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可以看出,本系统能方便、快捷的对隧道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证明了软件规划和架构的有效性,同时也验证了程序数据处理流程的合理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以下为本篇论文正文:
摘要:本文通过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监控量测软件能方便、快捷的对隧道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隧道;信息化施工;监控量测软件;数据处理;回归分析。
1 监控量测软件总体设计。
1.1 监控量测软件总体结构。
隧道监控量测软件由手持式监控数据采集设备与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处理系统组成。手持式监控数据采集设备是用蓝牙装置把装有监控量测软件的手机和全站仪进行连接,而进行对测点的观测。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处理系统划分为 2 大模块:即数据管理模块、回归分析模块。其中,数据管理模块是公共子模块,在整个软件中处于中心位置,主要完成量测数据的输入,计算、保存、修改、增加记录等功能,储存并统一管理在工程建设中所获得的全部资料和数据,是整个系统的基础。回归分析模块能有效的对实测数据曲线进行回归分析,与原实测曲线进行对比分析。
1.2 监控量测软件界面组成。
手持式监控数据采集设备操作的主界面是进行各种模块操作的公共界面,该界面包括新建对面、断面管理、预警管理、数据上传、隧道断面监测等。基本操作流程:
用户登录→新建断面(或导入已建项目)→隧道断面监测→分部→工点名称→选择断面。
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处理系统界面包括所有断面信息、测点信息、报警信息、工作日报、回归分析等。操作流程为:
①登录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处理系统。
②在你要进行工作的隧道名称前打对勾√。
③单击【数据】按钮→输出工点日报信息→观测日期→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输出。
2 工程概况。
峰高岭隧道二分部管段起讫里程 DK225+053-DK227+412,全长 2359 米。围岩级别及长度有Ⅱ级 625 米,Ⅲ级 1044 米、Ⅳ级 335 米、Ⅴ级 355 米。Ⅱ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施工,Ⅲ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Ⅳ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施工,Ⅴ级围岩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预支护方式采用长管棚超前支护或超前小导管预支护。设计时速 20km/h.我单位从出口端口单口掘进,软弱围岩和不良地质地段认真贯彻先加固、后开挖、若、弱爆破、强支护、快成环、严防水、勤量测的施工方针,把加强支护,监控量测,强化通风作为施工管理重点。
3 监控量测的内容。
4 监控量测信息管理与反馈。
4.1 人员配置固定化。
为满足峰高岭隧道出口监控量测需要,及时将监控量测信息反馈给各单位,指导现场施工。设置监控量测小组 1 组,成员 2 名。该组成员负责监控量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并将监测结果报告作业队长,技术主管、现场监理,通过对峰高岭隧道出口监测工作的展开,监控量测小组能够及时将监测结果信息反馈给各有关单位,人员配置满足监测频率要求。
4.2 监控量测管理流程化。
通过峰高岭隧道出口监控量测工作的开展,总结出如下管理流程:
(a) 隧道初支喷射砼前由施工队预埋监控量测控制点。
(b) 监控量测小组根据隧道量测项目及频率进行量测。
(c) 通过手持监控量测软件设备对量测数据采集。
(d) 上传量测数据至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
(e) 通过监控量测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f) 对工程的安全状态和应采取的措施进行评估决策。
(g) 出具量测报告。
(h) 指导现场施工。
该流程通过峰高岭隧道出口掌子面的掘进,进行不断优化与调整。
4.3 监控量测信息反馈。
以日报表、周(月)报表的形式进行施工期间的信息反馈工作。施工期间有特殊情况时,将以阶段小结形式进行及时反馈。
日报表:在取得监测数据后,及时上传数据,查看信息平台,如果数据变化较大,组织人员进行复测,并查看测点的可靠性,观察测点施工附近情况,确认所取得数据的真实性,将所取得数据输入监控量测数据处理系统,由该软件自动计算得出,并生成相应的日报表,日报表上附简短反馈信息,以指导施工。
4.4 监控量测软件的应用。
峰高岭隧道出口监控量测数据均由手持监控量测终端软件进行采集,通过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处理,绘制相应的图表,对监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预测最终位移值,预测结构物的安全性,确定工程技术措施。每一测点的监测结果根据其位移变化速率和管理基准等综合判断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安全状况,以便于及时修正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切实以信息化的科学方式保障隧道施工安全可控。
5 结语。
通过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可以看出,本系统能方便、快捷的对隧道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证明了软件规划和架构的有效性,同时也验证了程序数据处理流程的合理性,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中国铁路总公司 201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