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地下轨道交通氡浓度水平调查及污染防治
添加时间:2017/01/29 来源:未知 作者:论文定制
经调查,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氡浓度均值为20. 3Bq / m3,杭州地铁一号线氡浓度均值为 44. 6Bq/m3,均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与其他重要城市水平相当。两地工作人员因吸入氡所致年平均有效剂量估算分别为0. 15mSv 和 0. 32mSv,低于国家标准限值 ( 20mSv / a)
以下为本篇论文正文:
【摘要】为了解浙江省地下轨道交通氡浓度水平现状,对现据有轨道交通的杭州、宁波两个城市中的轨道交通氡浓度进行了监测,估算了车站内氡及其子体所致地铁工作人员及公众人均年有效剂量,并提出了地下轨道交通氡污染防治建议。
【关键词】地下轨道交通; 氡; 污染防治。
1 背 景。
现代社会,地下轨道交通在公众生活和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满足随经济发展不断攀升的交通需求,浙江省加大了地下交通轨道建设的力度。杭州地铁 1 号线、宁波地下轨道交通 1 号线相继开通运行。地下轨道交通设施作为一种特殊的地下公共空间,氡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氡具有巨大的潜在危害性,各国对氡浓度的行动水平做出了明确限制。北京、上海、南京、深圳、广州、成都、西安等大城市,均对地下轨道交通中氡浓度水平做过相应调查[1-9].
浙江省地下轨道交通开通运营时间不长,对其中氡浓度的分布、影响尚未进行充分的调查。随着客流量的增大,对地下轨道交通中氡浓度水平进行调查,掌握其变化规律,并以此评价地铁内乘客及工作人员受到的年有效剂量,对于防范健康风险,为污染防治措施提供技术依据,为浙江省正在建设及规划建设中的地铁项目辐射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改善公共关系,具有突出的意义。
2 浙江省地下轨道交通氡浓度水平调查。
2. 1 布点及测量方法。
采用累积测量和瞬时测量结合的手段进行调查。对月台、客服中心、车控室 进行重点关注。布点尽量沿线均匀分布,对人流量较大的站点及规划为换乘站的站点应给予重视。同时,对毗邻的地下商业街和排风口进行监测。
2. 2 氡浓度水平调查结果。
测量时间和测量结果如表 1 和表 2 所示。瞬时测量结果和累积测量结果在量级上基本保持一致。由于瞬时测量时间较短,代表性较差,不确定度较高,因此以累积测量结果代表调查结果以反映个站点的平均氡浓度水平,在剂量评价中也采用累积测量结果。对不同站点的月台、客服中心、车控室、商业街及对照点累积测量结果进行平均,结果如表中所示。各站点累积测量结果在13 ~ 246Bq / m3内,均低于 《地下建筑物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 GB 16356-1996) 中对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的限值规定。
各站点月台、客服中心、车控室及商业街平均氡浓度水平如表 3 所示,均远低于标准限值; 排风口测得氡浓度也低于标准限值。与宁波地下轨道交通一号线相比,杭州地铁氡浓度高于宁波,可能与两地地质构造、工程特点和通风情况有关。
2. 3 剂量评价。
氡及其子体所致人员有效剂量的估算采用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 ( UNSCEAR) 推荐的估算模式[10].对工作人员,工作时间按每年 2000 小时计算。
对公众的剂量评价采用简化模式作如下假设: 按一年365 天,平均每天乘坐两次轨道交通计算; 人均乘坐时间为 20 分钟; 不区分高架段和地下段的车厢内氡浓度;站内平均等待时间为 6 分。公众的剂量由车厢内氡浓度贡献和站内氡浓度贡献两部分组成,估算得到公众因乘坐轨道交通产生的氡致年有效剂量。
浙江地下轨道交通氡致年人均有效剂量见表 4.
与北京、广州、南京的工作人员有效剂量估算结果相比,一方面是因为各地氡浓度的差别,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剂量评价的方法和范围在不同文献中存在差异,有的是对氡致剂量和 γ 照射所致剂量的总和进行了计算,有的在评价氡致剂量时,考虑了工作人员在室内外全天的氡致剂量而并不局限于工作时间。本文采用的评价方法与成都、西安的接近,调查和评价结果与其结果较为一致。
3 地下轨道交通氡污染防治对策。
对地下轨道交通设施中的氡防治,应从勘察、建设、验收和运行几方面着手,多管齐下,严格遵照相关标准规范,从源头上做好防氡工作,加强氡污染治理。
( 1) 勘察阶段。地下轨道交通在设计和勘察阶段,应当严格遵照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 50325-2010) 的要求,做好工程地点土壤中氡浓度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土壤氡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 2) 建设阶段。地下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需严格按照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 6566-2010) 等要求选择符合规范的建筑材料,同时做好建筑防氡,隔绝氡从外部进入工程的途径,并采用通风、空气净化等降氡技术,优化通风设计,进一步降低工程中的氡含量。
( 3) 验收阶段。建议将氡浓度监测纳入地下轨道交通环保三同时竣工验收的范畴。建筑工程及其室内装修工程的室内氡浓度验收应满足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及国家相关规范与准则的要求,验收不合格的工程,建议整改合格后再投入使用。
( 4) 运行阶段。保持地下轨道交通站良好通风。从目前各城市的站点运行情况来看,这一点基本能得到满足; 建议将地下轨道交通内氡浓度纳入监测范围,开展定期监测,重点监测密闭空间如车控室等工作区域的氡浓度,以及时发现异常并开展降氡行动。
4 结论和建议。
经调查,宁波市轨道交通一号线氡浓度均值为20. 3Bq / m3,杭州地铁一号线氡浓度均值为 44. 6Bq/m3,均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与其他重要城市水平相当。两地工作人员因吸入氡所致年平均有效剂量估算分别为0. 15mSv 和 0. 32mSv,低于国家标准限值 ( 20mSv / a) .
两地公众因乘坐轨道交通所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约为22. 2μSv 和 28. 4μSv,与我国人均 2. 4mSv 的天然辐射所致有效剂量相比,这一剂量是微不足道的,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公众年有效剂量限值( 1mSv/a) .建议将氡浓度监测纳入地下轨道交通环保三同时竣工验收的范畴,同时将地下轨道交通内氡浓度纳入监测范围,开展定期监测,以进一步实现防氡降氡的目的。
致谢: 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杭州杭港地铁有限公司和宁波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徐敏。 南京市地铁内氡气浓度调查及评估 [J]. 山东社会科学,2015,5,246-248.
[2] 朱晓翔,周程,徐萍。 南京市地铁车站氡浓度水平的初步调查 [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2,24( 1) : 29-31.
[3] 翟江龙,朱国英,张燕燕,等。 2009 年上海市地铁车站放射性水平 [J]. 环境与职业医学,2012,29( 7) : 407-410.
[4] 张 林,胡灿云,何 展,等。 广州地铁一号线车站氡浓度 [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3,23( 5) : 383-384.
[5] 尚兵,唐莉,曾力,等。 北京市地下铁道环境放射性水平及其工作人员受照剂量评价 [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4,14( 6) : 401-404.
[6] 张林,胡灿云,何展,等。 广州地铁一号线车站氡浓度 [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3,23( 5) : 383-384.
[7] 慈捷元,时劲松,陈峰,等。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各站段放射性水平与分析[J]. 中国辐射卫生,2006,15( 4) : 474-475.
[8] 田义宗,高建政,张奇,等。 天津市地铁一号线车站氡浓度水平调查 [J].中国辐射卫生,2006,19( 2) : 201-202.
[9] 高林峰,苏瑾,张力,等。 上海轨道交通 3 号、5 号线氡浓度调查与评价[J].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6,26( 5) : 524-525.
[10] UNSCEAR. Ionizing Radiation Sources and Biological Effects [R]. United NationsScientific Committee on the Effects of Atomic Radiation 1993 Annual Report. NewYork: United Nations,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