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HSE管理体系;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含义与应用
1 HSE管理体系的产生以及其重要性
HSE管理体系的建立要追溯到二十多年前.早在1986年,壳牌石油公司因为在石油作业中操作不当,而导致了一场重大事故的发生.事故发生后,壳牌石油公司比没有不了了之,而是认真反思总结,并且建立了HSE管理体系,进一步确保了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健康.所谓的HSE管理体系,实质上是把施工过程中,对于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环境(Environ?ment)这三者的监控管理进行有机地结合,让三者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让整个管理系统从静态过渡到动态.就这一系统的运行过程而言,首先,该系统可以对事件的未知、潜在风险进行评估预测,然后再进行分析,明确自身会产生怎样的安全隐患,最后,及时采取相对有效的解决办法,规避后续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具有很好的防范性、监控性.这一体系的合理运用,可以大大降低工作中的风险指数,并且在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同时,还能减少环境的污染,避免生态的破坏,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的体现. HSE管理体系其主要包括评估预防与后续完善两个部分,因此具有很高的自我筛查约束与自我调节改善能力,较为自动化与现代化,且保证能够对健康、安全、环境三者进行合理的管控,因此,在如今石油天然气企业中被广泛运用,且其未来的发展势头不可估量.
2 HSE管理体系在油气田地面建设中的含义
现如今,我国对于油气田地面建设的主要工程包含了:联合站的建立、转接站的架设、增压点的确定等.这一系列的建设工作,都需要HSE管理体系的保驾护航.虽然为了确保生命财产的安全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同HSE管理体系相比,仍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因此如何建立、完善HSE管理体系,并将该体系运用到施工作业的管理中,是我们目前该重视的问题之一.首先,我们应学习该体系的优点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与短板,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明确安全与环保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分析,让HSE管理体系得到相应的完善与合理地运用.除此之外,在对体系进行完善改进的同时,也需要对人员进行适当的管理.要建立合理的职责划分制度,清晰地界定出责任人、将责任落到具体的人头上,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每项工作开始之前,都需要签订"HSE责任合同",让每一个部门,每一位员工都能清楚地了解自几分内的职责,同时也便于后续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据可循,有据可依.另外,对于安全事故责任人,应持有绝不姑息的态度,在弄清楚事故的起因、经过后,要对责任人进行认定,并给予他严厉的处罚,以一儆百,警示其他人,从而提高其职业道德与责任感.同时还要对隐患进行彻底的排除,不能不了了之,要严格杜绝相似事故的再次发生,让生命、财产安全不再受到威胁.鉴于HSE管理系统的现代化、科学性等多方面优点,应将其进行大力的推广,并且有效地应用与油气田地面建设中去,从而确保了油气田企业能够稳定地立足于当今的市场,同时得到长远地发展.
3 要将HSE管理体系做到位
目前,随着科技技术的高速发展,管理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较为完善成熟的管理手段,主要是数字化管理与远程控制管理.相较于其他方式,这两者较为科学,同时也更符合现代化管理的要求.而先进的管理体系需要对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要用适当的方法,排除、规避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风险,让意外伤害不再发生.而在石油等项目投产运行之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技术考核,确保其专业技能的扎实过关,让后续施工作业能够更为规范、高效地进行,要严格杜绝一些专业知识水平低,职业道德不高的人混入施工现场中,为施工作业带来麻烦与影响.
4 加强HSE管理体系的好处
我们应竭尽所能,将HSE管理体系深入贯彻与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中去,在对油气田进行挖掘开采的过程中,要确保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不受到危害,同时也不能以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作为获取利益的代价.HSE管理体系的运用,让施工作业更为绿色健康,同时还能避免资源的浪费,降低成本的投入,为油气田产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5 结语
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环境(Environment)三者是HSE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在如今被广泛运用于石油、天然气企业管理中,我们应将该体系全面推广,大力实施,让健康、安全、环境等问题从源头上得到解决,从而确保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未来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成思. 油气田地面工程突发事故的安全防范[J]. 天然气与石油,2016,(01):111-114+14.
[2]刘晓莉. 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安全环保监督管理分析[J].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15,(03):62-63+75+79-80.
[3]李继华,杨晓明. 浅析HSE管理体系在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中的应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20):208.
[4]闫红军. 油气田地面建设场站工程工期目标管理体系的建立[J]. 油气田地面工程,2011,(09):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