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1章

    红色直领对襟的大袖金银线绣了青鸾与芍药,深青色的霞帔为并列两条,饰织金云霞凤纹,用金坠子,钑凤纹。

    青色圆领鞠衣,前胸、后背饰金绣云凤纹,一枚鸾凤玉佩压身。

    头戴九翟冠,冠上有翠顶云一座,冠顶插金凤簪,冠上饰珠九颗、珠翠云十一片,冠前部饰珠翠翟九个,冠底为翠口圈,缀金珠宝钿花,如此作为亲王妃的庄重威仪便出来了。

    因着天寒,梁嬷嬷又给她穿了红色戴帽子斗篷,帽子自是不能戴的,毕竟带着冠,所以帽子自然地垂在了后背,斗篷两侧是一圈白,帽子也是边缘饰以白绒,瞧着既又威仪又不失可爱俏皮。

    第346章

    请安去

    谢如墨也是要穿朝服的,但他自己弄不来,实在繁琐,所以最后还是他拿着朝服出了外间,叫了路总管和小厮过来给他穿戴。

    他头戴九旒冕,青色五章朝服,肩膀两侧绣龙纹,腰部用朱缘束着,腰间左右各压一个玉佩,描金云龙纹,贯以玉珠,佩上有金钩,佩下副以四彩小绶。

    大绶以赤、白、缥、绿四彩织成,他本就身材修长,穿这一身名贵朝服,更显挺拔威严。

    宋惜惜还要淡扫峨眉,略施脂粉,再貌美如花,也不好素面朝天。

    妆扮整齐之后,宋惜惜由梁嬷嬷和宝珠她们几个拥簇出去,宋惜惜先问了一句瑞儿,得知他还没起,且瑞珠在那边伺候着,便也放心了。

    在外间和刚穿戴好的谢如墨眼神一对上,或许是大家今日都穿得道貌岸然,倒是把昨晚的亲热忘记了,就不再觉得尴尬。

    谢如墨很下意识地伸出手,宋惜惜便很自然地把手放入他手掌心中,两人对视微笑,便一同出去了。

    梁嬷嬷在后面抹眼泪,都说不哭的,但是看到王爷和王妃如此恩爱,她的眼泪啊,就是忍不住。

    慧太妃已经端坐在正厅的太师椅上,这把椅子是她特意命人定做的,虽然正厅外院,她坐的次数不多,毕竟以后如果宋惜惜要请安,也得去她的屋中。

    但今日,这威慑必须要给下去。

    而谢如墨和宋惜惜出去的路上,被于先生拦下了。

    因着今日便要把嫁妆收入库房,所以,今日会盘点一次,缺失的那几颗东珠,定然是要禀报的。

    这些嫁妆,于先生知道在衙门那边备了的,有册子有礼单,所以少了东西,入库的时候一盘点就知道。

    东珠他们送来的时候是以一斛一斛送来,可到底一斛有几颗,他瞧了礼单,是有些写的。

    就算没写,这事也得告知王爷和王妃,不能便宜了大长公主。

    听得于先生的话,谢如墨脸色顿时沉了下来,“看清楚是给了她么?”

    “看清楚了,确实给了,而且高嬷嬷拿的时候,侍卫是亲眼所见,只是不好当场揭穿。”

    谢如墨信了,因为这是母妃做的出来的事。

    不是说母妃会惦记宋惜惜的嫁妆,她不至于,但是她爱面子,爱炫耀,又长期与大长公主和嘉仪郡主靠拢,分明每一次都处于下风,她非得上赶去受虐。

    “等进宫回来,本王亲自去一趟。”谢如墨说。

    宋惜惜听完是超级无语的,她这位新婆母是不是有什么大病啊?竟然拿她的嫁妆去给大长公主?

    为的什么?为的面子还是为了让大长公主觉得她可以镇压新妇?

    宋惜惜最烦这种拎不清的人,慧太妃对大长公主母女是什么态度,而大长公主母女对慧太妃又是什么态度,宋惜惜是一清二楚的。

    她更不明白,在宫里横着走的慧太妃,为什么会如此惧怕大长公主母女,她们母女有牙会咬人?

    听得谢如墨这样说,宋惜惜道:“不用你去,都是妇道人家的事,我去就行。”

    “你去?”谢如墨想了想,虽然是合适,但大长公主可不好应付,回头一个不承认,那可不好办的。

    “我去。”几颗东珠都拿不回来,以后在这圈子里头就不用混了,“但先去问问母妃,这到底是什么情况?为何要给她东珠?”

    摆足了阵势的慧太妃,终于等到儿子牵着宋惜惜的手进来了。

    第347章

    东珠是要拿回来的

    这一幕,确实是赏心悦目啊,儿子俊美,宋惜惜貌美,且两人神色俱是带着威严,颇有夫妻相。

    方才,高嬷嬷已经飞快来报,已经确定宋惜惜是清白之身,昨晚才真正委身给了王爷的。

    慧太妃对此很满意,但是仅仅是满意她是清白之身,至于宋惜惜二嫁的事,她可还没完全接受。

    她坐姿端正,态度傲然,眸光含了威严。

    谢如墨忍着怒火,牵着宋惜惜的手上前,跪下磕头问安。

    “新妇给太妃敬茶!”高嬷嬷端着茶托站在一旁,道。

    宋惜惜端了茶,双手递上到慧太妃的面前,“母妃请用茶。”

    慧太妃等了一会儿,在谢如墨眸光要迸发出怒火的时候,她才缓缓地伸手接了茶,饮了一小口便一边去。

    “赏!”她声音缓慢,自带一股子骄矜傲气。

    高嬷嬷放下托盘,取出一对龙凤镯子,笑着给宋惜惜戴上,“这是太妃赏给新妇的,新妇磕头谢恩吧。”

    婆母赏了,宋惜惜是要磕头谢恩的,这是规矩,她照做了。

    谢恩之后,免了礼站起来,慧太妃便揉着自己的脖子,“嗯,昨晚睡得不好,吵闹了一宿,头有些疼,你过来给哀家按一下头。”

    “不着急!”谢如墨冷然出声,“有件事情要问一问母妃的,昨晚是否拿了惜惜嫁妆里的几颗东珠给了大长公主?”

    慧太妃一怔,眼神顿时躲闪起来,一躲闪就是心虚,大概她也意识到,随即色厉内荏道:“谁乱嚼舌根子?哀家拔了他的舌!”

    谢如墨道:“母妃就说有没有?有就说有,没有就说没有。”

    慧太妃最怕自己儿子板起脸的模样,跟先帝发怒的时候一模一样。

    先帝发怒,她还能撒娇,但是对儿子撒娇那是不管用的,不仅不管用,还能收到他眼神里射来的刀子。

    在儿子眼神的威逼下,她给高嬷嬷递了个眼神,高嬷嬷噗通一声跪下,“王爷王妃息怒,都是老奴的错。”

    她一五一十地把大长公主与慧太妃打赌的事情说了出来。

    慧太妃瞪了高嬷嬷一眼,真是,一点事情都藏不住。

    宋惜惜听完来龙去脉,先给谢如墨一个安定的眼神,别乱发脾气。

    她道:“不过是一些东珠,儿媳孝敬给母妃便是,既然大长公主说了,如果儿媳不追着你要,她会把东珠悉数奉还,而且还输您三千两银子,那就好办啊,今日您随儿媳去一趟大长公主府,我当着大长公主的面陈情,大长公主通情达理,既赌了就一定会认输,把东珠还给您,再给您三千两银子的。”

    慧太妃眸子一亮,“你不追究?你不生气?哀家拿你的嫁妆,你不生气?”

    宋惜惜这么大方的吗?

    宋惜惜笑着道:“不过是几粒东珠,全部送给母妃都可以,有什么好生气的,不过这东珠名贵,落在旁人的手中可不就是便宜她了么?咱们可不能便宜了她。”

    慧太妃一拍掌,高兴地道:“好,哀家赢了,哀家这就随你去大长公主府,问她要回东珠,再让她输给我三千两银子,那金楼花了哀家不少的银子,一文钱没赚过,如今从她们手中拿回三千两,也只是我上次给她们的。”

    “金楼?”宋惜惜意味深长,“金楼是您和大长公主开的?”

    “可不?开好几年了,一文钱没赚,还要时不时地问哀家拿银子去补贴……”慧太妃止住了话,觉得这样说可不妥,岂不是说她投资无方?那就丢面子了,立刻便改了口,“但做生意嘛,总是有亏有赚的,你不懂,创业难,守业更难,以后总会盈利的。”

    第348章

    金楼也是要拿回来的

    宋惜惜笑了笑,牙齿都快磨出声音来了,却还是温和地附和着,“母妃说得对,做生意嘛,总是有亏有赚的,哦,对了,金楼你是与她们一人一半的吗?可签了契书?开张至今,可看过账本?”

    慧太妃骄傲得像孔雀,“自然是签了契书的,你当哀家是傻子么?倒不是一人一半啊,哀家占了七成的,账本自然也是有看的,每季都送账本来,哀家核对过,确实是亏了的。”

    “哦?母妃是占大头的啊?那如此说来,亏损了的话,那岂不是您要多拿银子补贴?这些年给出去多少银子了,您可有记账啊?”

    “那自然是有记账的,每给出去一笔银子,哀家都记着呢。”

    宋惜惜心想,那就成,“那母妃可有记得总共给出去了多少银子?”

    慧太妃不大高兴地道:“谁记在脑子里呢?要看账本,大抵几万两是有的。”

    “哦!”宋惜惜看了一眼脸色黑沉到极点的谢如墨,又继续问道:“母妃大概是不曾去过金楼吧?”

    慧太妃冷冷地道:“怎么去?哀家在深宫里头,能外出么?出了宫又要为你们筹办婚事,还不曾得空去呢,再说,哀家去与不去有什么打紧的?金楼的事是交给赵掌柜管的,哀家与大长公主身份矜贵,怎可抛头露面?反正每季的账册,哀家都是看了的,也不怕那赵掌柜诓了我们。”

    宋惜惜知道京中不少权贵家中都有生意铺子,但是不会自己去管,都是交代给掌柜们,掌柜们报账上来,只是也会叫信得过的家奴心腹时而去视察,自己也可以偶尔去走走。

    亲自打理那是不可能的。

    慧太妃这样说也没错,除了那句“我们”。

    她和大长公主,不可以称为我们。

    谢如墨已经气得不行,几万两银子投下去,听个响声都没有。

    他筹办婚事的时候,亲自和于先生路总管跑了京城一带有名的金饰楼。

    生意最好的是金京楼,金楼生意也不差,但是金楼就爱抄人家金京楼的款,所以口碑不算好。

    但口碑好不好是一回事,生意好不好又是另外一回事。

    因着两家的款式有些接近,所以很多人贪图便宜,会去金楼购买,所以金楼的生意是不错的,赚多赚少另说,亏本是不可能,要补贴更不可能。

    宋惜惜也知道这点,但显然慧太妃还不知道,此刻不好告诉她,先把东珠拿回来再说。

    谢如墨叫人备下马车,他和惜惜先进宫。

    为了防着母妃先去大长公主府得意炫耀,所以把她一同也带进宫去。

    马车分开三辆,谢如墨和宋惜惜坐一辆,慧太妃和高嬷嬷坐一辆,梁嬷嬷和宝珠和明珠坐一辆。

    到底身份不一样了,嫁为人妇,身边随时都得有人跟着伺候。

    便是做做样子也是要的。

    进了宫,先去拜见了皇太后,皇太后看到宋惜惜甚是喜悦,敬过茶赏赐等仪式过后,便拉着她的手问长问短,还故作严肃地警告了谢如墨要好生待惜惜。

    谢如墨少不了要在太后跟前保证的,让太后放心。

    慧太妃就不是很高兴了,姐姐也真是的,难道不是该叮嘱宋惜惜好好地伺候夫君么?难不成她一个当娘子的,要比夫君更大了?

    第349章

    太后就是帮着宋惜惜

    太后什么眼神?一眼就看出自己妹妹心里头的不痛快了。

    等谢如墨和宋惜惜去拜见皇上皇后的时候,她单独留下了慧太妃和高嬷嬷。

    她先说了高嬷嬷,“如今去了府中,不比宫里头,人情往来是少不了,出了什么差错,言语上惹了人记恨,都于北冥王府无益,所以言行举止更要讲究,不得有丝毫的错漏,你家主子算是你带大的,你过往也宠着她宠惯了,但往后若有发现不对的,要马上与她说,她要去做不合适的事情,你也得劝着,知道吗?”

    高嬷嬷恭谨地应道:“是,老奴知道了。”

    慧太妃撇嘴,“姐姐,我有什么是做不对的?再说往后我掌管王府内事,操持里外,有高嬷嬷和路总管帮衬着,也有于先生提点,能出什么差错?”

    “你掌管王府?”太后摆摆手,一个劲地摇头,“不行,你踏实地在王府享福便是,府里的事你不得插手,你要管事,就管你院子里的事,你院子里的人,你带出去的不是挺多人么?够你管的。”

    慧太妃道:“姐姐这话说得,我是墨儿的母妃,我不帮他掌管王府,谁帮他管啊?指望宋惜惜不成?她一个小丫头懂得什么?”

    太后丝毫不留情地怼了回去,“她再不懂,也比你懂得多,你闺中的时候母亲教你看账本你都不愿意学,入宫之后,你连个美人都斗不过,若不是哀家看顾着你,你以为她们真能叫你轻轻松松这么多年?墨儿半岁那会儿,哀家身子不适休养了几日,墨儿便差点被毒死了,你不记得这事了?”

    慧太妃顿时尴尬起来,“都过去那么久的事,你还提来做什么?那一次是不小心,叫梁美人在奶娘饮食里加了药,导致一吃奶就上吐下泻的,这般阴毒的人,姐姐不把她发落了么?”

    “若不是哀家彻查,能查出梁美人给奶娘下药的事么?再说梁美人为何会下药?还不是你动不动就罚她,拿她出气?她长得好看,先帝宠她几分你就受不得,就你这性子,还能掌管王府,你赶紧地歇了吧,别给墨儿和惜惜添乱。”

    因着多年前的事情被姐姐数落一通,慧太妃心里甚是不高兴,想着都是姐姐疼爱宋惜惜的缘故。

    “姐姐以前最是疼我,如今只疼宋惜惜了。”她委屈地道,“姐姐可别忘记谁才是你的亲妹妹。”

    皇太后瞧着她这副模样,真是后悔这些年对她的一直骄纵,尤其是先帝走了这几年,念她也跟着守那空虚日子,事事对她更是宽松。

    想着等墨儿娶了媳妇,她当了婆母会有当婆母的样子,殊不知如今竟还跟儿媳妇争宠来了。

    心想不能再纵她了,当即拿眼睛一瞪,厉声道:“收起你的矫情,都当婆婆了,还吃儿媳妇的醋,她从今往后与你是一家人,你当婆母的护着她点儿,而不是与她争来夺去的,像什么话?传出去也不怕被人笑你。”

    慧太妃纵心有不服,但姐姐鲜少用这么严厉的语气跟她说话,但凡这样说了,就是要生气的。

    她虽不聪明却也不蠢笨如猪,懂得看人脸色,当下装出可怜的样子点了头,“是,妹妹记住了。”

    心里头却是在想,幸亏她不知道拿了宋惜惜的嫁妆给大长公主的事,否则定然要挨一顿呲。

    第350章

    皇后的暗示

    皇帝和皇后在来仪殿接见了谢如墨和宋惜惜。

    行礼之后,皇帝赐坐,齐皇后看着妆容淡雅的宋惜惜,心里微微地松了口气。

    好在一切都尘埃落定了。

    若是真让她进了宫,这后宫怕也是她宋惜惜的天下了。

    这昳丽清冷的容貌,宫中嫔妃无一人能望其项背。

    她下意识地看向皇上,只见皇上正好也看向宋惜惜,心头却是不由得一紧,这眼神,她太熟悉了。

    但凡看到让他心动的女子,他眼神里总会有这么一丝的耐人寻味。

    她再一次庆幸宋惜惜嫁给了谢如墨。

    说起来那时候皇上下的那道口谕,吓得她几宿睡不着觉,一般女子也就罢了,她是宋惜惜,她战死的父兄在皇上心里有太重的分量,而且她的容貌太过叫人惊艳。

    幸亏是她所忧心的事情没有发生,反而宋惜惜与她成了妯娌。

    所以,皇后今日对着宋惜惜的笑容甚是真心,就算皇上心里想什么,都不可能夺弟之妻。

    而且齐皇后也不傻,回想起皇上前前后后的这些操作,不就是逼着谢如墨娶宋惜惜,舍了兵权么?

    所以,皇上一开始的时候根本没想过真正让宋惜惜进宫。

    之后是否有后悔,皇后管不了那么多,反正不可能了。

    她知道其实就算宋惜惜进宫,她的后位也无法撼动,但是,后宫再也无法平静,争宠自然少不了算计,后宫若算计多了,她这皇后就是管不住后宫,无德又无能。

    自然作为妻子,她是担心皇上的真心托付给一个女人,皇上可以宠后宫的嫔妃但不能爱,但她更担心自己贤后的名声受损。

    皇帝看了宋惜惜几眼之后便不再看了。

    他知晓自己的心思,或是对宋惜惜有那么几分男女情意了,但是前朝的稳定更重要,兄弟间毫无嫌隙的和平也更重要。

    自古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他明白这个道理。

    坐了帝位,就注定要放弃一些东西,也注定会算计,算计任何人,包括自己的亲弟弟。

    兄弟二人本说着家常,说着说着便说到了公事,问他在大理寺里的一些案子。

    因马上便要封玺过年,有些案子要早些决断。

    这些与前朝有关的事情,皇后和宋惜惜都不好在场听,于是皇后邀请宋惜惜去赏梅。

    两人走了出去,身后远远地跟了一串的人。

    皇后笑着说:“本宫知道你在梅山长大,都说整个商国最漂亮的梅花在梅山,你就将就看看。”

    宋惜惜笑着说:“这是误传了,其实哪里的梅花都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美。”

    皇后笼着暖袖,笑了一声,“是啊,各有各的美,世事真是奇妙,本宫最初以为能和你当姐妹,殊不知却当了妯娌,不管如何,本宫同你是真有缘分。”

    “确有缘分的。”提起那些事情,宋惜惜并无半点不自然。

    大家都是明白人,也不必揣着明白装糊涂,毕竟一切都尘埃落定,若是什么都不敢说才不好呢,那就互相猜忌惹了不快。

    行至绿梅前,皇后忽然说了句,“娴宁明年也要下嫁了,听闻公主与本宫那堂弟齐六有几分默契,只是慧太妃瞧上的却是本宫的五弟,惜惜,本宫觉得两情相悦是最好的,婚事若多了算计,这日子大家都过得不痛快,对吗?”

    宋惜惜略一沉思,便明白皇后的意思了,笑了笑道:“娘娘所言甚是,只是我不过是娴宁的嫂子,她的婚事由不得我来做主,了解了解小女儿的心事倒还可以。”

    齐皇后对宋惜惜多了一份欣赏,跟她说话不费劲。

    第351章

    大长公主不是那样的人

    皇后也是没法子,慧太妃见秦王娶了齐家女,她也想让娴宁公主嫁给齐家人。

    皇太后也是默许的,皇上孝顺,也会听太后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