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人群特点找到合适的健康教育方式是预防控制高血压的主要途径。本次基于学校的减盐健康教育促使一些家长行为的改变和血压的降低,希望可以为探索降低高血压的方式提供参考。
以下为本篇论文正文:
【摘要】目的了解长治市市区小学生及其家长有关高血压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探讨家庭减盐健康教育在控制血压中的作用,为高血压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长治市28所小学的五年级中各选取一个班,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班中再随机抽取10名学生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干预组学生进行3.5个月的减盐健康教育,并将减盐相关知识传递给家长。然后对两组学生和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前后的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学生和家长健康教育后对食盐推荐摄入量的知晓率提高。健康教育后干预组家长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较之前增加了(1.79±11.35)mmHg,对照组增加了(4.73±13.24)mmHg,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703,P=0.007);健康教育后干预组家长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增加(1.37±9.50)mmHg,对照组增加(3.09±10.23)mmHg,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711,P=0.007)。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女性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越高,基线SBP越低,则家长的SBP差值越大;干预组BMI越高,基线DBP越低,则家长的DBP差值越大。结论小学生家庭减盐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降低家长的血压水平,对高血压的防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学生;家庭;血压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群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1],而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通过降低人群食盐摄入量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被证明是最具成本效果的人群策略[2-3].小学生时期是良好饮食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本研究于2013年9~12月通过对小学生的减盐教育来促进整个家庭成员的减盐行为,分析家长血压的变化情况和影响因素,为在更大范围内开展减盐健康教育及防控高血压提供参考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于2013年9~12月从长治市市区32所学校中选取28所学校作为参与学校(排除1所特殊学校,2所离市区较远的学校和1所不愿意参加的学校),每所参与学校从五年级中随机抽取1个自然班,共28个自然班,抽中班级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4个班,每个班再随机选取10名学生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中学生入选标准:学生至少与其2名家长共同进餐(单亲家庭除外);学生与家长每周午饭、晚饭在家吃饭的平均次数均不得少于5次;长治市常住人口。排除标准:痴呆、有严重精神疾病的学生;有语言障碍、表达不清楚的学生;家人单独为其做饭而家长另外做饭。家长入选标准:每个家庭分别选择男家长1名、女家长1名(单亲家庭除外);与学生每周午饭、晚饭的平均次数不得少于5次;家长排除标准:有严重疾病,行动不便者;正处于怀孕或者哺乳的女性;每周午饭、晚饭从外面买回来在家吃的平均次数超过3次;若家中符合条件的只有男性或女性,则选择2名同性。如班级中符合条件的家庭数不足10个,可选取符合条件的学生和1名家长参与。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内容 分别设计小学生和家长减盐知识问卷,经过专家论证,并在预调查后进行完善。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职业等);盐与健康相关知识;饮食行为和疾病史等。体格检查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
1.2.2调查方式 由调查员在健康教育前后采取入户的方式对入选的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
1.2.3健康教育 对干预组的健康教育采用课堂讲授、主题活动、文艺演出等方式进行,每两周一次,共八次,为期3.5个月。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食盐过量的危害;食盐的推荐摄入量;高盐食品有哪些;减盐小妙招等。同时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传递给家长,监督家长的减盐行为。对照组不进行健康教育。
1.3质量控制 调查开始前健康教育老师和调查员均进行统一培训,考核合格方可参加。体格检查仪器均进行统一检查和校对。
1.4统计分析 数据经整理核对后,建立Epi Data 3.0数据库,数据经双人录入后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描述,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或百分比表示,两组比较用2检验。血压影响因素分析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进入水准为0.05,剔除水准为0.10.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选取小学生279名(其中一所学校符合条件学生为9人),年龄在10~11岁。家长553名(5组家庭只有1名家长参与调查),其中对照组275名,平均年龄为(43.61±11.81)岁,干预组278名,平均年龄为(43.90±12.52)岁,两组间年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0.33,P=0.288)。健康教育后共有22人失访,其中干预组9人(儿童2人,家长7人);对照组13人(儿童3人,家长10人),健康教育前后家长和学生在性别上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健康教育前后食盐推荐摄入量知晓情况分析 健康教育前干预组和对照组学生和家长的食盐推荐摄入量知晓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健康教育后学生的干预组知晓率较对照组提高(2=7.97,P=0.005),家长健康教育后干预组知晓率比对照组高(2=17.95,P<0.001)。见表2.
2.3家长健康教育前血压影响因素分析 分别以家长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是否知道吃盐多有害健康、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否吸烟、饮酒、是否锻炼身体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BP的影响因素有年龄、BMI和吸烟,年龄越大,BMI值越高,吸烟者的SBP越高;DBP的影响因素有BMI和吸烟,BMI值越高,吸烟者的DBP越高。见表3、4.
2.4家长和学生的健康教育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干预组健康教育前后家长SBP平均增加(1.79±11.35)mmHg,对照组平均增加(4.73±13.24)mmHg,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703,P=0.007);干预组健康教育前后家长DBP平均增加(1.37±9.50)mmHg,对照组平均增加(3.09±10.23)mmHg,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711,P=0.007),而学生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见表5.
2.5健康教育前后家长血压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对家长的健康教育前后SBP和DBP的差值进行正态性检验,两者均服从正态分布。然后以家长SBP和DBP的差值为因变量,以是否接受健康教育(1=是,0=否),学生性别、家长性别、家长年龄、家长受教育水平、基线的SBP或DBP、BMI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SBP差值的影响因素有家长性别、BMI、是否干预及基线SBP,干预组女性BMI越高,基线SBP越低,则SBP差值越大;DBP差值的影响因素有BMI、基线DBP及是否干预,干预组BMI越高,基线DBP越低,则DBP差值越大。见表6.
3讨论
2012年国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调查报告公布中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4].高血压的发生受到遗传因素和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改变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5],其中食盐的摄入水平对高血压的影响已得到广泛的研究证实[6].我国居民80%以上钠摄入来自烹调时加的食盐[7],所以强化限盐是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的重要策略之一[8],只有通过持续、广泛的人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才能有效减少家庭烹调时加入的食盐量。本研究选取的小学五年级学生,一方面学生自己可以接受减盐的知识[9],另一方面可以将知识很好地传递给家庭并督促家长的减盐行为。
大量研究发现小学生及家长的食盐相关知识缺乏、消费调味品及含盐高的食品频次较高的现象[10-12],通过减盐健康教育,小学生和家长对食盐推荐摄入量的知识了解有了大幅度提高,研究对象的饮食行为也有了一定的改善,根据知信行理论[13],人群减盐知识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减盐意识,促进减盐行为的产生。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14],而国内外研究均显示年龄的增长、BMI过高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15-16].在家长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中显示家长SBP受到年龄和BMI的影响,且BMI对血压的影响比年龄更大;DBP亦受BMI影响,且暂未发现年龄的影响作用,与安徽省[17]和辽宁省[18]的调查结果一致。吸烟是影响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19-20],调查显示吸烟可以导致家长SBP和DBP的增高,同时吸烟还是很多疾病的危险因素[21],应尽早进行干预以降低疾病的发生。
成人血压值会随室外温度的变化有所波动,血压正常者冬季血压最高而夏季最低,儿童血压值与温度呈负相关[22].本次由于基线调查时间在9月份,终末调查在12月份,所以在健康教育后对照组血压和干预组血压均有所升高,但对健康教育前后血压变化值进行比较发现:健康教育组家长的SBP和DBP升高程度低于对照组家长;学生血压有所降低,但两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可见本次学校的减盐健康教育对学生家长的血压控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学生的血压变化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观察时间短有关。
高BMI水平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18].在对家长血压的变化影响因素分析中显示干预组、女性、基线SBP越低、BMI越高,SBP变化程度越大;而干预组、BMI越高、基线DBP越低,DBP变化程度越大。提示是否干预、性别、BMI水平和基线血压值是影响血压变化的主要因素。在干预过程中也发现男性在知识的接受和行为的改变上较女性困难,因此血压变化情况不如女性明显,而随着年龄增长,BMI越高,人们也更愿意去改变行为以提高自身健康。
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在逐年增长,整体来看,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呈上升趋势但依旧处于较低水平[23].根据人群特点找到合适的健康教育方式是预防控制高血压的主要途径。本次基于学校的减盐健康教育促使一些家长行为的改变和血压的降低,希望可以为探索降低高血压的方式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何柳,石文惠。人口老龄化对中国人群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的影响[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2):121-124.
[2]Perez V,Chang ET.Sodium-to-potassium ratio and blood pres-sure,hypertension,and related factors[J].Adv Nutr,2014,5(6):712-741.
[3]He FJ,Li J,Macgregor GA.Effect of longer term modest salt re-duction on blood pressure[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3,(4):CD004937
[4]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6):624-632.
[5]李洋,胡洁,郭海健,等。社区高血压前期生活方式群组干预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10):971-974.
[6]颜力,李妍,武阳丰。减盐防控高血压:中国人群的证据及应对策略建议[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1,32(12):1188-1192.
[7]Xi B,Hao Y,Liu F.Salt reduction strategies in China[J].Lan-cet,2014,383(9923):1128.
[8]戴伦。强化限盐是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的重要策略之一[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6,24(9):815-818.
[9]王灿楠,赵华硕,刘沛,等。三种宣教干预方式对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J].卫生研究,2007,36(1):85-87.
[10]赵芳,张普洪,钮文异,等。北京市中小学生家庭成员钠盐摄入量与相关知识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6):840-843.
[11]宋超,马冠生,刘爱玲,等。我国四城市中小学生家长调味品及含盐高的食品消费状况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5,31(4):348-353.
[12]翟艳丽,冯向先,原建慧,等。长治市五年级小学生及其家庭减盐健康教育认知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7):990-992.
[13]刘艳荣,司壮丽,孙立萍,等。黔北地区大学生营养KAP调查分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5,21(3):78-81.
[14]种冠峰,相有章。中国高血压病流行病学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3):301-302.
[15]Abdu IT,Taura MG,Modibbo MH,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BMI,blood pressure and age among Fulani ethnic population of Ja-ma'are[J].Int J MedSci Public Health,2014,3(7):822-826.
[16]贺媛,曾强,赵小兰。中国成人体质指数、年龄与血压水平相关性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6,32(1):69-72.
[17]郭亮亮,苏虹,许祥青,等。安徽省某地区人群高血压危险因素定量评价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11):930-933.
[18]王冲,侯晓雯,时景璞。辽宁省凤城市35岁及以上农村居民体质指数和高血压的关系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11):1109-1112.
[19]李宁,游弋,潘磊磊,等。辽宁省城乡居民正常高值血压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10):979-982.
[20]贾贡献,余金明,林凡礼,等。高血压患者吸烟状况与心血管危险分层的关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21(4):340-345.
[21]邵静,辛化雷,崔静。青岛市35~74岁居民血压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6,32(6):742-747.
[22]苏海。血压的季节性变化[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9,17(10):880-883.
[23]赵艳芳,白雅敏,王卉呈,等。我国18岁及以上城市居民高血压知晓率现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18(2):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