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多重人格电影的视听呈现
添加时间:2017/03/1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视与听的互动简化了多重人格电影中原本难以表现的复杂过程,使得人类隐秘的内心世界借助影像与声音直观而又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以下为本篇论文正文:
多重人格电影往往将人性的复杂、命运的乖戾、生活的诡谲浓缩于主人公的经历当中,通过一个人的几重人格来折射某个时代场域的矛盾症候,因而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味。
学术界一般认为,“多重人格”主要指在个体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特人格,每个人格在特定时间占统治地位,这些人格彼此间相对独立并作为完整的自我而存在。多重人格有时也被称为分离性身份障碍[1].据此不难推断,所谓“多重人格电影”就是侧重展现主人公在不同境遇下所表现出的矛盾性格的一类作品。
电影,在探寻人类最深层次的精神危机、呈现多重人格的复杂性与神秘性等方面有着颇为独特的角度和表达方式。
本文通过对该类电影中丰富多样的视听表达方式的研究,进而探讨电影创作手段的多样性以及人的精神世界与影像外化手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多重人格电影的视觉呈现
电影的视觉化特点使我们有了很好的媒介去呈现复杂而隐秘的人类精神世界。本节从人物造型、空间场景设计、风格化的镜头运用等方面详细阐述多重人格电影中的视觉呈现特点。
(一)人物造型的对比与强调
视觉层面最简单也最复杂的表现应是人物造型的设计,包括服饰、化妆。电影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我们内心的折射。既然不同的人格寄居在同一具躯体,那么多重人格电影中的人物造型应该是“足智多谋”的。不同的人物造型在表现不同的人格形象时,既要有所区别又要是其个性品质的全面体现。
例如在《黑天鹅》(2005年,达伦·阿罗诺夫斯基导演)中,“黑天鹅”的造型狂野奔放,一袭黑裙象征着内心的阴暗与压抑。而身着白裙的“白天鹅”,则代表着纯洁无助。黑/白天鹅造型所形成的视觉上的强烈反差与冲击,深化了观众对两种不同人格的认知和接受。
又如《东京少年》(2008年,平野俊一导演)借助一个人的双重人格(一男一女)相互爱恋的独特设计,由清新派演员堀北真希一人分饰男女两角,将“我像爱我一样爱你”的爱情表现到极致。一个人内心的挣扎和困惑直接表现成男版造型与女版造型的交替出现,新鲜而又充满着细腻的深情。
(二)封闭空间的优化设置
多重人格电影最突出的特点即着力刻画“灵魂内作战”.封闭的空间更适合探索人物幽闭、孤独、绝望的灵魂,更易发挥影片的自觉性。在场面设计时,创作者多集中精力将封闭空间作为人物内心世界的外化场所。
如《致命ID》(2003年,詹姆斯·曼高德导演),全片将荒郊野外孤零零的“旅馆”作为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外化符号,每个来到旅馆的“人”就是主人公的另外一重人格。整夜的旅馆事件正是医生试图治疗/整合主人公的多重人格并从其中找出到底哪一重人格致使主人公在四年前犯了谋杀罪的过程。“旅馆”是被具象化了“大脑”,这里不是谋杀案的现场而是药物作用下多重人格相互争斗的场所,强的人格消灭弱的人格,享有躯体的支配权。
再如《蔷花红莲》(2003年,金知云导演),选择一栋古老的木式结构的屋子作为故事的主场景。一对姐妹、继母、生父,四个人物彼此纠缠在幻觉、梦魇与现实之间,将一个家庭的悲剧在这座孤单的房子里演绎得淋漓尽致。
封闭空间的使用,并非是唯一的选择,但却是此类电影空间最优的表达手段之一。多重人格电影努力构建的封闭空间正是整合并安放这些绝望忧郁、孤独颓废、焦虑不安的灵魂的场所。
(三)风格化镜头的运用
风格化的镜头设计是指导演在多重人格的电影中,使用某种有意味的形式来强化表现画面的具体内容:
其一,“微量运动镜头”的细腻与放大。在《双重情感》(2000年,亚兰·贝里内导演)中,人物身份、环境的更替通过“微量运动”的镜头方式来实现。从人物入睡,镜头缓慢推进至大特写、放大人物的面孔,然后变焦。再从大特写拉开至全景时,场景、人物身份皆已转换完成。一个镜头一气呵成,推进/拉开却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人生,看见/看不见的镜头正是两个人格的交替,不禁令人唏嘘感慨。
在影片《不要回头》(2009年,玛丽娜·德·范导演)中,主人公珍妮(苏菲·玛索饰演)发现自己“变脸”的过程充满着哲学意味,导演借助摄影机的“微量”运动,故意放大了人物的身体姿态、眼神、表情、动作等,不仅视觉化地呈现了人物双重人格转化的细腻过程,而且将人物内心的纠结和矛盾悉数展现。
精神分析学家拉康提出的“镜像阶段”,是指“自我人格觉醒和确立的过程”,此处的珍妮站在镜子前审视自己双重人格的交替出现,不正是“镜像阶段”视觉化的呈现吗?
其二,“非常规镜头”的自我审视。笔者认为在多重人格的影片中,运动轨迹非常规、角度非常规的镜头更多意义上代表主人公的“灵魂视点”,用以展现多重人格人物神秘、未知的内心世界。
在《不要回头》中,导演大胆地用水平运动180度的低角度非常规镜头去展现双重人格在同一躯体内“争斗”的过程。
先以异域风情女子(莫妮卡·贝鲁奇饰演)为中心开始,向右平移90度,再反方向旋转回来至中心位置;接着以画面正中的珍妮(苏菲·玛索饰演)为中心向左移动90度,终又在镜中变回异域风情女子。这个过程相当惊心动魄,又无比精彩。摄影机像一双灵异的“眼睛”,完全抛开了熙攘嘈杂的人群,将焦点锁定在这个瑟缩一隅的女子身上。这种完全不符合常理的“面孔拼接”,在周遭的人群看来却毫不惊异。真实与虚幻之间,完全只是主人公主观的感受。镜头如犀利的双眼,直击灵魂最深处的恐惧,叩问内心最难触碰的禁区。
电影的视觉化优势成就了多重人格电影丰富的表现力,造型、空间、镜头的综合视觉冲击,使原本抽象难懂的多重人格概念有了形象具体的展现。影像独特的表现力在二维银幕上自由描绘着我们未知而又神奇的内心。
二、多重人格电影的听觉设计
电影中常见的声音元素一般有:对白、音乐、音响三大类。在多重人格的电影世界里,声音往往扮演着“坐标”的重要角色。
(一)对白(人声)--人物形象差异化定位
最简单和显见的声音元素是对白,即人声部分。有声电影诞生初期,对白(人声)一度曾成为“絮叨”的代表。随着电影的发展,创作者大都谨慎而创造性地使用对白。在多重人格电影中,对白(人声)有着明显的辨识作用。
如《一个头两个大》(1999年,鲍比·法拉利,彼得·法拉利导演)中,为了突出两种人格的差异性,在人声部分处理为:懦弱胆小的人格为纤细、幽默、柔和的语言状态,而当人格转为霸道凶悍时,则改变为粗嗓门、怪声怪气、脏话连篇的声音状态。《东京少年》(2008年,平野俊一导演)中,男版和女版的角色尽管由同一个演员饰演依然表现出不同的发声特点及语言状态。既能很好地传达出人格转换的信息,易于被观众辨识,又能很好地表现不同人格的性格差异。
当然,如《不要回头》《致命ID》《捉迷藏》等影片中,由于不同的人格分别由不同的演员饰演,在语言的表达上已经呈现不同的设计,无需赘言。
具有多重人格障碍的人不管哪种人格占优势时,都是独立、完整、且可正常控制自己行为的“人”,只是这段时间会被后继人格“遗忘”.转换前后的人格是相互不重叠的,完全是另一个人的思维、记忆、情感。因而从人声(对白)这种最简单的方式入手,区分、定义、辨识不同的人格,使观众对人格的更替有明晰的区分和认知。
(二)音响--心理的外化与强调
多重人格电影强调“灵魂内作战”,音响便更注重对心理的深度挖掘和表现。
在《致命ID》中,为了将不同人格“自相残杀”的过程充分展现,创作者给荒凉的旅馆安排了一整夜的狂风暴雨、雷电轰鸣……旅店并不真实存在,只是一个人内心虚拟出来的世界。10个截然不同的人是同一个心灵所分裂出来的10种人格,他们在内心进行角斗,争夺对身体的支配权。每一次人格间的搏杀都会伴随不同程度的电闪雷鸣,用以渲染内心的激烈冲突。
再如《神探》(2007年,杜琪峰、韦家辉导演)中,探长陈桂彬在餐厅还原犯罪嫌疑人高志伟“贪吃胆小”的人格时,他吃东西的咀嚼声、吞咽声、碗筷的碰撞声等被重复、放大,人物复杂紧张的心理状态在此得到释放与强调。
音响对于观众想象力的激发是无可比拟的,不仅只是还原现场的真实感,在多重人格的影片里,更是对人物心理状态的外化表现。通过对听觉的刺激,深化观众对多重人格人物内心世界的想象和补充。
(三)音乐--加强戏剧效果
在加强多重人格的戏剧效果,体现不同人格的不同面相等方面,音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如在《双面女友》(2007年,李锡勋导演)中,医生采用深度催眠治疗法将主人公的多重人格进行整合,主人公每跨过一扇门,其中的“恶人格”便会逐渐变老,直到跨入最后一扇门死去。随着治疗的进行,音乐情绪逐渐变化。从一开始的舒缓,逐渐变为忧伤……当治疗即将结束,隔着玻璃窗的男女泪如雨下,“恶人格”的消失同时意味着“忘记你最美好的记忆”,此段落的音乐也进入高潮,全片的情绪被升华。
德国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曾说“平行的解说的音乐”,“以它自己的语言复述它所伴奏的画面的某些意境、倾向或含义”.[2]多重人格电影中,音乐有效调控了角色及观众的情绪,将多重人格的戏剧性加以修饰和升华。
三、结语
现代社会中,大而之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格局的不稳定因素,小而之于冷酷的职业竞争,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日趋沦丧的道德,日渐疏离的亲情,不可信赖的友情,爱情的背叛,无法排解的孤独与困惑……这一切,让人陷入对于无望人生的焦虑之中。信仰缺失的人们在一片茫然中丧失了把握世界的主动性,人的主体性日趋瓦解,社会公认价值观和自我价值观之间的对抗逐步困扰个体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投向对内心隐秘欲望的追问。
从本文的整体分析不难看出,视听表现手段的扩展和探索使电影艺术的优势最大化。视与听的互动简化了多重人格电影中原本难以表现的复杂过程,使得人类隐秘的内心世界借助影像与声音直观而又生动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注释:
[1]参见《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The Diagnostic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简称DSM)。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Association,简称为APA)出版。自1952年第一版出版至今最新修订版本为2013年5月出版的DSM-V.
[2](德)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