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电脑、电视机早已普及到各家各户. 而作为家乡一项珍贵民间文化财富的皮影戏, 它的资料和技艺不知是否得到了整理保护? 它的命运如何? 这些,我都不得而知. 好多次, 我都会在回忆中默然地与它对视. 在对视中,
以下为本篇论文正文:
久居闹市,早已习惯了自家室内的大屏幕彩电. 然而,儿时在乡下看"皮影戏"的情形,总让我不能忘怀.那时村里唱皮影是孩子们的一件乐事. 儿时的乡下,最难熬的是夜晚. 我们只能以捉迷藏、逮萤火虫等早已玩腻了的游戏来打发童年的寂寞. 只有当冬季也是庄户人较为清闲的时光到了, 我们一个个才乐得欢天喜地. 因为每每这个时候,村民最盼望的皮影戏班子就会出现在村口.
唱一台皮影戏,一般需要三个艺人,一个人举皮偶,其他两个人分担了伴奏乐器. 伴奏主要采用渔鼓筒和简板,后来艺人们又增加了锣鼓和管弦乐. 他们每一个人都要同时分担不同的角色,边举边唱,边弹奏边唱,这是皮影艺人必需的功底. 艺人们妙趣横生的叙说独白和诙谐幽默的逗趣调侃,再加上简板和渔鼓筒乐器恰到好处的伴奏,营造的热闹喜庆气氛使人感觉格外的美妙和舒爽.《薛仁贵征西》、《罗通扫北》、《穆桂英挂帅》、《岳飞传》
等等,这些封存在历史尘埃中的人物,世代口口相传的传说,无不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戏台上,让观者入耳润心.
小时候看皮影戏,戏台中挂的是马灯,村里通电后换成了电灯泡,这样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我们这些小孩总喜欢围在戏台子下面,把脑袋伸进台子里,特想摸一摸那些能跳会动的皮影, 想弄明白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有个小师傅告诉说, 每个皮影身高 15 到 20 公分,分头部、上身、下身、大腿、小腿五个关节部位,便于放演时灵活摆动. 头部用透明皮制作,方便脸部化妆,使其形象逼真,颈部缝有空心夹层,随时可更换人头.
一个皮影戏班子一般有五、 六十个皮影人头, 如果少了,舞来舞去就那么几个,大家会没了兴趣.不过,真正感兴趣的还是看皮影戏时,每场戏中的武戏.只见会武功的皮影跳来跳去,飞跃腾打,几个回合下来,好人一方有些抵挡不住,开始连续后退.这时忽然听到一声惊堂木响, 后退的好人一方陡然又反向一击,几下子将进攻的坏人刺死,我们便拍手欢呼,大人们开怀大笑. 再看后台,舞皮影的艺人在戏台上踏得"嘭嘭"直响,唱得也是满头大汗. 我们在台子下一会儿跑到前台看皮影武打,一会儿又跑到台后往里面看舞皮影的师傅手舞足蹈的样子,也跟着忙得不亦乐乎. 那些活灵活现的小皮人,因了艺人的说唱而赋予了它们生命,也深深地吸引住了我儿时一颗充满好奇和向往的心.
皮影戏每次都要唱到深夜. 我们常常看得呵欠连天、东倒西歪,但就是不肯离去. 等到皮影戏结束,在返回的路上, 余兴未了的大人们还一路哼唱着流行当地的歌谣:"看牛皮、熬眼皮、半夜回家撞鼓皮,老婆挨霉(批评)捏闷脾(受气). "由此可见,皮影戏这种家乡人自己的"土电影", 是多么地深受喜爱啊!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 家乡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我们家也从以前大集体时的"超支户"彻底解脱出来,家境慢慢富裕起来. 记得那年冬天,我们兄弟中的老大结婚,父亲很有创意地请来皮影戏班子,唱了一台皮影戏给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和乡邻看. 当时皮影戏班处于息隐状态,开价也很低,农村家庭都能接受.
从此后,村里只要谁家有喜事,都会请皮影戏班子过来,热闹一番.等到了九十年代,村里出现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接着,购买电视机的人家越来越多,人们对几乎没有什么改变的皮影戏就不感兴趣了. 于是,皮影戏这类家乡的民间艺术几乎在同一时期便销声匿迹了.在这期间,我也外出求学离开了家乡. 直到参加工作,就再也没有看到皮影子戏. 如今回想起来,在农村文化生活十分匮乏的时代, 曾经作为田园草民的一种精神生活的皮影戏,同样也影响和滋养了我,赋予我无数遐想. 杨家将、铡美案、岳飞……都无时不活生生地穿越在我的记忆里,点燃了我的梦想,成为我精神世界的一盏明灯.
如今,电脑、电视机早已普及到各家各户. 而作为家乡一项珍贵民间文化财富的皮影戏, 它的资料和技艺不知是否得到了整理保护? 它的命运如何? 这些,我都不得而知. 好多次, 我都会在回忆中默然地与它对视. 在对视中,我都会怀揣着一种期盼,期盼能重遇它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