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0章

    二田皱眉:“大哥,这是不是太少了?”

    “别急。”

    黎峰又道:“腊肉我算你们十八文一斤,你们拿了五斤走。鸡蛋我算你们一文钱一个,你们拿了三十个走。这些要一百二十文钱。你们再给我六十文,今天就算平账了。”

    二田:??!

    王冬梅不干。

    凭什么干活还要倒贴钱,没这个道理。

    “大哥,那是我爹,不是别的什么人,我送他点东西怎么了?你以后去陈家,也什么都不拿吗?”

    黎峰不是好性子的人,他定下来的事,就是定下来了,不服可以找他打一架。

    陆柳自然是帮着黎峰的,拿他娘家堵人,他要帮着说话。

    “那我以后是不是能找你们拿东西送我给爹?先给我六十文钱,我看看你们能耐。”

    陈桂枝对陆柳投去了满意的目光。

    顺哥儿憋着笑,把脑袋埋得低低的。

    黎峰都差点笑场,他家夫郎怎么能软软的说出这么硬气的话。

    冬季大家走动频繁,各家人都闲着,也有节礼走动、喜事发帖子,到处串串门,什么话都藏不住。

    陆柳的二舅上门,送了两斤肉,一罐糖。这件事才过夜,就已经传到新村。

    只因昨天黎强帮着带了一罐子鱼汤来新村。

    王冬梅对上陆柳,气弱得很。

    想比聘礼,说黎家不公平。但她的陪嫁也少。

    想说娘家作用,没见帮着一点。

    她不知道陆柳和她是差不多的情况,只看见了表面,避开视线道:“反正我们没钱。”

    黎峰早知他们会赖账:“没事,从你们工钱里扣。下次打年糕,你们继续出白工,如果不好好干活,我就卖几亩地。以后你们靠着两亩地,随便混日子吧。”

    这是万万不行的!

    二田当即就想拿钱出来,王冬梅死活不肯。

    出白工就出白工,万一给了钱,还是要出白工怎么办?

    陆柳观察着他们两口子的情况。他上次主动挑担子,说会劝劝他们,让他们安生过日子,有事好商量。

    真是老丈人病了,那该送医馆,看郎中,要抓药吃药,再才是补身子。哪能两只眼睛只看得见肉和蛋?

    他还没干过劝人的事,这方面没有经验,记得哥哥观察包子摊,就去卖包子了,所以他就想观察观察二田两口子,再来劝话。

    没想到,他直愣愣的视线,把两口子看得心里毛毛的,这事含糊着就揭过,只说打年糕平账。

    距离中午还有一阵,闷屋里难受,二田是汉子,针线活都不会,没一会儿就出来了,出来发现陆柳在不远处看着他。

    二田:?

    他左右看看,没见着大哥,他就问:“你干什么呢?”

    陆柳老实说:“我看看你。”

    二田不明白:“你看我做什么?”

    陆柳说:“你真听你媳妇的话?”

    二田不喜欢这种说法,什么叫他听他媳妇的话?明明是他媳妇听他的话!

    被反驳了,陆柳却不信:“你就是听话啊,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二田不爽了,让他把话说清楚。

    陆柳说:“她说不给钱,你就不给钱了。”

    二田气笑了,不上当。

    “大嫂,我们说好了,我打年糕平账,你别惦记我口袋里那点钱了,我穷,我比不上大哥。”

    陆柳点头:“我知道。”

    二田哽住,看他半天,陆柳没后话,他不死心,追问:“你知道什么?”

    陆柳只想观察他,不想跟他多说话,应声都皱眉:“你说的我都知道。”

    二田让他说清楚。

    陆柳嫌他笨,怎么还要说清楚?那不是他自己说的话吗?

    他说:“知道你没钱,比不上大峰,只能打年糕。”

    话是这么个话,意思是这么个意思,二田听在耳朵里,却哪哪都感觉不舒服。

    “我不如我大哥怎么了?我招你惹你了!”

    陆柳:“……”

    他为什么生气了。

    陆柳紧急安抚:“没事,你有一点比大峰好,你听媳妇的话,大峰就不听媳妇的话。”

    大峰没有媳妇。

    大峰娶了夫郎。

    嘿嘿嘿。

    陆柳心里想着,把自己逗笑了。

    他笑起来,二田的怒火就被彻底激出来。

    “什么叫我听我媳妇的话?你把话说清楚了,什么叫我听媳妇的话?我什么时候听话了?都是她听我的话!你刚嫁进来,跟我们话都没说两句,你知道什么你就瞎说?我跟你讲,我成亲以后,我这一房,都是我当家!”

    他吼得太大声,陆柳害怕,笑意止住,想跑。

    黎峰比他跑得快,陆柳转身,看见黎峰急忙忙过来,他就躲到黎峰身后。

    黎峰问发生了什么。

    陆柳都没有告状,他如实说:“我问他是不是真听媳妇的话,他就这样了。”

    黎峰无语,指着二田说:“你听你媳妇的话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吗?你满寨子转转,两个村子问问,二黄都知道了,见了你们两口子,讨食都要冲王冬梅摇尾巴,你气成这样?至于吗?”

    二田气炸了。

    他回屋要拿钱,王冬梅还是不给。

    二田说:“你把钱给我,我要还钱!”

    王冬梅不给,语气竟然相当平和温柔,她说:“你别上了当,这是他们在激你,你想想,我们本来一文钱都不用给的,现在几句话的工夫,就要拿出六十文钱。六十文钱,可以买十五斤大米,够你吃几天的白米饭!你想给他们吗?真的要给吗?”

    陈桂枝和顺哥儿也听见吵吵声,过来看情况。

    眼看着二田要被劝服了,三顺火上浇油,喊了一嗓子:“二哥,你还说你不听媳妇的话?二嫂才说完,你就忘记你要还钱的事了!”

    屋里的王冬梅是什么脸色,他们都看不见,但他们吵架的声音,真的很大。

    陆柳:“……”

    他想起来哥哥和黎峰相看的事,看来在黎寨,听媳妇夫郎的话,是件很丢面子的事。

    他以后一定不跟黎峰说这话,太吓人了。

    陆柳怕黎峰听不见他的心声,还把这话说出来了。

    “大峰,我以后都听你的。”

    黎峰高兴。

    他被哄高兴了,就很好说话。

    “我有事会跟你商量的。”

    陈桂枝和三顺:“……”

    夫夫俩中午不在家吃饭,差不多到饭点,就去三苗家吃酒。

    三苗排老三,上头两个哥哥都成亲了。

    他们一家住新村,房子是新盖的,还把旧村的寨子卖给别人,换了银子,把房子修得很大,这样三房人都住一起,上头爹娘都在世,家里特别热闹。

    陆柳看他们家人丁兴旺的劲儿,想想他从小到大受过的欺负和白眼,好生羡慕。

    他忍不住摸摸肚子,他想多生几个孩子,这样家里热闹,等他和黎峰老了,孩子们还能互相帮衬,不会受人欺负。

    黎峰看他摸肚子,低头问:“不舒服?”

    陆柳摇头。

    他眼睛望着前面的热闹,小声跟黎峰说:“想多生孩子。”

    黎峰不自觉笑了,他牵着陆柳入座,话也软了。

    “别急,我们过一辈子,也这样热热闹闹的。”

    陆柳因此对三苗一家的好感猛猛飙升。

    这就是他的理想家庭。

    吃酒很和谐,三苗邀请的都是一起相处很好的兄弟,进山打猎都组队,互相信得过。

    到这一桌,黎峰首先说了陆柳脸皮薄,他们讲话都收敛了,调笑有,荤段子有,但没有对着陆柳来。

    吃过饭,黎峰找三苗买鱼,捉了三条大的。

    三苗说:“我爹给了一半大强家,你们住得近,没去问问?”

    黎峰说:“就是他家三条鱼给我馋的,他欠揍得很,我去买,他还不卖。”

    三苗好一阵笑,又给他捞了一条。

    买三送一,很好。

    夫夫俩去跟陈桂枝打个照面,留了一条鱼,陆柳跟三顺说了炖鱼汤的法子,就上车和黎峰回家。

    回家,陆柳炖鱼汤,黎峰去挑水,日子和和美美。

    第25章

    我离不开你(捉虫)

    冬季的第一场雪落下来了。

    陆杨跟谢岩掀起的风波还在发酵中,

    都是些莫须有的债,村里人也就到谢家来闹闹,互相之间叫板的底气都没有,

    背后议论少不了。

    村子就这点大,

    人闲嘴闲的,凑一处嚼舌根,话说出去,矛盾就会积累,爆发只是时间问题,

    暂时不用管它。

    还是降雪更让人烦闷。降雪对陆杨的生意有影响,他出行更不方便了。

    他是个很倔强的人,

    要做一件事,就要尽全力。

    降雪当天,

    他直接把陆林两口子叫到家里揉面。工钱已经商定,这只有半天的活,算八文钱。以后能包包子了,会涨价。

    两口子一起揉面,

    半天就能挣十六文钱。他们兴致高昂,干活很是卖力。

    陆杨则三次起锅,剁剁炒炒,

    做了二十五斤的肉馅。

    馅料、面团都装盆,他把新买的大蒸笼带上,再带些柴火,

    去傻柱家借了驴车,

    载着黏人精状元郎去县里卖包子。

    馅料分三回出锅的,在家就蒸了一回包子。是陆杨见缝插针完成的。

    新买的蒸笼大,一次能蒸二十个大包子。蒸一锅,

    有六十个。

    陆杨在车上跟谢岩说:“铺子开门,你就在前面卖包子,雪天出行的人少,你看见人就喊一声,没人就不用管。”

    他要把灶屋收拾出来,继续包包子。

    谢岩不是第一次看陆杨干活,每一次都被他身上的韧劲震惊到。

    陆杨像是不知疲累的铁人,一天天忙成陀螺,还能找到方向,做什么都有条理有计划,哪怕有个意外事件打搅,他也能跑上正轨,继续他目标——挣钱、攒钱。

    谢岩的目光始终在陆杨身上,看他脸上有落雪,就伸手帮他拂去。

    “路上人少,叫卖会不会没生意?”

    陆杨肯定道:“会的,只能盼着财神爷照顾照顾我们。”

    谢岩垂眸想想,跟陆杨说:“其实我在县里有点人脉,我们要不要试试?”

    陆杨知道谢岩有个同窗好友,是布庄乌老爷的儿子,叫乌平之。

    上次他们去拜访过,乌家父子去府城查账了,不知回来没有。

    谢岩说:“不是乌家,是几家书斋。”

    陆杨来了兴趣:“书斋能买多少包子?”

    谢岩不清楚,他从前没了解过这方面的事。

    他们如今走投无路,问问又不吃亏。

    陆杨笑眯眯夸他:“你越来越有人情味啦。”

    谢岩笑了。

    家里只有娘亲在,村里环境实在不好,他们今晚还要赶回家,到了县城,谢岩懂事,没再如影随形地跟着陆杨,主动背起六十个大肉包子,去书斋问问情况。

    陆杨站铺子门口,看谢岩远走,心里不放心,望着他的背影喊了一声:“谢岩!”

    谢岩回头,满是呆意的脸庞上,浮现出些许疑惑。见陆杨只是喊他,没有二话,他又扬出个笑脸,“我过会儿回来。”

    陆杨信他。谢岩呆了些,真动起来,也是个倔脾气,让他做的事,他会一条路走到底。

    他只是担心,读书人脸皮薄,他这样亲自上门卖包子,会不会被人嘲笑、被人骂。

    要是在书斋里碰见了旧日同窗,谢岩又该如何自处。

    关心则乱,陆杨心心念念着,一时忘了,谢岩这几年抗下的压力,远非几句嘲讽可比。

    他摇摇头,时间紧,任务重,今天都没去左右邻里拜访,陆杨急忙忙去灶屋收拾,弄完才出来张望。

    等了会儿,没见着谢岩回来,他又进屋。

    后院有口井,水面还没冻硬,他先取水,把几口水缸都洗洗,再存水备用。又出门看看,谢岩还没回来。

    陆杨再次进屋,把面团拿出来揉揉,分剂子,包包子。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