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弋阳腔是明代戏曲中的四大声腔之一,形成于江西东部一带。其特点表现为:保留了徒歌与帮腔,出现了滚调,曲牌联套具有民间音乐的灵活性和随意性。明代以来,弋阳腔流传到全国许多地方,并与当地的方言土语、民间腔调相结合,形成了川剧、湘剧、赣剧、婺剧、潮剧,安徽的四平腔、福建的闽剧、江苏的淮剧等许多新的地方剧种。
【关键词】弋阳腔;帮腔;滚调;灵活性;方言土语;地方剧种
一、弋阳腔
弋阳腔是南戏流落在宜阳县中的分支,和当地的方言土语有效结合后形成的一种新型地方腔调。该种声腔的影响较大,流传较为广泛。弋阳腔经历数百年的发展,至今为止已经具有百戏之祖的重要地位。2004年的时候,国家文化部门正式将弋阳腔作为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内容之一,具有关键意义。弋阳腔的艺术风格是质朴的,不是粗率的;是激情澎湃的,不是冷漠悲戚的;是统摄人的灵魂的,不是喧闹低俗的;是恣肆汪洋的,不是孱弱轻浮的。弋阳腔艺术是建立在弋阳,以信州雍容华贵、丰厚的人文基础上的,是建立在丰富的信江流域之上的。强烈的地域文化特色,特殊的人文精神是弋阳腔艺术蓬勃发展的源泉。弋阳腔倚靠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力造成人心灵的震撼。锣鼓铿锵,以情动人,不受约束地自由发挥,和“改调歌之”、“错用乡语”、富有表现力和激情的帮腔,使得弋阳腔获得了超越方言土语和地域文化局限的艺术贯穿力、亲和力,以及融合各种地域文化的穿透能力。
二、弋阳腔的特点
与同时期的海盐、余姚、昆山等腔相比,弋阳腔有它独特的风格。汤显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一文中谈及南曲声腔时说:“此道有南北。南则昆山之次为海盐,吴浙音也。其体局静好,以拍为之节。江以西弋阳,其节以鼓,其调喧。”海盐、昆山等腔的“体局静好”,是指它们在整个格调上倾向于幽静、清雅,而弋阳腔的“调喧”,则说明它在音乐上具有高亢、粗犷的风格。清代李调元《剧话》中记载:“弋腔始弋阳,即今高腔,所唱皆南曲。又谓秧腔,秧即弋之转声。……向无曲谱,只沿土俗,以一人唱而众和之,亦有紧板、慢板。”
弋阳腔形成于江西东部一带,弋阳地属广信府,又与饶州毗邻,这一带地区是通往浙、皖、闽的要冲。这一地区在语言系统上属中州语系,与吴浙音有很大差别,这就形成了弋阳腔音调风格上的独特性,在南戏系统中自成一家。
(一)保留了徒歌与帮腔
清代王正祥《新定十二律京腔谱》一书的《总论》说:“夫曲藉乎丝竹相协者,曰‘歌'.一人成声而众人相和者,曰’唱‘.古人所以别’歌‘、’唱‘之各异也。歌之声也,柔和委婉;唱之声也,慷慨激昂。古之乐府歌章、院本源流规模已列,殆乎有明,乃宗其遗意,而昆、弋分焉。”这里解释了“歌”“唱”的不同特点,并说明弋阳腔之所以与昆山腔不同,乃是继承了不同的历史传统。在同书中,他还对弋阳诸腔音乐特点及其历史渊源作了如下阐述:“尝阅乐志之书,有唱、和、叹之三义。一人发其声曰唱,众人成其声曰和;字句联络纯如绎如,而相杂于唱、和之间曰叹。兼此三者,乃成弋曲。由此观之,则唱者,即起调之谓也;和者,即世俗所谓接腔也;叹者,即今之有滚白也。”这里所说的弋阳腔“唱”“和”的特点,即徒歌与帮腔的形式。这种一人启口、众人接腔,本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民间歌曲演唱形式,它在民间的流传,一直绵延不断。
(二)出现了滚调
所谓滚调,是指在曲牌联套固有格式中,穿插进一段或多段滚唱的词句。而这种滚唱又是以齐整的对称的上下句为基本结构单位,而且这种上下句的结构有极大的伸缩性,可长可短,运用起来极为自由。这种滚调有两种不同的用法:一种是在曲牌之外,加唱大段滚调,可称为畅滚;另一种是在曲牌之内,穿插进若干句滚唱,可以叫加滚或夹滚。
(三)曲牌联套具有民间音乐的灵活性和随意性
弋阳诸腔曲牌联套形式的特点,简略地说,就是它具有民间音乐的灵活性和随意性。其一,弋阳诸腔的曲牌联套里常把民歌大量地引进来,作为套曲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南曲原有的曲牌掺杂出现。其二,在弋阳诸腔的套曲里也有一些既非传统曲牌,又非民歌的曲子,而是题名为[五言句]、[七言句],与曲牌并列。其三,弋阳诸腔联套形式所用的曲子,在数量多寡、形式繁简上,伸缩性非常大。按曲牌联套的常规,一出戏必须是一套曲子,而一套曲子必须由若干支曲牌组成。但弋阳诸腔的套曲,有时简化到除一支引子一支尾声外,中间只是由一支曲子多次重复。
其四,弋阳诸腔对北曲的引用也叫自由、随意。北曲的曲牌联套形式是十分严谨的,哪些曲子方可组合在一起成为一套,一套曲子中各个曲调按什么顺序排列,都有严格的规定。因此,南曲在引用北曲曲调时,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南北合套,一支南曲一支北曲交替出现;一种是在整出戏中成套地引用北曲的套数,或部分地按北曲套数引用。但弋阳腔却全然不顾这种成规,常常是自由、任意地引用北曲。
弋阳诸腔曲牌联套的这些特点, 与昆山腔相比是很不相同的。 昆山腔的曲牌联套, 既保持了南曲灵活性的特点,又有较严格的规范,而弋阳腔则是在南曲不拘宫调的基础上,作了广泛而自由的吸收和变革,因而大大发扬了南曲“随心令”的特色, 在戏曲舞台上开辟了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庚:《戏曲艺术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2]周畅:《我国古代音乐蔓擘中“和”的观念》,《音乐研究》,1980年版。
[3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