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6章

    事已至此,后悔也没用,周母只能凭借自已的经验及所见所闻,教周桂一些维系夫妻感情和处理家庭矛盾的方法......

    周桂边听,边认可的点头,挽着周母的胳膊,撒娇道:“有你这样的妈妈真好!

    你放心吧,我和沈博航说好了,他敢做对不起我的事,就自已去跳江,否则我就让他尸骨无存!

    大姐说了,男人不能惯着,他们会不断挑战你的底线,退让一次,他们就会得寸进尺,肆无忌惮。

    只要我不依附男人,能够自力更生,沈博航就算变心,我也不怕,反正最后倒霉的是他。”

    周母:“......”

    周桂:“好了,不扯沈博航了,我们言归正传,被子、衣服那些物件,我可以带走,自行车留给爸。

    他每天要借姐的车子去厂里,有时回来晚了,姐得走路去上班,爸要是有了自行车,大家都方便。

    我到税务局工作,因有大学文凭,工资涨了不少,加上之前存的,我不缺钱用。

    你不用给我压箱底,沈家的那200块钱,我也不要,你留着,想吃什么了,就去买,别亏待自已。”

    周母:“不行!你还小,有些人情世故不懂,给你的陪嫁和压箱底,既代表了家里人的心意,也是给你婆家和街坊邻居看的。

    我们越重视你,他们就越不敢小瞧你,等你以后有了孩子,且你的孩子要成家了,你就懂了。

    这事你不用和我争辩,就按我说的办。”

    周桂说服不了周母,只能接受她妈的一片良苦用心......

    周彩要明晚才回家,等周桂和周母清点嫁妆时,周荣把周传义和周传景拉到自已房间,说有要事相商。

    周传义见周荣把房门栓了,好奇的问:“啥事呀,这么神秘?!”

    周荣开口就是王炸:“叔,想不想带着周家湾发财,让乡亲们世代谨记你的名字,名流千古?”

    这话要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周传义肯定以为对方是骗子,或是故意戏耍他。

    但周荣不一样,她在所有人不看好的情况下离婚,还带着三个孩子进城谋生,不仅自已过上了好日子,连带家里的父母兄弟都跟着沾光。

    可见是有几分能耐的。

    周传义兴致盎然的问:“说来听听!”

    周荣:“大家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周家湾要想富起来,就要把周围的环境全部利用起来,不仅能节省成本,收益也能最大化。”

    周传景不解的问:“周家湾在山坳坳里面,周围全是一些半低不高的山或土坡,想开垦出来种粮都不行,不然我们也不会世代受穷了,就这样的环境,你有办法挣钱?”

    周荣:“嗯!那些矮山和土坡,不能种粮,我们可以用来种果树,桃树、梨树、苹果树、李子、柿子、杏子、枣子、柑橘、枇杷、葡萄等,都可以种。

    种果树的地方,我们还可以养鸡,养羊,养猪,也可以在土坡上,开垦出一些地方种菜,只要是能吃的,都可以种。”

    周传义以为周荣有什么特别的好方法,结果是让他们种果树和种菜。

    略显失望的说:“山里有很多野生的桃子、柿子和苹果,又酸又涩,难吃死了。

    村子里也有些人家种了李子、枣子和橘树,不知道是不是土壤和气候的原因,我尝过,除了枣子还可以,其他的都不好吃,还容易长虫子。

    之前有收购员下乡收粮,我问他收不收果子,他尝了一口,直摇头,说口感不行,拿到城里卖不动。

    种菜嘛,可以一试,但一分钱几斤的萝卜白菜,乡亲们要是靠这个发财,要等到猴年马月呀?”

    周传景接话道:“进村的路不好走,很多收购员都不愿意过来,乡亲们要是大批量种菜,销不出去,肯定会埋怨我们,到时我们就好心办坏事了。

    还有一点,也是我最担心的,分下来的地,都收归集体了,连各家饲养牲畜都要严格控制,还要交任务。

    城里的商铺,我看报纸上说全部进行了公私合营,这说明组织是忌讳大家做生意的。

    我们在村里大量种树、种菜,要是被人举报了,撤掉职务是小,万一被抓进局子关个几年,不是平白遭罪吗?”

    周传义反应过来,后怕的说:“还是你考虑的周全,我都没想到这一点,这事风险太大,收益又小,不能干!

    大荣啊,叔谢谢你惦记着村子,只是我们上有老下有小,有自已的苦衷,你的建议,我们不能采纳,请谅解。”

    周荣笑道:“传景叔和传义叔的担忧都是有道理的,我能理解,也提前想到了,但我的话还没说完,你们听完后,再来判断,这事能不能做。”

    周传义:“好,你说。”

    (今天高考,祝所有莘莘学子金榜题名,前程无忧,收获精彩,开心快乐!)

    第215章

    周荣画的饼太大、太香,他想试一下

    周荣从枕头底下拿出一沓资料,这是她提前在网上查找,并抄写下来的不同果树栽培、嫁接、日常管理,还有养鸡技术、如何让母鸡多下蛋,让羊和猪少生病等方法。

    “我前段时间遇到了一个农业学家,他在果树种植、饲养家禽等方面很有心得,我俩投缘,就聊了一下。

    我把周家湾的情况和他说了,他说我们村子的环境,是可以种果树的,结出来的果子不好吃,是因为管理方法不当。

    只要方法得当,结出来的果子,肯定又大又甜。

    养鸡、养猪、养羊也是有技巧的,怎么让母鸡长的快,勤下蛋,让猪、羊少生病,多长肉,需要科学管理。

    这位专家是个实在人,也是好人,他希望自已的经验能帮到更多农民,见我感兴趣,就告诉了我一些诀窍,我把它们都记录下来了,你们看一下。”

    周荣给的资料很详细,周传义和周传景一同翻阅,越看越欣喜,可一想到当前的局势,两人的心又瞬间凉了下来......

    周荣将两人的失落看在眼里,浅笑道:“组织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确实不主张发展个体经济,但我们周家湾要做的事,是个体经济吗?

    我们是遵照组织政策,在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帮助贫困乡村脱贫!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们的可耕种田地面积,不能和那些地势开阔的村子比。

    我们在艰苦的环境下,积极求生,紧跟党中央的步伐,带领乡亲们用双手创造财富,不给组织添乱和拖后腿,还给其他贫困村树了个榜样。

    你们说,这样的事,上面会不支持吗?”

    周传义一听,好像是这么回事,忙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把周荣话里的核心要点记录下来,方便汇报工作的时候借鉴......

    周传景也听的兴致勃勃,问:“就算组织同意我们种果树,树苗去哪弄?种一两棵不顶用,起码要把周围的山种满,我们周家湾上千号人,才能人人分到钱。”

    周荣:“传景叔说的对,果树种少了,确实不顶用,难以赚到钱。

    我是这么想的,两位叔回去后,去乡政府找传裕叔,问他能不能给村里申请一个果树种植示范村和养殖场的指标。

    有了这个指标,我们所做的事,就是公开化的,也是政府支持的,谁也不能借故乱扣帽子。

    我们还可以借用这个指标,请乡政府逐层向上递交资料,从外地调运一些果树和鸡、猪、养的幼崽过来,这样我们的问题就全部解决了。

    村里的路不好走,在我们做出成绩前,想让乡里和县里拨款修路,不太现实。

    收购员要是不能按时把果子、蔬菜、家禽等收走,我们的果子就得烂在树上,菜会长老,乡亲们就白干了,上面也会对我们有看法。

    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风险太大,我们不求人,自已卖。

    我们总是麻烦了传裕叔,找他申请示范村的指标时,索性再申请两个售卖店,县里一个,省城一个,如果能申请更多,当然更好。

    售卖店主要以卖副食为主,和咱们乡里的供销社有点类似,村里的果子、蔬菜、鱼、鸡、蛋、猪肉、羊肉等,都可以放在里面卖。

    如果我们的产量过大,两个店卖不完,就请乡政府提前写个介绍信,批个条子,把东西放到其他供销社或副食店卖。

    所有的环节,都是需要人操作的,这样不仅能解决销路问题,还能为乡亲们提供一些进城名额。

    这事虽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做成,但我们只要坚持下去,定有效果,待大丰收的那天,就是传景叔和传义叔功成名就的日子!

    等大家赚到了钱,我们可以抽一部分预留金自主修路,再买拖拉机、买卡车,逐渐完成农业生产机械化,为祖国的工业化出力。

    到那时,传义叔和传景叔作为周家湾的当家人,谁提起,不得夸一句?!”

    周传义和周传景听的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恨不得立马回去付诸行动。

    官场上的水太深,周荣所说的事,表面上听着可行,其实还是有很大风险的。

    比如这个提议,会让某些心思叵测的人,说自已好高骛远,不好好种粮,用些“旁门左道”去发财致富,专和组织对着干,是不是对组织不满等等。

    周传义在乡里开会的时候,就遇到过这种情况。

    当时一个村的村长,抱怨村里本来就穷,搞农业合作社后,粮食产量没有跟上去,村民积极性也不高,更穷了。

    这话不巧被县里下派的一位干事听见了,当即就是一顿批评,要求其写检讨认错,村长的职务也被撤了......

    周传义很担心自已也运气不好的遇到这种干事,到时一通罪名扣下来,他在劫难逃。

    和那些地段好的村子和城里人相比,周家湾是穷,可要是与山旮旯里的小村子比,日子还是能过的。

    靠着现有的田地和周围的山林,绝对饿不死人。

    他只要安于现状,在村长的位置上,定能安然度日到退休。

    但周荣画的饼太大、太香,他想试一下。

    如果成了,祠堂那面荣誉墙上,定有他的一席之地......

    周传义说:“你的建议很好,我们回去后,就找你传裕叔商量这个事,万一不能成,只能怪周家湾时运当是如此,没有那发财的命。

    要是成了,记你一个大功!”

    周荣笑道:“我不在乎那些虚名,只希望乡亲们都能过上好日子。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做了,就有一半的成功机率,不做,就什么都没有,只要我们尽力了,也算问心无愧。

    但我相信,老天会眷顾努力的人。”

    周传义看着周荣,感慨道:“你进城后,真的不一样了,让我刮目相看,我佩服你!

    如果我周家湾的后辈,多几个像你这样的,不愁不兴盛。”

    周荣笑笑,说自已只是经历了一些事,想开了,也想自已掌握命运,为将来搏一把......

    第216章

    你们除了要防小人,还要防逆子

    想到原书的一些情节,周荣问:“叔,咱们村里,有名字里带‘武’的人吗?”

    周传义沉思片刻,没想起来,摇摇头说:“没印象,怎么啦?”

    周传景说:“德旺家的老四,好像叫传武,比我们小十来岁,因家里孩子多,养不活,正好传武的二舅家,连生几个闺女,没有儿子,就把他过继给了二舅家,自那后,就没回过村。

    上次听德旺吹牛,说他家小武混的可好了,在县里的食品厂当工人,工资高,每个月还有东西发,羡慕了不少人。

    你打听这个干嘛?你认识他?”

    周传义都没印象的人,周荣哪会认识?

    无非是周传武这人在原书里坏透了,就是他听了周家广的话,惦记周家财产,害死了周父周母。

    包括周传义、周传景,村里那些被定身份的人,插队的女知青,在特殊年间,全被周传武直接或间接的害了......

    周传武过继到他二舅张兵家后,改名张武。

    一开始被当做宝对待,什么活都不用干,还好吃好喝的供着。

    结果三年后,他二舅妈怀孕了,生了个男娃,他二舅一家高兴坏了。

    张家有了自已的儿子,张武就不再宝贝了,他不仅要下地干活,还要照顾幼小的弟弟。

    张武的心里落差很大,对张家有股恨意,但为了能有口饭吃,他忍下了。

    前几年,他通过送礼,到县里的食品厂当了一个临时工,并娶了同厂的一个女工。

    张兵为了给小儿子多攒点家底,要求张武还养育之恩,他每个月的工资上交一半,不给就去厂里闹。

    张武为了保住工作,只好答应,心里的恨意也更深了。

    灾害年间,食品厂生产原料短缺,不得不停产,为了减少开支,厂里开始裁员,张武作为临时工被辞退了,他媳妇也被辞了。

    没有了经济来源,张武只好带着妻儿回张家。

    张家没有多余的粮食供养张武一家,张兵拒绝他进门,说他不是自已的儿子,从哪来,回哪去。

    张武怀着恨意,带着妻儿回了周家湾,并重新改名周传武。

    周德旺的几个儿子都已成家,原有的房子全被占用了,没有空余的房间给周传武一家住。

    周传义和周传景见他可怜,允许他们家先在祠堂住一段时间,等盖了新房,就搬走。

    周传武没钱盖新房,就趁着一天深夜,悄悄潜入张兵家,用斧头杀了他们全家,搜走了所有钱财后,一把火烧了张家。

    因尸体都烧焦了,又没有目击证人,这事后来不了了之......

    原书里,周家湾有很多像周家广这样的熊孩子,专做坑爹的事。

    周传义的老来子周家星,和周传景的大孙子周天赐,就是典型代表。

    他们和周家广一样不学无术,人见人嫌,在书里,被称为周家湾的三大臭虫。

    因这两人的爹和爷爷是村里的当家人,大家只敢背地里骂,不像周家广那样,被人指着鼻子骂。

    周家星和周天赐经常在村里炫耀他们家又吃了肉,或有什么好东西之类的,引起了周传武的关注。

    但当时的周传武无权无势,什么都不能做。

    往后几年,每年都会来一场整风或反y倾运动,周传武利用这些契机,煽动村里对周传义和周传景有怨言的人,并给生产队大队长送了礼,一起给两人扣帽子。

    两人不仅职务被撸,还被定了身份,在村里干着最脏最累的活。

    周传武则顺利上位,成了周家湾的生产队长。

    谁家有好物,只要被周传武知道,他都会想方设法的弄到手。

    特殊年间,这人在外面学了些阴毒的方式整人。

    如放飞机,把人吊起来几个小时,等放下来之后,两个胳膊都不能动了,就那么高举着,像飞机飞行的样子。

    要别人帮忙使劲搓,才能让胳膊慢慢放下来。

    周传义就因为“放飞机”的时间太长,左手落下残疾,后不堪受辱,自杀了。

    还有闷罐子,大热天让人站在汽油桶里,直到因为脱水而晕倒,才被放出来。

    周传景就是受此刑罚,又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而死。

    财源滚滚,把劈过的木柴放在地上,让被定身份的人,跪在木柴上,一跪就是几个小时。

    受刑后的人,通常接连几天都无法正常走路。

    下放到村里的一些y派,及得罪过周传武的人,没有一个逃过他的阴招。

    那些长的好看的知青,也被周传武一个个的祸害。

    周传武笼络了民兵队长,如果有人嚷嚷着要举报他,连村子都出不去,还会招来一顿毒打。

    有人悄悄跑出去告状,但因为周传武善于狡辩,又有生产大队长罩着,都以失败告终。

    告状的人,下场极为凄惨,除了干重活,每晚的大会,必是台上被批评的重点对象。

    周传武在外面学的那些阴毒整人方式,也会挨个用在他们身上。

    村民们不免心生畏惧,为了保全自已,只能忍着周传武......

    这人的破坏力太大,心肠也歹毒,周荣担心原书的一些剧情绕不过去,想防范于未然,提前除了他......

    周荣说:“我不认识他,但算命的告诉我,这人和你们八字不合,又命硬,克两位叔。”

    周传义、周传景:“???!!!”

    周传景神情复杂的说:“那算命的准吗?我们和传武都没什么往来,他怎么会克我们?”

    周荣:“这种事,我也说不准,找那个算命先生卜卦的人挺多的,大家都说他很灵验。”

    周传义不解的问:“一般算命,都是算自已的运道,你怎么会算我和你传景叔?”

    周荣:“种果树和开办养殖场的事,你们不是担心政策不允许,批不下来吗?我也担心呀!

    两位叔是这件事的负责人,所以我就找人为你们算了一卦。

    要是卦象显示这事不能做,就算了,省得好好的日子被搅和了。

    但卦象显示,这事有惊无险,只要避开几个人,做好防范,定能成功,还会功德无量!”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