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文基人的传统教育是在游牧生活条件下展开的, 拥有自己的独特性, 对现代教育的发展有很大启示和借鉴作用。在发展过程中埃文基人的许多民俗、传统都失传了, 随着文字的消失, 许多祖辈的训诫无法流传下来。
以下为本篇论文正文:
摘要:俄罗斯埃文基人与中国鄂温克族为同源跨界民族, 由于历史原因而分处两国。两个同源民族间存在较多共同之处, 在交流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共鸣。加强同源民族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增进两国关系, 促进民族发展。作者通过实地考察俄罗斯阿穆尔州埃文基人的基本生活状况, 分析了俄罗斯埃文基民族传统教育特点及俄罗斯社会变迁对其造成的影响, 以期为现代教育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埃文基; 传统教育; 变迁;
The Russian Evenki's Ethnic Tradition Education and Social Change
Abstract:The Russian Evenki people and Chinese Evenki people are of the same source. They are in the two countries for historical reasons. Since there are many things in common, it is easy to communication. To strengthen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samesource ethnic groups is go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wo countries. With the field work observation on Russian Evenki people who live in the Armur state, their ethnic tradition education is studied including the characters and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hange. It aim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enlightenment to modern education development.
Keyword:Evenki; tradition education; change;
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化和全球化的发展, 少数民族的生存受到极大威胁。融入现代社会的重要代价便是传统遗失, 包括传统的生活方式、传统的习俗, 甚至是民族语言。埃文基是俄罗斯的一个古老民族, 公元前5-7世纪为人所知。它与中国的鄂温克为同源民族, 因为历史原因而分处两国, 成为跨界民族。[1]埃文基在被划入俄罗斯之后就不断地被俄罗斯化, 很多民族特有的东西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目前埃文基人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 而远东的雅库特共和国、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穆尔州是埃文基人分布较密集地区。埃文基人世代生活在原始森林中, 他们积累了大量丛林生活的经验, 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埃文基人有自己的语言, 没有文字, 但却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保存了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传统, 教育在这其中起到巨大的作用。埃文基民族传统教育主要包括道德品质的培养、体力的锻炼、掌握北方严酷环境生存的必备劳动技能等。
一、俄罗斯埃文基民族传统教育的特点
俄罗斯埃文基民族传统教育具有广泛的文化内涵, 包括教育的方法和思想、传统与习俗、饮食原则和儿童菜谱、儿童生活用品、儿童口头文学、儿童或青少年节日、各种形式的民族竞赛、祖辈的遗训、儿童的劳动义务等。下文关于埃文基人传统教育的一些特殊习俗来源于作者在俄罗斯阿穆尔州埃文基人聚居区的实地考察记录。
1. 生存技能训练
埃文基人世代居住在原始森林、山脉和草原中, 极其严酷的自然和气候条件使埃文基人形成了独特的生命保障体系和对人与自然的正确认识。捕鱼和游牧活动是埃文基人的传统经济方式, 也是民族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 他们的孩子一出生就按照猎人、渔夫、养鹿人培养, 父母会尽早培养孩子的职业意识。
为了使男孩儿成为一名出色的猎人, 父母会在新生儿的摇篮上挂上弓箭和熊、狐狸、松鼠等偶蹄动物的下前牙;而在女孩儿的摇篮上挂上顶针、袜子和彩色碎抹布, 埃文基人认为这样可以使女孩儿成为一名出色的家庭主妇。父母还会给孩子制作玩具, 并引导他们游戏, 使孩子们直接进入打猎或者养驯鹿的情景。例如“游牧”游戏, 孩子们会组成商队, 周围放养着鹿群, 模仿成人游牧、聊天、喊鹿群;“打猎”游戏, 男孩子们分别扮演野生动物和猎人, 然后再用玩具枪射击。根据性别和长大后的劳动分工, 女孩子的游戏与男孩子不同, 通常一起玩“过家家”.[2](P176)
埃文基儿童的玩具和游戏都与其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密切相关。孩子们通过游戏了解自然界的常识、熟悉各种动物的习性和特征, 为他们以后从事狩猎和捕鱼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游戏中孩子们会养成集体观念, 互相帮助, 还可以提高体力、记忆力和注意力。民族游戏旨在全面提高、完善游戏者的体质和性格。
2. 尊重、热爱孩子
埃文基人非常爱孩子, 孩子在家庭中享有特殊的地位, 他们对孩子说话时会放缓语调, 态度温和。由于父母很少对孩子吼叫或打骂, 因此, 埃文基儿童很少哭泣, 他们非常乐观。埃文基人对孩子的爱还体现在对孤儿的态度上, 孤儿通常会被送到亲戚家或氏族成员家中寄养。一般情况下, 孤儿会随养父姓, 他们在养父母那里得到物质和精神支持, 养父母对孩子不好的情况很少发生。埃文基是一个非常和谐、友善的民族, 氏族内部非常团结, 他们善待收养的孩子, 粗鲁、冷酷地对待孩子是会被指责的。埃文基人尊重孩子的天性, 给予儿童充分的自由, 孩子可以自由地在牧区内玩耍, 也可以去远处的山脉或者森林。客人来家里做客不仅要和成年人握手, 还要和所有的孩子握手, 甚至会向吃奶的孩子打招呼。埃文基儿童在幼年时期就受到重视, 并且享有极大地自由, 这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利。他们能够感受到来自父母、亲戚、氏族的关注和爱, 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孩子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人和氏族, 愿意与人为善, 性格积极乐观。
3. 劳动教育
埃文基人认为, 劳动可以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好身体的同时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俄罗斯的民族教育家们竭力推广埃文基人的经验---让孩子尽早参与成人劳动。通过劳动, 使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了解自己的义务, 还可以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孩子们从小就懂得帮助父母分担家务, 可以使其更富有责任感。埃文基父母还会教育女孩们听话、谦虚、保持整洁, 学会把家里收拾干净、整齐。在他们的教育下, 孩子们积累了大量成人生产、生活的知识, 在成人运输货物、采伐木材、修理武器时, 他们可以作为小助手帮忙。孩子们非常看重成人的嘱托, 总是努力出色地完成大人交给的任务。孩子们从小就对劳动产生了兴趣, 并知道尊重成人的生产活动。
4. 与自然和谐相处
埃文基人一年的生活都取决于自然气候条件, 他们非常热爱大自然, 注重保持生态平衡, 从不过多的索取, 对自然存在敬畏之心, 这在埃文基人的习俗和言语中都有所体现。例如, 埃文基人崇拜火, 崇拜火神, 形成了一些对火进行祭献的生活习俗以及有关的禁忌。通常, 埃文基人在吃饭或饮酒前, 总是要先往火里扔一块肉或洒一点酒, 以示敬意。[3]埃文基人会告诉他们的孩子:“不要打驯鹿, 它的灵魂会害怕, 所有的鹿都会离开你”;“树多时别折枝、树少要爱惜、没树要种树”;“不要把猎物都打完, 留点儿给孩子”;“进森林要注意脚下”……这些风俗和俗语都体现了埃文基人依赖、热爱、敬畏自然。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 不过度索取, 尊重自然界的休养生息。
二、社会变迁对埃文基传统教育的影响
1. 社会制度变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埃文基人的社会经济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养鹿业逐渐衰败、集体狩猎传统慢慢消失。俄罗斯的埃文基人同中国的鄂温克人一样, 离开了世代居住的原始森林, 开始了定居城市的生活。
埃文基人在加入到俄罗斯后, 经历了俄罗斯的社会制度变迁, 从沙皇俄国到社会主义苏联又到现在的俄罗斯联邦, 社会制度的改变影响着埃文基人的生活。尤其在十月革命后, 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为了让北方小民族快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对北方少数民族进行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造。虽然获得了民族平等和快速发展, 但埃文基等其他北方小民族被迫接受现代文明, 他们离开了原有的环境, 来到村镇定居。国家在这里建立了国营渔场、牧场, 进而成立国营农场, 北方的部分小民族居住在一起。埃文基人等其他小民族从原始社会直接跳入到社会主义社会, 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在这其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给埃文基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以俄罗斯阿穆尔州的博姆纳克村为例, 刚开始他们并不愿意居住在养鹿集体农庄建好的房子里, 渐渐地也习惯了, 他们不再迁移, 离开了原始的仙人柱。这里有森林农场、商品奶牛场、机械作坊、学校、文化之家、图书馆、医院、学前教育机构。埃文基人可以从事农业生产, 可以到各个机构或企业中工作, 越来越少的人从事打猎。在全国经济发展萧条期, 这里的埃文基人同样忍受着贫穷和饥饿, 村子里到处是失业的成年人、瘦骨嶙峋的儿童、无家可归的流浪汉, 就像其他俄罗斯村镇一样整个村子一片衰败。[4](P20)
由游牧生活向定居生活的转变中断了埃文基人传统教育的连续性。为了提高小民族人民的文化水平, 政府在民族聚集区创办寄宿学校、中小学、大学。此时, 埃文基人面临着家庭成员分离的问题, 男人要放牧鹿群, 女人和孩子生活在村镇。多数孩子都需要到寄宿学校学习, 与其他民族的孩子在一起。埃文基儿童与父母分开, 离开原有的家庭、远离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埃文基文化的传承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2. 主体民族的同化
少数民族因为人口比较少, 非常容易被主体民族或临近民族所同化或融合。虽然有学者认为民族融合是所有民族的最终结果, 不过, 我们还是愿意看到多样性的民族文化。目前, 世界上埃文基人的数量仅3万人左右, 散居在各地, 这就导致埃文基人不断被同化。尤其在苏联时期实行大型集体农庄政策, 北方小民族都被并入, 且小民族的儿童要住在寄宿学校, 与俄罗斯和其他民族的孩子在一起, 他们被主体民族俄罗斯族所影响, 日益俄罗斯化。前苏联政府为了促进民族团结, 实行了俄语与民族语言双语制, 学习俄语有利于各民族人民良好的沟通, 然而学校逐渐减少了民族语言的课时数。[5]小民族语言得不到重视, 孩子们学习的效果也很不好, 尤其是埃文基人没有文字, 所有的文化都需要口口相传。学校里所教授的埃文基语也与老人们所讲的有差别, 在这个过程中, 部分埃文基语失传了。孩子们脱离了家庭, 与父母和族人在一起的时间非常少, 而学校又没有人专门传授民族传统, 埃文基民族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
孩子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失去了埃文基人的一些特质, 放弃了本民族的独特性。虽然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联邦政府意识到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 旨在保护民族文化特色, 并制定了《俄罗斯联邦教育发展纲要》, [6]这在一定程度上减慢了埃文基人俄罗斯化过程。然而,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小民族被主体民族同化是必然趋势。
三、结语
埃文基人的传统教育是在游牧生活条件下展开的, 拥有自己的独特性, 对现代教育的发展有很大启示和借鉴作用。在发展过程中埃文基人的许多民俗、传统都失传了, 随着文字的消失, 许多祖辈的训诫无法流传下来。庆幸的是, 目前绝大多数埃文基人还会使用本民族的语言, 有语言就意味着有人传播祖辈的遗训, 这也是民族教育的根本所在。目前, 埃文基人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将其民族语言和文化传承下去, 而教育是最有力的手段。如何使埃文基传统教育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趋势, 而又不失去传统和独特性?如何将传统文化与信息化、网络化结合起来?如何在与其他外来文化并存的情况下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是埃文基人当下必须思考的问题。可以说埃文基人未来的命运就取决于对传统行业和文化习俗的保护程度。
参考文献
[1]王禹浪, 谢春河, 王俊铮。黑龙江流域黑河地区古代民族筑城初步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 (12) .
[3]张嘉宾。赫哲人与埃文基人的原始宗教信仰[J].黑龙江民族丛刊, 1998, (3) .
[5]葛春梅。浅议苏联北方小民族民族政策的制定及其失误[J].鸡西大学学报, 2007, (4) .
[6]李红娟。浅析俄罗斯阿穆尔州埃文基人俄罗斯化过程[J].才智, 2016,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