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向艺术生成的可能性分析
添加时间:2017/04/1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用一种生成论而不是命定论的心态去面对我们的手艺,好好运用它的“神秘”特质,不过度依赖其他艺术形式,让魔术不止在表演者,更在欣赏者层面向着艺术生成,这应该是每位魔术师的使命。
以下为本篇论文正文:
魔术作为一门古老的表演形式,一直以艺术的“擦边球”形态存在。魔术表演者和欣赏者对魔术是否可称“艺术”一直存在较大分歧,导致许多魔术师和爱好者的心理落差与认知失调。本文从艺术的定义、美与本能、魔术向艺术生成过程中出现的悖论和调和悖论的途径等方面进行探索性思考,旨在为魔术理论和实践争取向真正艺术生成的动力和空间。
一、什么是艺术?
关于什么是艺术,按现代美学对艺术的把握,我们可以说艺术或艺术作品应当具有一定的作者、创造性、留白和有一定的接受度。简言之,艺术可称为“有技巧的美”.
就优秀的魔术作品而言,作者和创造性是不辩自明的,任何魔术都有作者,而魔术的效果本身就是生活中不应该发生的、独特的现象。“留白”是指让欣赏者存在想象的空间。只要魔术本身效果有吸引力,那么观众的想象永远是丰富的。所以,决定魔术是否具有艺术特质的因素,落在了接受度上。
二、美与本能
什么影响魔术作为艺术的接受度是“有技巧的美”.一个精彩的魔术作品,一定出在“美”上。要认识美,只能通过美感。朱立元《美学》认为,美感是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自由感、幸福感和愉悦感。
魔术与其他艺术的根本区分是什么?美国有位知名的纸牌魔术大师指出,魔术的核心价值在于神秘性,任何不具备神秘性的表演形式,都不能被称为魔术。
有很多极具艺术感的魔术,配合光影、音乐、恰当的肢体语言,确实能被观众误认为艺术。所谓“误”是指使观众产生艺术错觉的是音乐、舞蹈等本身应为神秘感服务的元素。它们在魔术的艺术认同上,似乎有喧宾夺主的倾向。也就是说去掉这些元素,艺术的认同感就会大幅度变化。笔者绝不认为,音乐、舞蹈、光影等会损害魔术本身,而是作为理论研究的必要,认真的魔术人应问一句:作为魔术核心价值的神秘感,是否能成为美感的来源?
三、前进中的悖论
美感是一种自由感、幸福感和愉悦感,其来源是人类本能的满足。精神动力(又称精神分析)学认为,人类在进化中,形成了两种主要的本能,即自我保存和种族繁衍,这些本能存在于潜意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符合本能的情形可以产生愉快,不符合则会产生焦虑。愉快则倾向于认同,焦虑不安则会回避或寻求解决。所以,魔术神秘性的核心特征,使魔术在向美和艺术生成过程中出现了悖论。
美与焦虑。让我们审视一下魔术和经典艺术之间的区别,就能看到悖论产生的原因。音乐、绘画等经典艺术,在作者、表演者、作品、欣赏者之间,情感是高度同一的,所以经典艺术在审美传递过程(作者-作品-欣赏者)中,是同质流动的。然而,魔术的核心特征是制造未知,对人类在生存中习得解决未知的本性做出挑战。但当遇到无法解释的未知时,人的心理防御机制便发挥作用。于是,在观演过程中出现贬低、尝试揭穿魔术等具体行为,其实正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反向生成与合理化,即通过负面评价和自我说服来缓解未知事件带来的不安和焦虑。所以,观众和魔术表演者之间,由于对魔术秘密的认识无法统一,美感的生成便出现了困境。
美与技巧。越卓越的魔术技巧,越是隐蔽的,魔术师追求的不止是目视隐形,更是心理隐形。所以观众对魔术师的评价不应是“哇,他(表演者)手好快”,而是“他什么都没做”.可是,“什么都没做”不足以成为艺术。所以这就出现了魔术与经典艺术的差别:技巧与美的分裂。然而我们却不想让观众将神奇的魔术效果归因为魔术师“手快”,所以在使技巧向艺术生成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困境。
四、思索与展望
魔术起源于巫术,巫师在文明蒙昧的时代,是让人惧怕的,所以魔术的社会评价较低也是能够理解的。巫师让人“讨厌”是因为其掌握了未知并用于控制他人。所以,要减轻观众欣赏魔术过程中的焦虑,重要的是尽量避免魔术表演中的挑战性质,切忌形成一种对观众的心理优越,以分享的态度去呈现魔术或许是一个可行的办法。简单地说,“我”不是因为懂得多来欺骗“你”,而是想和“你”一同感受一次有趣的、独特的经历,虽然这个经历对“我”来讲也许并不新奇。关于技巧,笔者认为,应当在隐蔽技巧的同时,让观众感觉到表演者的“训练有素”.作为魔术表演者,需要隐蔽的是“秘密的动作”,而对于其余的行为则尽量显得专业。魔术用品的清洁(某些特殊情景魔术除外),流利自然清晰的措辞,轻巧不做作的物品持拿,着装与魔术需要的匹配等,都能提供给观众“专业感”,从而产生一种权威,导致艺术的认同。
当然,以上设想并不能使魔术一下就与经典艺术具有同等的艺术地位。用一种生成论而不是命定论的心态去面对我们的手艺,好好运用它的“神秘”特质,不过度依赖其他艺术形式,让魔术不止在表演者,更在欣赏者层面向着艺术生成,这应该是每位魔术师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