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9章

    第70章

    领头人

    过了元宵节,

    年节就算结束了。

    陆柳忙着炒酱,顺哥儿搭手帮他,又是烧火,

    又是洗切菌子和肉丁。

    这季节还有点冷,

    陆柳想跟他换换,顺哥儿不用换,他冷了就烧火,暖了就再去切切丁,挺好的。

    上回陆杨说了,

    这个酱可以大量制作,陆柳隔天就收拾出来了许多空坛子。

    黎峰还满村的回收,

    收回来洗干净,放太阳底下晒干水分,

    只等着用。

    寨子里的空坛子,多是小酒坛子,两斤装的。

    大酒坛子也有几个,是二十五斤装的。

    这些都清出来,

    凑一凑,想一次给县里送上一百五十斤的酱。

    他们这里吃酱挺厉害的,平常家里没菜,

    挖一勺酱,拌野菜都能下饭。

    菌子酱里有肉丁,价格没有抬很高,

    销量不是问题。

    陆杨当时是说,

    等他们做出大量的酱料送过去,他就能弄个试吃小摊,来来往往的客人都尝尝味儿。

    陆柳学着了。村里过日子,

    本来就有人情,互相送送这个、送送那个都是正常。他在饭桌上提出这个想法,陈桂枝也没往外送,就拿一碗摆在小铺子的桌上。

    附近有人在饭点端着碗过来玩,顺手夹一筷子,都叫香。互相之间说说,更多的人带来饼子、馍馍来吃酱。

    吃几回,心里惦记,也来照顾生意了。

    不照顾不行呀,碗里就那么点,也不好蹲他们家里吃。

    陆柳跟顺哥儿脸皮薄,他们话赶话的,说不定就真的吃上了,陈桂枝在外守着,没法吃白食。也都搭着一斤一斤的买着吃。

    陆柳看菌子酱在寨子里都能卖得动,晚上泡菌子都要把盆泡满,第二天把锅铲抡得起火星子。非常有干劲。

    顺哥儿跟他说:“我听安哥哥说,有别的人家在试着炒酱了。”

    安哥哥是姚安姚夫郎。

    陆柳也听他说了,这都没事。

    一家两家的,不成气候。

    就像现在,寨子里家家户户都有山货,也都能收山货,可谁家也没他们家热闹。

    黎峰抽空过来看一眼,跟他说:“下回我去县里,找铁匠定个大锅、大锅铲,家里做饭的锅还是小了,一锅锅的炒,把你俩都耗这里累坏了。”

    陆柳擦擦汗。小锅炒酱真的太慢了,一次出个三斤多。量少,抡锅铲的次数不少。

    他这还想赶工,两口锅都用上了,在灶台上左右手的炒酱。

    黎峰力气大,得了空就来换他,加调料的事让陆柳来办,他只管炒。

    别说一天天的炒下来太累,灶屋里闷着,人喘气都没新鲜的。

    他说:“我在前院里,搭个露天的大灶台。晴天就在外头炒,雨天休息。实在赶工,就再搭个棚子。”

    刚好大铁锅是需要配大灶台的,正好堆土做一个。

    陆柳知道铁贵,这生意才刚开始,还没挣出银子,他不想现在就花钱,跟黎峰商量道:“我们这儿就辛苦几天,等哥哥那边试吃过后,我们看看这个酱好不好卖。卖得好,哥哥也给我们结货款了,拿了银子,再去买锅,你看行吗?”

    卖酱是等着卖出去再算银子,他们家里银钱不多。

    这阵子拿货花销大,各处还没回本。家里看着热火朝天,实际都在往里贴补。

    等了结货款,他们手里宽裕点,再考虑别的。

    黎峰对银子的事有数,最近来卖山货的人也多了起来。

    他们家小铺子开着,菌子酱炒着,山货收着,打年糕的家伙都搬来了,一家子可有奔头了,每个人都忙着。

    来家里玩的人都是自己扎堆聊天,看他们一家子忙得团团转,纷纷坐不住。

    别的东西没到季节,山货谁家里没有啊?都掏出来整理整理,晒一晒。

    品相差的,有破损的,留着自家吃。卖相好的,都拿来卖了。

    陆柳跟顺哥儿在灶屋脱不开身,陈桂枝就在外头收山货,也看着小铺子,时不时要去打酒卖盐。

    黎峰也有事忙,换陆柳出去透个气,再换回来,他就急忙忙去后院搭兔子窝。

    兔子窝很大,他沿着畜棚,跟院墙之间做夹层,占地面积比畜棚都大。

    为着兔子好生养,黎峰是用土砖搭窝,挡风防热,把它们都料理得好好的。

    一长条的兔子窝,他为着方便做格挡,是用的细竹竿绑草绳做隔栏。多个隔栏多个窝,撤掉也方便。

    现在是幼兔住一窝,母兔住一窝,要卖掉的公兔住一窝,留个小隔栏配种用。

    他们家兔子不多,母兔有两只,公兔三只,小兔子五只。

    陆柳都养得很好,暂时没有出现蔫头蔫脑的病秧子,瞧着就喜人。

    前屋后院,家里四个人,都忙成了陀螺。

    二田跟王冬梅听见消息,带着十个鸡蛋过来看看。

    说是看娘,实际是满院子打听。

    又看小铺子,又去灶屋看炒酱,还到后院看兔子,前院晒着的山货,他俩不看。

    王冬梅嫁来有两年多了,陈桂枝每年都晒山货,她早看熟了。

    这两口子,过了分家哪个劲儿,还没开始翻地,两口子住大房子,舒坦了几天,回到王家,又被人安慰哄话,有了主心骨。

    再是分家,那也是亲母子、亲兄弟。明面上不撕破脸,就是一家人。既然是一家人,他们想来讨口饭吃怎么了?

    陈桂枝不客气,使唤他们干活。

    前院的山货要过称、挑拣。

    自家还在炒酱,泡好的菌子要洗。

    得洗干净点,不能藏沙,咯着牙,客人下次不买了!

    肉不让他们过手,小铺子只能看,货架后面都锁起来了。

    货架就是黎峰定制的大长桌子,跟墙壁之间挂着钉子上了锁。

    非要过去,就得爬桌子,这样不好看。

    他俩是想来讨口饭吃,任劳任怨干着活。

    陆柳看他俩好像老实了,他连着炒两天酱,胳膊都酸了,就跑去叫二田过来炒酱。

    二田是男人,平常下地干活的劳力,有力气。

    他瞪眼看着陆柳,陆柳莫名:“怎么了?你们不是来干活的吗?”

    二田憋着气去了。

    炒酱真的累人,不比种地好多少。

    陆柳还要在旁看着,每样食材的顺序都不一样,肉丁跟菌子丁都是预处理好的,一样样的下,大酱用着像不要钱的一样,大勺大勺的往里加。

    他们家的大酱,比陆杨用的大酱便宜,酱香是不够的,味道也不够咸。陆柳想了法子,把这个大酱预处理过,比较糙的手法,他在大酱里加水加盐,炖开锅了,味道就咸了,加到大锅里炒炒,被其他的食材吸收盐分后,口感还不错。

    他尝过味儿,跟哥哥炒制的浓郁咸香有点差别,总体是更加鲜一些。咸味嘛,还不错,下饭足够。再来一口的馋人劲儿也有。

    硬要品出差别,那就是个人口味差异。看喜欢咸香一点的,还是喜欢鲜香一点的。

    二田来炒酱的第一天,很是憋气。

    第二天,他就笑眯眯的,炒酱的时候,还总跟陆柳说话,想要套话。

    陆柳预处理食材的时候,也有往里加调料。

    白天人多眼杂的,他都是晚上处理食材,白天取用炒酱。包括炖酱增鲜都是夜里炖好,放在炉子上备用。

    知道顺序没有任何作用,二田干得有劲,他就可劲儿使唤二田炒酱。

    顺哥儿见状,也有样学样的,去使唤王冬梅来切菌子丁。

    有人帮工,陆柳能空出手,他抽空到去喂兔子,观察兔子的生长情况和身体情况。

    当然,他是一个很公平的爹爹。他看兔子的时候,都会先看看二黄,跟二黄简单玩会儿。

    再得一些空闲,就去小铺子里坐坐,端盆水,一点点的搞卫生,擦一点算一点。

    这根本不算歇息,陈桂枝叫他到外面说话,他才搬着小板凳过去帮忙挑拣山货,娘俩坐一块儿聊聊天。

    陈桂枝问他:“你看二田两口子干活利索吗?”

    陆柳点头:“挺好的,我都省力了。”

    陈桂枝又问:“你愿意请他们来做帮工吗?”

    陆柳眼睛睁大。

    他当然不愿意!

    这两口子干活是有目的的,肯定是为了学炒酱的手艺,都是假勤快。使唤使唤算了,长久干下去,迟早被偷师,他可不干。

    可是娘这样问了,是不是娘心软了呢?

    陆柳小小声表达抗拒:“不大愿意。”

    陈桂枝点头:“你心里有数就好。”

    陆柳顿时高兴了。

    娘也不愿意让二田他们来干活!

    他们收拾山货,是把大圆簸箕放到木墩上,一袋袋的山货倒出来,人围着簸箕坐,手边都有竹篮。

    品相好的,挑出来,再倒到别的簸箕上,放到架子上继续晾晒。

    品相差的,他们剁丁炒酱没关系。都收拾出来,等着有空盆,就泡着。泡好了洗洗切丁备用。

    陆柳会挑拣,人也是真勤快,问他累不累,他都说累,坐下来,手却没停。

    陈桂枝看他这样,语调也软了。

    “你跟你哥真是不一样。”

    陆柳嘿嘿笑:“我哥哥比我能干,我脑子不灵活,就多多干活。”

    俗话说,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他要好好努力!

    陈桂枝说要教他东西,过日子的东西很琐碎,没说像入学一样,还有启蒙书籍,一个字一个字的教。

    她教东西,就跟陆柳识字一样,先认马上就要用到的字,按需学习。

    她跟陆柳说:“家里忙,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我们家这几个人是忙不过来的。这几天你也听见了,很多人都开玩笑的试探,问我们要不要请人手。我那几个老朋友就算了,大峰也有几个兄弟上门,还是打年糕那批人,问大峰要不要再搭伙。”

    陆柳都知道,他在灶屋都听说了。

    他在寨子里结交的人少,姚夫郎离得近,常常过来,也会帮忙干点杂活。苗小禾在新村,也经常过来,说是找陆柳问问怎么养兔子。

    陆柳养兔子的时间短,兔子养得再好,也没有学习意义。要再等一段时间,再久一点,他多养几窝,见过兔子的各种情况,才好有经验传授。说起来还是挣钱的事。

    再是前阵子,他主动对陈夫郎示好,虽没得到好话,陈夫郎也来得比较勤快。

    或许他的脑子、他的心思依然讨厌陆柳,可他的肚子做出了选择。山寨和新村,两头走走看看,这么多户人家,就陆柳这儿红红火火有奔头。他还能把财神爷往外推啊?

    这些人,要怎么选择呢?

    陆柳乖乖等着后话,陈桂枝却没教他怎么选。而是说:“领头拉伙的人,要让大家伙信得过。怎么叫信得过?这不是你炒酱,他们就跟着你炒酱,你养兔子,他们就跟着你养兔子。是相信你的能力,知道跟着你干就会有好日子过。也信得过你的为人,知道你公平公正不徇私。也相信你有主心骨,遇事不慌不乱能稳住人心。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信你公平公正。

    “你不能偏帮,不能徇私,银钱的事,最怕牵扯不清。这笔账算不明白,再大的买卖都搂不住。你能做到这点,有带着大家吃饱饭的决心,再小的买卖也能聚起人心。”

    陆柳认真听完,努力记下,反思他有没有这种品质。

    家里的营生还是太杂太多了,别说外人了,他们自家都不知道哪个长久,哪个最挣。

    现在的红火日子,都是大把的银子往外流,目前还没回本。好日子虚着,别人自然信不过。

    主心骨,陆柳没有主心骨。他遇事就会慌,非得要人给他拿个主意,他才好继续做事。

    公平公正……分钱的事,他肯定会坚守原则的。不是他的银子,他不要。

    这样说起来,他想要成为领头人,还有好长的路要走。

    过一会儿,黎峰挑完水回来,看他俩聊得挺好,也过来坐。

    “在聊什么?”

    陆柳见着他就笑,告诉他:“娘在教我怎么做领头人。”

    黎峰也想学着。

    陈桂枝就问他:“你说说你是怎么领头的。”

    黎峰:“……”

    他娘也真是的,这凳子都没坐热乎。

    黎峰那点经验,一半是娘教的,一半是自己实践摸索出来的,到了陆柳这里,他也不说虚话,跟他讲得很糙。

    “领头就是让人吃饱饭,挣到钱,有命花。”

    至于怎么挑人,选人,黎峰也有一套。

    “不怕死,听话肯干吃得了苦。”

    “嗯……”陆柳迟疑道:“我这儿应该不用生生死死的?”

    黎峰问他:“那你这儿需要什么?”

    陆柳也有想法,第一条,肯定得信得过。第二条是听话,不然他说一句,别人顶十句,他也吵不过,这活没法干。

    再就是勤快肯吃苦。这些活真的累人。

    余下的,他还没想到。

    陈桂枝跟他说:“这些东西,说来说去,都是虚话,你要往你会的东西上琢磨,才能品出几分道理。你会做饭,佐料很会放,手里有准头。你现在就把我们家这些营生,当成主菜。你挑选一些调料放进来,把心上的准头练出来。”

    陆柳听到这里,才感觉明晰了一些。

    说起来,他这段时间一直稀里糊涂的,来找他的人很多,但他始终不知道该试探什么,怎么选出合适的人选,跟人聊天都磕巴。

    如果是做菜,那他们家的小铺子就是个荤素搭配的菜。

    这道菜稳当、实惠,人脉在,就能细水长流的积攒财富。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