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主答辩老师的提问方式会影响到组织答辩会的目的以及学生答辩水平的发挥.主答辩老师有必要讲究自己的提问方式.
1.提问要贯彻先易后难的原则
主答辩老师给每位答辩者一般要提三个或以上的问题,这些问题以按先易后难的次序提向为好.所提的第一个问题一般应该考虑到是学生答得出并且答得好的题.学生第一个问题答好了,就会放松紧张心理,增强"我"能答好的信心,从而有利于在以后几个问题的答辩中发挥出正常水平.反之,如果提问的第一个问题就答不出来,学生就会背上心理包袱,更加紧张、慌乱,这势必会影响到对后面几个问题的答辩,因而也难以正确检查出学生的答辩能力和学术水平.
2.提问要实行逐步深入的方法
为了正确地检测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有时需把一个大问题分成若于个小问题,并采取逐步深人的提问方法.根据学生的答辩情况,就能比较正确地考查出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如果这些小问题一个也答不上,说明该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没掌握好;如果能回答出其中的一部分,或每个小问题都能答一点,但答得不全面,或不很正确,说明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一般;如果这些问题都能正确地回答出来,说明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很扎实.
3.当学生一时答不上来问题时,应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的提问方法
参加过论文答辩的老师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学生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答不上来,有的就无可奈何地"呆"着,有的是东拉西扯,绕圈子,其实他也不知道答案.碰到这种情况,答辩老师既不能让学生尴尬地"呆"在那里,也不能听凭其神聊,而应当及时加以启发或引导.学生答不上来有多种原因,其中有的是原本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只是由于问题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而显得心慌意乱,或者是出现一时的"知识盲点"而答不上来.这时只要稍加引导和启发,就能使学生"召回"知识,把问题答好.只有通过启发和引导仍然答不出或答不到点子上的,才可判定他确实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
4.当答辩者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相左时,应以温和的态度、商讨的语气与之开展讨论
即要有"长者"风度,施行善术,切忌居高临下,出言不逊.不要以"真理"掌握者自居,轻易使用"不对"、"错了"、"谬论"等否定的断语.要记住"是者可能非,非者可能是"的格言,要有从善如流的气量.如果作者的观点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使与自已的观点截然对立,也应认可并乐意接受.倘若作者的观点并不成熟完善,也要善意地、平和地与其探讨,并给学生有辩护或反驳的平等权利.当自己的观点不能为作者接受时,也不能以势欺人,以权压理,更不要出言不逊.虽然在答辩过程中,答辩老师与学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一方是审查考核者,一方是被考核者),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在答辩中要体现互相尊重,做到豁达大度,观点一时难以统一,也属正常.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只要把自己的观点阐述出来,供对方参考就行了.事实上,只要答辩老师讲得客气、平和,学生倒愈容易接受,愈容易重新审枧自己的观点,达到共同探索真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