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9章

    车夫小心的觑一眼凛凛立于旁侧的太子殿下,做贼似的,轻飘飘甩了一鞭子,小声:“驾……”

    回了府,华缨拎着东西入内,与车夫交代一句:“今早之事,不必与旁人说。”

    车夫愣了下,旋即连忙点头,“大小姐放心,小的连大爷都不说!”

    华缨满意离去。

    她回来时辰正好,热腾腾的肉包子刚出笼,站在院子里都能闻见香气。

    东西放好,华缨便去了爹爹门前,敲门喊:“吃饭啦——”

    片刻,她附耳听,果然!毫无动静!

    想了想,华缨跑回房里,将那小巧的机关拿来,又往里面塞了几块碎石,将那东西挂在了他爹床榻的窗下。

    啪、啪、啪……

    日行一善的积功德。

    华缨净了手,刚用帕子将手上水珠擦干,便听正房那边吱哇乱叫的恼声骂她扰人清梦。

    华缨不甘示弱的回嘴,“日上三竿了,肉包子都凉了!”

    假的,她心里默默补了句。

    院中丫鬟们听着这父女俩喊话,个个儿捂嘴偷笑。

    用过早膳,华缨便拎着早起买来的东西去了苍邬院。

    二叔上值去了,华敏和华宋在书房做功课,华缨先来了婶娘屋子。

    “这是给二表姐的,婶娘去吃席时,替我送去吧,这个盒子的四支珠花,给表姐们自个儿分着戴。”华缨没将那花纸拆开,她懒得重新包。

    宋喜面上讶异藏不住,略一想,又嗔道:“不是说好咱们娘仨一会儿去逛铺子吗,怎的自个儿先将这礼买了?”

    “今日醒的早,神清气爽,便索性趁着清早去了,过会儿晒得慌,我懒得动。”华缨如是说。

    宋喜不置可否,又问:“你表姐的席面,你也不去吃了?”

    华缨忙不迭的摇首,无赖道:“婶娘和阿敏替我恭贺表姐就是啦。”

    宋喜想说什么,又忍住了。

    夫君说,人越是聪慧,思虑便越重,泱泱既是已有决断,想来也是深思熟虑的,她不好驳。

    华缨交代完,长舒口气,去书房盯着那姐弟俩读书了。

    .

    门前的杏子由绿变黄时,家家门前插艾草,忙着包粽子了,院儿里都飘着粽子的清香。

    落日熔金。

    院儿里都是笑闹声。

    “这个是蜜饯儿的,好甜啊!”

    “红豆的也好吃。”

    “闺女,给爹剥一个。”

    徐鉴实回来,便听得这么一句使唤人的,顿时朝那四肢不勤的瞪去。

    泱泱也当真是惯着这当爹的,剥了颗白胖胖的粽子给他端来,还贴心的沾了砂糖。

    “祖父下值回来啦!”华缨看见他,手里的粽子一转,就那么递了去。

    徐九涣:?

    徐鉴实毫不客气的收了孙女的孝敬,也没顾得净手,拿起瓷碗里的银匙挖着吃,眉眼笑得沟壑纵深。

    “别笑了,褶子都扯出了二里地。”

    身后徐九涣幽幽道。

    徐鉴实懒怠搭理他,又吃两口,还是没憋住,“你成日闲着,也不嫌难看?”

    徐九涣捏着颗棋子,眉梢微挑。

    老头儿不实在啊,吃着他的粽子,还挑他的理儿。

    那厢,华敏吃着甜滋滋的蜜枣粽子,抬头笑嘻嘻道:“祖父,大伯才没闲着呢,上午逛了铺子,带回来只鹦鹉,毛色漂亮极了,大伯用过晌午饭便忙着教那鹦鹉说话呢,这会儿才得空坐坐。”

    徐九涣啧了声,“过会儿就将你那一只炖了喝汤。”

    华敏‘啊’了声,撒娇道:“别啊,错啦错啦~”

    认错也为时已晚,徐九涣被老爹不善的目光瞪着,耸耸肩道:“那主家要将两只鹦鹉拔了毛,我日行一善,将它们买了回来。”

    “……花了几钱?”徐鉴实问。

    徐九涣弯腰穿靴,行至门前,才回首理直气壮道:“五两银子。”

    徐鉴实:!

    手里的银匙险些砸那纨绔子脸上!

    晚间,用饭时,徐鉴实看向孙女,问:“明日端午宫宴,泱泱可要跟祖父一同赴宴去?”

    几双目光顿时都落向了华缨。

    宋喜咬着根青笋不敢咽,便是连呼吸都不觉轻了些。

    徐九涣咔嚓咔嚓咬着脆骨,姿态懒散,闻言,桃花眼尾掀起,道:“那我呢?”

    徐士钦也有赴宴资格,明日少不得带着妻儿去吃宫宴,只他在家里,多凄惨,多可怜?

    华缨眼睫稍抬,乖巧道:“我跟爹爹在家里过节就是。”

    “明日我也在家,”华敏咽下嘴巴里的火腿,又理直气壮的嘀咕:“我瞧他们不顺眼,不愿行礼。”

    徐士钦木然一瞬,抬手揉了揉怦怦跳的眼皮。

    “明日大相国寺有热闹,可让你大伯带着你们姐妹去瞧瞧。”徐鉴实道。

    话音还未落,徐九涣忽的抖了抖袖子,兜起了两袖清风,厚颜道:“身无分文,有甚好逛的?”

    说着,又兜兜闺女的精致小荷包,“瞧,穷光蛋。”

    华缨:…………

    你冒犯不?

    徐家几人,每月都有月例,吃食衣裳,都是公账上出,华缨和华敏是姑娘家,除了衣裳鞋袜,钗环首饰也时常打新的,便是如此,宋喜和徐鉴实也时常给他们塞些零碎银子花用,当真是算不得穷光蛋。

    只不过……华缨如今日日在府中,腰间的小荷包里,铜板换成了芍药花干罢了。

    晚饭后,华缨沐浴出来,便见绿稚姐姐捧着个匣子进来,对上她疑惑的目光,绿稚忍笑道:“老爷吩咐人送来的,说是只给您用,别给主子败了。”

    华缨:……

    .

    翌日。

    东宫。

    赵徵脱了汗湿的衣裳,擦了身,闻津拿着药膏进来,替其擦在左侧肩胛骨处的淤青,犹豫一瞬,闻津说:“殿下,皇后娘娘一早,便差人来,说请您去福宁宫用早膳。”

    闻言,赵徵神色未变,语气淡漠的‘嗯’了声,他抬起手臂动了动,拿过木架上撑着的红罗裳绣藻的衮服换上,带着闻津往福宁宫去。

    不怪闻津说起时,是那副口气,赵徵对平嘉皇后的心思也不是一无所知。

    昨日苏扶楹便递了牌子进宫了,说是给平嘉皇后送端午粽子,傍晚时也没出宫,留宿在了赵商絮的宫殿。

    这样的清晨,平嘉皇后差人来传他去用早膳,多不过是想趁着宫宴前女眷们进宫,过来福宁宫请安前,让他与苏扶楹见上一面。

    自他们从陵王府搬进了皇宫,平嘉皇后许多次旁敲侧击的与他说,多提携外家,镇国公是他亲舅舅,定会全力推他登上皇位,大抵是他未应承什么,那几年,苏扶楹在宫中住着,早晚请安,少不得碰见,苏扶楹与商絮一般,哥哥喊着,赵徵便也将她当作妹妹看,她们筹谋的心思,他权当不知。

    福宁宫,宫人们正洒扫。

    殿内日光和煦明亮,平嘉皇后坐在榻上,满目柔和的看着矮案对面身着烟紫罗裙,正轻声说话的姑娘。

    赵徵目光一挪,在稍远些的绣凳上看见了闷头剥荔枝的妹妹。

    赵徵唇角不觉朝下压了压,抬步进了殿。

    “儿臣请母后安。”

    “太子来了,过来坐吧。”平嘉皇后道。

    苏扶楹自软榻上起身,莲步轻移,盈盈一拜道:“太子哥哥。”

    “哥哥。”赵商絮喊着,将手中的剥了壳的荔枝朝他递了递,“很甜的。”

    赵徵伸手接过,却是没依平嘉皇后的话,过去软榻落座,他唤了宫人搬了个绣凳来,“摆在公主旁边吧。”

    平嘉皇后细眉轻蹙了下,“许久没见你表妹了,坐近些,好说说话。”

    赵徵眉眼稍垂,拢了拢衣袖,“母后待客就是,表妹与我,也无甚可说。”

    第35章

    兰草香包。

    苏扶楹敛眉低首站在一侧,

    姑娘家上赶着,总归是难看的紧。

    而赵徵,便是仗着她不会失了规矩纠缠,才敢说这句。

    平嘉皇后神色不善,

    可她对这儿子,

    向来没法子,

    她抬眼,朝侄女使了个眼色,道:“今岁新贡的荔枝,

    你也去尝尝吧。”

    偌大的福宁宫,总不至于只有这一碟子荔枝,

    可平嘉皇后没使唤人新上,

    苏扶楹便也抬脚行至那兄妹俩身侧。

    赵商絮看看自己吃了半碟子的荔枝,有些心虚的起身,“表姐坐这儿吧。”

    苏扶楹轻笑笑,摇首道:“公主坐吧。”

    表姐妹谦让,那厢平嘉皇后招手,道:“阿絮过来,与母后说说话。”

    赵商絮抿抿唇,看了眼哥哥,

    提起裙摆朝母后走了过去。

    苏扶楹遂也在绣凳坐下了。

    荔枝汁水丰盈,美人指如削葱,根根纤细白皙,汁水顺着指缝流到掌心,总是带着些颓靡之色。

    余光里,

    那道身姿笔直的身影,目不斜视,

    未曾投落一丝目光来。

    苏扶楹唇轻动,侧首道:“太子哥哥尝尝这荔枝。”

    赵徵今日着衮服,青裳红裙,这样清丽的颜色,却也压不住他身上那股子不近人情来。

    闻言,他浓睫微侧,漠然道:“你自己吃吧,我不喜食甜。”

    瞎话张嘴就来,方才赵商絮递给他的那颗荔枝是喂了狗不成?

    难为他编这蠢话来搪塞敷衍她。

    苏扶楹面上端着温柔笑,兀自吃了指尖捻着的饱满荔枝,满口清甜。

    赵徵不要她献殷勤,可她有所求,便少不得放下些脸面,殷勤备至。

    “听闻太子哥哥近日领了差事,扶楹还未恭贺呢,正好今日端午,这只趋避邪祟的香囊,便当是我给太子哥哥的贺礼吧,还望莫要嫌弃。”

    苏扶楹说着,自袖袋里掏出一只青玉色的香囊,双手递给他。

    到底是姑娘家,抬袖间香气馥雅,姿态小意柔情,就那样目光温柔的望着他,等他来接。

    平嘉皇后在旁,瞧得心里满意,姑娘家柔些,再是铁石心肠的男人都得心软。

    香囊送了,睹物思人,少不得时常想起,再磨些时日……

    “我有了。”赵徵淡声道。

    骨节分明的手,似珍而重之的从袖袋里摸出所藏之物,慢条斯理的挂在了蹀躞上的白玉旁。

    ——是一只盈粉的香包,绣着姑娘家喜欢的海棠,下缀五彩丝线的流苏,很应端午寓景。

    苏扶楹神色一顿,递出去的动作僵住了。

    稍远些软榻上坐着的平嘉皇后,神色倏然一变,语气严厉训斥:“你是太子,什么狐媚子的东西也敢戴在身上,成何体统?”

    赵徵抬眼,面容正色道:“这是华缨所赠。”

    殿中,几张脸上神色皆怔。

    “她祝我端午安康。”

    .

    尚不知送了人家一只香包的华缨,此时正赖赖唧唧的躺在床上,抠不起来。

    “我今日乏累的紧,不想出门。”华缨抱着小被子,体面道。

    “赵记的卤煮,陈家的樱桃煎,还有东桥的滴酥,你不想吃吗?”华敏坐在她床边,掰着手指头数,眼巴巴的看着她。

    华缨想了想那滋味,道:“你回来会给我买的。”

    华敏:……

    她垂头丧气的出来,院中坐着逗鹦鹉的徐九涣毫不意外,厚颜道:“大侄女儿,借大伯些压岁钱用用。”

    院子里安静了。

    华缨闷着脑袋在床上赖了片刻,爬起来换了身轻便束袖口的衣裙,抱着大刀出屋练刀去了。

    时辰尚早,刚用过朝食没多久。

    日光和煦又安静,穿过枝繁叶茂,落在飒飒踏踏的姑娘身上。

    院中伺候的小丫鬟们纷纷跑出来瞧,好不赞叹。

    大刀扫过繁茂的枝叶,一簇开得正艳的石榴花朝檐下站着的几个丫鬟飞去!

    “啊……”

    “小姐……”

    几声惊讶,慌手慌脚的接住了那枝石榴花。

    最后一招式罢,华缨利落收刀,纤细的身姿柔韧,一双眸子似水洗过,晶莹黑透。

    她呼出口浊气,笑盈盈道:“今日佳节,几位姐姐忙完便回家过节吧,端午安康。”

    “多谢小姐。”

    去大相国寺看热闹的徐九涣二人,是在晌午前回来的。

    还未进院子,便听见了华敏清脆的喊声——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