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5日重庆西南医院报告一例我县实验室检测诊断阳性布病病例。接到报告后,松桃县疾控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立即前往疫点进行现场调查,以明确诊断并分析可能的传染来源和传播途径。
以下为本篇论文正文:
摘要:目的 调查松桃县布病暴发疫情的感染来源和传播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病例搜索、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15年12月15日松桃县畜牧局工作人员被确诊1例布病以来,截止到2016年6月30日松桃县人间布病暴发疫情确诊病例共计27例,隐性感染者1例,主要接触方式为饲养、检疫和间接直接接触;抽查病家羊中布鲁氏菌血清抗体阳性;病家种羊来源均购于贵州省某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结论 传染源来源于贵州省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种羊基地,染疫动物是发生布病疫情的主要因素,应加强对牲畜的的免疫和检疫,及早发现和消灭传染源。
关键词:布病;疫情;调查分析
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它是布鲁氏菌病的简称,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变态反应性传染病。羊、牛、猪是人类布病的主要传染源。人体传染布鲁氏菌可以通过体表皮肤粘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人的感染途径与职业、饮食、生活习惯有关。其症状主要有发热、多汗、疼痛(主要是大关节、肌肉最为明显)、乏力等。多见于农村,养牛、羊的人易患此病[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2].近年来,我省从布病疫情不明省份变为疫情发生区域逐步扩大态势[3],2015年12月15日重庆西南医院报告一例我县实验室检测诊断阳性布病病例。接到报告后,松桃县疾控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立即前往疫点进行现场调查,以明确诊断并分析可能的传染来源和传播途径。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来源。现场个案调查、实验室检验及处理结果。
1.2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先对首发病例进行个案调查,然后对其家属及重点人群进行搜索,采集重点人群血液标本和羊群血液标本,人群标本由松桃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送贵州省铜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羊群标本由松桃县畜牧部门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及诊断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07)执行。
2结果
2.1疫情发现及就诊过程
2.1.1首发病例。夏某,男,26岁,系松桃县畜牧业发展中心疫检中心工作人员,参加工作4年,主要负责动物的疫检标本采集,2015年12月3日、4日、7日有分别对4家养殖场进行布病监测抽血采样,采样过程中只穿工作服和佩戴手套,其中在松桃县某养殖场抽查16只羊群中检出布病阳性6只;2015年12月9日出现关节疼痛,怀疑自己感染了布病,2015年12月15日就诊于重庆西南医院,经实验室检测,诊断布病抗体阳性。
2.1.2确诊病例。张某,男,8岁,学生,系松桃县盘信镇某养殖场场主之子,喜抱小羊羔,2015年12月17日、21日分别采集养殖场密切接触者人血标本共计9份送市疾控中心检测,张某实验室结果示:琥红平板试管凝结试验阳性,因无症状且年龄小,我中心推荐就诊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2016年1月15日该院以临床诊断病例上报传染病疫情网。
2.1.3确诊病例张某,男,45岁,养殖羊7年,系松桃县盘信镇某养殖场场主,2016年1月12日我中心接到张某报告,近几日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我中心组织专业人员前往养殖场调查,调查发现,张某负责羊饲养、接羔、处理病畜难产、流产等工作,多次接触羊的分泌物、排泄物,无任何防护措施。对其该养殖场密切接触者共3人采集血标本送市疾控检测,当日市疾控检测报告反馈:张某虎红平板试管凝结试验阳性。
2.1.4确诊病例。龙某,男,48岁,长坪乡康金村农民,养殖羊1年,2016年2月11日报告自诉于2016年1月30日出现发热、出汗、乏力、头昏、食欲减退等症状,发热持续半月,最高体温39.2℃;通过调查发现,龙某负责羊饲养、接羔、处理病畜难产、流产等工作,多次接触羊的分泌物、排泄物,无任何防护措施。我中心对龙某及其妻子(田某)抽血采样送铜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2016年2月16日铜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反馈检验报告示:龙某虎红平板试管凝结试验阳性。
结合3例阳性病例及畜间流行病学调查,种羊来至同一家种羊基地,向上级行政部门报告后,同时通报畜牧局,建议畜牧局通知养殖羊群的农户来我中心检测,从2015年12月15日截止到2016年6月30日我县共发现确诊病例27例,1例隐性感染者,其中本县医疗机构报告24例,县外医疗机构报告4例。
2.2症状与体征。28例感染者中,27例确诊病例均有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等症状;1人无任何临床表现,诊断为隐性感染者。
2.3流行特征。本次布病暴发疫情,分布在11个乡镇,我中心共采集重点人群血清427人份,虎红平板试管凝结试验阳性24份,阳性检测率6.56%,县外医疗机构虎红平板试管凝结试验阳性4份。
2.3.1接触方式。28名感染者中主要为接触某种羊基地提供的种羊,对其母羊接生羊羔、兽医和打扫羊圈直接接触为主。接触该种羊基地提供的种羊与接触本地山羊患布病感染有显着性差异(χ2=6.85,p<0.01),见表1.
2.3.2地区分布本次布病暴发疫情,分布在11个疫点,经调查盘石镇报告最多,确诊病例5例,隐性感染者1例;其次是甘龙镇共报告病例5例,见图1.
2.3.3人群分布。
2.3.3.1性别分布。从感染者性别来看,接触养殖某种羊基地羊患布病男26人女2人,男女性别比13:1,男女性别无显着性差异(P>0.05),见表2.
2.3.3.2年龄分布感染者年龄最小7岁,最大69岁;≤20年龄组检测48人,感染1人,感染率为2.08%;20~年龄组检测54人,感染3人,感染率为5.56%;30~年龄组检测66人,感染4人,感染率为6.60%;40~年龄组检测95人,感染8人,感染率为8.42%;50~年龄组检测53人,感染8人,感染率为15.09%;≥年龄组检测26人,感染4人,感染率为15.38%;接触养殖某种羊基地的羊不同年龄组之间布病感染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
2.3.3.3职业分布。不同职业人群布病血清学检测阳性率结果表明:学生和单纯饲养员人群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接羔人群与单纯饲养人群之间有显着性差异(χ2=60.55,P<0.01),检疫人群与单纯饲养人群之间有显着性差异(χ2=7.93,P<0.01),见表3.
2.4卫生学调查调查通过对病例卫生学调查,在布病防护上畜牧部门工作人员、养殖户,普遍存在缺乏布病的防护知识,在养殖、防疫、接产等工作过程中,除畜牧部门配有简单的口罩和手套外,养殖户均无个人防护装备。
2.5既往布病疫情调查既往松桃县2013年报告首例布病疫情发生,发病率为0.20/10万;2014年报告一起2例确诊布病疫情,发病率0.41/10万;2015年报告2起共计2例确诊布病疫情,发病率0.41/10万;2016年1~6月份报告共计26例确诊布病,1例隐性感染者,发病率5.52/10万。
2.6畜间疫情调查2016年之前,松桃县疾控中心从未收到县畜牧部门对布病检疫的通报,疫情发生后,疾控中心才从县畜牧部门了解到我县畜间布病的流行情况,据县畜牧部门提供资料,全县共计580余家养殖户,其中521户养殖羊,占总养殖户的89.83%;养殖某种羊基地的山羊共计393家,占总的养羊户的75.43%;2015年松桃县动物检疫中心对全县28个乡镇养殖户进行布病检测,其中23个乡镇的115家养殖某种羊基地的山羊的养殖场检出布鲁氏杆菌病阳性,通过对某种羊基地和农户养殖场进行检疫调查,该种羊基地和农户养殖场均未提供任何种羊基地种羊的流通检疫手续。见表4.
3结论
2015年12月15日松桃县畜牧局夏某被诊断为布病确诊病例,接着养殖某公司种羊的养殖户相继查出感染布病,从而引起疫情的暴发。
通过对全县重点人群进行血液样本检测,检出28例阳性感染者,分布在全县11个乡镇,其中盘石镇分布最多,共计6例(5例确诊病例,1例隐性感染者);对全县580户养殖户进行牲畜进行检测,其中养殖某种羊基地的种羊的养殖户115户1240只羊检出阳性;28名感染者中主要为未佩戴个人防护用具,接触某种羊基地提供的种羊,对其母羊接生羊羔、兽医和打扫羊圈直接接触为主。接触该种羊基地提供的种羊与接触本地山羊患布病感染有显着性差异(χ2=6.85,P<0.01);男女性别无显着性差异(P>0.05)这与罗志平[4]的观点一致。提示某养殖场种羊基地的羊为主要传染源,接触某养殖场种羊基地的羊的人员是感染的重点人群,应加强接个人防护。
检疫制度不健全,忽略对种源地疫病的调查和了解,轻视了引种前疫病特别是山羊布病的检疫工作[5].近几年,由于政府号召大力发展养殖业,一些农户为了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大力饲养山羊作为致富手段。但是对所购某养殖种羊基地山羊是否需要检疫意识淡薄,无当地检疫部门检疫报告,就引进带病的种羊进行饲养,从而引起布病疫情。
4对策与建议
布病是人畜共患疾病,传染源的控制和消除以畜牧部门为主。人间布病的早期发现和规范化治疗以卫生部门为主。为此必须坚持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通力协作的工作方针。卫生部门要把被动监测变为主动监测,在畜间疫点主动开展人间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血调查[6].使布病病人在患病早期得到规范化治疗,降低布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7].该起暴发疫情提示我们在今后的的防控工作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加强联防联控机制的落实,互通信息,及时将人间布病疫情上报上级部门及畜牧部门,畜牧部门要及时介入,对某养殖场基地的种羊布病感染情况进行监测。②畜牧部门检测出的布病阳性牲畜,政府立即组织相关部门捕杀、焚烧、深埋,以阻断传播来源。③积极治疗管理病例:对病例进行治疗、服药督导管理和回访。对下一步监测中发现的阳性人员进行管理和追踪,一旦出现疑似症状需及时进行规范的治疗。④加强疫点处置:对病家人员居住环境进行彻底终末消毒,并指导病家进行常规消毒。⑤开展全县各级医务人员布鲁氏菌病诊疗能力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布病的认识和诊断、救治能力,避免误诊现象出现,做到布病病例的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置、早报告。⑥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对群众特别是羊群的养殖户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让群众认识布病,了解布病,并能积极主动的开展自我防护,出现类似症状能及时就诊。⑦建议县乡畜牧部门加强对布病的监测,了解畜间疫情情况,并按要求进行畜间疫情处置,及时消灭本地布病传染源。
参考文献
[1]季凤艳。布病危害及其防治措施。疾病控制,2015,2(下),88-8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布鲁氏菌病防治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社版,2008:1.
[3]周敬祝。2008-2012年贵州省人间布病检测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3):2432-2433.
[4]罗志平。天门市蒋湖农场布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中旬刊(9):790-791.
[5]廖乔平。江口县山羊布病原因调查及防控[J].草食动物,2014,(12):60-61
[6]尉瑞平。191例布病病人的流行病学分析[J].医学动物防治,2013,29(2):190-192.
[7]武英俊,赵文星,李海龙,等。对人间布鲁氏菌病治疗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与思考[J].医学动物防制,2012,28(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