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5章

    作为一名冷血生物,它讨厌雨天与寒冷。

    孟园没管它,再度对着花园吐出一口清气,这一口清气中含着微微的凉意,是昨日夜雨中的秋气凝结。

    园中的花草轻微颤动着,仿佛被这一口秋意吹得打抖。

    入了秋,生机便会收敛,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天地之间的自然规律。秋日里花草会逐渐凋敝,待到冬季生机便尽数藏于根系。

    再过不久,这片花园也会慢慢走向枯败。等到来年开春,才会再度氤氲出满园生机。

    孟园无意更改植物的生长规律,虽然可以用灵力维持让花草继续盛放,却会提前消耗掉它们的本源,所以一切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静待来年吧。

    她重新回到屋内,提起了背包。

    盘在书桌上打盹的小蛇忽而敏锐地昂起头,吐了吐信子。

    “嘶嘶?”

    孟园转头,冲它笑道:“我要出门了,晚上会回来,要一起吗?”

    小蛇不说话,只一溜烟滑下桌面,闪电般窜上了她的腿,飞快爬上女人的手腕,又将自己圈成了一个舒适的圆环。

    用实际行动表示了自己的回答。

    孟园抬脚往外走去,一边低头问:“你也不问问我要去哪里?”

    小蛇晃了晃尾巴,仿佛她在说什么废话。

    孟园便也笑了笑,不说话了。

    道人走到门边,正要拿起一把伞,忽而又抬眼望了望天际,喃喃道:“雨要停了,那就不打伞了。”

    说罢,她便一步踏入雨中。

    细密的雨丝犹如银丝纷纷落下,落入道人的发间、身上,却没有沾湿衣物分毫,仿佛她的身周有一层无形的隔膜,将她与那纷纷扬扬的细雨给隔开了。

    实则是道体初成,雨水一落到身上就会自动滑落,沾染不得而形成的假象。

    蒙蒙细雨如雾,将整个天地笼罩在一层朦胧的水汽里,像是盖上了一层毛玻璃。

    道人独行于古旧的城镇长街,踏着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远远望去,天灰地青,当中一点疏淡人影,宛若一张意境深远的水墨画卷。

    孟园走出家门,便往丘林县的方向走去。

    上次丘林县一行,她发现了一些不错的店铺,正好可以去买点需要的东西。

    细雨纷纷,行人寥落。

    游人也比前几日少了不少,孟园这回没搭公交车,只用自己的双脚丈量大地,穿过热闹的城镇,便走入了无人的荒野。

    现代人口虽然多,却大都集中在城市里,一走出城市,便仿佛回归了空无一人的大自然,到处都是山、是水、是道路与桥梁,是满目的苍翠树木与啁啾婉转的鸟鸣。

    一步一步沿着马路边沿往前走,偶尔也有车辆从身旁经过,还有一位热心的司机停下来,询问孟园是否需要搭一个顺风车。

    孟园只是摆手,微笑拒绝。

    “真的不用吗?下雨呢!我们都是好人,你别害怕。”那辆车里坐着几位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女,应该是趁着假期出来自驾游的工作党,看起来都很面善。

    孟园立在濛濛细雨中,含笑道:“不是怕,只是雨马上就停了。”

    有个女人伸手从车窗里递来一把折叠伞:“那你打一下伞吧,现在的雨水可没以前那么干净,别生病了。”

    “多谢,但不用了。”孟园依旧摇头。

    车辆最终还是远去了,车里的几人议论了几句那位雨中漫步的古怪路人,但也很快将其抛之脑后。

    只是十几分钟后,雨真的停下了。

    “还真被那个人说中了,雨停了。”递伞的女人看了眼窗外,有些惊奇地说。

    同伴哈哈笑道:“看一眼天气预报不就知道了?现在的天气预报都准到什么时刻下多少雨量都能给你算出来,没什么稀奇的吧?”

    “也是。”

    停顿片刻,女人又感叹着道

    :“不过还是觉得,那个人看起来好潇洒啊。”

    同伴随意附和:“现在的人的确少有这种闲情逸致了。”

    “你要是喜欢,也可以哪天不开心了去淋一场雨。”

    女人连连摆手:“那还是算了,雨水多脏啊,淋了还要洗头洗澡,谁知道还会不会得皮肤病……”

    时人囿于世俗,向往逍遥天地间的自由自在,然而若叫他们去体验,却又无法真正做到心无挂碍。

    困住的从来不是身,而是那颗心。

    至此,也不过是一场萍水相逢罢了。

    人生路上诸如此类的萍水相逢数不胜数,每个人都在路过他人的身畔,略微一刹的停留后又各奔东西。

    最后行走在漫漫长路的,也只余道人一人。

    一如孟园所说,这场雨果真没下多久,才走到半路,淅淅沥沥的细雨便逐渐停了。

    太阳从乌云里探出头,为厚厚的云层镀上了一层金边。

    等走到丘林县时,地面都已差不多半干,孟园慢吞吞地走着,到了城隍庙所在的城郊,远远便望见原先那门庭寥落的破败小庙,今日竟然宾客盈门、游人如织。

    孟园愣了一下,走上前去,向路边刚从庙里出来的人询问情况。

    “我们来干什么?来算命的呀!”

    问的是几个年轻女孩,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张纸签,听到孟园询问,当即热心地给她讲解起来。

    “你还不知道吧?听说这个庙里的和尚算命特别灵验!最近好多人都来这边算命呢!你要是有什么事也可以去求一卦,很便宜的,只要十块钱。”

    “对的,我听一中的人说,一中之前有个学生在这边落水,就被庙里算命算中了。”

    “不止!我还听说当时那个学生之所以没事,是因为庙里给他的平安符!所以我才叫你们都买个平安符嘛。”

    “啊?还有这事?真的假的?”

    “那个落水的谭卓就是我邻居,我亲耳听他爸妈讲的,肯定假不了。”

    “哇~~~”

    女生们发出惊叹的呼声,孟园听了一阵,终于忍不住提出一个疑问。

    “平安符不是送的吗?为什么要买?”

    女孩子们齐齐转头看过来。

    “平安符是送的???”

    “可是我们要买啊!一个还要五十块钱!”

    “没错,还得拜了城隍才能买!不然都不卖的……”

    有个女孩子将平

    安符从口袋里掏出来展示给孟园看,孟园瞥了一眼,眸光轻轻一凝。

    肉眼看来,这平安符似乎与上回小和尚送她的没什么区别,依旧是那么的粗制滥造。

    然而法眼一瞧,却能窥见符上附着的一层淡淡阴气,那阴气并非如鬼物一般阴冷伤人,反而透着一丝厚重的神性,若是周围有不成气候的小鬼,便能产生震慑之力。

    若是遇见大鬼,这一丝微弱的气息便没多大用处。

    然而如今末法时代,万法皆消,别说大鬼,就连普通小鬼都不多见,所以这平安符也是相当不错的护身利器了。

    虽不能保平安,但一定能驱邪祟。

    孟园沉默片刻,微笑道:“我许久没来,也许之前正好碰上做活动,或是最近涨价了吧?”

    听她这么说,女孩子们的不平稍稍有所平复。

    “应该是,估计是最近人多了,平安符就涨价了。”

    “物以稀为贵嘛,也能理解啦,如果这个平安符真的有用的话,五十块钱也很便宜啦!”

    女孩子们很快就调整了心态,说了几句话后没多久便跟孟园告辞,开开心心离去了。

    孟园本没打算进庙,此时倒突然来了一丝好奇心。

    上回听阮秋说了一嘴,她还没多大感受,而今一见,似乎这城隍庙也有了一番不小的变化?

    道人思忖着,便踏上石阶走上庙宇,因为游人较多,来烧香拜佛的人竟然在门前排起了长队,孟园排在了队尾。

    女人静静站在那里,不言不语,即便是闲散而立,身上便有一股莫名吸引人的气质。

    队伍里不少人都悄悄向她瞥来,今日烧香的大都是些年轻人,尤其以高中学生居多,大概消息最先从学校里传出来。

    “诶,你看那个人……”

    “怎么了?”

    “虽然长得一般,但感觉很有气质……”

    “也是,要不去认识一下?”

    孟园耳尖微动,听着那些窃窃私语,心下也不禁有些无奈。

    自从被温玉提醒她现在的容貌后,再出门时,孟园便会在自己的脸上做点小手脚,稍稍遮掩了一番面容。

    不得不说,这一定是她做过最明智的决定了。

    现代人对容貌似乎有着一股执拗的追求,美丽的人总是能引来大量的注目。尤其现在网络发达,随手一拍就能传到网上,孟园可不希望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名了。

    正等待着队伍前进,忽见庙里走出来一位身着古衣的老者,直直朝她走来,远远便笑着向她拱了拱手。

    孟园稍稍一愣,随即自然而然地离开队伍,向外走去。

    前头几位悄声议论想要来找她要联系方式的年轻男孩面上不禁露出遗憾之色。

    孟园走下阶梯,又往河堤边走去。

    来到一株柳树下,她停下脚步转身,那位旁人看不见的老者这才走到她面前,双手作揖道:“见过仙长,仙长来访,小神有失远迎。”

    此古衣老者,正是上回见过的丘林县城隍黄泰民。

    孟园回礼道:“城隍大人客气了,今日我并非有意拜访大人,只是见此处人多,与往日略有不同,才来此探查一番,希望不要打搅到城隍大人。”

    黄泰民抬手抚了抚胡须,呵呵笑道:“仙长有所不知,老夫前几日应仙长所托,缉拿那小鬼去阴间,竟意外见到了秦广王大人,更得到了秦广王大人一番指点,如今正在重新收敛香火、传播信仰,这方庙宇方能改头换面。”!

    第

    43

    章

    从黄泰民的口中,孟园得知了不少事。

    比如那一日落水的学生,就是在街头采访自己的学生之一。

    不得不说缘分就是这么奇妙,虽然早就有所感应,但真正梳理清楚事情经过时,孟园心下仍忍不住生出感慨。

    由于她随手赠予小和尚阿金的平安符,那位与自己有过一面之缘的学生没有被水鬼害死。但一开始也正是因为她从医院出来,接受了他们的采访,几个学生才会兴起去往城隍庙。

    学生们的到来最终也为城隍庙做了宣传,于是原本香火寥落的城隍庙,短短几日里就变得热闹起来。

    一切的源头,只不过是她随手送给温璟的一张平安符罢了。

    因为温璟的那张平安符,才有了蛇山的火遍全网,阮秋才会来到此处打卡,而孟园去丘林县拜见城隍,机缘巧合在医院救下阮秋,又与几位学生产生一面之缘,使得他们前往城隍庙遇上水鬼一劫,最终还是孟园的平安符救下了那位学生……

    起于平安符,终于平安符。

    仔细一想,似乎所有的事都由一条无形的丝线串联在了一起,仿佛冥冥中自有定数。

    孟园抬起头,一双黑眸平静无波,犹如山间幽暗的深潭一般,倒映着仍漂浮着点点阴云的天空。

    世间之事,兰因絮果,一饮一啄。

    天道依旧在,犹如一只无形的大手冥冥中推动着人间命数,而她亦是这天地棋盘中微不足道的一子。

    她穿越异世五百年又回归,又是因何呢?

    略微思索后,得不到结果。

    孟园洒然一笑。

    罢了,五百年修行都过来了,她又有何惧?

    心中般般思量,道人面上却依旧是那般云淡风轻,好奇询问道:“我观那些香客手里的平安符上有一丝神性,可是城隍大人所为?”

    黄泰民笑道:“就知道定然瞒不过仙长的眼睛,正是小神所为。”

    “那两名和尚占了我的庙,还在我身旁立了佛像,实在是欺人太甚。若不是如今鬼神艰难,老夫定要将他们赶出去的。而今便是叫他们戴罪立功,那小和尚算卦灵验,大和尚又颇为精通商贾之事,擅于谋算人心。我便叫他们为我发展香火,来往香客若想要平安符,必须拜我城隍。即便那尊大佛立在那里,也不过是做个样子罢了。我日日吸收香火,祂也只能干看着!”

    孟园听罢,也是笑道:“城隍大人独具慧眼。”

    “咳咳,仙长谬赞了。”黄泰民咳了两声,能看出小老头眉眼间有几分自得,但又很快收敛殆尽,谦虚沉稳地说道,“都是托了仙长的福,若不是仙长将我唤醒,小神又岂能有今日呢?”

    孟园淡淡笑道:“是你的造化,也是我的造化。”

    如黄泰民这般的城隍已经算不错的了,神力衰微却不惜耗费力量赐符于人,虽然每一枚平安符所耗神性不过九牛一毛,但以后香客多了,也是一项不小的支出。

    不过收获了香火信仰,便也要有所付出。世上没有白得的好处,这位城隍显然很懂得这个道理。

    至少在孟园看来,这位丘林县城隍可比在抖乐上午夜直播求关注的秦广王有前途得多。

    “既无事,我便也告辞了,不打扰城隍大人。”

    黄泰民连忙拱手躬身:“仙长慢走,往后若有要事,只管来找小神,万不敢推辞。”

    “好。”

    辞别城隍后,孟园沿着杨柳河岸向城中走去,与城隍的交谈不过是一个小插曲,并未在她心中留下多少痕迹。

    至于关于自己为何会穿越的思考,既然现在找不到答案,她便不会让其停驻心间,徒生烦恼。

    孟园穿过一条条街巷,上回走过一遭,许多路线都已记忆在她脑海中,虽然才是第二次来,她行走间却仿佛在这座小县城里生活过几十年一般熟稔。

    走到一处较为偏僻的街区时,街角一家不大的中医馆映入眼帘。

    大概是天气不好的缘故,馆门前空无一人,室内坐着一位年迈的老中医,身后是密密麻麻的朱红色中医药柜,面前一张陈旧方桌,老者戴着厚厚的老花镜,手里捧着一份药材,时不时嗅一嗅闻一闻。

    孟园走进门时,老者略微抬了下眼皮。

    本是下意识的一瞥,不料只一眼便挪不开视线了。

    俗话说“山医命相卜、自古不分家”,这话的意思是古代道家易学中,包括了山医命相卜五大系统,这五大系统相辅相成互相印证,基本上只要学了一门,其他门便也避免不了涉猎。

    医便是中医一道,山是修行,命是算命,相是看相,卜是卜卦。

    所以一些学到大成的中医名士往往也很善于卜卦算命、看相断吉凶,总给人一种玄而又玄的感觉,实际上这都属于易学之道。

    老中医慢慢起身,放下手中药材,直盯着孟园打量。

    “这位……道友,你有什么事吗?”

    有时候一个人

    是什么性子,身上又有什么病,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一眼就能知晓个七七八八。

    此时此刻,老中医便看出,面前这位年轻的女人,一定也是一位修道之人!

    并非所有修道之人都是道士打扮,很多人自己在家修行,只要有一颗向道之心,也能尊一声道友。

    女人面貌相当年轻,道行却很是深厚,至少以老者的水平根本看不出她的面相,竟然只觉得一片迷雾,似乎什么都好,但又看不出好在哪里,仿佛雾里看花,知晓那是一朵极美的花,却又若隐若现、难以窥得分明。

    真是叫人抓耳挠腮地心痒难耐。

    因此即便女人年纪尚轻,老中医的岁数都能当她的爷爷了,也还是口称一句道友。

    孟园也没想到进门就听到这么一句话,略微错愕后笑了笑。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