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御营前军几个同僚倒是知道内情,猜到这八成是跟后天锻炼很有关系,但却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拆自己主帅的台。鉴于此,赵官家宣布,各位选手尤其是进入决赛圈的郭进,王世雄,岳云体能消耗太多,明日休息一天再战。
同时,总决赛那日的包厢已经炒到了六百贯钱一天。不少人甚至专门从陕西路、秦凤路赶来看这总决赛。
至于彩票,那更是火的不要不要的,以至于办公人员增加了不少,不止是为了数钱,还得防止监守自盗。
如果赵官家有明朝某位皇帝的爱好,其实可以封自己个官,叫做三司使。
似乎整个银川府(兴庆府的新名字)都被这次比武给点燃了热情,除了某位秦王的独居小院子。
五月初七,本该烈日炎炎如火烧的河套地区,居然神奇般的下起了小雨。胡杨树上滴落的珍贵雨滴,被农人们欣喜地收集了起来。大漠烟尘和烟雨朦胧,形成了一幅绝美的奇幻结合,深深吸引了神佑公主。
而在这样并不适合探亲访友出门的天气,却有一人悄悄地来到了秦王的小院外,也不通禀入内,就和他的亲卫们聊起家常来,什么西南东北净胡扯。
想韩世忠自幼习武,耳目通达,远胜常人。闻言自然一皱眉头,推开窗户,道:“郭充道,看来老子踹王世雄那一脚实在是有点冤枉,你居然这么快就好了,来我这里做甚?”
这厚脸皮乃是老西军的必备技能。郭浩自然也深谙其道。顺杆爬一样进了屋里,指了指秦王桌上那些杂乱无章的文书和地图笑嘻嘻的道:“秦王何必这般口风紧?那天的事官家有没有下禁口令,咱们谁不知道国朝要对交趾用兵了?秦王这又要统率大军,扬威海外啦!叫咱们好生羡慕。”其实他的伤确实好的差不多了,只是需要休养即可。
韩世忠危险地眯起了眼,“所以呢,你小子是想来跟我抢主帅之位。”
郭浩哪能不知道这泼韩五的脾气,赶紧解释道:“秦王,您这可真是冤枉人了,谁能又谁敢跟您抢这个?只是您现在并不是御营左军的都统制,而是咱们大宋的枢密副使,这调兵遣将的事可不能偏着左军,好歹也提携一把咱西军弟兄,让俺也能光宗耀祖一回,别跟北伐似的那么倒霉,被人抛到了脑后。”
韩世忠量他也没这个胆子,只是,“这调兵遣将的事儿,如何能俺说了算,还是得听官家的呀。”
“秦王这话也就骗骗傻子吧,天,谁不知道官家最是偏爱于您。玉带一胆,美名传播海外。你美言几句一定能成。”郭浩这不是为了争取出战,小嘴抹了蜜一样甜。
韩世忠就爱受人吹捧,正要说些什么,眼角余光处又看到了几个人。得,这不是更加熟悉的郦琼和御营前军副都统王贵的直属下级李逵吗?
只能说,北伐灭金让这些将领们的对自身信心产生了质的飞跃。对建功立业的渴望超过了任何时候。这没有王爵的自然想挣个王爵,有王爵的则是想为自家子孙谋个前途,总之是各人有各人的打算。
对此,始作俑者赵官家只能表示,他也没想到就这么随口一说,既然会激起了这些中年将军火热一般的少男心。
这一日就在凄凄沥沥的小雨中结束了,韩世忠带着飘飘然睡去,第二天步履轻快地随着官家入场,准备观看比赛。
不想赵官家却说:“良臣,你可还想下场一试吗?”
韩世忠顿觉喜从天降,感觉这两天简直跟中了彩票一样,运气旺得很,赶紧点头生怕官家改了主意。
殊不知这是赵官家听说了各位军头这几天的反应后,明白自己这个空头支票开大了,不得已先做出点儿补偿而已。
倒是一直负责赛事的胡闳休不知内情,考虑一下皱眉道,“官家恕臣直言,韩秦王若下场,此时比较,难免不公啊。”
当然不公!
别人都是一路千辛万苦从小组赛、半决赛打过来,马上眼看着就是决赛了,你韩世忠插一杠子,算怎么回事儿?再是秦王加元帅也不能这么高特殊化啊!
可是韩秦王哪里有这么高的道德素养,当即对这个“萌儿”(你见过出使西域的萌儿吗)怒目而视,要不是官家在眼前,只怕当场就要对骂起来。
赵官家打圆场说:“无妨,良臣本也不缺这个冠军的名头。只是朕觉得此次决赛有个问题,你说这有三个人,如何能够对打出个魁首来?朕想着不如让秦王这个公认的天下武人首来做个对头。两两对打,最后也能教大家输得心服口服,赢得实至名归。”
这话听起来就有道理了,国内外人士都觉得此计甚妙。殊不知,韩世忠脸皮真是厚,舔着脸道:“官家说的有道理,可若是最后俺老韩赢到底了又该如何?”
赵官家笑得坦然,甚至带着一丝期待,“那就只好你来做这贺兰山论剑的冠军,顺便陪着他们几个人出使大理,初始至于用兵马,嗯,朕另选人就是啦。”
韩世忠一个激灵,笑容僵在了脸上,想着这次万万不能再逞强了,这要是因小失大,可不亏死。
既然如此,大家也不好说别的了,只是王世雄乃他亲卫出身,怎么也不合适和他比赛的。于是岳云和郭进抽签选择,不幸郭进中招,他再憨也知道这不是好差事,真是欲哭无泪。小洪贤弟忙低声安慰两句,大意是今生和秦王动个手也算传奇了。
不想韩世忠还大大咧咧地,道:“你这汉子也不用紧张,都是军伍,该怎么打就怎么打,老子难道连郭浩的气度都没有?”
郭进毕竟实在,道:“标下不敢,俺觉得自家也没有打赢秦王的本事,就是看着您,有点害怕。”
韩世忠哈哈一笑,道:“那也只能怪你运气不好了。怕也得打!不然当什么兵!”说罢两人听得比赛开始的铜锣响了,韩世忠跳上台去,一个起手,左拳头护住心口,右拳抬手就向郭进眼眶子上招呼去。
郭进也不傻,知道这是打架管用的伎俩,但是就韩世忠那手劲儿,打中了自己岂不成了独眼龙!连忙后退卸开了力道,同时也一个飞踢,真过起招式来。
俗话说“拳怕少壮”,按说郭大马勺比泼韩五小了十来岁,正当盛年该占便宜才是。但是一来郭进毕竟心存畏惧,二来韩世忠自小天生神力,当年一个过河卒子身份都能阵斩西夏驸马而回,或许江湖上那一套他也不懂得,但是其个人勇武却是不容置疑,纵使不在巅峰状态,那种千军万马横行之气势,绝对不是郭进可比,因此几十招下来,郭进也已经落了下风,但他蛮劲儿上来,也顾不得其他了,真是打的铿锵有力,缠绕不休。
前文已表,很多招式都是大同小异,但每个人发挥起来却大不相同,例如韩世忠会的也就是那么些,但你就是挡不住那一股冲劲儿,只见他一招“黑虎掏心”,端的如猛虎下来,只一招就正中郭进前胸,叫他一个踉跄,端的大惊。
就这一个愣神忘了防守,韩世忠就是长臂当了烧火棍,一招“风火轮”就把人扫到在地上,压着他的双肩,乐呵呵道:“小子,服还是不服。”
郭进哪里还有不服,总不能厚着脸皮说:“俺这人心善,看不得秦王心里苦,故意让着他”吧,因此只好垂头丧气道:“秦王,俺输了,还请放开我吧。”
韩世忠哈哈大笑,享受着全场观众尤其是御营左军内部的欢呼,但是猛地看到赵官家,差点后悔青了肠子。连忙下的场地,对着高台上的赵玖道:“官家,臣今也算参加了军运会,并无遗憾。您说的对,臣官拜枢密副使,再来与年轻人争锋实在不妥,既然已经帮官家选出第三名,不如让王世雄和岳云直接比出冠军,这才真是输得心服口服,赢得实至名归。”
赵玖“感动”于韩世忠的识大体,在周围近臣的一直劝诫下同意此要求,于是众人纷纷午饭后休息一阵儿,看真正的魁首花落谁家?
第85章
决胜局(下)
就是这一个时辰的休息时间,赵玖再回到比赛场边的高台上之时,都觉得气温似乎比刚才高上了一截!
为啥?当然是因为这一场比完之后,贺兰山论剑暨本届军运会就结束了,气氛已经被炒到最高了。
二十个包厢之外,方圆十五丈之外挤满了来看热闹的百姓,卖吃食的,卖茶水的,甚至是卖小红旗的,都赚的盆满钵满。
岳云和王世雄这场巅峰对决足以让两人摆脱韩岳二亲王的遮蔽,以独立的身份亮相于东亚地区。
岳云虽然经常被戏称为呆头鹅,其实人家只是面相敦厚,眉眼一点也不差,甚至因为刚刚及冠还有些俊美,更是好大的个子,要不我们佛佑公主能这么稀罕吗?
而王世雄则是典型武人,高大雄壮、两肩肌肉也格外厚实的,颇有几分韩世忠年轻时的风貌,此时正值壮年更是浑身散发着赳赳雄风。
话说宋朝百年都是男子文弱美,可人家西北边陲的审美还是以阳刚为主的,看着这么两个顶级年轻的雄伟丈夫,不知道引来多少贵妇少女的暗暗心喜脸红。
但是,李世辅上场时他们还敢喝彩,可人家岳云是正经准驸马,人家岳父和小姨子在哪儿坐着呢,谁敢南阳公主口中夺食?就是王世雄,听说也已经在汴京娶了浑家,只是出身不太好,韩世忠为了给他做脸,直接让那宋氏拜了正平郡王、现任左军都统解元为义父,直接从人家府邸出嫁的。
所以大家也就是过过眼瘾,反倒是一些衙内和老兵喊得起劲儿,显然已经被激发了雄心壮志。
闲话休提,总揽的胡闳休再次上台提醒了两位选手一边规矩,然后道:“本次军运会总决赛,现在开始!”
说罢退后出场,锣鼓一响,王岳二人一拱手,纷纷摆开架势,都是年轻气盛的武将,到了这个时候,谁没个争强好胜的心思,但却又都谨慎,甫一交手先试试深浅。岳云只觉得此人内息充盈力坚韧,王世雄则觉得对手沉稳力大难取巧,都是丝毫不敢轻敌。
又恢复了活泼的韩世忠嘴又闲不住了,扶着腰带道:“这两个小子都是万一挑一的好汉,二十年后必然承接我和小岳甚至吴玠这代人的衣钵,可官家不可让他们多参加这种打架不伤人的比赛,不然主将没有杀气,哪来的决胜千里,一杀到底!”
这次赵官家倒是点头,认真道:“其实说到底这头一回就是为了试错的,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完善的。军人流血牺牲,哎,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说罢忽然心头一紧,看着不远处的女儿正在专心致志地绘画,暗中松了口气。
他们这边说了才几句话,场上却是已经过了十余招式。王世雄生平第一次感到有人竟是神力如此,暗道:都说岳王爷古名将风,不输秦王,看其子如此,想必不是假的。可我若是轻易落败,男子汉那还有脸面回御营左军?”到底是从小习武,思索间招势一变,掌影飘飘,出手快捷无伦,偏又掌风中带着无穷力道。
岳云只感呼吸急促,似一座泰山重重压向身来,眼前恍惚,竟有些抵挡不住的意思。随着王世雄掌风越来越快,岳云越来越是难挡,只是凭着一股坚毅之气硬挺下来。
只是他这边挺住了,王世雄却有些吃力了,原来他这套“混元霹雳掌”对敌之时威力无穷,但需要快快击倒敌人,否则对内力损失很大。却不想岳云坚挺至此,竟是颓而不败。殊不知岳飞虽是严父,但也对儿子教育精心,岳云早已双足使出了“千斤坠”功夫,将身子定住。可谓是省了大力气。
李世辅是少数民族出身,路子更野,打架斗殴上却比这两个好孩子有经验多了,他也是无聊,对着一旁的郦琼道:“安阳郡王,我观这两个娃娃伯仲之间,谁若稳住,谁便赢了。”
郦琼和岳飞交情不错,也见过岳云的本事,心里更倾向他一些,但却也无所谓驳同僚面子,因此点头同意。
他们一句话说完,就见场上局势一变,岳云忽然右掌斜翻,打在王世雄的肩头,这一章刚猛狠辣,登时叫王世雄站立不稳,郦琼李世辅看到,齐齐喝彩道:“好一个后发制人。”
他们声音太大,一时惊到了神佑公主,将她手中的笔吓得脱手,赵官家立马变脸,道:“你们做什么,吆喝去一边!”
两人看公主如此,一时明白闯祸,忙一起下拜请罪,灰溜溜地走了。郭浩今天也来看,心里道:“这般娇怯怯的性子,声音略大一些便害怕,偏又是官家的心肝宝贝,真是一点委屈也受不得,如何能嫁与武将之家?说不得吴小衙内没做成驸马,还是福气呢,不然岂不是要当菩萨供着。”
谁知神佑缓了一会儿,到底是微微一笑,道;“爹爹别生气,我知道比武就是这样的,就是有点好奇,只听说过先发制人,没听说过后发制人。”
赵玖正想扭头来让杨沂中解释,没想到神佑却接着捡起画笔来。方明白这个孩子对此并无兴趣,只是随口一问而已。
但其实这后发制人出自《荀子·议兵》,意思是等对方先动手,再抓住有利时机反击,制服对方。原来岳飞觉得儿子反应不够迅速(岳王爷您就继续凡尔赛吧),本门中以快制快的打法他是学不精的,干脆选择了难度更大的后发制人之道。
当然,什么事儿都不能一概而论,也需随机应变,否则的话,人家岳云也不能在战场上出手就把王伯龙这个金军万户捶成牛肉丸子。
习武之人焉能不知道这个道理?王世雄瞬间变反应了过来。但为时已晚,他力气耗了大半,人家岳云却仍是精力饱满。摆开龙门,双拳交替打出,脚下立定如松。眼看就要取胜。
但王世雄毕竟不是泛泛之辈,很快就抓住了岳云灵巧不足的缺点,脚下走步按照八卦方位,一时间一引力,差点叫岳云栽了个大跟头。
岳云也毕竟是个少年,一时间脾气上来正待拼命,忽然间,听得精细人人李逵大喝道:“岳云,接着。”之间一物被他远远抛掷而来,被岳云稳稳接住,原来正是一小坛青红酒,正是李逵刚才从福建人李秀之那里好言好语要来的。
这一刻,岳云仿佛被智慧菩萨点化,灵窍顿开,也不管违规与否,打开酒壶“咕咚咕咚”一饮而尽。王世雄看得呆了,一时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但韩世忠可是反过闷儿来了,立刻喝道,“王世雄,你这孬种,等什么呢,快快打去。”
岳云喝了一坛低度酒,脸上却已微微泛红,喝道:“王兄,刚才是小弟犯了规矩,你不趁人之危,是个好汉子。小弟先任你打三拳,绝不还手。”
王世雄刚见识过他那后发制人的厉害,岂会答应?只说:“场上并无规定不许中途喝酒,我并无没做什么了不起的,岳兄不必谦让。”
岳云点点头,继而也不多说话,双拳再次挥出,其动如风。却与刚才凌然不同,王世雄觉得他似乎力气也大了。就连双腿,也是动若脱兔,再不是沉滞不动了。整个人摇头晃脑,却蕴含了实在的杀机,叫人无处提防。
他这一番举动看的周围观众无不高声喝彩,只觉得比赛实在精彩极了,竟有如此多的反转套路。
其实王世雄要是冷静下来,就会明白岳云不过是将刚才的拳法逆转运用,上者下之,左者右之,章法依然有迹可循。只是这醉后状若疯牛姿态,实在让他无力招架。百招之后,终于力竭而败。
赵玖在台上看得目瞪口呆,听得人宣布岳云获胜,才呐呐道:“哦,原来鹏举这毛病……还遗传。”
大宋建炎十二年五月初八,第一届贺兰山论剑,御营前军准备将岳云击败大热门选手王世雄,获得胜利,赢得金牌。
从此后,人们提起岳云,再也不只是岳王爷的儿子,赵官家的女婿。而是堂堂军运会冠军。
而他在这次比赛中喝酒后拳法骤变,也由此创建醉拳了这一伟大拳种。
而同时,世界名画、著名艺术家赵神佑的代早期代表作《决胜图》也在这一天产生。后来作为了姐姐南阳公主赵佛佑的新婚贺礼。
第86章
何事最重?
贺兰山论剑结束了,但银川-灵州的热闹直接被带动起来,因为西辽盐井稀少,这次西辽使团购买了大批食盐,虞允文带着手下加班加点地兑现买岳云赢的现金。岳云本人则老老实实写了一封家信给岳飞,告知父亲大人自己要去大理出使并且附带了全部奖金,请原谅他暂时不能承欢膝下,同时暗暗庆幸自己逃过一顿毒打。
一切都很和谐,唯一不和谐的是赵官家面对东京秘阁的新任请安使胡宁,再一次任性地表示了自己不回去。
胡闳休虽然很感谢赵官家对于宁夏财政的巨大支持,但是对此也很崩溃,表示如果您离开宁夏西境一步,不管是去西辽还是青塘,臣就带着宁夏路所有高官加上胡宁御史一头撞死在西夏旧宫门前。
可怜一个定远公(北伐后加爵位),生生干起了御史中丞的活儿。
这要是换了个别道学先生玩道德绑架,赵玖真能让他撞,但是扎根大西北的都是吃着沙子干实事儿的能臣,而且说得出绝对做得到,官家也只好耐着性子道:“良弼这又是何必呢,我知道你为了陈东的事,虽也是近臣出身,与朕没那么亲密,但你想想,若真还是那个一味南逃,躲过长江一去不回头的狗皇帝,值得你们这些人死吗?”
胡闳休听到这个久违的名字,几乎失声,勉力道:“可陛下没有,陛下十年辛苦,十二载功勋,天下人看着。”
赵玖道:“对啊,这样还不错的皇帝你们遇上也不容易,何必整天寻死觅活的,教那些早去的英烈们笑话。”此事他可是真没说谎哦。地府里的各位相公可以作证。
胡闳休目瞪口呆,官家,虽然说是实话,但您这么夸自己.......好吗?
赵玖循循善诱,“而且,朕不会往西往南的,只是想去东去太原看看修复情况,顺便也见一见少严(李彦仙)和王夜叉(驻守真定),此次军运会他们都没有赶上,这都两年多没见了,也是遗憾。”顿了顿,道:“大不了朕劝劝神佑,把她送回去,你们也好交差。”
胡宁忍无可忍,道:“那陛下要不要从真定府再去莫州,巡视御营前军见见魏王,再带上秦王去燕京,看看新都建设,顺便年也在燕京过了。丝毫不顾宫中太后和即将出生的皇嗣?”
看这话说的,真不愧是敢参奏自己顶头上司的头铁胡,说不是胡寅他弟弟都没人信。
而且吧,赵官家如果干出这样的事来,真是一点也不让人奇怪。对此他也毫无愧疚,道:“朕不在东京,秘阁不也把国事处理地很好。眼下重中之重在黄河治理和燕京建设,次为港口海军统筹,再次为大理-交趾之事。朕分得清轻重。”
胡宁竟是大礼跪下,放下官帽,道:“官家大谬,国朝最重要,最紧急的,乃是官家的安危。此次骊山之变幕后黑手仍在无形中,李相公已经在东南抄了六个大家族,斩了八个官宦之后,仍是没揪出人来,这个时候,谁又能继续看着官家行船走马呢?”
赵玖被他堵得够呛,真想说朕难道不爱惜自己的小命,李光那里不这么搞怎么彻底打垮形势户,暗地里皇城司一刻也没闲着,要你操心,可是他毕竟是讲理的,人家胡宁作为御史,说这个没毛病!
就在这个尴尬时节,外面小黄门寻了冯益,附耳说了几句,冯益不敢耽误,赶紧叩首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宫中吴贵妃诞下了一位小公主。”
赵玖当即大喜,不过也道:“不是说还有一个月吗?怎么提前生了,贵妃可有不妥?”
冯益道:“臣亦不知内情,只听说母女平安。不过东京来的请安使太常卿万俟卨已经在银川城外,应该下午就能跟官家细说。”
赵官家和一屋子恭喜他的近臣重臣心里都是一紧,但是一个孩子出生,派出这般重臣报信儿,未免太隆重,而且还是在胡宁到了没几天的情况下,只怕,是宫里出事了。
大家猜测地很准,万俟卨知道轻重,不顾年纪不小跑的飞快,午饭后就赶到了,道:“宫里元祐太后入夏之后病得很重,贵妃难免操心,不小心动了胎气,于五月初二生下小公主,万幸母女平安。贵妃说她得了两个皇子后有了女儿,万事足矣,请圣躬安后求官家赐名。”
赵玖叹息道:“朕也觉得女儿好,军运会刚完,朕也是君王,两字同音,就叫君佑吧。封号食邑什么的再说,你且说说,太后的病情到底是如何地步了?”
万俟卨这等玲珑人物,自然回答妥帖,“太后春秋六十有余,都是老病,只是太医将,这次恐怕.......很严重。”
赵玖听明白了,这位便宜伯母孟太后恐怕是不行了,但还没到临终,按说不是亲妈嫡母,可架不住中国就是个孝道社会。而且孟太后对赵玖可是实打实地有大恩:当时赵宋皇室全去北狩了,老太太作为最高长辈册封的赵玖为皇帝,乃是他继承大宋合法性的一大来源。
不过赵玖自己都不知道,其实他已经报恩了,因为如果不是他一力挣扎求生而是被人一会儿兵变一会儿搜山检海,老太太早已经被吓得故去好几年了。
但回到眼下吧,哲宗一系早无男丁,赵玖作为皇帝和侄儿,那是想不回东京都不行了。
何况,对于孟太后,他也没有恶感。这就是个被生活逼出点政治智慧偏偏又无法到达更高境界的老太太,除了给二圣转送自白书那次,一直对他有恩无害。
赵玖叹息道:“人算不如天算啊,好吧,诏令五天后启程回京。”
从胡闳休道万俟卨甚至是杨沂中都大大松了口气正要答应,没想到赵玖接着说,在那之前,朕还有最后一件大事,要在银川办。正好太常寺的人也在。”
官家您说话别大喘气啊,臣一口气还没到丹田又被您提到了嗓子眼。
但听说了他要办的大事,大家更是以为自己脑袋或者耳朵出了问题,啥,您要在银川为寿春公主举办及笄礼,正宾也不用相公夫人了,请秦国夫人梁红玉就好了。
官家,虽说公主没那么重要的政治意义,但您是不是草率了点,这穷乡僻壤的,怠慢了您的公主我们担待不起啊!
但大家没想到的是,寿春公主本人也非常满意这个安排,于是,赵官家给吕本中胡宁万俟卨分配了任务,准备时间只有三天。
这下大家都有同感,那就是,二公主绝类官家,故独蒙怜爱。
第二更,求订阅和打赏以及月票
第87章
番外之孟太后魂归地府
孟如寄觉得知道自己快不行了,自打入了夏后,这五脏六腑就如同油煎或炸一样,又熬了些日子,等了官家侄儿回来,给她的娘家子侄恩荫了两个小官,她也就没什么遗憾了。
那天正是七月十五,她已油尽灯枯,满宫女眷和内侍跪了一地,郑氏、韦氏两个妯娌也坐在一边,赵官家赶了过来,道:“大娘娘,可还有什么吩咐吗?”
人之将死,她灵台格外清明,摇了摇头道:“老身一生为仁宣太后所立,被哲庙冷落废弃,幽禁二十余年,也只有官家登基之后,才过了十几年好日子,若是有话对你说,也只有感激,哪里还有要求!”
赵官家纵然已经在宋金十年战争中练就铁石心肠,闻言也稍稍有些动容,孟太后没有经历过靖康之耻,但这一辈子绝对是一个大写的悲剧。简直就是仁宣太后和宋哲宗斗法、新政旧党党争的牺牲品,一生被丈夫冷落,独女夭折,两废两立,在瑶华宫关了大半辈子,要不是靖康之耻,宋朝皇室实在没人了,她才被请出来主持大局。
或许比起两河中原那些被裹挟糟蹋甚至没命的妇女,她终究有一份安稳的晚年,但赵玖还是诚挚地祝福她来生活在太平盛世里,不要再进入帝王家。
孟太后神智开始涣散,忽然用枯瘦的手抓住赵官家,道:“官家,你......你要当个好皇帝,老身一生,恐怕.......就做了这么一件大事.......”
话未说完,已然气绝,赵玖呆愣半刻,看着伯母松开的手,心里一阵难受,道:“好好为大娘娘操办后事吧。”
建炎十二年七月,元祐太后孟如寄病逝于延福宫慈元殿,享年六十六岁。谥号为昭慈圣献皇后,一切丧葬礼仪按照仁宣太后旧例,只奢靡稍减,但皇帝以孝子身份为其举哀,罢朝二十七日。
人死之后魂魄离体,可以在阳间待七天,孟如寄看到赵玖如此很是欣慰,对来接她的鬼差说:“老......我女儿夭折,已无牵挂,请带我前去幽冥吧。”
鬼差倒是有点佩服她的气度沉稳,道:“地府中有一处命运王城,划分了不同区域,其中的大一统镇,你们宋朝的皇帝都在此,皇后若是自愿可以去,但若是曾经垂帘听政或者干预重大历史走向的皇后太后,也要去居住一段时间。虽然你册立现在的皇帝也就是个名头,但阎君依然要查清功过,所以你也得去里面的宋朝村。”
孟如寄有点不乐意和赵煦以及刘清菁那个小贱货相见,但几十年的幽禁生涯早已经让她明白什么叫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也不反对,随着两名鬼差穿过阴阳交汇处,看着幽冥河,奈何桥,望乡台,往生池,一路到了几位偏僻又奢华的地方,很是惊讶,更惊讶的是等到鬼差领着她落地,不仅是宋朝镇里涌出一帮人,不远处几个镇子里也有人说道:“哟,这是谁,可好久没有人来了?”
一个壮硕脸黑的汉子喝道:“别人家的子孙媳妇,你们张望什么?来,孩儿,我乃大宋太祖赵匡胤,你是何人,近前来说话。”
孟如寄的三观崩塌了,首先各位祖宗的牌位画像都在太庙,有宋一朝只有刘娥女士敢穿着龙袍进去看看,她也没见过画像。其次就是你这衣服鞋子就跟个军汉似的,虽然我也知道太祖皇帝勇猛过人,但也打扮太随便了吧?
她下意识地去看身边的鬼差,没想到他们已经走了,万幸这时候有熟人出来了,“祖母,您老人家这是在做什么?”
没错,宋朝旧党最粗的大腿,英宗皇帝之妻仁宣太后高滔滔正穿着布衣挑着一担水,颤颤巍巍地往家里去,看到孟如寄,虽然她现在还是未出阁时的年纪,但一身的皇后袆衣还是让高滔滔也认出了她,惊喜道:“如寄孩儿,你终于来了,呜呜,快来快来。”
说罢放下水,拉着她往哪个黑壮汉子那里一站,行礼道:“太祖陛下明鉴,靖康以来您对妾多有苛责,但妾就算千万个不对,哲宗皇后孟氏却也是吾所立。现在叫咱们扬眉吐气的好孩子赵构是她所立啊!”
孟如寄纠正道:“祖母,官家.......我那侄儿深以道君赵佶为耻,已经改了名字叫做赵玖,妾等长辈也不敢称呼他的旧名。”
高滔滔眉头一皱,本能地说:“纵有本事,也不能这样忤逆啊,父母所赐之名也不要了。”果然和司马光是一个思路。
赵匡胤却大喝一声:“放屁,就赵佶那副德行,朕只觉得玖儿忤逆地晚了,他早当上官家,也没有靖康之耻了,赵曙,把你这倒霉婆娘带回家去,明天多挑一倍的水。”
孟如寄努力消化着一切,先跟太祖见礼,又道:“太祖,敢问列祖列宗在此,没有仆人服侍吗?”
隔壁传来一阵大笑,有个高大汉子道:“傻孩子啊,阎君好端端地设立什么王城,不就是看着我们在人间能成就一番事业,开国鼎基。到了阴间怕我们不肯屈居鬼下,才把我们和宰相们幽禁起来,你还指望有人服侍,真是天真的可笑。只怕以后有的是苦日子了。”
赵匡胤大怒道:“孟知祥,我家子孙我自会教育,关你何事?一个割据政权镇的人,管我们大一统王朝的事。”
孟如寄也赶紧道:“太祖不要和别人生气,妾被废多年,早已独立,这些年官家不事奢华,吾等宫人不过七八个,自己照顾自己绰绰有余。”
又有人酸道:“行了吧,你们家歹竹出好笋,没这个官家,你们也不过就是个割据政权,吹了这些年了也不嫌腻歪。”
赵匡胤得意洋洋,道:“李昪,我家子孙不但守住基业化解危局,还完成了华夏三百年未有之强大,我为什么不能骄傲,你有本事,也让李煜来跟我一争高下啊,只怕他连自杀的勇气都没有。”
南唐烈祖李昪,李煜他祖父。
孟如寄看周围又多了不少人,有些胆怯,道:“太祖,妾初来此地,理应去拜会各位祖宗,麻烦您指下路可好。”
赵匡胤无所谓地说:“不必了,昨天老子想起来什么高粱河之战熙宁之战还有他母亲的靖康之耻,心情不好,把他们一顿好打,现在全都下不了床呢。就算我那混蛋弟弟能下地,现在估计也在磨刀等着赵佶和赵桓那两个王八蛋呢!不过你丈夫赵煦是个还不错的只被我骂了一顿,你可以去见他。”不像我,十八般武器早就准备好了,只等两个混蛋下来,就给他们来顿狠得,不然都对不起老子当年气的卧床三个月。
孟如寄.......谁想去看那对狗男女!
赵匡胤乃开国之君,察言观色何其厉害,见状就道:“我妻子贺贞也在这里,她也算是你的祖先,你不妨先去拜会,然后也给我们讲讲赵玖孩儿的事,这里消息太迟缓了!”
孟如寄这才松了口气,道:“谨遵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