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3章

    她虽然有二子,但大儿子早逝,二儿子又打小病弱,是个药罐子,所以丈夫陆值跟她说将谢砚怀记在名下时,她便咬牙答应了,无非是想给自己将来一个依靠。

    但这位当朝首辅显然不是那么好笼络的,他们虽有母子名份,他日常也来问安,但始终隔着那么一层,几年下来,她甚至连他喜欢的吃食都没摸清。

    这几日她看他似是对沈清筠有意,便想在他身上卖个好,没想到却碰了个钉子。

    谢砚怀淡淡应了声,视线落在眼前白瓷花瓶上,道:“这个不错,不知母亲可愿意割爱?”

    这白瓷花瓶是普通的民窑,不过样子好看,不值什么钱。

    钱温陵忙笑道:“当然,砚怀你喜欢拿走便是,跟母亲还这么客气。”

    谢砚怀平声道:“那便多谢母亲了。”

    他命人将花瓶和里头那支桃花一同带走。

    钱温陵向来喜欢桃花,本想开口留下,后来又想不过一支花罢了,以后再折便是,便一起送给谢砚怀做了人情。

    *

    虽然沈清筠从来没想过跟谢砚怀有点什么,但亲耳听到他用那种无情的语气说同她绝无私情,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一颗心好似被人用一根极细的针缓而慢地扎进去,看上去没什么受伤的痕迹,却有些刺疼。

    她想,或许是谢砚怀帮了她这几次,她难免对他产生了一点点好感,仅此而已。

    但这种心情一时纾解不了,跟老太太一起用晚饭时人便有些闷,提不起精神。

    老太太以为她连日照顾自己累着了,便道:“外祖母已经没事了,你今儿回去睡,好好歇一觉,过两天再跟你大舅母一起出门上香散散心。”

    她点头应了。

    饭后,沈清筠回到自己的院子,命紫鸢拿来铜盆,一把火将先前绣到一半的嫁衣、被褥、荷包一股脑烧了。

    终于彻底跟谢衍划清界限。

    但是谢砚怀……

    沈清筠垂眸,坐在灯下,始终拿不定主意。

    直到紫鸢来催她歇息,她才叹了口气,道:“把库房的册子拿来给我。”

    从金陵来的时候,谢佑帮她雇了镖局,的确带了不少好东西过来。

    她一页页翻过去,最后挑了一尊玉佛、一个西洋钟还有一盆火红的珊瑚。

    沈家原是皇商,又有船队出海,所以她见过的好东西数不胜数。

    能被带来京城的,自然是极品中的极品。

    谢砚怀虽贵为首辅,但也总有送礼的时候,这三样东西,他大抵也用得上吧。

    沈清筠让紫鸢拿来红纸,亲手一笔一划认真写下礼单,想了想,又加了两支库房里的百年人参。

    “明日一早叫人把这个送给衡三爷,就说是我答谢三爷的。”

    紫鸢看得咂舌:“是。”

    写完礼单,沈清筠心里仿佛空了一块。

    东西送过去后,跟那人也就彻底划清了界限,之后,应该没什么机会再有交集了。

    不知为何,她心里有些难过。

    左右睡不着,她干脆拿柳氏送过来的铺子账目来看。

    五十多个铺子,账目不是小数目,但她只不过快速翻了三本,便看出每本都有问题。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全看她要不要追究。

    她想了片刻,还是选择息事宁人,毕竟铺子已经收回来了,何况不好一直麻烦那人。

    看到深夜有了困意,沈清筠才歇下。

    隔天醒来有些迟,她给老太太请过安后便让紫鸢去前院送礼单,自己则接着看铺子账目,只是有些心不在焉。

    天气渐暖,日头隔窗照进屋内,落在桌案的牡丹绿叶上。

    沈清筠便看着绿叶上的金光一点点偏移,不知等了多久,紫鸢终于回来了,手里却仍旧拿着那张红色礼单。

    沈清筠不觉问:“他没在府里?”

    紫鸢道:“不是,奴婢等了一上午,终于等到衡三爷下衙,立刻送了礼单过去,但是衡三爷只看了一眼,就让奴婢拿回来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