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她说着,数了银票给宋惜惜,“拿着啊,发什么愣!”第356章
死猪不怕开水烫
宋惜惜眨了眨眼,没听错吧?
看着塞过来的两千两银票,宋惜惜还真有点受宠若惊,哇,她真的好爱给人好处啊,她真的很容易就会给人分银子啊。
她真的很有当冤大头的潜质啊。
不,她已经当了冤大头。
“母妃看清楚大长公主了?”宋惜惜笑着,语气也好了许多。
慧太妃脸色阴沉,“当哀家眼睛瞎啊?都这样了还没认清楚。”
“见您还跟她好声好气地说,以为您还被她蒙骗呢。”
慧太妃没好气地说:“不好好说能行么?咱们两个总要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总不能真跟她撕破脸吧?她跟那些夫人关系这么好,回头编排哀家几句,哀家岂不是名声尽失?你是无所谓的,你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宋惜惜没说话,数起了银票,都是一百两面额的,她顺手便给了一百两高嬷嬷,“赢来的,讨个彩头。”
高嬷嬷眼睛都定住了,感觉呼吸有些困难,“王妃,这可是一百两啊。”
“对啊,您伺候母妃多年,她赢了银子,自然有你的一份彩头。”宋惜惜笑着说。
慧太妃睨了她一眼,“你给她做什么?她不愁吃穿,跟在哀家的身边,哀家自会给她养老,年纪大了拿这么多银子在身上,容易被人骗了去。”
高嬷嬷很快就谢恩拿了这一百两的银票。
宋惜惜从嬷嬷的反应和慧太妃的话基本能猜出,平日里确实没短过高嬷嬷的吃穿用度,但是除了宫里该给的那份月例,慧太妃大概是没怎么私下赏她的。
倒不是说慧太妃会刻薄她,相反,慧太妃是拿她自己人看待了。
有些人就是这样的,对外人特别好,对自己人就很随意,甚至还会从自己人身上抠点出来去便宜外人。
宋惜惜揣着这银子,好在,现在慧太妃还拿她当外人,就一直拿她当外人吧,别当自己人了。
慧太妃见高嬷嬷像是没见过银子似地把那一百两拿了去,嗤了一声,“瞧你,这些年短过你什么了么?”
“太妃厚待老奴,不曾短过。”高嬷嬷笑得合不拢嘴,但是年纪大了,谁不希望有个近身钱?
高嬷嬷感激地看了王妃一眼,她打算,以后如果太妃看王妃不顺眼的时候,她一定要多替王妃说话。
慧太妃把手肘放在马车窗上,侧开眸子不看宋惜惜,依旧装出一副很不待见她的样子。
但是,她心里对宋惜惜有了很大的改变,偷拿嫁妆的事,她知晓前情后因,却没有在她面前埋怨一句,而是直接带着她去大长公主府里把东珠拿回来,连那三千两都没放过。
她给宋惜惜那贰仟两,就是因为心虚,毕竟自己叫高嬷嬷去偷东珠给大长公主是不对的,大长公主的话把她架到那份上了,她不做就是不敢,不敢就会被她拿出去唱衰。
所幸都解决了,但如今回想有两个危险的地方,是当时没有想到的,如今想起觉得后背都发凉。
第一个自然是大长公主不肯归还东珠,而且还捏了她拿儿媳妇嫁妆的把柄。
第二个,就是宋惜惜知晓此事之后闹起来,闹得人尽皆知,届时她什么面子里子都没了,可以去死了。
想到这里,她才觉大长公主的阴毒。
但经此一事,对这个儿媳妇,她是再也讨厌不起来了,甚至有些后悔来的时候对她说了些重话。
她不是拿自己没办法的,看她轻易把大长公主气得眼冒火星而且还顺利拿回东珠就知道。
宋惜惜如果要与她婆媳一争,她必败无疑。
第357章
去金楼看看
她偷偷地瞄了宋惜惜一眼,见她神色轻松,脸上笑容微微绽放,不得不说,这张脸真是比桃花还要艳上几分,更有梅花的清冽。
慧太妃忽生了好奇,“你真不怕大长公主吗?”
宋惜惜反问道:“她有什么值得叫人害怕?”
“她是大长公主,当今皇帝的姑母,先帝也让她几分的,而且京城的人脉圈,她起码掌握一半以上,她说一句话,可以让你一夕之间声名狼藉。”
宋惜惜满不在乎,“您不都说我死猪不怕开水烫吗?那我怕什么声名狼藉?但如果她随意造谣我,便是造谣收复南疆的功臣,就算她是大长公主的身份,也必定会被天下士子口诛笔伐。”
慧太妃觉得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但是得罪了大长公主,她要报复的话,是很难应对的。
不过,她想起今日之事,拿回东珠和三千两也很难啊,可宋惜惜两三句话就做到了。
宋惜惜自然不知道这位婆母脑子里此刻在想什么,如果知道,她会说哪里是两三句话能做到的事?
是因为她和谢如墨的婚礼,来了很多武林江湖的人。
大长公主拿捏得住京城权贵家眷命妇们,却甚是惧怕这些跑江湖的人,她更怕自己名声被损坏,被天下人指着脊梁骨谩骂。
毕竟,教唆人偷盗儿媳妇的嫁妆,令人不齿。
宋惜惜忽然掀开帘子,吩咐车夫,“去金楼。”
慧太妃早就想去一趟金楼了,只不过,她不想和宋惜惜一起去,免得让宋惜惜看见金楼生意如此之差。
自然,那日都这样说了,宋惜惜肯定知道金楼生意差的,但知道是一回事,让她亲眼所见又是另外一回事。
慧太妃刚想说不去,宋惜惜道:“我正好要买些礼物明日回门,师父他们在国公府等我呢,我给师姐她们买些首饰,横竖是要花钱的,肯定花在金楼,毕竟金楼母妃占着大头呢。”
她都这样说了,慧太妃也不好说什么,确实既都是要花银子的,那肯定是花在自己的铺子,也好给铺子增加一笔收入,免得隔三差五就说工钱发不起,店租交不起。
年近岁晚,赚到银子的人家,都会给娘子买些首饰,这宜嫁娶的黄道吉日之前以及年末,金楼的生意是最好的。
马车停靠在金楼外,刚掀开帘子,慧太妃就看到金楼里人头攒动。
到了年底,一楼较为平价的首饰会打折,所以这些日子生意都很好。
慧太妃诧异得紧,不是说生意清淡吗?怎么会如此火爆?
正要下马车去看一看,宋惜惜却说:“高嬷嬷,你下去问一问,看有没有缠丝嵌宝金手镯?有的话我要买几只。”
慧太妃道:“为何不下去看看?”
宋惜惜只是要经过这里让她看到金楼的生意,是不是像大长公主说的那样差,她是不会在今日穿着这身亲王妃朝服进去的。
“人太多,怕挤坏了新衣裳。”宋惜惜坐得淡定,回答也很淡定。
慧太妃再瞧了一眼,确实人太多了,有男有女,若是被碰被撞,可就丢了身份。
“你去吧,去问问看。”她吩咐高嬷嬷说。
高嬷嬷应声便下了马车去,慧太妃瞧着她进了店面,却好久都挤不到展柜去问伙计,不禁庆幸好在没下去,否则她这双珍珠鞋也要被踩烂了。
第358章
不会这么下作吧
高嬷嬷吃力地挤了进去,好艰难才问到伙计,“可有缠丝嵌宝金手镯?”
年轻的伙计抬头瞧了她一眼,大声道:“那是二楼卖的,但是没货了,今年做了一批又一批,都卖光了,要买的话上二楼下订,明年二月能有货。”
要下订啊?还要明年二月才有货?
高嬷嬷慢慢地退了出去,然后顺着楼梯上了二楼,只见二楼装潢雅致,分了八九个柜台,柜台前面放置了交背椅,铺着软垫,一个展柜招待一位贵宾。
至于另外一侧,则有十余人在等候,都是坐在椅子上吃着点心,喝着茶的,银丝炭在炭炉里烧得暖和极了。
这些客人虽是富贵,却不着织锦绸缎,看样子都是富裕的商户而不是权贵世家的人。
高嬷嬷扫了一眼,只见其中一位客人带了几只金镯子在手上,瞧瞧觉得合适便叫包起来,款式倒是时兴的,只是比金京楼的肯定要差很多。
有伙计过来招呼她,她便问了句,“可有金丝嵌宝金镯?”
伙计哎呀了声,“您说巧不巧,都卖完了,您要不下个订?”
“你们生意这么好啊?”高嬷嬷离了慧太妃也是很清醒理智的,“前阵子来,你们这也是满客的,这什么时兴的款式,怕也是没了吧?”
“可不?咱们金楼的生意,除了金京楼,京城再无及得上的。”伙计骄傲地说,打量了她一眼,见衣着不凡且颇有威仪,道:“您看除了那金丝嵌宝手镯之外,别的手镯行么?我们这金的玉的,款式也不少,就是许多缺了货,等明年再补了。”
高嬷嬷瞧了一眼展柜上的货,显得有些瞧不上的样子,道:“算了,明日叫上姑娘自己来挑吧。”
高嬷嬷走了。
回到马车上,她先回了宋惜惜的话,“王妃,那金丝嵌宝手镯卖完了。”
宋惜惜嗯了一声,“这金丝嵌宝手镯是金京楼的,金楼抄了人家的款,但也卖得很好。”
“卖得好?那年底送来的账本应该好看了。”慧太妃显得很高兴。
但是高嬷嬷却心事重重,因为那伙计说,他们的生意一直很好,除了金京楼,京城就没有比他们生意更好的了。
看太妃这么高兴,她也先不说,且等嘉仪郡主把账本送来看看再说。
这两日也该送来了。
今日见过大长公主那卑鄙的嘴脸,高嬷嬷不禁担心,有没有可能大长公主母女一直都在骗太妃呢?
不至于这么下作吧?
她看向王妃,只见王妃一副了然于心的表情,莫非王妃早便知道些什么了?
会不会王妃特意带太妃过来看看金楼的生意?
太妃原先也说过要来金楼的,但是她出门素来是奴仆如云,侍卫开路,如果嘉仪郡主有心骗她,定然会提前交代店中掌柜,一旦见了这样的人来或者是自称慧太妃的,便提前拟好说辞。
毕竟,方才见这金楼来的客人,一楼是普通百姓,而楼上铺也只是富商或者是小官员的娘子们。
方才王妃说,金楼是抄了人家金京楼的款,所以,真正的贵族大户,应该比较少会踏进金楼。
太妃出门风头太大,是很容易就能认出来的。
第359章
送京兆府吧
说巧不巧,次日谢如墨和宋惜惜准备回门的时候,嘉仪郡主便派人把账本送来了,而且是赵掌柜亲自送来的。
因为慧太妃入住王府了,所以赵掌柜亲自来,若是在宫里的话,账本是嘉仪郡主送过去的。
高嬷嬷认为,这赵掌柜是过来认一认人,等太妃以后去了,他们也能认得出来。
慧太妃兴高采烈地掀开了账本,这寥寥无几的几页,卖出去的都是些粗鄙物件,贵的饰品一件都没有。
再看最后总结的营收,是亏损。
一个季度,亏损了一万多两银子。
一万多两银子,比之前还要多。
慧太妃气得浑身颤抖,把账本往地上上一扔,“为什么会亏那么多?你给哀家一个交代!”
赵掌柜跪在地上,哭丧着脸,“太妃,您实在不知如今生意有多难做,咱们想着年前能赚一波钱,便提前积压了一堆的货物,殊不知那些货好多都是瑕疵品,根本卖不出去,眼看人家生意火爆,唯有我们金楼门可罗雀,实在是叫人心酸啊。”
他跪爬前来,捡起那账本,打开其中一页,“这里还是前阵子您和嘉仪郡主一同拿了些银子出来,才不至于亏损这么多,否则的话,起码要亏损两万两。”
“胡说!”慧太妃一拍桌子,气得满脸铁青,“金楼门可罗雀?为何哀家经过的时候,却见里头全都是客人?而且很多客人都是满载而归的。”
赵掌柜心头暗惊,慧太妃来过?什么时候的事?具体是哪一天?
他忽然想起昨日有伙计跟他说,有个瞧着是高门大户里的嬷嬷来买金京楼的那个爆款金丝嵌宝手镯,会不会是昨天?
他眼珠子一转,决定赌一下,“太妃娘娘您说的是昨日吧?我们近段日子,就只有昨日生意是好的,因为我们积压的货太多了,所以郡主说要把货推出去卖掉,哪怕亏一点也不要压着太多,否则对太妃没办法交代,昨日咱们是卖了很多,但都是亏本卖的啊,今日还在做打折特卖呢,不信的话您亲自去一趟,瞧一瞧就知道了。”
慧太妃听他说得情真意切,还真信了几分。
宋惜惜在门外见她神情,知晓她被哄骗了,当即迈步进去,"是吗?为何我听你们伙计说,金丝嵌宝手镯你们卖了一批又一批,那手镯款是抄金京楼的,你们不会亏本卖吧?我看看你们账本上记了这一笔没有?"
说完,一手抢过赵掌柜的账本,赵掌柜下意识地想藏起来,但是不及宋惜惜快,账本马上就落在她的手中了。
宋惜惜翻看了那几页,冷笑一声,“好家伙,竟真没有这一笔,便连我师兄给我打造那只大金镯子也没有写上去,所以你这账本到底是记了什么?赵掌柜,亏空是大罪啊。”
赵掌柜一看宋惜惜,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这,这不是那日来取大金镯子的那位姑娘吗?
她竟然就是北冥王妃?
宋惜惜轻飘飘地说了句,“来人啊,把账本和赵掌柜一同送到京兆府去,叫我瑞儿的舅舅好好审一审,看他到底骗了太妃和嘉仪郡主多少银子。”
第360章
回门
路总管当即吩咐了两名侍卫进去,便要押着赵掌柜去衙门。
赵掌柜吓坏了,失声大喊,“王妃饶了小人,这不是小人的意思,这是嘉仪郡主的意思,是她命令小人做这些账本骗太妃娘娘的。”
“什么?”慧太妃气得砸了杯子,“嘉仪她拿假账本欺骗哀家?”
宋惜惜压压手,阻止了慧太妃的话,“既然以前的账本都是假的,那么定然有真的账本。”
赵掌柜被侍卫架着,双臂像是要断掉一般疼痛,他也不敢再撒谎,连连点头,“有的,有的。”
宋惜惜因着今日要回门,也不与他啰嗦,叫了路总管进来,道:“劳您带两个人同他回金楼,把这些年的账本全部取回来,交给账房逐一核实,在现场要核查清楚是不是真的账本,若还敢弄虚作假,不必回来禀报,直接把人送到京兆府便是。”
路总管应道:“是,王妃!”
他扬手,叫人迅速带出去,外头马车已经备下,上了马车就奔金楼而去。
那赵掌柜哪里见过这阵仗,吓得直哆嗦,心里头却暗暗叫苦,嘉仪郡主不是说慧太妃好应付吗?每年都是这样应付过去的。
怎么如今却不好使了?还叫北冥王妃见了,北冥王妃他知道,那是个杀伐果断的沙场战将,京兆府府尹更是她娘家侄儿的舅舅,若真到了京兆府,他不死也得脱一层皮的。
慧太妃撒了好大的脾气,“嘉仪骗哀家?她怎敢?”
宋惜惜叫人进来打扫被她砸了的杯子,心道:她怎么敢?她怎么不敢啊?平日里你怕她们母女怕成什么样子?不骗你骗谁?加上在深宫里头,总不能出去看,多好骗啊。
“母妃息怒,这事好办,你们原先是契书的,等我回门再同你看看,动怒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慧太妃几乎都想哭了,嘉仪和德贵太妃做生意,德贵太妃年年都有银钱收益,她却年年给银子出去补贴,本心里就觉得不如德贵太妃了。
殊不知,竟是嘉仪骗了她。
嘉仪没骗德贵太妃,却骗了她。
这份委屈涌上心头,她眼泪差点没忍住,听得宋惜惜这句话想起昨日为自己出头拿回东珠,如今这件事情也没置身事外,她心里生出一丝依赖感。
但是,她知道此事不好办,骗她这么多银子,怎会轻易吐出来?搞不好连真正的账本都看不着,去了也是白搭。
宋惜惜就只安慰这一句,便福身告退出去。
谢如墨没管这件事情,今日他有更要紧的事情,那就是回门。
分明装礼物是下人的事,他却要亲力亲为,把回门礼一件一件地搬上马车。
开什么玩笑?大师伯的弟子里有一位萍无踪,真真的潜藏无踪影,有没有可能如今就躲在王府附近哪个地方盯着,他也不知道。
不是他对自己没有信心,实在是知晓万宗门对惜惜有多宠溺,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是师父执掌门规,惜惜在万宗门所犯下的所有错误,都不会被罚。
有时候,惜惜犯错回来,不等师父发话,师伯就先动手了,那是真打么?那是打给师父看的,免得师父出手,惜惜会被处罚得更重。
师伯一处罚,师兄师姐们就赶忙出来求情,一人分担一板子,真落到她身上的没有多少。
如果是他师父出手,才真叫惜惜遭罪,而惜惜确实也遭过好几次重的,所以她见了他师父都是躲得远远地。
第361章
叫他嘴贱
谢如墨一边装礼物,一边想着万宗门的事。
他自然高兴惜惜有这么多人护着,但是,他也想让师伯他们知道,惜惜如今有他护着了,不必再担心。
最最重要的是,今日他一定要跟师伯说一句话的,那就是以后会督促惜惜一个月必须有两封信送回师门。
而不管遇到好事或者不好的事情,都必定叫师门知道,不必他们费心下来打探。
装了满满三车的礼物,便见宋惜惜领着瑞儿和宝珠出来。
惜惜面容沉静,从容,一袭紫衣衬得肌肤更加白皙通透,发鬓上簪了两朵芍药,却是人比花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