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8章

    刺耳的声音消止,愈发显得殿中静得可怕。

    赵徵安静的看着她,几瞬后,道:“即便没有这桩事,殿前兵马司的兵权在镇国公手中也不会握太久。”

    那夜,赵商絮问他,可会那般待自己的皇后。

    赵徵有野心,他要文治武功,这就注定,他不会将权力交付给臣子。纵然今日镇国公府还握着半数的禁军,待他荣登大宝之时,也定然会收回。

    “啪!”

    “那是你舅舅!”

    平嘉皇后手都在抖,怒不可遏道。

    赵徵眼眸低垂,将砸在身上的茶碗捡起放回案桌,骨节分明的手指掸了掸衣袍上的茶渣,语气漠然:“所以,我不会动他们的富贵。”

    从福宁宫出来,回东宫时,行至御园与学宫的岔路,赵徵遇见了拿着两卷书的徐鉴实。

    早前几日,徐鉴实被昌隆帝传召,之后,便如常上值。

    “太子殿下。”徐鉴实见礼道,目光好似没瞧见他身上的狼狈。

    “太傅无需多礼。”赵徵看着往日恩师,“许久不见太傅了,身子可好?”

    “多谢殿下挂怀,臣一切皆好。”徐鉴实淡声道。

    往日师生,此时相顾咫尺,好似街上店家,瞧见一个眼熟的食客,热情出声问上两句,招呼打过,便各自离去,比过路的陌生人好些,他知道他是太子。

    赵徵默了几瞬,道:“先前父皇在朝上训斥太傅之言,乃是权宜之策,还望太傅莫要介怀,太傅是我先生,我之所学,赖以太傅所授,师恩如山,莫不敢忘。”

    “殿下言重了,”徐鉴实微微笑说,“臣蒙皇恩,所授太傅,自是倾囊教授,无需殿下感怀如斯。”

    赵徵垂在身侧的手指轻颤了下。

    “授课时辰将至,殿下若无吩咐,臣便告退了。”徐鉴实道。

    “……太傅慢走。”

    赵徵望着那道好似佝偻了些的背影,行上去往学宫的岔路,注目良久,方才收回目光。

    太傅是回来了,可他已经不在学宫读书,好似印证了昌隆帝在朝上说的那句——不堪为帝师。

    母后怨他,没有帮衬舅舅,苏余兴被父皇收走了兵权。

    可他何尝不是,被父皇轻易与传道受业的先生离了心?

    第33章

    “见过太子殿下。”

    清明刚过,

    天儿便热了起来,夹袄换了春衣,就是傍晚清晨也不必用披风了。

    阴雨过后,几日艳阳,

    府中的丫鬟们忙着将主子的厚衣裳浆洗干净,

    晾晒干了,

    过了熏香封存进箱子里,厚棉被也换了轻薄的,院子里一股皂荚的清香气,

    闻着使人心旷神怡。

    “今年怪的很,才四月天便如五月似的热,

    往年这会儿,

    身上的夹袄还脱不得呢。”宋喜坐在檐下边做着针线活儿边说。

    屋子里,华缨歪在旁边的软榻上,正百无聊赖的翻看着账册,闻言抬头探出窗问:“今年会很热吗?”

    “会吧,”宋喜拿着几条丝线在手中绣帕上比对,“今年雨水也少,田中估计得旱。”

    说着,想起什么,

    又道:“你祖母从前手里有个庄子,去前给了我,那庄子在郊外,是个避暑的好地儿,夏日里瓜果也新鲜丰富,

    等天儿热了,你们姐妹可以去小住些时日。”

    宋喜的爹不出息,

    好在是有她舅舅和外祖母护着,她娘的嫁妆倒是好好的传到了她手里,纵然如此,徐老夫人在时,也总是心疼她没爹娘疼爱,便将那顶顶好的庄子给了她。

    华缨欢喜点点头,忽而一顿,垂首翻了页手中账册,唇角落下道:“再说吧,我不定得空呢。”

    她语气如常,檐下的宋喜却是察觉出些不对来。

    自上回上巳节之后,泱泱便没出过门,初初时,因着公爹被勒令闭门思过,是以他们都小心谨慎,除了徐士钦上值外,旁人都不出门的,也不觉什么,可这些时日,也没见泱泱说想出门玩儿,就连被揪着功课的阿敏都跑去买了两回卤煮吃。

    晚间,宋喜将这话与丈夫说,“你说,泱泱要一直不愿出门可怎么办?”

    徐士钦泡着脚,心想,姑娘家出门少,性子静,这是好事,虽说泱泱不是那样文静的姑娘。

    “你说啊。”宋喜嗔声催促,有些急的拧他手臂。

    徐士钦握住她的手,道:“过阵儿不是你娘家有喜事,到时去做客。”

    姚家几个姑娘,大小姐姚宝蕙定了亲,比之小一岁的三房堂妹姚宝湘,今年也要过礼了。三房是庶出,三爷身上也领着个闲职,宋喜的三嫂觉得,与其让人家来挑拣她闺女,倒是不如将闺女嫁回娘家,她娘家也是伯爵府,门第相当,她同嫂嫂处得不错,她嫂嫂便是看在她的面上,也定不会苛待她闺女,且世子爷也出息,在军中有差事。

    婆母是亲姑母,夫君是表兄,她闺女嫁过去便是世子夫人,日子过得定是比嫁去旁人家舒坦,三夫人对这桩亲事再是满意不过了。

    如今宝湘十六了,今年定亲,明年十七岁,秋日里成亲刚刚好。依着三夫人的意思是,趁着天儿热起来,且先将定亲礼过了,省得等热起来,人懒怠走动。

    日子挑了个双福,定在了五月初六。

    “那还有一个月呢。”宋喜扯扯他衣袖,不甚满意的说。

    徐士钦握着她的手,叹声道:“夏日的衣裳也该裁了,不必让人将料子送上府来挑,你们母女几个去逛逛铺子,挑挑料子,再看看金银首饰楼有什么好看的钗环首饰,再不济,去观礼吃席,总得备礼吧?泱泱她们几个小姐妹相处得好,亲自去挑贺礼,也是心意,你这般说,泱泱定也不好让你代劳。”

    宋喜的手不似旁的姑娘家纤细如青葱,她的手有点胖,圆乎乎的,有些不好意思给他瞧,徐士钦却是很喜欢,总是捏在手里把玩,有时她身子不便,他就用她的手纾解,总是惹得人臊的慌。

    “你别捏了……”宋喜往外抽了抽手。

    徐士钦喉结滚了滚,“主意给你出了,过会儿安置,给我弄弄?”

    宋喜红着脸轻推他下,“倒洗脚水去。”

    这夫妻俩操着当爹娘的心,那厢,亲爹正拿石子儿砸闺女的窗户,扰人不得安眠。

    华缨听得间隔几瞬的啪嗒声,都要气死了,一骨碌从被窝里爬起来,没敢去开窗,生怕亲爹手上没准头,那小石子儿砸她脑门儿上。

    她气势汹汹的过去打开门,梗着脖子喊:“徐!九!涣!我要去跟祖父告状了!”

    “没大没小的喊谁呢?”

    亲爹坐在檐下,啃着颗酸李子说,又道:“走啊,玩儿去。”

    华缨当真是忍不住,朝着亲爹翻了个白眼,“您明儿能补眠,我还得打着瞌睡听婶娘讲管家的事呢,不去!”

    说罢,便要关门。

    一条缝儿还没关上,窗户又被砸了下,却是见徐九涣悠哉啃着李子,手中无一物。

    华缨表情一愣,诧异道:“您都会隔空打牛了?”

    徐九涣耸了耸肩,“想学?”

    大抵是因太过聪慧,学什么都简单容易,华缨心性不定,什么都喜欢,却又喜欢不过多久,跑马除外。

    华缨想了想,说:“你打我。”

    徐九涣眼珠子朝那窗户上的机关瞟了眼:……

    做不到。

    “饿得睡不着,你给我煮碗面去。”徐九涣转移话题道。

    这尽是为难人。

    别说煮面,华缨那双手,长至十四都没提过烧火棍。

    那些官家小姐,为着日后讨婆母、夫君欢心,日常学习,点心羹汤是要学的。

    华缨则不然,徐九涣没说过这事,她只会吃糕点。

    “你自己出门吃去,”华缨嘀咕一句,“动静小些,别吵着院儿里姐姐们歇息。”

    说完,她过去窗前,一把薅下那木质的小东西,丢下一句‘我去睡了’,便将房门关上了。

    机关被薅了,动静也消停了,院子里又变得安静。

    第三回了,徐九涣心里低叹,还是没诓得人出门去。

    .

    端午节,宫中有宫宴。

    可比之礼部,工部近日忙得不可开交。

    今年雨水少,河道要修缮,引水灌田,往年用不到的一些沟渠也要挖通,田里的庄稼都要干死了,事事都紧赶着,这便使得人手有些吃紧。

    最要紧的是,官家竟是让太子殿下来了工部做事!本就工程紧张着,管事的几位大人,如今个个儿紧紧皮子,生怕被挑出什么毛病来,被太子告去官家跟前,是以,日日早早分了差事,各自忙得披星戴月。

    赵徵也是。

    这日,赵徵出门早,带着贴身宫人闻津,行至崇仁街时,前面一辆马车停在间铺子前,还未走近,便见一桃眼雪腮的姑娘自马车上下来,似有所觉,罗裙下脚步微顿,抬眼朝这边看来。

    那一瞬,赵徵忽的生出些慌张,握着缰绳的手勒出青筋,克制着想要驾马躲开的冲动。

    晨起的日光清和,她看来的目光也是。

    视线相触不及一瞬,她漠然的挪开了,抬脚进了铺子。

    “殿下,徐大小姐瞧着清减了不少。”

    闻津在旁低声说。

    赵徵没说话,目光稍抬,看了眼那铺子匾额,是间金银器楼。

    “时辰尚早,殿下可要进去与徐大小姐说几句话?”闻津又问。

    “差事要紧。”赵徵淡声道。

    说罢,催马往前去。

    铺子里,华缨站在柜台前,安静的看那陈列的钗环手钏,女掌柜在旁擦油儿,安静的打量她。

    他们铺子,招待的都是达官显贵,掌柜的也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眼皮子上下一打量,虽是觉着这姑娘面生,但身上穿戴不俗,不定是哪家鲜少出门的官小姐,三两下将自个儿拾掇好,掌柜的迎上来,笑问:“小姐是想瞧瞧手钏,还是钗环璎珞?”

    “不拘什么。”华缨说。

    “那贵客瞧瞧这套赤金首饰?”女掌柜说着,自底下瞧不见的箱柜里拿出一套首饰来,金灿灿的,“这是咱们铺子昨儿刚打出的,也是您来的巧,这套首饰在汴京城中这是头一分儿,金钗手钏和戒指是一套的,您瞧瞧,这簪子上的蝴蝶栩栩如生,正适合贵客这般年纪的姑娘们用,精致又生动,自个儿戴也好,送人也体面……”

    女掌柜的长了张巧嘴,三分好能说出七分来。

    华缨拿起那蝴蝶金簪瞧,手轻晃了下,簪子上的蝶翼便如振翅,当真是如掌柜的说的栩栩如生,做工也够精巧,掐丝的蝶翅一丝瑕疵也无。

    华缨又挑了一套珠花,桃花、芍药、芙蓉、莲花,正巧姚家四姐妹分着戴。

    “这两套一同包起来,我送人做礼的,仔细些。”

    “小姐放心,咱们铺子用的花纸,染着花香,花样也雅致,许多贵人都夸的,保准儿体体面面的。”女掌柜的喜得见牙不见眼。

    一大早的,便来了这么位财神爷,谁能不乐?

    华缨将瞬间瘪了的荷包拍拍好,拎着掌柜的包好的首饰出门,脚步随即一顿。

    门前,赵徵在。

    华缨想,昨儿麻雀在她檐下飞的时候,她该想到今日不宜出门的。

    过几日是姚家二表姐的出阁礼,于情于理,华缨便是不去吃席观礼,也该送份礼去。婶娘说,明儿带她与阿敏出来逛铺子,挑些礼送去。华缨辗转反侧至深夜,才想今早早些出门来买。

    时辰早,便也遇不到谁。

    可是,她看见了赵徵。

    华缨不知他在这儿站了多久,垂在身侧的手指捏着骨节,咔嚓轻响了声。

    她不着痕迹的轻呼吸,迈步出了铺子,站在了日光下,福身道:“见过太子殿下。”

    第34章

    蜜枣粽子。

    华缨今日穿了件月白团花纹的裙子,

    发间簪一支珍珠发钗,好似刚过完清明回来,莹莹如月。

    她没朝他走近,二人之间隔着一辆马车的距离。

    赵徵很难去说那瞬间的感觉,

    好像被不知何处来的期待淹没,

    又好像失重跌落。

    他望着她,

    怔怔半晌,涩然开口道:“那日之事,是我牵累你,

    今日长街遇见,想来……还是与你赔礼,

    道个不是。”

    华缨垂着眼,

    闻言,面上神色未变,好似苍古的井,掀不起涟漪来。

    此时时辰尚早,寻常人家还未用朝食,便是连此处长街上,都未瞧见几家开了铺子的,只能听见远处食肆的吆喝声。

    “不及殿下尊贵,

    又怎敢要殿下致歉?”华缨青鸦似的长睫抬起,目光落在赵徵脸上,“先前是我不知规矩,目无礼法,越了尊卑,

    殿下海涵。”

    赵徵握着马鞭的手指不觉攥紧,他忽的想起了头回见着徐华缨时,

    三岁的小姑娘,与他理论,要他道歉,还诓着他进去红绡楼看舞姬。

    而此时,她口中却是说着尊卑、礼法。

    他跪祖庙,是因那日在百姓间名声有损,而昌隆帝责罚太傅、华缨,便是将他的‘仁慈、宽厚’的名声,不觉间换成了‘软弱无能’。

    正值壮年的皇帝,不需要一个有贤名、有功绩的太子,如酣睡之榻侧,毒蛇视之。

    太傅授他帝王之道,教他仁爱百姓,如今如何做得太子,却是要他自己度量。

    许多话,赵徵不能说,长久以来,他也从未与旁人倾诉过什么,便是此时,亦如是。

    他想,若是再有一次,徐华缨大抵是不会再拉他一同入席了,可这……也无甚要紧的,不是吗?

    “殿下若无他事,臣女便先行一步,殿下万福。”

    赵徵张了张唇,脱口而出的却是——

    “你可用过了朝食……”

    语气略急,二人皆是一愣。

    赵徵张开的唇尚未阖上,耳根却是先红透了。

    华缨眉心微拧,似是不解。

    片刻,她道:“臣女已用过。”

    说罢,华缨朝他微微福身,折身上了马车。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