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热的应然走向是回归人们的内心世界, 而非历史周期式的反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读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元素的现象叠加, 而守住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必须溯本追源。中国传统文化的“保鲜”要以文化创新来推动, 这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 文化创新;
一、回归内心:中国传统文化热的应然走向
近年来, 众多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电视节目持续走热, 从《百家讲坛》到《中国诗词大会》, 从于丹到武亦姝 (1) , 中国传统文化点燃了民众对传统文化的向往, 也促成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回归。传统文化慢慢从电视荧屏走向民众的生活, 在朋友圈中, 经常被“这些美, 只有中文才有”这类的文章刷屏;结婚时, 越来越多的新人选择传统中式婚礼, 新娘倾心于凤冠霞帔的娇羞;人们也渐渐开始注重七夕等传统佳节, 不再是西洋节日独大的局面……每每看到这样的情形, 看到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鼎”, 心中的担忧与害怕却是越来越重。
纵观人们所谓的倾心, 一方面确实是因为发现了传统文化中的精致美, 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新鲜感作祟。当西洋文化开始普遍, 当周围全都是西化时, 人们不再有当时刚接触时的惊奇。这么多年对西方文化的推崇, 大家开始习惯, 甚至开始有些厌烦。人总是想要与众不同。这时, 就像当初丢弃我们早已厌烦的传统文化时, 我们开始淡化西方文化, 重新拾起封存已久的中式。这时, 国民中又掀起了一场“中国热”.这个名词用在我们自己身上其实很荒诞。听过“欧洲热”, 也听过“韩流”, 却第一次听说用“热”来形容本土文化。
愚以为, 我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该是从心底的尊重, 而非是时间周期和新鲜感的小把戏。任何文化的传承都是源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 这种需求是对心灵家园的真切渴望, 具有持续性的特征。文化热潮的出现只能说明当前的文化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 当前文化审美疲乏的“推力”和文化热潮新鲜感的“拉力”, 共同促成了周期性的文化反弹现象。值得一提的是, 当前的传统文化热只能算是传播学意义上的回归, 而非内心世界的回归。一方面, 当前传统文化的传播呈现宽路径, 窄内涵的特点。传统文化典籍的解读和诗词的赏析可以通过数字媒体来传播, 但也只能局限于熟读成诵, 背离了传统文化宽厚的内涵。另一方面, 民众对传统文化缺乏生活的体验。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需要建立在情感的体验上, 与日常生活疏离的文化体验必然得不到精髓, 融入不了血液。
二、避免误读:守住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 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大批的外来文化进入中国, 国际上也渐渐开始关注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外国人越来越多的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 接触到中国文化, 渐渐发现其中写意而朦胧的美感。他们在各行各业中融入中国元素, 这样蕴含中国风的作品每次都能让世界的眼光为之一亮。但外媒表现出这样高的中国文化曝光率, 反而让更多国人对我们传统文化的输出开始有了盲目的乐观 (盲目乐观0) , 殊不知这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入侵。很多人不理解, 他们运用的是中国文化元素啊, 怎么会是一种文化入侵呢?其实电影行业是最为典型的例子。
为了迎合中国人对本国文化的认同需求, 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电影行业将以中国元素为主题创作了众多电影, 比如说《功夫熊猫》《花木兰》。这些电影因为制作精良, 在中国收获了极为可观的票房。不得不说, 这是成功地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掩护, 巧妙地输出了西方价值观。原因是这些电影都运用了大量的中国元素, 比如《功夫熊猫》以中国功夫为线索, 讲述了主人公的际遇;《花木兰》以我国民间故事《木兰从军》为题材, 讲述中国姑娘的从军记。但这些都是中国元素的现象叠加, 并不是中国精神的具体表现。经过艺术化的加工, 阿宝这个主人公的设定充满喜剧色彩, 憨态可掬的身型引发众多观众的喜爱, 然而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沉稳、内敛的功夫性格大相径庭。再比如说花木兰这个人物, 热情奔放, 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 跟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勤劳朴实、孝顺贤德的人物形象也是风格迥异。 (2) 这些电影中的主人公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外衣, 却流淌着西方文化的血液。
外国人对中国元素的使用存在着误读的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根脉。西方强大的文化影响力甚至让国人认为传统文化真的像被误读了的那样, 还在沉溺于过分自信。愚以为, 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很可能走入“现代性”的误区。如果说西方文化和当前的文化有什么同质的特点, 那就是都体现着“现代性”.现代性是伴随着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出现的, 主要体现在文化领域。 (3) 西方最早进入现代化, 也最早阐发现代性内涵, 因而众多的后发现代化国家都以西方的现代性来建构文化体系。中国人总是不断地叩问自己:我们为什么不自信?我们明明有着5000年的深厚文化底蕴啊!但是, 在以文化的物化和技术化为实质的现代性面前, 中国传统文化被同质化, 被误读的背后是对传统文化陌生感的集中体现。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体现出一种高度自信的开放型文化观。避免外国人和国人的误读, 就需要守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首先, 我们必须对自己的文化有基本的认知和理解, 能够对外来文化中的中国元素加以辨别, 分清哪些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精髓, 哪些是披着传统文化外衣而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其次, 我们必须从历史和文化的时空视角看待传统文化的现代回归。毋庸置疑, 传统文化中存在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如果以古人的生活方式要求现代人, 恐怕是削足适履。再次, 我们必须克服功利化和庸俗化的传统文化传播。当前的传统文化热肇始于电视荧屏, 经过精心设计的传统文化噱头看似推动文化的传承, 其实是对文化的不尊重。一个不尊重本国文化的民族何谈文化自信。最后, 我们必须反对借古文育今人。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感知、体验的过程, 任何刻板形式的诵读都掌握不了传统文化的要领, 反而会走向背离传统文化的误区, 造成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误读。
三、持续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保鲜的良药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不是“复旧”, 也不是“他化”, 而是不断的进步, 不断的创新。关于文化创新, 怎么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其实我们早有答案---“抛弃传统、丢掉根本, 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我们一直强调对于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那么我们创新的基础不正是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 “只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 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才能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4)
追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从新民主主义时期党提出“建设新文化”的奋斗目标, 到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命题;从十六大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 到十七大将“文化软实力”写入大会报告, 再到十八大报告再度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每一次文化建设的路上都集中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拓精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并将创新置于首位。时至今日, 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论及文化建设时鲜明指出, “要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由此可见, 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 都非常注重文化建设, 着力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时代在发展, 传统文化创新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笔者认为, 传统文化的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构建的重要一环,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回归的良药。首先, 必须打造传统文化品牌。纵观世界上文化软实力的国家, 在民族文化的传播上都存在“品牌效应”.他们将本国的价值观融入进文化项目和品牌中, 使得国内民众和其他民族产生深深的文化认同感。我国目前的传统文化传播呈现碎片化的状况,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使现代人望而止步, 缺少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作品。要鼓励创作者走出国门, 跨界交流学习, 打造符合时代特点的文化精品。其次, 必须创新传统文化的内涵。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的部分, 也有糟粕的部分, 我们需要坚持用唯物辩证法, 筛选出传统文化的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念, 以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涵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 (5) 最后, 必须创新传播手段。正是因为电视节目的推波助澜, 传统文化走进人们的视线。科技发展的年代, 如果不把握住新兴媒体的传播规律,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只能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在互联网+的历史机遇点上, 我们必须重视运用网络平台, 发挥时效性强、可视性强、方便快捷的特点,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送到读者面前。 (6) 除了互联网平台的建设, 传统文化的创新还应该依托传统节假日。传统节假日是人们重拾文化记忆的重要时间点, 也是人们体验传统文化的大好机会。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各个地方的传统文化特色, 创设符合情感体验的空间环境, 有机地将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生活深度融合, 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我们正在努力, 用心讲好每一个中国故事, 让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道阻且长, 但来日方长, 不是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2]习近平。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J]党建。2014 (10)
[3]李邑兰。“诗词大会”凭什么火[EB/O L].
[4]余必健, 谭诤。传统文化的当代回归:必然·困境·超越[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05)
[5]陈国平。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价值观意蕴[J]学术探索。2017 (09)
[6]李劼刚, 周明娟。好莱坞动画电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读[J]青年记者, 2016 (06)
[7]何兆武, 柳卸林, 主编。中国印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8]季中扬。当代文化认同的思维误区[J]学术论坛, 2008 (08)
[9]任丽梅。“国学热”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再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3 (10)
[10]李邑兰。“诗词大会”凭什么火[EB/OL].
[11]李劼刚, 周明娟。好莱坞动画电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读[J]青年记者, 2016 (06)
[12]季中扬。当代文化认同的思维误区[J]学术论坛, 2008 (08)
[1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14]任丽梅。“国学热”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再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3 (10)
[15]龚蓓。传承与创新语境下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径[J]社会科学家, 201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