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谢岩没被抓包的尴尬,让他凑近点,他就喜滋滋凑近了。陆杨早知道他是戳一下动一下的性子,但谢岩也动得太多了,保持个呆样,还像个端方君子,一旦黏人,就是个小撒娇精。
谢岩从后伸手,抱住了陆杨的腰。
他比陆杨高,这个姿势,下巴能搁在陆杨肩膀上。
陆杨没法使劲揉面团了,笑骂他:“大清早的不读书,跑来灶屋影响我的挣钱大业,等晚上的,你看我怎么收拾你。”
现在天都没亮,也算天黑。
谢岩说:“就现在。”
陆杨看他这个虚虚的样子,没有兴趣。
“你已经被我榨干了,还是先补补吧。”
谢岩抱着他不说话,贴他背上都能睡着了。
眯一会儿,又猛然惊醒,嘴硬狡辩:“我会让你满意的。”
他这种状态不对劲,陆杨笑眯眯应下,心想着,今天一定要去书斋问问情况。
揉完一个面团,陆杨不再干活,洗漱吃饭,赶早出发。
谢岩虚成这样,陆杨不带他。谢岩的天塌了。
陆杨出门前,摸摸他手,又亲亲他的脸,哄着他说:“你听话,回屋再睡一觉,傍晚我就回来了。”
他懂谢岩的不安,还笑道:“我是你夫郎,我们这种关系,我能跑哪儿去?”
谢岩有些后悔:“我昨天不该喝鸡汤。”
陆杨听笑了:“我挺喜欢的。”
都说伺候男人、伺候男人,到他这里,是他男人伺候他。
有些怪,可他真的很喜欢。
他嫁人之前,常听的市井闲话多数离不开男人,家里家外的人都在说伺候男人、伺候男人,他总不甘心。
因接触少,他没多的想法。和谢岩成亲以来,他看似强势,脱光了躺下,又好像跟别人没区别,至多是谢岩会更加顾及他的感受,会照着他喜欢的节奏来。
昨晚真是让他很意外。他明白,这是源自谢岩的不安,这种不安,让他变得更加珍贵。
陆杨经历过这种阶段,他在陈家,就是这样一步步被驯成人形的驴。
他不希望谢岩也变成这样,不想他因为一些庇佑、一点短暂的安全感,产生期盼,因为这些期盼,产出更加浓郁的不安,一步步迷失,困在无形的囚笼里,走不出来。
陆杨又抬手摸摸他的脸,捏捏他的耳朵。
“去睡吧,要是想我了,你就给我剥点瓜子。”
陆杨肯定他的重要性:“除了你,没人给我剥瓜子吃。”
谢岩笑了,黏性降低,愿意放陆杨走了。
陆杨今天叫上陆林一起去县里卖包子,陆林听他说的时辰,看他家院子里亮了灯笼,稍等一会儿,就过来找陆杨。站院子外,目睹了这场别离。
他们哥俩儿往傻柱家走去,陆林还回头看了眼谢岩,谢岩成了个望夫石,依依不舍地追到了路边。
陆林:“……”
他再看陆杨,心情很复杂:“你家秀才相公好酸啊,我以为读书人都是清高的、高高在上的,他真是让我意外,好黏你。不像我家那个傻大个,我起这么早,他还呼呼大睡,我打他两下,他还以为我给他挠痒痒,跟我嚷嚷着左左右右上上下下,我恨不得锤他两下。”
陆杨笑道:“新婚不久都这样,等过个一年两年的,他说不定还不如你家大铁呢。”
陆林想跟他客套,却忍不住笑了。
等上了驴车,陆杨两手遮在嘴边挡风,在路上就教陆林怎么招呼客人。
“林哥哥,你是伶俐人,口才也好,我不担心,我就怕你去了县里露怯,等会儿你就把铺子当自己家,来往的客人你别多想,别当他们是县里人,县里人也是人,跟咱们村里人没啥区别,你把他们当个客招待,热情点,话赶话的捧一捧、夸一夸,别怕扯闲话,做生意不怕这个,只怕开不了口。
“上午我跟你一起,下午我看看包子余量,会背一些出去卖,傻柱在铺子里待了好多天,什么活都会干,到时你使唤他就行。要是拿不定主意,就去隔壁的酒铺找他家掌柜的问问,酒铺的丁老板跟我熟,这点忙他乐意帮。”
陆林全都说好,没跟陆杨摆哥哥架子,反教陆杨做人。
陆林的两个哥哥都在帮忙收菜,头两天忙,没来他这儿瞧瞧,前天才来了上溪村,到他家跟他说了很多,说柳哥儿怎么怎么厉害,在县里如鱼得水,让陆林别耍性子,丢了差事。
陆林前阵子就出半天工,白天还在村里走动,他还有妯娌在,不出门就知道村里人怎么说。
傻柱被教训得服服帖帖,现在一天天起早贪黑出白工,任劳任怨,屁话都没有。追到他家里挑拨着骂陆杨一句,傻柱比谁都急,能跳起来骂人祖宗。
要是被人泼脏水,说傻柱看上陆杨了,那完了,傻柱抖着两条腿,都要满村追着那个人打,非逼着他改口。
他怕陆杨是怕到了骨子里。
陆林对这件事好奇,小声问陆杨:“这是怎么回事?”
陆杨轻飘飘道:“哦,忘了告诉你,我有两个官差哥哥,他们招呼了衙门的兄弟照顾我生意,之前来官差巡街,顺道来我铺子里吃包子,我让傻柱跟他们认了个脸熟。要是我出了什么事,就捉了傻柱。”
两个官差哥哥??
你什么时候有这样厉害的哥哥?!
陆林眼睛都瞪大了。
赶车的傻柱表衷心:“我不敢惹你!”
陆杨冷笑:“但你敢偷听。”
傻柱欲哭无泪。
他为什么不是一头驴子!
清早到店铺,从后门进,他们家是开门最晚的,这样其实不利于卖包子。错过早饭时间,损失极大。
开店生火,把包子馒头都蒸上,昨天没卖完的也热上。
陆杨带陆林熟悉铺子里的环境,跟他一一介绍。
前面卖包子和菜,桌上摆着瓜子花生和红枣。
陆杨多拿了一些瓜子和花生,让陆松陆柏两兄弟在收菜的时候,在村子里卖一卖,又跟那家老板磨嘴皮子,拿到了一些山核桃来卖。
价格跟常价一样,方便好记。
暂时就这点东西,价格记下,就剩招呼客人。
陆林不大放得开,跟陆杨后头搭着和客人讲话,发现没那么难,更多的人是目的明确,买了就走。
就陆杨不怕热脸贴冷屁股,不管人家乐不乐意交流,都笑眯眯搭话,说说铺子里还卖什么。做个宣传。
陆林揉揉脸,挣钱果然要豁出去脸皮。
中午在铺子里应付一顿,下午陆杨就背着四十个包子出去卖。
他叫卖的句子改了,什么皮薄馅大的肉包子,他不喊了!
他出门就吆喝道:“包子!卖包子!老板花一百两学的手艺!京城名厨的独家配方!御厨传人手把手教!吃了这个包子,您就跟京城贵人一样样的!”
目送他出门的陆林:??!
隔壁丁老板看见陆杨,还想揶揄他招工的事,一听他的吆喝话,把自己呛到了。这个秀才夫郎真是敢说啊!
路上行人纷纷侧目,陆杨还在叫卖:“卖包子!五文钱一个的大肉包子!老板花一百两银子学的手艺!在京城卖七文钱一个的包子,现在只要五文钱就能吃到!御厨的独家配方,好吃的酱肉包子!只要五文钱一个!”
普通的包子,大家在哪里都能吃。
他要说一百两学的手艺,还是御厨后人亲传,京城都卖七文钱一个,过路行人就很想尝尝是什么味儿了。
陆杨还没绕出这条街,包子就卖了二十三个。
他点点头,非常满意。趁早回铺子里又装了三十个出来,招呼傻柱看店,让陆林去后面再包些包子蒸上,然后飞一般地跑了,拐出这条街,继续叫卖。
等他到了书斋门口,包子都卖完了。
书斋王掌柜的想照顾他生意,还没买着。
陆杨笑道:“今天不是来让您照顾生意的,我是想问问藏书的事,眼看着腊八要到了,怎么还没信儿?我相公把这事记挂着,夜里都睡不着觉。”
自家的事被人挂心,值得高兴。
王掌柜乐呵呵的,说:“就这两天了,冬季路不好走,他们从更北的地方过来,要走学雪路走冰道,比预期慢一些也正常。”
昨天谢岩来过,还说要看书,后来没看就跑了。王掌柜搭着问了一句。
这正是陆杨想知道的事,“他怎么跑了?”
王掌柜被他问得疑惑:“他不是追你去了吗?”
追他?
陆杨垂眸,他昨天没出铺子,是柳哥儿到县里赶集了?恰好被谢岩撞见了?
他愣了下,假作思考,然后笑道:“可能我没听见他喊我,谢谢王掌柜,我今天背着包子出来卖,不好拿菜,等会儿我给你送些菜过来,冬天吃口新鲜菜,人有精神!”
王掌柜与他客套,说着不要,脸上笑容浓郁,陆杨知晓,跟他互相推辞着跑了。
陆杨心中情绪难言,转过街道,步伐就慢了下来。
他心里也不安。人被需要,可能是因为珍视、离不开,也可能是单纯的想要个干活的畜生。
他喜欢他的新家,喜欢现在的生活。虽然有些苦,但很有盼头。家庭成员简单,夫君前程看得见,婆婆性情温和寡言,他们可以相亲相爱的过日子。
但他也害怕。
他怕谢家的麻烦事被解决,谢家母子翻身了,就不需要他了。
他再厉害,也就是个小哥儿,拧不过夫婿。
只要一纸休书,他就无家可归。
他可以利用谢岩对他的依赖坦诚一切,但他怕谢岩会假装友善。
更没想到,知道真相的谢岩,会比他还怕。
陆杨擦擦眼睛,脸上扬笑。
真好,他也是个宝了。
他家状元郎爱他。
第37章
我是陆杨
店铺每天开门的时辰短,
往常陆杨都会尽量多开一会儿,今天归心似箭,很想早点见到他家小状元郎,
加上今天有帮手,
他不用守在铺子里,来回跑几趟街,早就把包子卖完了,答应王掌柜的菜也送去了,正好收工回家。
隔壁丁老板看他关门早,
又目睹了一笼笼包子的售空,过来说:“陆老板,
做不做生意啊?你给我一百两,我教你酿酒啊。”
陆杨听得直笑:“丁老板,
你跟我这么熟了,还要笑话我啊?”
说起来,陆杨也想跟丁老板谈谈生意。
他惦记着弟弟,黎寨那边猎户多,
男人们多数爱饮酒,尤其是冬日进山的人,水囊里都要装点酒,
喝了暖身子。
这些是陆杨出嫁前打听的,现在能派上用场了。
要是丁老板乐意,他也可以从丁老板这里拿货,
一次进个三五十斤的酒,
叫黎峰过来拉回黎寨,让弟弟在寨子里卖酒。
他铺子里还有瓜子、花生、红枣、山核桃,米面也有,
可以一起带回寨子里,看看行情,好卖的多拿一些,不好卖的能拿回来退给他。
因没自家的手艺,比如跟陆杨一样卖包子,这些利钱不高,寨子里人又少,一个月只得几百文钱的挣着。山居生活花销小,弟弟有个营生可做,平时可以贴补家用,在黎家的地位就高了。
下回见了黎峰提一嘴,算他主动表达诚意。
今天就跟丁老板笑着说了一句,有了下文,陆杨再去找他谈。
丁老板的酒铺也有货郎来进货,跟卖油郎一样,走街串巷的卖,乡村里倒是没人去,他还没想过做村里人的生意。
陆杨说:“瞧不起人了吧?到时候看吧。”
聊都聊了,最后一块门板合上前,陆杨又搭着问道:“丁老板吃野味吗?我弟夫是猎户,能给你留新鲜货。”
丁老板都被他逗笑了,过来聊个天,瞧把他给惦记的。
但野味么,还真有点馋。
丁老板说:“我回家问问,改天跟你说。”
“好嘞。”
陆杨合上门板,叫上陆林一起回家。
后门巷子里,傻柱已经把驴车赶到外头,就等他俩上来了。
陆林情绪很兴奋,他还头一次做生意呢!一个个的铜板从手里过,想想就喜人。
他跟陆杨说:“柳哥儿,就你这个伶俐劲儿,好日子不远了!我还愁你家这日子怎么过,家里就一个汉子,地都种不了多少,今天我是明白了,难怪那么多人都想往县里跑呢,种地真是没盼头!”
陆杨跟他说:“县里的工钱是死的,碰到个黑心老板,一个月忙活下来,不够糊口的。人多差事少,那老板多讲几句要把你撵走,旁的话不用说,你自己就急着降工钱,活着都难!”
开店还有很多弯弯绕绕,光是手艺,就能把人拦截九成。
余下一成,还不一定顶得住压力。多得是是被人巧取豪夺走的,比如陈家的豆腐坊。
种地是辛苦,但种出来的东西都是自己的。
家里人多一些,再养养鸡,做做竹编竹席之类的,还能贴补点。
只能说各有各的好。
他们聊了一路,很快到了上溪村路口。
县西四个村子,上溪村是离县城最近的村落。
转入路口,老远就看见村口的大树。
一场雪过去,树叶全部掉光,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
谢岩站在树下张望,小老头一样,弓着腰,缩头缩脑,两手都塞到了袖子里,看见路口驶来驴车,他才挺直腰背,有了精神。望夫石活啦。
陆杨看着心里软乎乎的,被陆林连声打趣,也只傻呵呵笑。
“没办法,读书人是这样的,黏人。”
到村子里,天色已晚,各家各户都在做晚饭。
陆杨开店有一阵子了,村里人还没看够,早上有人起不来,到了晚上,他们回村,各家门前都有人张望。
陆杨不管他们,车子跟谢岩碰面,他就下来,不跟他们一起走。
谢岩看见他,眸光亮亮的,又是一双星星眼,陆杨被他看得心痒痒,很想把他摁着亲一顿。
小状元郎会用眼睛勾人,陆杨要是上嘴,肯定不会满足于亲,要啃上两口。皮薄馅香,他要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