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周家庄今年开?始实行分田到户,周长城也是男丁,可以分到两亩田和一座山,但他未成年,山田都挂到堂大伯家那儿?,合作一家。不过现在看着周长城的样子,除了要忙自己那两亩田,还把?堂大伯家里的活儿?都干了,秋收时,粮食能不能到他手上还不一定。“啊!?”不管是周远峰李红莲,还是其他人都愣了,一桌人的视线全都集中在周长城身上。
周长城不明所以然,看看桂老?师,又看看村支书伯伯,再看看其他大人,脸红耳赤,畏缩地把?筷子放下,以为是自己吃太多,大人们不满意了,眼皮低低的,不敢再抬眼看人。
“这...桂老?师,这...”李红莲很是犯难。
养孩子不是一日半日的事情,是个要负上巨大责任的,这衣食住行哪一样都不能缺,何况这还是个半大的孩子,正是最难管最有叛逆心的时候,要是在他们手上出了什么事,对谁都不好交代。
桂裴华看周远峰等人犯难,自己也觉得是为难人家了,不过既然开?了口,还是把?自己的打算说出来:“周师傅李大嫂,你们放心,就是你们不答应,我?也会给赵永翠写信的。”
“长城这孩子和我?有缘分,当初我?下放住在牛棚里,他和他家里人对我?多有照顾,他奶奶还救过我?的小命,时不时接济我?一点粮食,不然的话,今天?我?也不能坐在这儿?和你们吃饭。”桂裴华显然是个念旧情的人,周家庄对他好的人,他一一都记着,尤其是周长城这一家子。
有时候那帮红袖章的人来押着他出?去游村做检讨,小小年纪的周长城甚至会拦着,不让人朝他身上砸东西,等他做完检讨回到牛棚,周长城就摘了野果给他吃,天?冷了还给他送来干稻草铺床。
这样的来自孩子天?性?里的善意,支撑着桂裴华度过了许多黑暗的夜晚。
“您二位放心,我?不会让他在你们家白吃白住,我?每年给你们两百块钱,春天?给一回,秋天?再给一回,粮票和布票也有,一直给到他十八岁成年。”
“十五岁的孩子本该好好在学校读书,这次回到周家庄,我?看他天?天?扛着锄头,干得跟头老?黄牛似的,哪像个十几岁的孩子。”说着,桂裴华又摸了摸周长城的头,又记起周长城带他上山摘野菜果腹的事。
“我?毕竟刚平反没?多久,自己一身骚,万一又要开?始几年前那一套,估计还得下放,那就拖累他了。今天?是我?们第?一次见面,本也不该这样给二位出?难题,但把?他送回周家庄去又于心不忍,就想把?他委托给周师傅和李大嫂两位厚道人,无论如何,好歹让他长大成人。”
桂裴华一番话下来,也是掏心掏肺的,把?自己在周家庄受周长城家长辈的恩情都说了,当时村里是不管他和村民接触,可会主动来关注他死活的,真算起来也就只有周长城一家了。
周长城再迟钝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眼睛湿漉漉地看着桂裴华,擦擦眼角,好像又回到了牛棚前,桂老?头儿?教他写字的时候,自从家中长辈过世后?,再没?人替他这样张罗了。
周善民老?脸发热,桂老?师这么说话,岂不是在打他这个村支书的脸,说明是他们庄上没?把?孩子看顾好,再加上今日是他建议和周远峰一家坐下吃饭的,结果给人揽了个这么麻烦的事儿?,有心出?言阻止,一下子又不知道说什么好,愁得那张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脸又老?了几分。
周远峰和李红莲二人听了桂老?师的一番话,对视一眼,又看看周长城,放下手中的酒杯,没?了刚刚的热情,这顿饭都不知道怎么吃下去了。
周小芬扯了扯魏思进的衣衫,示意他出?来打打圆场。
魏思进轻咳一声,想了又想,这才谨慎开?口:“桂老?师,这个...这个,现在粮食紧张,这小孩儿?...可能也不适应县里的生活,为难...为难...”
磕磕巴巴的两句话,连个主谓宾都没?讲清楚,还不如不说。
周小芬简直被魏思进给气死,便也木着一张脸,又怪桂裴华给人出?难题,施恩挟报,甚至想站起来不要他帮忙写信给那个什么教育办的主任了!
桂裴华看桌上人的脸色,也知道这事儿?难办成,立即说:“周师傅李大嫂别上火,我?说了即使您二位不答应,我?也是要给陈永翠写信的,你们放心,这赵永翠是我?的得意门生,我?这个老?师的话,还是有点份量的。”
这再三?保证的话语比前面说的更让人糟心,周远峰当下就沉默了,就连向来快嘴的李红莲都哑火了。
周长城顿时枯萎下去,知道对面的人是拒绝自己了,等吃完这顿饭,还是要跟村支书伯伯回周家庄堂大伯家干那没?完没?了的农活儿?的。
桂裴华有点懊恼,脸色也有些不好看,他不是后?悔被周远峰李红莲拒绝了,实际上这些年他被拒绝打压的次数太多,已?经没?什么太大感觉了,只是觉得自己好心办了坏事,让周长城看到一丝希望,结果希望之门不到一分钟就在他眼前关闭,于是又拍拍他的肩膀,没?有再说话。
往后?把?钱和票寄给周善民,让他转交给周长城,孩子好好活到十八岁,再出?来找活儿?干,或者到广州去找他也行,现在有不少工厂在招人,总能让他有事做的。桂裴华想清楚这点,便不再纠结了。
吃完饭了,桂裴华果然遵守承诺,拿了空白的本子给自己的学生写信,信上诚恳地请他帮周小芬尽量安排到市里的学校,末尾签下自己的大名,给魏思进留了自己和赵永翠的地址。
魏思进接过桂裴华的写的信,和周小芬一再感谢,两个年轻人的感激中带着几分古怪的尴尬。
下午桂裴华还要继续跑知青办和革委会,周远峰李红莲一家则要回电机厂,两拨人各自分开?。
"支书大哥,给您也添麻烦了。"等周远峰一家人走远了,桂裴华忙和周善民道歉,他刚刚看到周善民脸上欲言又止的表情,也知道自己的要求突兀了。
周善民本想说两句,但看看周长城,又咽下去了,只是摆手:“是我?们这些长辈没?做好,往后?我?在庄上多盯着长城,像桂老?师说的,怎么也得让他长大成人。”
十五岁的周长城瘦得跟条棍子似的,他本身就长得高,身上没?有四两肉,那管鼻子挺得发尖。
真是又穷又苦又难又饿。
说起来,都是命。
桂裴华的档案拿得很不顺当,跟挤牙膏似的一点点盖章签字跑腿,周善民和周长城当天?也没?有回周家庄去,陪着他在平水县找了个旅店过夜,也是仗义了。
第?二天?一早,他们又去国营饭店吃早饭,出?来时,碰见了周远峰和李红莲夫妇二人。
周善民桂裴华带着周长城和两人打了招呼,以为是巧合碰见,毕竟平水县不大,国营饭店又近着电机厂。
谁知李红莲走上前来,摸摸周长城的头,问:“小伙子,往后?让你住我?们家行不行?给我?当半个儿?子好不好?”
周长城的脸上既惶恐又惊讶,看着眼前一脸笑的女人,又转头去看桂裴华,不知道怎么回话好。
桂裴华则是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推了他肩膀一下:“傻了?问你话,住他们家行不行?”
周长城瞬间?意识到,这是个改变他命运的时候,立马重重点头:“我?我?我?...好!我?很乐意的!”
这家人好不好,周长城不知道,但是知道县里比周家庄好,这两人对他的态度比堂大伯一家人好,他实在太想一瞬间?长大,立马就离开?堂大伯家了!
“好,那往后?你来当我?徒弟,叫我?师父,这是你师娘。”周远峰也上前来,一脸厚道的笑容,粗糙的大手摸摸他的头,“你在我?家住到十八岁没?问题,但是得学一门手艺,有手艺,往后?才有活路。”
“我?也没?有多大的本事,一辈子都待在电机厂,我?懂的东西就是跟机器打交道,到时候你来了,我?都教给你,你能学多少就学多少。”
“叫人啊!”桂裴华立即催周长城改口,“叫师父师娘!”
“天?地君亲师,除了你爹娘爷爷奶奶,就师父师娘最亲了,往后?得孝敬他们!”
李红莲撇开?昨天?的为难,今天?倒是满脸笑,拉过周长城的手,摸到一手老?茧,可见孩子真是受苦了:“孝不孝敬另外说,你到我?那儿?住,别学坏,好好听大人的话,不辜负桂老?师的关心才好。”
“周师傅李嫂子,您二位真是大仁大义!”桂裴华也不再催周长城叫人了,边说话边从包里掏出?一个钱夹,“这是一百块和一百斤全国粮票,布票等我?回去再寄过来。
“我?答应了每年给两百块和粮票布票的,一定不食言!”
对桂裴华的这个赞助,周远峰夫妻没?有拒绝,他们决定接受帮周长城这三?年,就是考虑到桂老?师的慷慨,若让他们自己出?钱养这孩子到十八岁,那是没?有办法的。
不论周远峰和李红莲因?着什么原因?答应,桂裴华都想打蛇随棍上,周长城是个仁善的孩子,如果没?人拉一把?,他估计一辈子就只能在周家庄待着,初中读不完,也无长辈出?头,如果再遇上一点病痛,后?头大概就这样老?死在周家庄了。
周善民在一边看着,目瞪口呆,简直是看了一场峰回路转的电影,养个十五岁的孩子啊,这两家人就这么轻易答应了?他呼吸一下深一下浅,看着李红莲接过桂裴华的钱和票,愣是一个字没?敢开?腔,过了会儿?,就听到周长城小声又略带兴奋地叫了第?一句“师父师娘”。
第022章
第
22
章
“那次之后,
你?就留在师父家?了?”万云此时的心?情和?当时的周善民差不多?,百感交集。
家?里多?一个外人啊!
周远峰和?李红莲生育了三个孩子,大女儿周小?芬从?师范学校毕业就工作结婚,
自此不用负担她的生活,
可还有?两个更小?的孩子,比周长?城小?一岁的周小?伟,还有?七六年出生的老来女周小?梅。
多?一个人就要多?一份口粮,吃饭穿衣有?桂裴华的资助,
可万一生病了,又或是学坏了,招了贼进屋,主人家?若是有?意无意说了某些话让这孩子记恨,
孩子暴力发泄等等等等,
种种可能的坏处真是不堪细想。
周远峰家?在县里没有?田地,
不能耕种收粮,
靠着他?的一份工资,养活家?小?,
本就吃力,还来一个正值能吃能喝的周长?城,真是让人头大。
就算周长?城有?桂老师的物?质保障,但往一个本来就稳固的家?里塞一个人进去,
多?打扰,多?冒昧啊!
桂裴华也真会给人出难题!
“嗯,”周长?城点头,然后又自嘲地笑笑,
“所以小?芬姐和?小?伟都不太喜欢我。”
其?实刚开始周小?芬拿着桂老师的信去找市教育办的赵永翠主任,档案安排得不是很?顺利,
太多?人想留在市里了,赵永翠不是管人事的,很?难插手,后来没办法了,周小?芬和?魏思进又写信给桂出生请求他?的帮助。
是的,自从?在平水县拿回他?剩余的档案后,桂裴华已经?改叫桂春生,大家?都跟着改了口。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改名字,也不敢多?问,知识分子本就清高,经?历了那十年的打压,多?疑脆弱,好多?人经?历了大运动,像是要与?过去的人生做切割,都会改个名字,既让人意外,可细细思量,也没有?什么不正常的。
桂春生没有?推脱,给周远峰家?里找了个这么大的麻烦,便义不容辞,事情管到底了,人在广州,连着拍了好几封电报给赵永翠,还给赵永翠寄了不少东西,让他?多?多?上心?,活动活动。
最终周小?芬的工作安排在市郊的一所小?学里,拖沓了三个月,总算是尘埃落定了。
这件事了了之后,周远峰一家?的心?才落定,李红莲这才有?心?思和?周长?城说桂老师为了他?贴了不少人情和?东西,让周长?城长?大了一定得记着桂老师的好。
至今,周长?城结了婚,有?了自己得小?家?,也不敢往回想,当年如果周小?芬的工作没有?办法落实在市里,那师父师娘是不是就要把自己赶回周家?庄了?
他?不肯深挖这些真相,只想记着师父师娘和?桂老师的恩。
周小?芬和?周小?伟不欢迎家?里多?一个外来客也正常。
家?里这些年虽然不闹饥荒,但也着实存不下?什么东西,他?们的爸爸一年四季穿着工作服,新衣都舍不得裁一件,姐姐穿妈妈的旧衣服,妹妹穿哥哥和?姐姐的旧衣服,一家?五口人,勉强吃饱穿暖罢了。
桂春生承诺的钱和?票,这个数量其?实是能让周长?城顺利活到十八岁,但如他?自己所说的,万一后面有?什么变故,泥菩萨过河,顾不上周长?城,那这个十来岁的男孩儿就会是周远峰一家?的负担了。
好在后来历史没有?倒行逆施,桂春生在广州活得好好的,承诺的资助只多?不少地寄到平水县,一直到周长?城十八岁参加工作为止。
周小?伟尤其?不喜欢周长?城,从?不和?他?多?说话,所有?的不满都表现在脸上。
两个少年人年纪差不多?,周长?城上学晚一年,和?周小?伟同一个年级,都要读初三。
周远峰把周长?城的学籍落到厂职工的子弟学校,桂春生的意思是让他?读完初中,如果考到高中,他?就继续资助他?读高中,能考上大学就最好,不能考上也没辙,还是按原来说好的,到了十八就让他?自寻出路。
周长?城以前是在乡镇初中读书的,基础本就打得不牢固,到了县里的初中就跟得很?吃力,早起晚睡地读书,门门功课也不过是低分飞过及格线,根本没有?考到高中的希望,倒是闲暇时跟着周远峰去厂里打铁拧螺丝这些事做得有?模有?样的,在学校是失落的转校生,在电机厂却是能干聪颖的好后生,身处火花四射的车间,他?终于找到了点平衡感。
也就是因为在周远峰手下?学得快,周远峰才最终确认要收他?做徒弟,真正担了师徒名分。
至于周小?伟,他?自小?就聪敏好学,以姐姐周小?芬为榜样,一门心?思要考上大学,因此学习向来是名列前茅的,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上县高中后,周小?芬在市里找了关系,让弟弟在市里的高中借读三年,再回县里参加高考,后来果然一举得中,跟周小?芳一样,考入市师范学校,现在分配到了市里的邮政系统上班。
“当时小?梅还小?,跟着师父师娘一起睡,师娘安排我和小伟同一个房间,房间里只有?一张床,第一个月他?不让我上床睡觉,每晚都要师娘过来劝着骂着,才不情不愿让我继续睡,在学校也当不认识我。”明明周小伟什么都不说,可周长?城有?时候觉得,他?板起脸来的时候,比师父还吓人。
在周家庄的堂大伯家里是寄人篱下?,在师父师娘家?也是寄人篱下?,可周长?城就是舍不得走,在师父家?里至少还能上学,吃得饱饭,师娘真把他?当成半个儿子看,每天捏着他的手臂念念叨叨的,说他?养不起肉,冬天去上学给他?灌热水瓶子,夜里还给他和周小伟煮宵夜,一个星期有?一毛零花钱。
如果是在堂大伯那儿,吃不饱饭另外说,每当他?去学校上课,大伯母就会来学校以各种借口把他?叫回去干活,不干活就不给他?饭吃,因此之前上学的时间被切割得零零碎碎的。
周长?城和?周小?伟只在一起住了一年多?,周小?伟就去了市里读高中,周长?城真是松了好大一口气,他?不敢告诉任何人,夜里准备睡觉前是他?最难熬的时候,因为每一天都担心?周小?伟不肯让他?上床睡觉,师娘一脸无奈地过来劝说安抚,他?那么高的个子,睡觉的时候不敢伸直双腿,怕被周小?伟踢出去。
彼时的周长?城,只有?手足无措地等着人安排他?的去向,能在房里睡,还是只能睡在客厅搭出来的木板床上,又或许,师父师娘不想管了,会不耐烦地直接把他?赶走?
周长?城时常惶惶然。
寄人篱下?的苦,不是体力上的苦,是那种随时要被抛弃的不安全感,周长?城真是吃得足足的,所以他?一直都知道,结婚就是成家?,他?对家?的要求和?师兄们对家?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后来两个别扭的少年初中毕业了,周小?伟继续读书,高中落榜的周长?城则是完全跟着师父周远峰进电机厂当了学徒,一切从?头学,师父师娘说这是以后赚钱的本事,一点都不能疏忽了,他?就学得比任何人都要刻苦起劲,因为知道十八岁是自己人生的分水岭,桂老师说了,等他?十八岁就要自力更生了。
要是回周家?庄,他?还有?两亩地和?一座山头,可周长?城不愿意回去,爷爷奶奶和?父母都不在了,他?在周家?庄没有?任何亲人可牵挂,一心?只想留在平水县和?师父师娘身边。
周长?城看到二师兄刘喜住在大通铺,跟师父师娘打商量,也住到厂里的大通铺去,每次睡在属于周小?伟的床上,他?都有?很?大的心?理压力,总觉得自己鸠占鹊巢。去大通铺睡,周远峰李红莲夫妇同意了,不过一日三餐饭还是在师父家?里吃,因为他?是学徒,没有?任何工资和?福利,更别说在饭堂吃饭。
“那几年,师父师娘家?里的家?务都是我做的,扫地洗衣服,买菜做饭换煤炉子,小?梅的尿布也是我洗的,可以说小?梅也算是我带大的。”周长?城说这些话的时候,没有?任何抱怨,尽管他?也可以抱怨几句,可他?是实实在在记恩不记仇的人,“因为小?伟去市里读书,只有?寒暑假才回来,师娘就把对他?的关心?转移到我身上。”
说这些话的时候,周长?城有?点不好意思,嘿嘿笑:“小?云,我那时候天天都觉得小?伟去读书还挺好的,他?努力读书考到了大学,我天天在师父师娘面前晃悠,得到了他?们的关心?爱护。”
万云一下?子喉头哽咽,真傻!又把他?的手握得更紧。
桂春生那些年可是给了不少钱和?粮油布票的,周长?城并未拖累周远峰一家?。
到了寒暑假,周小?芬和?周小?伟姐弟一起回来,待周长?城的态度还是不冷不热的,始终保持着一种高高在上的施恩态度。
所以不论周远峰和?李红莲对周长?城多?亲切,小?梅成日跟在他?后头叫大哥,周长?城心?里都知道,他?是外人。
“幸好你?长?大了。”万云捏捏周长?城的大掌,摸到他?手心?里的硬茧,笑笑,眼里有?种细碎的泪光,“幸好我们都长?大了。”
周长?城也很?庆幸,幸好无惊无险到了十八岁,师父给桂春生写信,提起他?的工作和?前程,两位长?辈都觉得,既然周长?城一直在平水县,又是跟着周远峰学技术,能留在熟悉的地方是最好的,就这样留在了电机厂。
斗米恩,担米仇,周长?城李红莲和?桂老师这些人的恩情,没有?让他?失了分寸产生怨念,而是让他?本就良善的心?更加温良。
等成了临时工,每个月有?五十块钱的工资,周长?城存了两个月,给桂老师寄去八十块和?一些平水县的山货特产,聊表这些年来对桂老师的心?意,但桂春生只收了一些吃的,钱则是拒收了,全数寄回来给他?,鼓励他?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如果有?空,可以到广州去看看他?,长?长?见识也好,他?现在上了年纪,不好坐车折腾回平水县了。
师娘知道后,有?一阵子反复念叨,这是周长?城的祖辈和?父辈做了好事,福报全都落在子孙周长?城身上了。
积阴德者,近报己身,远报子孙。
周长?城也认同,若不是远去的亲人长?辈,他?又怎会有?这样的幸运机缘呢?
“我姐听师娘说,你?领到了工资,还给了师父师娘一些心?意?他?们收了吗?”万云问,心?想桂老师不收,师父师娘是不是也要适当推脱一番才行?
“收了。”周长?城看着面前的太阳,白花花的,今天的阳光有?点猛烈,都要到吃中饭的时候了,面前挤着买卖农货的人还是那么多?,“给了两百块,师父师娘都收了。”
万云的脸色就有?些不太好看,不知不觉对他?人的付出有?了得寸进尺的要求。
不过周长?城解释道:“我两个师哥也给过,这是作为徒弟给师父的孝敬,是厂里学徒的规矩。”
万云那点脸色才平复下?去,她是周长?城的妻子,现在正是两人蜜里调油的好时候,自然是一心?一意向着他?,听不得他?被周小?芬这些人欺负冷待,还要贴着自己的热脸上去。
“师哥和?嫂子们跟我讲,让我不要恼小?芬姐和?小?伟,”周长?城灌了几口水,说了那么多?话,口都干了,看着小?云一心?维护着自己,又觉得结婚真有?好处,刘师哥说得对,结了婚,就多?一个人疼自己,“我现在想想也是,要是周家?庄突然有?个人来我们家?住,就是自带粮草,天天勤快地干活,我也嫌得很?。”
万云一下?子想到两人在家?具厂的那个租房,简单粗陋的一个家?,来一个生人,真是烦都烦死,所谓是火不烧到自己身上不知疼,顿时又开了点窍,感念起师父师娘的好处来,这么多?年,说了当周长?城半子,就完全没有?敷衍过他?,没有?保留地教他?技术,还要循循善诱引导他?向上,都是体力活儿,收点辛苦费也是应当的。
“我们结婚,小?芬姐和?小?伟两人一起寄了三十块钱给我,发电报祝我们新婚快乐。”周长?城想到这件事,又咧嘴一笑,心?里很?满足,虽然没有?父母手足,他?还有?师父一家?。
周小?伟自从?在师范学校毕业,就留在了市里工作,平时少回家?探望父母,大概是终于想通了,也更知道自己为人子女的责任,对周长?城的态度变得稍微热络一些,日常寄东西回家?也有?他?的一份。
小?梅年纪小?,帮不得家?里什么,十岁的年纪,怕是连一桶水都提不起来,他?和?姐姐周小?芬都在市里,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回家?探亲,待的时间也不长?,若不是有?周长?城陪在父母身边尽孝,跑腿打杂,分担家?里的重活儿,父母估计要辛苦得多?,尤其?是常年腰酸背痛的母亲。
周小?芬结婚后,和?夫家?人住在一起,老人孩子家?务工作评职称,里里外外都是事儿,只有?回到娘家?才能休息几天,只有?结了婚才知道在家?做女儿的好处,在平水县娘家?时,遇到一些要搬要抬的活儿,李红莲干不动,都是张嘴让周远峰把周长?城师兄弟三个喊回来帮忙的。
人心?肉长?,她也知道随着周长?城年纪越大,对家?里帮衬就越多?,终于对周长?城有?了几分当姐姐的态度。
这次周长?城和?万云结婚,她还特意写信回来给李红莲,让她千万打听清楚女方的性格和?家?庭,免得周长?城这种本分厚道的人吃亏,又叮嘱周长?城不能光看外表,要注意女孩儿的品德。
周长?城看了周小?芬的来信,似是媳妇熬成婆,兴奋得多?吃了一碗饭,小?芬姐和?小?伟总算把他?看做家?里一个重要的人了。
第023章
第
23
章
夫妻俩儿难得这样有谈兴,
开了?个头,后面就有如滔滔江水一般讲了?下去,在树荫底下的台阶上?说了?大半天的陈年往事,
像是把一些陈谷子烂芝麻都?倒出来见了?见太阳,
人生的腐烂散去,只在记忆里留一些阳光的温暖。
那辆停在远处开往广州的汽车早已经离去,又停了?一辆开往别处的车,有新的旅人在休息,
农贸店的人总算散了?些,周长?城和万云生生等饿了?,两人干脆站起来去他?们相亲的那家小米粉店吃中午饭,等吃了?饭再去买东西。
米粉店的两张桌子坐了?几个人,
操着异地口音在大声?说话,
生意比去年他?们在这里见面时好了?一点,
门口新挂着个牌子,
用毛笔写了?一行不?*?
甚美?观的字:平水县农家米粉店。
周长?城和万云点了?米粉,只在里面加了?青菜,
等了?一会儿,就上?来两碗味道一般的汤粉。
两人都?是从饥饿年代过来的,对食物的好坏不挑,边吃边说话,
越说越起劲,仿佛有聊不完的话题。
万云听了?周长?城是怎么?到平水县来的,除了?心疼他?,还?有一些同病相怜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