较集中,大多分布在偏远地区,增加了执法检查的难度和水土保持监测成本.2015 年由水利部办公厅所印发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规程( 试行) 》( 办水保[2015]139 号) ,文中简称"规程",监测工作得到了有序的推动.我国开展的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主要以大型的交通管道工程为主,对中小型项目的开展不足,所以我国对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
1. 2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问题有: ( 1) 项目众多,监测率低: 生产建设项目中的一些地方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开展得不到落实和执行,监测率不高,而很多已开展监测的项目中存在着为应付验收而后期补做,缩短监测时间,导致水土流失无法得到及时而真实的反映; ( 2) 时效性差,报告制度不落实: 建设单位未按照要求及时向相关结构或者部门上报监测结果; 监测单位未及时提出水土保持整改建议; ( 3) 监测方法不实用,成果质量低下: 样区监测、巡视监测、测钎监测、卡扣等监测方法的针对性及实用性弱,甚至无意义.对于一些分段建设工期较短的项目尚且缺乏有效的水土流失监测方法,一些大型建设工程的大开挖也缺乏实用方法; ( 4) 恶性竞争,监测工作不到位: 基于建设单位出资的市场竞争下,一些监测机构在恶性竞争后拿到的价格较低,后期监测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出现到场难、监测率低监测报告时间长的问题,所得到的监测数据对建设单位来说已经失去意义; ( 5) 监管缺位,管理机制不健全: 各流域所建成的监测站性质和定位不一致,监测日常管理重心偏向于市场盈利,致使监测管理职能性缺失,缺乏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考核,同时缺乏对监测成果的监管.
2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方法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监测技术可实现点、线、面的一维、二维、三维等多元空间的实时动态监测,由于多方面的因素限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技术主要还是采用常规监测技术,而新技术多起辅助作用.在 2015 年"规程"颁布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逐渐向着规范与标准化迈进,逐渐实现监测目的和满足监测要求.按照监测方法及内容的不同水土保持监测可分为实时监测、调查监测和巡查监测.在实际工作中需结合工程特点和工程监测费用组成,针对监测问题,分层次有重心的开展监测工作避免出现监测问题.
2. 1 水土保持常规监测特点
目前的监测领域缺乏有着多方约束力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常规的监测技术方法精度较低,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较差.以下为针对不同监测内容采用的常规监测方法优缺点分析: ( 1) 对水土流失量的监测,需要用到测钎法、沉沙池法、简易侵蚀观测场、类比沉积法、径流小区、资料分析等方法,这些方法简单便捷,但是误差较大; ( 2) 对防治责任范围的监测,须通过实地量测、调查监测和资料分析进行,有着精度较高,简单便捷的优点,但是费时、费力,测量精度低,误差较大; ( 3) 对防治责任范围、土石方挖填方、水土保持措施数量和措施质量及实施效果的监测,都是通过实地量测、调查监测和资料分析进行,监测精度较高、简单便捷,但都有着难度大、费用高和误差大的缺点,其中防治责任范围常规监测费时费力,水土保持措施数量常规方法的监测易导致与实际不符,措施质量及实施效果的常规监测,易以偏概全; ( 4) 对水土流失危害的监测,是通过调查监测并进行资料分析进行,方便快捷,但是有着滞后、易漏报的缺点.
2. 2 水土保持监测新技术特点
如下: ( 1) 对水土流失量的监测,可通过遥感监测、三维扫描技术、示踪技术等方法,这些方法获取数据快、精度也高,但操作比较复杂、对条件要求高、费用高; ( 2) 对防治责任范围和土石方挖填方的监测,可采用遥感监测和无人机监测方法,都有着精度高的优点和操作复杂、条件要求高、费用高的缺点,前者获取数据速度快,后者则较慢; ( 3) 对水土保持措施数量的监测新技术是信息技术( 实时网上签报) ,获取数据速度快,也有着操作复杂、费用高的缺点,甚至有着较强的主观性; ( 4) 而对措施质量及实施效果的监测可通过遥感监测、无人机监测和三维扫描技术实现,获取数据速度快、精度高,也有着操作复杂、费用高和条件要求高的缺点; ( 5) 对水土流失危害的监测,可通过信息技术和无人机监测实现,获取数据速度快、预警性高,但操作复杂、费用高.
3 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
3. 1 提高对水土保持监测的认识
加大对各种途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对水土流失监测的管理,并作为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措施落实进行贯彻实施.
3. 2 构建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
为了加强监测的统一性和对比性,水土保持监测部门应构建一套完整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以全面掌握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并对水土保持效益进行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须将生产建设项目进行区分,对具有敏感性、代表性、可真实反映事实情况的监测指标进行筛选,并确保监测指标在获取和处理方面有着较强的操作性和可分析性.
3. 3 规范水土保持监测方法
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实际监测中,针对一个指标通常会有多个监测方法,加之监测设施不统一、监测操作不统一,都会使得到的监测结果有着较大差异,缺乏可靠性和对比性.水土保持监测结构应尽快对各监测方法、手段和频率进行规范,确保监测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3. 4 制定水土保持监测管理办法
尽快制定并实行监测报告和备案制度、监测方案( 计划) 技术论证制、监测过程的监督检查制度、监测数据认证制和监测成果公告制等多种管理制度,防止建设项目中发生只报告不进行监测或者有报告监测质量低的问题.还应将监测质量作为监测工作的考核指标,定期或不定期对监测持证单位进行抽查,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和可靠.管理方法的制定还需充分发挥各级监测机构的作用,层层落实,并让各级监测机构参与到不同类型和大小的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工程方案评审、工程验收中,确保监测结果的权威性,使水土保持监测向着程序化、规范化迈进.
3. 5 搭建水土保持监测信息交流平台
为发挥监测结果的长效性,实现对水土保持监测技术管理应搭建水土保持监测信息交流平台,以监测管理机构为主导,生态建设网站为基础,整合监测成果数据以及相关信息资源,并入库进行系统的分类,建立基础数据、文献资源、典型案例、水保监测专家、在建项目及监测开展情况等数据库和公开查询系统,将各系统进行连接,加强业内人员间的信息和经验的交流,并推动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水土保持监测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尚待解决.无论是常规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方法还是新技术方法,其核心都是围绕监测目的,须对生产建设项目类型、规模、影响程度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立水土保持监测重心,明确关键目标和指标,确定数据精度,最终界定出监测的效益评价标准.各机构和政府部门还应采取多项措施提高对水土保持监测的认识,加强水土保持监测管理,构建监测指标体系,规范监测方法,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促进我过水土保持监测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厚才,袁普金.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国水土保持,2010( 1) : 36 -38.
[2]陈杰,齐实,王奇,杨芝歌.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10( 3) : 118 -122.
[3]陈三雄,牛志鹏. 新要求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水土保持,2010( 2)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