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文化背景下领悟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
添加时间:2017/07/0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她经历百年岁月的洗礼,以一种平静而坚韧的力量,鼓励着我们。以先生一生经历为铺垫,以中西方文化解读为契机,领悟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
以下为本篇论文正文:
摘要:100年前,一丝光亮照耀在这凡俗人间。她就是当代大师级人物中唯一的女性---杨绛先生。其照耀世间的品质就是渊博、才情、恬淡、低调。钱钟书曾如是说:在她身上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她终生保持着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操守,坚贞于伟大的知识女性的关怀与慈爱,固守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泊与坚韧,操行于西方经典文化的自立与浪漫。杨绛的内心坚硬且柔软。她经历百年岁月的洗礼,以一种平静而坚韧的力量,鼓励着我们。以先生一生经历为铺垫,以中西方文化解读为契机,领悟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
关键词:文化背景;杨绛;人生感悟
着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杨绛原名杨季康。通晓英语、法语等几种语言。风华正茂的她在父母的大力支持下曾先后到北京等大都市求学。二十刚出头的她便以优异的成绩拿到文学学士学位,随后又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成为一名优秀的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生。后来结识了丈夫钱钟书,夫妻二人于1935年共赴英国、法国留学。学成回国后的前几年里,杨绛先生成为一名教师,深受学生爱戴。后来因为工作需要被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任研究员。在外国文学研究方面做出了不朽的贡献。2016年5月25日凌晨,杨绛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5岁。她的朋友用16个字来概括她的一生:高尚做事,低调做人;毕生自强,终竞自律。
杨绛先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大作家,小说《洗澡》是老先生的代表作,自1988年出版以来已经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海内外知识分子中引起极大的反响,好评如潮。风靡海内外的散文随笔《我们仨》是老先生在93岁那年出版的回忆录,向人们诠释了家的重要性---家是人生最好的庇护所。读者同他们仨一同欢笑,一同流泪,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一经出版便好评如潮,再版了一百多万册。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是老先生在96岁那年出版的。在书的前半部分老先生关注了神与鬼的问题,并在文学、哲学等学科的知识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思考。后半部分由注释《写在人生边上》多篇散文构成。虽已经高龄,但老先生仍在平静、平淡、平凡中追求卓越的人生。102岁那年出版了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共八卷。作为戏剧家的她,剧本《称心如意》是她早年的作品,舞台生命长达六十多年,直到2014年还在公演;在外国文学研究方面,杨绛老先生的主要有评论《堂吉诃德》《小癞子》和《塞莱斯蒂娜》等名着的理论性作品,涉及到的作家有英国作家菲尔丁等。
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三种语言的老先生,是翻译界公认的楷模。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唐·吉诃德》就是她的大作,到2014年已累计出版发行了70多万册,令世人惊叹。其它有名的翻译作品有西班牙小说《小癞子》、法国名着《吉尔·布拉斯》和古希腊柏拉图的“对话录”《斐多》等。老先生一生作品之多、成就之卓越令世人肃然起敬。
中国小说学会副秘书长卢翎评价说:“杨绛的散文平淡、从容而又意味无穷。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读她的散文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些烟尘往事,在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文学评论》1995年第5期《人在边缘---杨绛创作论》中对老先生的写作风格给出了中肯完美的评价:其语言沉定简洁,阴晴隐于平淡之中,本色的绚烂华丽存在于经过漂洗的苦心经营中,语言干净明晰,却能表达深邃的思想。
人们给予老先生很多赞美:称她为世纪的奇女子---比她岁数大的也还有,但像她这么好的,真是见不到!“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周国平)“她坚忍于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操守,她坚贞于伟大女性的关怀与慈爱,她固守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淡泊与坚韧,她的内心是坚硬的,又是柔软的。”但在所有这些评价中,最让人为之动容、动情的莫过于她的丈夫钱钟书的“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在丈夫钱钟书眼里,老先生将看似各不相容的三种角色:妻子、情人、朋友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这对一个女人该是何等高的荣誉!这应该是世上最动听最温暖最浪漫的情话了。老先生究竟是如何赢得了一代“博学鸿儒”、“文化昆仑”的心,赢得了这个世界。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人们还说性格根植于文化这片土壤。那么,在老先生身上,两种文化又是如何碰撞交融在一起的呢?
杨绛出身于当地一个有名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杨荫杭既是大律师,也担任过高等审判厅长,因其不徇私情、不畏权贵、不阿不谀、秉公执法,深受普通市民的爱戴。母亲唐须嫈出身名门,贤惠文静、温柔大方的知识女性,既具有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也接触并接受了许多西方的前卫思想。来自书香门第的杨绛从小就学业精良,在父亲的影响下,杨绛从小就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并将这一习惯持续了一生。大学期间,她还自修法文,学了一口让人称赞不已的法语。她还喜欢音乐,能弹月琴,善吹箫,工昆曲。才女的美誉在英才济济的东吴大学就已传开。可以说,杨绛一直畅游在中西方融合的知识海洋里,既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敢于积极接受西方的潮流。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仁,有仁爱之心;义,重情义;礼,懂礼数;智,明智果断;信,诚信为人之本。友人对老先生一生的十六字概括就是对她的品德的高度赞扬。
曾经有人问她怎样的教育才算“好的教育”?在她看来,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觉性是好教育的第一个标准,培养受教育者的上进心,让他们不断完善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是最重要的,言传不如身教。她拿自己举例子。小时候特别佩服爸爸的渊博学识,讨要秘诀。爸爸说:“哪有什么秘诀?多读书,读好书罢了。”杨绛的老父亲从不在孩子犯错之后训示他们,也不会告诉他们如何去做,而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古训的真正意义。杨绛的妈妈也为子女树立了好的榜样。她虽毕生都在操劳全家大小的衣食住行,但但凡得空,手里总是会捧上古典文学或现代小说,陶醉其中而读得津津有味。如此的身教,使幼小的杨绛一头扎进书的海洋,从此不能自拔。在启明上学时天主教修女的爱心深深感染了小小年纪的杨绛。让她体悟到爱自己,也要爱别人。老先生认为最能依恃的、最值得骄傲的品质是肯吃苦。因为艰苦孕育智慧,“向上之气”来自信仰,对文化的信仰,对人性的信赖。这一信仰和信赖在国难当头的抗战时期支撑着乐观、积极向上的她通过写喜剧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仍是对文化的信仰支撑她度过“文化大革命”那段忧患痛苦、不堪回首的岁月。她坚信传承了几千年的宝贵文化不会被摧毁,这个民族不会就此沉沦。
她双脚踏实地行走在祖国母亲的大地上,同时又记得仰望蓝天,自由地拥抱着西方世界带给她的新鲜的一切。杨绛的翻译生涯始于清华大学研究生时期,在随同钱钟书去老师叶公超家里做客时,叶老随手递给她一本英文杂志,让杨绛翻译其中的一篇政论文章《共产主义是不可避免的吗?》。未曾想翻译的作品获得了叶公超先生的极大认可,并推荐到《新月》杂志上发表。从此杨绛先生便踏了翻译这条布满荆棘的艰苦之旅。《世界公民》的翻译也得到了大翻译家傅雷的好评。20世纪50年代,着名翻译家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在中国的散文、小说翻译方面,“杨绛最好。”
1935年,在与钱钟书婚后不久便陪丈夫远赴英法游学。她的主要任务是带孩子、照顾钱钟书的饮食起居和学习。面对生活琐事的困扰她的口头语就是“不要紧,有我呢”.家在杨绛心中是人生的核心。婚后的才女甘愿做“灶下婢”,操持家务,相夫教子。对这位儿媳,钱钟书的母亲由衷地赞叹道:“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钟书痴人痴福。”回国后夫妻二人更是相依为命,一路颠沛流离,但始终不离不弃。被批斗的日子里,他们相濡以沫,肩并肩,手挽手,在这场灾难中不消沉,不畏缩,不卑不亢地做人。钱钟书在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出版后,用英文对贤妻表达了他最诚挚的谢意:“赠予杨季康---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这对无怨无悔守望家园的园丁杨绛来说是莫大的荣誉。
杨绛在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时,里面的一句话让她感同身受:“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当她把这句话念给钱钟书听后,答复正如她所预料到的“我和他一样”,其实在杨绛心里又何尝不是一样的呢?钱钟书的《槐聚诗存》是在杨绛的支持和鼓励下编订完成的,杨绛担任起秘书和校对的工作,一字一句地将全书抄写一遍,不无感动的钱钟书再度给予爱妻以最高的评价:“你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当爱女、丈夫相继离她而去,老先生如是说:“我压根儿不能逃,我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于是,已经92岁高龄的她振作起精神,开始打扫他们仨的人生“战场”,拿起笔,重新投入创作。一部反映老先生一家生活的书《我们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成的。也算是了却了女儿的心愿。2003年出版问世,书中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绵长的怀念,感动了无数国人。《走到人生边上》是老先生在96岁时出版的散文集,主要是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来探讨人生的价值。钱钟书留下的多达7万余页的手稿与中外文笔记也陆续被她整理得井井有条。《容安馆札记》《钱钟书手稿集·中文笔记》等都是这段时间出版问世的。为了激发鼓励下一代好好读书,老先生代表全家还在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用来鼓励和帮助那些爱读书的学生们。
回顾老先生的一生,可以说她是个自由思想者。她坚持相信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是保持内心的自由,内心的平静,是为了更好地张扬个性。她的百年人生是智慧人生、传奇人生。百岁时,她写下一篇《一百岁感言》。里面写道:“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参考文献:
[1]杨绛。我们仨[M].北京:三联书店,2003:3-160.
[2]杨绛。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J].当代社科视野,2014(3):57.
[3]张健。论杨绛的喜剧---兼谈中国现代幽默喜剧的世态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134-138.
[4]陈宇。近十年杨绛研究综述[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72-76.
[5]刘思谦。反命名和戏谑式命名---杨绛散文的反讽修辞[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21-125.
[6]敖慧仙。杨绛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现代启示[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S1):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