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论文定制热线

热门毕设:土木工程工程造价桥梁工程计算机javaasp机械机械手夹具单片机工厂供电采矿工程
您当前的位置:论文定制 > 毕业论文定制 >
快速导航
毕业论文定制
关于我们
我们是一家专业提供高质量代做毕业设计的网站。2002年成立至今为众多客户提供大量毕业设计、论文定制等服务,赢得众多客户好评,因为专注,所以专业。写作老师大部分由全国211/958等高校的博士及硕士生设计,执笔,目前已为5000余位客户解决了论文写作的难题。 秉承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创造价值的理念,我站拥有无缝对接的售后服务体系,代做毕业设计完成后有专业的老师进行一对一修改与完善,对有答辩需求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为你顺利毕业保驾护航
代做毕业设计
常见问题

传统茶文化对古筝艺术发展的影响研究

添加时间:2017/06/1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茶文化与民乐艺术共同构建起了一种关于饮茶、赏乐的艺术氛围。我国传统茶文化和古筝艺术在内在的价值追求上存在着一定的共同旨趣。
以下为本篇论文正文:
  摘要
  
  在我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中,对于我国古筝艺术的发展来讲,它从一个相对小众化的、阳春白雪的表演乐器,逐步走向大众化的社会认可道路,一定的程度上离不开大众的茶文化的推动。我国传统茶文化与古筝艺术的共有价值追求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艺术审美价值上的共同追求;“中和”、“神妙”、“气韵”、“意境”,艺术审美形态上的共同追求;感性直观性、非功利性,艺术审美经验上的共同追求。我国传统茶文化对于古筝艺术发展的主要影响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审美的形式层,可以为古筝艺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活素材;二是审美的意蕴层,可以将民族性、民俗性元素深刻地植入到古筝艺术当中;三是审美的意境层,可以持续地为古筝艺术的发展提供中华审美的价值方向;四是审美的教育层,可以采取基于茶文化的古筝艺术教学创新策略。
  
  关键词:传统茶文化;古筝艺术;影响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1我国传统茶文化与古筝艺术的共有价值追求
    1.1天人合一:艺术审美价值上的终极共同追求
    1.2“中和”、“神妙”、“气韵”、“意境”:艺术审美形态上的共同追求
    1.3感性直观性、非功利性:艺术审美经验上的共同追求
  2我国传统茶文化对于古筝艺术发展的主要影响分析
    2.1审美的形式层:可以为古筝艺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活素材
    2.2审美的意蕴层:可以将民族性、民俗性元素深刻地植入到古筝艺术当中
    2.3审美的意境层:可以持续地为古筝艺术的发展提供中华审美的价值方向
    2.4审美的教育层:可以采取基于茶文化的古筝艺术教学创新策略
  
  
  在中国传统茶文化的艺术范畴中,品茶和赏乐是一个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通感享受。在一个茶文化和传统的民乐互相促进、互相发展的视角中,茶文化和古筝艺术的结合为我们提供了诸如茶艺表演、茶道表演、采茶戏表演、斗茶表演等艺术形式,开拓了我们对于茶文化的艺术审美境地。在我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中,对于我国古筝艺术的发展来讲,它从一个相对小众的、阳春白雪的表演乐器逐步走向大众化的社会认可道路,一定的程度上离不开大众化的茶文化的推动。“高灯喜雨坐僧楼,共话茶杯意更幽”道出的就是一种艺术感受,这种艺术感受将“茶文化”与“音乐”、自然环境等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实现了一种对茶文化的深度审美体验。
  
  1我国传统茶文化与古筝艺术的共有价值追求
  
  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关于“茶之物质享受”的饮食文化,而是一种从审美到器物再到艺术生活实践的一种全方位的、内嵌于生活的文化系统。在我国茶文化和包括古筝艺术在内的民乐艺术共同发展的过程中,素来有“高灯喜雨坐僧楼,共话茶杯意更幽”和诸如“窗谒之座幽为首”之类的民间谚语,在这种谚语体系中,茶文化与民乐艺术共同构建起了一种关于饮茶、赏乐的艺术氛围。我国传统茶文化和古筝艺术在内在的价值追求上存在着一定的共同旨趣。
  
  1.1天人合一:艺术审美价值上的终极共同追求
  
  在我国以儒家文明为主导的多元民族、多元茶文化体系之中,人们对待饮茶的最高境界在于实现一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终极和谐,也就是致力于通过饮茶的物质生理功能、社会交往功能、自我反思功能等实现一种“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孔子讲的“神人以和”、“里仁为美”,还是庄子所讲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体现出了这一点。具体到古筝艺术的审美情趣上,我国古筝艺术讲究的“古筝雅韵”审美价值,实际上也是一种具有农耕文明的“细腻流畅”、“圆润内敛”的审美价值,例如我国古琴十大名曲之首的《高山流水》就代表了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人物一体的审美价值导向,在本质上也是从属于“天人合一”的范畴。
  
  1.2“中和”、“神妙”、“气韵”、“意境”:艺术审美形态上的共同追求
  
  作为我国古代美学的两种重要的艺术范畴,茶文化和古筝艺术的审美形态都遵循着具有东方农耕文明色彩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精神。茶文化主要是通过调动人的味觉、嗅觉实现对人的审美吸引,而古筝艺术则主要是通过听觉为人们的审美走向“气韵”、“意境”提供方向。以我国茶文化中典型的茶道文化表演为例,绝大部分类型的茶道表演都有古筝环节的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背景进行衬托,给品茶者形成一种浓厚的艺术氛围,提供一种“中和”而不是浮躁的心理享受、一种“神妙”而不是怪异的生活导引。我国潮州地区存在的“潮州筝”和“潮州功夫茶”之间的绝妙搭配就代表了这种共同的审美形态,一种通感和并联的审美追求。当人们在秀美、细腻、文静、柔软、委婉的古琴弹奏的《寒鸦戏水》曲调中品尝潮州“功夫茶”的时候,实际上也就是开启了一种美好的审美形态之旅。
  
  1.3感性直观性、非功利性:艺术审美经验上的共同追求
  
  在艺术审美的理论框架中,一般的审美经验主要包括诸如“感性直观性”、“超个体眼前的功利性”、“感知与情感交相伴随”、“自由无限性”和非理性的显性表征这样几种类型构成。在我国茶文化中,以茶立德,以茶陶情,以茶会友。以茶敬客构成了一种基本的社交形态,在这种交往构成的生活中,茶文化是一种典型的审美体验。对于古筝艺术来讲,这种最早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战国时期秦国的弹奏艺术,其本身的诞生并不是一种基于严格的市场利益、交易需求的产物,而是文人雅士寄托情思、抒发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也可以说古筝代表的“和雅”、“清淡”给人提供了一种直观的、非功利性的审美经验,“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即是这种艺术审美体验的最好表达。
  
  2我国传统茶文化对于古筝艺术发展的主要影响分析
  
  具有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茶文化,无论是其茶道表演、茶艺表演、采茶戏、采茶歌还是专业化的斗茶表演等,都是一个根植于日常生活、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展现给世人体验的一种复合型、系统性的艺术形式,“将茶沏进音乐里听”或者“将音乐演奏进茶里听”,从而实现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体验、审美情趣和审美价值,是我们在面对经济全球化时一个基本的价值立场。面向未来,我们认为从我国茶文化入手来实现古筝艺术文化的繁荣、创新和发展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进行:
  
  2.1审美的形式层:可以为古筝艺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活素材
  
  对于艺术审美经验来讲,最为根本的一个途径在于“实践性”,也就是要将艺术的审美包括艺术的创造、创新深刻地根植于(与茶文化有关的)生活才可以。正如陶行知所讲“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因此,我们建议古筝艺术在和茶文化进行协同创新、体系创新、集合创新的时候应当立足于当代中国茶文化中最新表现出来的一些元素,例如将流行音乐按照一定的改编原则有机地融合到茶馆文化中,古筝艺术也可以积极地拥抱流行音乐文化和西方音乐艺术,在更高的一个全球共同体意义上给人一种积极的文化包容创新,这就是立足于生活素材开展创新的最高境界。
  
  2.2审美的意蕴层:可以将民族性、民俗性元素深刻地植入到古筝艺术当中
  
  在我国庞大的茶文化源流中,存在着不同地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品系的茶文化,这些地区呈现出来的茶文化层面的元素可能有所差异,但是在本质上给人们呈现出来的都带有浓厚的“中华文明”审美情趣。我们知道,古筝的产生是古代宫廷文化、阳春白雪文化的产物,集中代表了士大夫文人阶层的“高雅”审美想象力。而茶文化本身则是一种属于和产生于“下里巴人”劳作产物的一种文化结果。要想使“下里巴人”这种文化促进古筝艺术的发展,需要我们积极地将民俗性、民族性的一些元素加入其中,去实现两者深度的价值认同,从而自信地走向世界。
  
  2.3审美的意境层:可以持续地为古筝艺术的发展提供中华审美的价值方向
  
  唐朝诗人王昌龄认为,审美的境界有三重:分别是物境、情境和意境,意境是审美的最高境界。我国自宋代以来美学发生的一个最为基本的改变就是“市民阶层”的兴起,在审美的价值导向上“基于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构成了世俗审美的基本内容,那种追求“平淡境界”的市民审美情趣成为一个重要的价值范畴。在当前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的审美场域中,人们对于音乐艺术的普遍看法是“艺术没有国界”,“乐器没有国界”,但是艺术背后深层次的“审美境界”却是有国界的。对此,对于一个未来导向的古筝艺术的发展来讲,尽管可以大力吸收国外音乐艺术中的合理成分,但是在根本的意义上,那种茶文化所赖以生存的东方审美价值、审美情趣、审美意境、审美经验是不能丢掉的。例如,我们看到自17世纪开始西方国家从我国引入了一定程度的“茶文化”,但是这种引入纯粹是一种功利性的、市场性的、产品性的、形式层的、物质器物层面的引入,西方人对于我国“茶文化”的认知基本上类似于“茶叶文化”,而没有把茶文化背后的东方审美情趣、生活方式和处世哲学等纳入其中。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可以对未来我国古筝艺术的发展和创新产生更深刻的认知。
  
  2.4审美的教育层:可以采取基于茶文化的古筝艺术教学创新策略
  
  作为一种古典乐器,古筝艺术在当前我国音乐艺术市场上属于一种典型的“小众文化”,这种看似高雅、实际上又与生活保持着千丝万缕关系的艺术形式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也可以从茶文化的层面上寻找途径支持。例如,我们在古筝艺术的课堂教育上可以积极地走向茶文化的场域(比如茶馆、采茶农庄、采茶戏表演现场、采茶歌的引入、茶道表演等),给学生们提供一种强有力的艺术氛围和生活气息,使学生可以在学习古筝艺术时对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和审美假设等产生高度的价值认同。同时,这种立足于原生态的生活形态的茶文化习俗也为古筝艺术的发展奠定了一个“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心理依赖。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美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8.
  [2]邱锶。从筝曲《寒鸦戏水》中感悟---潮州筝与潮州功夫茶之联系[J].文教资料,2009(23):87-88.
  [3]黄允箴。论“采茶家族”---一首“采茶歌”的流变[J].中国音乐学,1994(1):52-64.
  [4]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72.
  [5]曾竹娥。浅议音乐教学的生活化取向---以赣南采茶戏教学为例[J].群文天地,2012(A11):203.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
好优论文定制中心主要为您提供代做毕业设计及各专业毕业论文写作辅导服务。 网站地图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以及一些期刊杂志,所有论文仅免费供网友间相互学习交流之用,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定制中心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