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受到新的社会经济体制的影响,水电站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会受到一些政策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影响。为了迎合新的社会经济体制的影响,需要科学的展开水电站建设的分析工作,结合现代建设技术,促使水电站的建设质量和建设效率可以得到提升。以下本文就新的社会政治经济体制下的水电站建设展开探讨,结合生产投入产出分析与智能水电站,对水电站的建设进行阐述,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促使新的社会政治经济体制下的水电站的建设效率和建设质量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实现水电站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关键词】新的社会政治经济体制 水电站建设 投入产出分析 智能水电站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新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而这些改变会对水电站的建设和应用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水电站的建设质量,并积极的拉动地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水电站建设采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方式,实现水电站的建设,推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且,水电站的建设可以满足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分析水电站的积极影响和不良影响,综合对水电站的影响进行控制,从而有效的发挥水电站的功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新的社会政治经济体制下水电站建设的重要性
资源是影响社会发展和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部分,但是受到资源量总量的限制,国内的经济发展逐渐重视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并制定了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这也就使得传统的火力发电模式不断变化,为了迎合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需要,国家逐渐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水利发电工程的建设,三峡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水电工程,有效的缓解了传统的能源结构,满足区域的供电情况,这也就使得国内逐渐加强对水电站的投资建设。
在水电站的投资建设过程中,建设会造成资源和材料的使用,还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水电站的建设,可以积极的对经济进行带动,使得区域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促使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得到扩大。而且,水电站在利用水资源的基础上,可以实现控制洪水泛滥、提供灌溉用水、改善河流航运,使得区域的农业得到保障,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为了获得水电站建设对经济的影响情况,需要对水电站经济的拉动情况进行分析,采用投入产出的测算方式,从而使得相关规划和管理人员根据水电站的具体拉动情况,并制定有效的规划和管理措施,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水电站建设的现状分析
水电站建设项目的投资具有额度大程序多、资源消耗量大、影响因素多、计价复杂等特点,其资金筹集与投资控制是建设单位落实成本管理,保证企业利润的重要手段。在实际的水电站建设过程中,水库建设会造成一系列不良的影响,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会造成森林和自然环境的损坏,会毁坏农田、道路和相关产业,会给区域内的渔业、林牧业和农业造成一定程度污染,甚至还会导致纠纷事件的发生,影响水电站的建设效率和建设质量。
而且,水电站建设时,还有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移民安置和征地移民补偿,投资方需对其进行经济补偿,无疑加大了投资成本。受到新的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影响,需要不断对水电站的建设进行完善,从而使得水电站建设可以满足新时期的需求,积极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
3、新的社会政治经济体制下的水电站建设完善措施
针对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对水电站的建设施工工艺和管理方式以及投资方式进行转变,在提高水电站的建设质量的基础上,促使施工技术水平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
3. 1、转变原有的投资方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资本的不断壮大,需要充分对社会资本进行利用,投资的模式也要不断转变,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就是两种不同的投资方式,间接融资是水电站建设常采用的融资方式,间接融资包括商业银行贷款和政策性银行贷款。直接融资方式包括公司上市与发行债券等等,采用间接融资方式能够降低融资成本。所以在水电站建设融资方式选择时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或者两者结合。采用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相结合的融资方式,可以有效的规避水电站建设的风险,从而使得水电站顺利建成。
3. 2、优化水电站设计
为了实现新经济体制下的水电站建设,需要结合前期的勘测资料,因地制宜地优化设计方案,提高投资效益。首先,需要科学的进行水电站选址,遵循经济和适用的原则,综合考虑环境、市场和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因素,确保设计方案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其次,需要重视水电站的节能设计,减少水电站的能耗,降低水电站的成本,促使水电站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3. 3、优化施工技术
水电站建设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科学的对施工措施进行优化,重视绿色施工和先进的施工工艺技术的使用。如: 通过土石方平衡和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实现,结合施工实际,充分利用坝基开挖料、开采料与填筑料之间的关系,尽量直接以挖筑填,减少了中间转运堆存和二次倒运,不仅少占农田,且经济效益十分显着。
又如沙石骨料加工系统生产中采用旋流真空脱水装置,能有效回收生产流失的细沙和石粉; 在污水处理方面采用中心管浓缩、斜管沉淀以及机戒分离泥水等相结合让废水能够充分回收利用,有效提高了水的重复利用率,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4、构建智能水电站
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科学的构建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主要特征的智能水电站,科学的对信息采集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进行构建,使得水电站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和自动化管理,提高水电站的应用过程中的设备管理和设备维护质量,促使水电站的建设质量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使得水电站的建设可以满足新的社会经济体制的需求,发挥水电站的功能性和经济性。
4、结语
新的社会政治经济体制下的水电站建设,重视水电站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科学的对施工技术和投资模式进行优化,构建智能水电站,优化施工技术,实现水电站的顺利建成,积极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汉夫,石爽,马琴. 智能化水电站建设的思考[J]. 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10,06:1 ~5.
[2]潘家才,纪浩. 智能水电站建设思路[J]. 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12,01:1 ~4.
[3]曾朝夕. 经济体制转型对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及对策[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01:106 ~110.
[4]张志会. 刘家峡水电站工程建设的若干历史反思[J]. 工程研究 - 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3,01:58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