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提出了基于路网分合流特性的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布局规划方法,并对北京市五环路可变情报板的布设进行了分析。未来可进一步在情报板的布设位置及发布信息内容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对公众出行的服务水平。
以下为本篇论文正文:
摘要:在分析北京市高速公路及可变情报板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借鉴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站点布局方法,提出了基于路网分合流特性的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布局规划方法,并应用于北京市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的规划建设中。
关键词: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布局规划
公路可变情报板是路况信息发布的重要载体,可以及时、定向、直观地发布施工阻断、拥堵信息。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的建设是提升公路安全与应急保障能力和公共出行信息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路网设施建设“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1北京市高速公路及可变情报板建设规模
截至2015年底,北京市高速公路总里程为981.917km.其中,国家高速公路8条,里程为595.457km;普通国道高速公路6条,里程为100.185km;市道高速公路10条,里程为286.275km.
截至2015年底,北京市共设有332块高速公路主线情报板(见图1),其中83块为交管局设置的情报板。
按现状高速公路里程计算,北京市高速公路情报板布设间距为3~12km,平均布设间距为5.055km.其中,进京方向平均布设间距4.66km,出京方向平均布设间距5.45km,见图2.
2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布局规划
目前,国内外尚无对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布局规划方法的研究。笔者借鉴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设备布局规划方法,提出了基于路网分合流特性的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布局规划方法,并应用于北京市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的规划建设中。
2.1布局规划思路
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的具体布局规划思路见图3.首先,通过对高速公路现状收费站及出入口调查确定基本段,同时根据布局规划目标,确定布局规划原则;其次,按照布局规划原则要求分行驶方向进行筛选,得到初步布设方案;最后,结合现状站点位置,考虑资源的有效利用,确定最终布设方案。
2.2布局规划方法
1)交调设备布局规划方法
目前,交调站点的宏观布局主要采用“两阶段”布设方法,具体分为相对偏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2个阶段[1-2],见图4.第1阶段通过研究基本单元路段交通量的发生与变化规律,以预设的偏差控制指标为控制要素,对路段交通量进行偏差分析和初步合并;第2阶段在初步合并路段中,通过相关分析寻找规律趋同的路段,以一个调查站的调查数据代表多个特性相近路段的实际数据,并确定最终的交调设备布设方案[3].
2)可变情报板布局规划方法
考虑到可变情报板的功能与交通量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在无法全面覆盖的前提下,对分合流变化较大的路段设置可变情报板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根据统计,北京市现状高速公路出入口及收费站共254处。按照高速公路交调设备的布局方法,需收集254处出入口及收费站的数据,难度较大。因此,笔者经研究后提出了基于路网分合流特性的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布设方法,解决了基础数据的收集问题。
对六环路、京承高速、京藏高速、京沪高速的部分分合流点进行了现状调查、数据收集及数据分析,在选取分合流点时充分考虑了相接道路的技术等级,最后发现交通量偏差在15%以上的均为高速公路与一级及以上公路相交的出口。因此,将布设方法中的偏差要求简化为:与一级及以上公路分合流后需设置1个站点。
2.3点位布设原则
基于高速公路功能及上述布局方法研究,提出高速公路情报板点位布设原则如下:
1)高速公路通过北京市行政区划边界处设置1处站点;
2)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相交的枢纽互通立交前设置1处站点;
3)经过重要景区的路段(4A级以上景区)及重要经济区出口前设置1处站点;
4)发挥干线作用的公路与高速公路的互通立交(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出口前设置1处站点;
5)城市进出口前设置1处站点。
3实例分析
以北京市五环路为例,进行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布局规划的实例分析。
1)与高速公路相交的枢纽互通立交。
与五环路相交的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路共16条,确定重要路段16个,需布设16处站点,32块设备,见图5.
2)与一级公路相交的互通立交。
与五环路相交的一级公路共4条,其中2处考虑以下原因不进行站点布设:一处是京密线与机场高速出入口重合;另一处是京哈线(朝阳路)未设置出入口。因此考虑与一级公路相交需布设2处站点,4块设备,见图6.
3)经过重要景点、经济区、功能区路段。
除重要相交道路外,五环路还途经香山景区,该景区旺季客流量较大,导致五环路该路段经常发生交通拥堵现象,因此需布设1处站点,2块设备,见图7.
4)布设结果。
根据以上布局原则要求,最终确定规划情报板共计38块,其中可利用现状情报板10块,需增设28块,见图8.
4结语
笔者提出了基于路网分合流特性的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布局规划方法,并对北京市五环路可变情报板的布设进行了分析。未来可进一步在情报板的布设位置及发布信息内容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提高对公众出行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红,崔世华。交通量观测站宏观布设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4,4(3):64-68.
[2]李绍鹏。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08.
[3]姚霞霞。湖南省高速公路交通量调查观测站点布局规划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