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分析了农产品寄递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并结合邮政企业在农产品寄递市场中的优劣势, 提出了加快邮政农产品寄递业务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农产品; 寄递业务; 电子商务; 渠道; 市场;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 快递行业发展迅猛, 快递市场不断扩大, 而邮政快递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 快递企业瓜分城市快递市场之后, 将目标瞄准了农村市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 农产品返城将出现井喷之势, 农产品寄递市场空间巨大。邮政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 加快邮政农产品寄递业务发展。
1、 农产品寄递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在政策力挺、市场推动之下, 农村电子商务已从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 未来3~5年农村市场将迎来巨变, 农产品上行将出现井喷之势, 农产品寄递市场空间巨大。
1.1 政策支持和市场发展为农产品寄递带来新机遇
1.1.1 政策支持成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力推手
中央连续四年对农村电子商务做出专项部署, 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县乡村物流体系建设、农村电子商务仓储等方面的一系列优惠和补贴政策。截至目前, 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数量累计达到756个。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产品返城迎来了全面发展。
1.1.2 电商扶贫成为农村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
2016年11月, 农业部等16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 引导企业和市场的力量积极参与电商精准扶贫。政府对贫困县农产品寄递业务给予部分成本补贴, 助推贫困地区农产品上行规模, 带动贫困地区电商创业和农民增收。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产品返城成为精准扶贫工程的重要力量和手段。
1.1.3 市场的强烈预期加速了电子商务企业向农村电子商务的布局
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 2016年, 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8 945亿元, 约占全国网络零售额的17.4%.京东宣称未来五年将在全国农村开设50万家线下店, 阿里巴巴启动了“菜鸟乡村”项目, 计划在3~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 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 苏宁计划至2020年建设1万个直营店, 覆盖全国绝大部分农村市场。
1.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农产品消费需求产生新变化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主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适应市场需求, 改善农产品的供求关系;二是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三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提高竞争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将引领农产品消费的转型升级, 逐步向多样化、个性化、优质化、专用化的消费需求转变, 消费需求的转变必将带来农产品流通方式的改变。
1.2.1 场景体验消费成卖点
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和定位系统的普及应用, 特色馆的大量搭建以及各种形式线下活动的开展, 使得农村电子商务消费迎来场景化革命, 线上和线下消费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1.2.2 品质消费持续升级
电子商务用户消费总体趋向健康理性, 越来越关注品质。随着产品升级以及供给侧改革的推进, 如何让产品变成高品质、标准化的商品将是越来越重要的课题, 也是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的热点, 优质农特产品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1.2.3 区域品牌打造愈加关键
通过区域品牌的构建、经营、培养以及管理, 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内强势品牌的崛起和发展, 有效提高区域内产品、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和议价能力。
1.3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农产品返城提出新要求
1.3.1 寄递成本下降
随着城镇物流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促进城乡物流基础设施互通互联、共建共享, 必将引起物流成本的降低, 农产品寄递价格将会下降。
1.3.2 冷链物流需求大大增强
农产品消费结构向中高端升级, 中高端生鲜农产品的消费群体快速增长, 对冷链物流的需求将大大增强。农村电子商务必将催生冷链物流这一新的蓝海市场。
1.3.3 对农产品寄递时限要求更高
为满足农产品保鲜的需要, 对寄递时限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寄递企业的县域农产品仓储和配送能力、末端收投配送能力和全网运营品质均提出了全新要求。
2、 邮政企业在农产品寄递市场中的优势和劣势
2.1 邮政农产品寄递优势
2.1.1 品牌优势
百年邮政的品牌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品牌形象、美誉度、传播深度和广度在农村具有明显的优势。邮政绿衣使者的亲民形象, 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深入人心。
2.1.2 政商资源优势
邮政长期深耕城乡地域, 与当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具有密切的联系和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是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邮政在争取地方政府政策支持、资金补贴、土地供应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与本地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农产品产业集群市场之间有稳定的合作关系。
2.1.3 渠道优势
一是具有数量庞大的实体网点资源。2016年, 中国邮政实现了邮政网点在所有乡镇的全覆盖, 全国普遍服务营业局所达5.4万个, 其中, 农村网点3.96万个, 便民服务站35.5万个 (不含“三农”服务站及村邮站) .二是拥有强大的实物网网络覆盖和处理能力。邮政实物传递网络覆盖全国城市和乡村, 覆盖面广, 网络穿透能力强。三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速布局。中国邮政形成了以邮乐网、邮政网点、邮乐购等为主体的线上线下布局, 县乡邮政机构配置了相应的平台推广团队, 触角伸展能力大大提升。
2.1.4 成本和价格优势
农村电子商务进入门槛高, 投资周期长, 回报率低, 无论是强大的阿里、势头强劲的京东均无明显优势。而邮政有先天的先发优势, 如新增投入成本相比对手要低、成本边际效益高等, 在农产品返城服务价格上有成本和价格优势, 尤其是新开发的标准箱业务, 使邮政价格优势更加突出。
2.2 邮政农产品寄递劣势
2.2.1 渠道资源效率低
一是实体网点多而不优, 农村网点利用率和效益低下;二是县乡网络渠道大而不强, 仅能提供最低保障的实物传递服务, 与顺丰、“三通一达”等主要竞争对手的市场化、高效率、高品质的网络组织模式相比劣势明显;三是线上平台影响力小, 邮政以邮乐网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平台虽已建设多年, 但与京东、天猫、淘宝等相比社会认知度不高, 影响力小, 导入流量低。
2.2.2 能力建设不足
一是对农村网点的软硬件投入不足, 农村网点的基本装修改造和信息化能力的投入改造欠账较多;二是对农产品上行的支撑能力不足, 仓储能力、县乡实物运输能力、冷链物流建设等无法支撑快速增长的农村业务量需求;三是大数据分析能力弱, 各地市分公司技术力量薄弱、无专业数据分析人员, 减弱了大数据对农产品返城的支撑力度。
2.2.3 末端经营机制僵化
末端的邮政网点从业人员面对市场和竞争对手, 灵敏度低、能动性差, 活力无法充分激发出来, 对农产品寄递市场的调查、营销、服务缺少积极性, 仍然以提供普遍服务为主, 坐商为主, 网点的经营效益低, 人员的收入不高, 无法吸引素质较高的从业人员, 造成农村网点自我造血能力差, 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
2.2.4 对农产品寄递业务发展研究不够
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产品寄递市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阿里系、京东、顺丰等快递企业加快了在农村市场的布局, 邮政在农产品寄递市场的份额正逐步被蚕食。对农产品消费结构和群体特点, 消费转型升级对农产品寄递市场的影响, 电子商务品牌的建设、区域农产品品牌的建设, 农产品包装材料和包装标准化的研究推广、农产品运营标准化和物流解决方案、农产品寄递服务的质量控制等缺乏专业的研究, 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产品寄递市场做大规模、提升品质。
3、 加快邮政农产品寄递业务发展的策略研究
3.1 优化渠道, 提升创收能力
3.1.1 做好网点转型
网点以提供普遍服务为基础向竞争性业务为中心的综合服务平台转型;从当前的输血式运营模式向从提升自我造血功能的运营模式转型;从当前的业务条块管理向以客户需求、市场竞争为导向的经营型转型, 加大以农村电子商务、包裹快递、便民服务等产品的导入。
3.1.2 合理调整优化网点布局
在保证普遍服务的前提下, 网点建设和调整向农村人口密集区、农产品仓储批发交易的集群市场、农产品规模化生产的主产区倾斜。
3.1.3 加快线上渠道整合
以邮乐网为全网的主渠道, 整合各省的线上渠道, 形成统一运营, 确保资源投入集中, 影响力快速扩大。例如, 全网共同打造的“919”电商节, 更是举全网之力, 多渠道导入流量, 扩大社会影响力, 力争通过几年的时间将邮乐网打造为农产品返城的主要线上平台。
3.2 完善机制, 激活末端活力
3.2.1 经营主体多元化
大力倡导“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引入邮政员工、第三方经营主体, 通过在岗员工内部承包、第三方经营主体外包、加盟等形式推行末端经营主体多元化, 以有效激发一线经营者的积极性, 有效化解邮政当前用工不足与业务发展之间的矛盾, 有效解决基层网点投递车辆、工具、场地不足与业务量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
3.2.2 末端经营平台化
积极探索平台化运营, 将农村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功能, 票务、代收代付、生活服务、保险超市、快递超市等便民服务功能引入邮政基层网点, 打造邮政网点“N站合一”开放的线下综合便民服务平台, 线上线下渠道加快融合, 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产品寄递业务快速发展。
3.2.3 损益核算单元最小化
以网点为成本利润中心, 真正推动基层邮政网点损益核算和市场化转型。一是要建立基层网点经营主体与邮政企业间清晰的结算界限和价格。从收入端来看, 要建立普遍服务补贴+竞争性业务提成±服务质量考核的结算机制来调动经营主体创收的积极性。从支出端来看, 邮政企业与基层网点经营主体的成本界限要清晰划出, 要实现全成本归集, 亏损网点可给予补贴, 但要建立逐年减亏实现盈利的利益引导机制, 以激发基层网点加大拓展农产品寄递等市场空间较大的业务。二是放开包裹快递资费管控。建议放开包裹快递业务资费管控, 让末端经营主体根据市场变化灵活定价, 邮政企业只管控最低成本价, 即结算价, 结算价按邮政企业运营成本并参考竞争对手的运营成本合理定价。一旦末端经营主体的活力激活, 农产品寄递业务将会有效开拓。
3.3 夯实基础, 强化支撑能力
3.3.1 创新县乡网络组织模式
一是共建共享县乡网络。以共建共享的创新思路来破解农产品上行物流短板, 可有效减轻网络布局投入带来的巨大成本压力。如开展交邮合作, 与交通运输企业共同搭建客货两用的县乡邮路, 利用农村班车带运上下行邮件;以邮政企业为主, 与民营快递企业、社会物流公司、供销合作社、小商品批发企业等合作, 建设全货运的运输邮路;引入第三方经营主体负责县乡邮运网络的运营, 由其整合各快递、物流的资源和邮件货物等。
二是县乡网络运营损益化。县乡邮运网络无论是由何种经营主体运营, 都应该按损益核算单元来进行清晰核算, 以增加经营主体的经营灵活性。
三是加密县乡运输频次、延伸通达深度。农产品寄递对运营质量管控的要求较高, 要做大规模就要逐步加密运输频次, 延伸网运通达深度, 除覆盖乡镇以外, 人口相对集中、经济较发达、有规模农特产品的区域或集中连片农产品产出区也要有邮运网络通达, 以减少中转, 提升处理配送效率, 减少农产品损耗。
3.3.2 加大仓配一体化建设
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农产品上行寄递量的快速增长, 对仓储和配送提出了新的要求, 仓储场地建设不足成为农产品上行的又一短板。仓储建设因建设成本高, 资金需求大, 建议采用以下方式共同解决。
一是统筹建设仓储场地。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财政、土地资源的支持, 积极争取中央对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中用于县乡村三级仓储运营中心建设的资金补贴, 利用各地政府启动的棚户区和老城区改造中邮政房产的拆迁补偿资金和中央财政对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等, 加快县乡仓储能力建设。
二是积极盘活县分公司和乡镇支局所的仓储场地。将分散在各地支局所和网点的闲置场地, 改造成小型农产品仓储场所, 以满足小批量农产品的收寄、临时仓储、中转和处理需求。
三是引进第三方合作共建。如与供销系统合作改造, 利用其丰富的仓储资源, 共同建设仓储场地。
四是提高仓配一体化的产出效能。可通过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仓储+配送的模式运营, 满足邮政自营电子商务平台和包裹快递的处理需求, 并积极引入知名电子商务平台、本地电子商务平台、落地配企业入驻, 开展配送合作, 增强邮政仓储资源的黏性, 提高农产品寄递的规模和处理效率。
五是优先同城和省内仓配一体化能力的建设。农产品特别是生鲜农产品因对时限和保鲜要求高, 消费群体主要在省内地市和县城一级, 在全网冷链物流体系还未建立之前, 应以同城和省内寄递为主要发展方向, 加大同城配送能力和省内寄递时限能力的提升, 通过优化网络组织, 切实打造强大的同城和省内网络配送体系。
3.3.3 加大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建设
一是建立集团、省、市三级数据分析体系。集团按区域设置数据分析联络人, 负责配合省分公司进行数据的抓取、分析;省分公司设立专业团队, 负责具体的需求汇总、数据分析等;市县根据业务发展提出数据分析需求, 并进行数据应用, 数据分析应用案例成熟后可供其他省市应用复制。
二是构建客户画像库为交叉营销提供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 对金融、包裹、集邮、电子商务、报刊等专业形成的客户信息、交易信息进行整合, 对订阅农资类、农情类报刊客户进行重点分析整合, 形成客户数据库, 逐渐完善和丰富客户属性, 构建出清晰、完整的农产品寄递客户的个人画像, 进行客户营销及维护活动, 给农产品寄递客户搭建寄递平台。
三是强化大数据的处理运用能力。通过智慧物流和智慧商业, 为客户提供大数据分析服务, 科学预测全国优势农产品的供需关系、农产品邮件的流量流向, 加强各省各地差异化分仓和农产品的科学仓储管理, 提升全网农产品寄递的运营效率。如顺丰推出的大数据服务系统--数据灯塔。
四是提升仓配一体化的经营管理水平。积极探索通过“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建设智慧仓储, 将已建成的城市云仓与县乡农村电子商务仓储中心实现资源共享、网络化经营管理, 提升仓配一体化运营的效率和效益。
3.4 创新经营, 抢占寄递市场
农产品上行呈现爆发式增长, 但因缺少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运作, 造成农产品质量和寄递运营质量参差不齐, 难以持续发展。邮政企业应积极从农产品寄递运营模式全方位推进创新, 才能迅速提升市场份额, 做大业务规模。
3.4.1 突出各地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 打造自营特色农产品和寄递服务品牌
首先, 打造邮政的自营农产品品牌。近期, 农业部等相关部委发文要求推进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创建工作, 邮政做农村电子商务和农产品寄递要高度重视品牌化运作, 邮乐网平台在招商时应按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布局进行差异化选择, 重点引入不同地区的特色农产品, 扩大特色农产品的自营种类和规模, 并树立自营农产品全国品牌、区域特色品牌。
其次, 打造高端农产品寄递服务品牌。高端农产品要围绕各特色优势区的高附加值农产品, 如高端水果、鲜花、野生菌、海鲜、湖鲜、冷鲜等打造邮政品牌化寄递服务产品, 如极速鲜, 让客户一想起烟台大樱桃、查干湖大头鱼就想起EMS极速鲜。
再次, 创建中低端农产品寄递服务品牌。例如类似农品鲜等农产品寄递服务品牌, 区别于普通的快递包裹, 并制定区别于普通快递包裹的运营流程。通过品牌牢牢锁定优质客户, 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寄递的效益。
3.4.2 创新特色农产品的物流和包装解决方案, 支撑农产品寄递业务做大规模
一是下大力气研究推广农产品寄递的包装解决方案。农产品寄递要实现规模化、品牌化、持续化发展, 农产品的包装是一道无法跨越的槛。在农产品寄递对运营质量、保鲜、降低损耗等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 掌握了农产品寄递的包装技术, 就能在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邮政应高度重视农产品包装的研究, 首先是包装材料的研究。应积极与包装行业的先进企业合作研究开发适合农产品寄递的具有绿色环保、抗压、防水、轻型、经济等特点的包装材料。其次, 应统一规范农产品寄递的包装标准, 加快研究出台包装材料的循环利用机制, 以减少环境污染, 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降低农产品寄递过程中的包装成本。
二是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提供特色农产品的物流解决方案。例如, 顺丰对外发布了《海产行业寄递解决方案》, 提前打响了金秋海产品寄递的战斗, 占据了海产品寄递的先发优势和领导地位。邮政应从总部层面在梳理全国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布局后, 尽快制定农产品的物流解决方案, 以支撑各地农产品寄递的营销和运营。
3.4.3 创新市场营销模式, 快速抢占农产品寄递市场
农产品寄递市场的开发既要立足当前做好市场份额的抢夺, 又要立足长远打造邮政品牌和各地区域品牌。要按农产品上市节令, 提前谋划, 精密筹备, 推动全方位的营销攻坚。
一是全力营造邮政进军农产品寄递市场的氛围。激励各县域邮政企业加强与当地特色农产品合作社、供应商的合作, 引入当地特色农产品, 通过数量庞大的员工在社交平台、邮乐网、邮乐小店等平台加大本地特色农产品的推广营销, 制造小批量、多批次的农产品包裹, 积少成多, 营造浓厚的农产品寄递营销推广环境。
二是电商精准扶贫扩大邮政农产品寄递影响力。各地邮政企业积极发挥自身优势, 助力各地政府通过电商精准扶贫实现贫困地区农产品返城, 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争取获得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对农产品返城寄递业务争取获得物流成本、包装成本、运营成本的补贴, 降低农产品寄递成本, 主动制造农产品包裹, 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抢夺农产品寄递市场份额, 做大寄递规模。
三是加大与成熟线上平台合作, 迅速做大农产品寄递规模。积极与淘宝、天猫大卖家、拼多多、萌店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合作, 将各地大批量、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农产品以项目方式进行运作, 邮政企业通过提供标准化的农产品、标准化的包装和个性化的物流解决方案迅速做大农产品寄递业务量。
3.4.4 提升运营质量管控水平, 为农产品寄递保驾护航
首先, 要提升农产品寄递的运营标准。高端农产品寄递要和顺丰展开全流程对标, 从项目运营的初始端开始, 到内部处理环节、运输环节、中转环节、投递环节展开, 尽快提升标准快递的运营标准。
其次, 要强化售后服务。农产品寄递具有体量大、寄递频率高、客单价相对低、货损率高等特点。能否提高售后服务特别是赔偿的响应速度, 对营销揽收前端客户的开发和维系至关重要。各地可以省为单位, 专门建立农产品寄递赔偿基金, 建立专门的有别于标准快递和非农产品寄递的理赔流程和赔偿标准, 给予收寄端充分的断责和理赔权限, 确保快处快赔, 内部企业之间及时结算赔偿资金, 杜绝传统流程模式下断责难、理赔难的情况发生。
再次, 注重主动客服工作。对批量寄递客户应提供主动客服, 定期向客户提交运营时限、买家评价、农产品货损率、理赔率、理赔时限等分析报告, 以改善客户的体验, 增强客户黏性, 为农产品寄递提供有力的支撑。
4、 结语
农产品寄递市场将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而呈现持续高速发展的态势, 邮政企业错过了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工业品下行爆发式增长的最好时机, 面对新业态、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发展趋势, 如能抓住这一新兴市场机遇, 必将对打造包裹快递新增长极产生积极影响, 强势打造快递物流行业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