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他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如何把这样一个时代楷模、优秀人物搬上戏剧舞台,把张扬时代精神的真人真事,变成艺术典型,演绎成舞台上的精彩
以下为本篇论文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精辟论述中,反复强调和要求我们文艺工作者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同时指出,"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 "河北梆子现代戏《李保国》的创作过程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习总书记的指示就是我们艺术创作的真正原动力. 只有在波澜起伏的改革大潮中,在火热和丰富的现实生活中, 才能别开生面地讲好"中国故事",才能发现我们故事中的主人公改变现实、改变命运的艰苦历程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发现他们永远激励自己,也激励他人的精神高地,发现他们始终坚守的价值坐标.
李保国是河北农大的教授,他用了人生中的 35年,双脚走进太行,让 140 万亩荒山披绿,十万多农民脱贫,28 项科研成果,36 项实用技术,他用信念、知识、热血和生命,在那里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2016 年 4 月 10 日, 终因积劳成疾, 心脏病突发,不幸离世,享年 58 岁.
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他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如何把这样一个时代楷模、优秀人物搬上戏剧舞台,把张扬时代精神的真人真事,变成艺术典型,演绎成舞台上的精彩. 创作之初,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宣传部明确指出,作品要紧紧贯彻习总书记的批示精神,抓住人物的特点,深入实际,认真打磨,用艺术规律创作一部精品. 所以,作为创作者, 为了不把人物的先进事迹平面地放在舞台上、罗列在戏剧里,我们决定仅仅把李保国的先进事迹作为线索,重新走进太行山,在深入生活中进行一次新的体验和寻找. 寻找什么? 寻找英雄人物精神和情怀的高地,寻找他甘于奉献,甘于牺牲,甘于为农民付出一切的精神洗礼过程, 寻找英雄人物生命的价值坐标,同时,也要寻找李保国不同于其他先进人物的个性和色彩, 寻找这个人物的独特和陌生,总之我们要寻求在舞台上,把习总书记对李保国的评价作出最好的艺术诠释, 让作品有一种永恒的生命力. 于是,我们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几乎走遍了李保国在太行山工作和生活的所有村落, 走进了河北农业大学,走进他的办公室,他的家庭……与那些山村的农民,基层干部,与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与他的妻子、儿子……无数次的交谈、采访,渐渐地我们进入了人物的内心、情感、性格,乃至他的艰难、疾病……我们像经受了一次洗礼,经历了一次真正的体验和感动,一次次地流泪,一次次地思考,一次次地为李保国的坚守和担当,彻夜难眠.
也许正是由于这些感动, 我们找到了戏剧种子,夯实了主人公的精神高地,编织了有张力的人物关系,找到了有情感烈度的冲撞和细节,讲出了一个既有价值坐标,又有艺术感染力的故事.
是的,生活让我们有更多的发现,更多的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