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16章

    现在的私人企业没有分房指标,大家担心去了鹏城没地方住,那些成了家的,也想把老婆孩子带在身边。

    沈善琪将商讨结果反馈给周荣前,大家希望他帮忙问一下,如果去了鹏城,厂里能不能解决家属住房问题。

    周荣答复沈善琪,厂里会建造家属区,每个工程师可以分到一个三居室,如果在厂里工作满15年,房子就送给那人,提前离职的话,厂里会收回房子。

    这条件大家接受,他们要是从现在的单位离职,分下来的房子也会被收走,这是政策,他们理解。

    因厂房和实验室还没建造好,大家去了也没地方上班,决定先在原单位干着,等周荣那边一切办妥当了,再离职上岗。

    周荣表示没问题,按照沈善琪他们的要求,让方骏和洪广信出了个设计图,获得审批后,由沈善瑞负责监督建造。

    正好工业园和住宅小区的项目快完工了,三人有时间跟进“帆硕科技”厂房和实验室的项目......

    沈善琪他们列了些设备和实验室的器材要求,周荣找人问过了,有些在国内可以买到,有些需要进口。

    周纪帆提供的设备及配件清单里,部分仪器和配件也需要进口,他目前只能研发初级版本的bP机,就是受原材料的限制。

    国外为了制约我国科技的发展,先进的设备是不卖的,要卖也是卖一些落后的淘汰设备,还卖的死贵死贵的。

    好在这些设备及配件,周荣持股的那几家科技和精密仪器的公司有,以投资公司的名义找他们购买,问题不大,要是敢不配合,就行使她大股东的权力。

    先否定这些公司的经营计划,再要求更换董事,并给董事、监事们降薪,看谁怕谁......

    第564章

    入股

    忙完“帆硕科技”厂房和实验室建造的事,周荣就在鹏城租了个大仓库。

    她将空间里的断布机、裁剪机、切割机、绷缝机、包边机、熨烫机等留了几台,打算带回江城给许曼,其余的全部拿出来。

    周荣给唐钊山打电话,说自已有一批服装厂的设备,问他有没有朋友需要的。

    唐钊山在周荣他们那买的厂房快要交付了,他正打算添置一批新设备,接到周荣的电话后,表示想看一下设备情况,如果没问题,他就买了。

    等唐钊山来鹏城,周荣带着他去库房里看货。

    所有设备的包装还没拆,唐钊山带了两名技术骨干拆包装验货后,见这些设备都来自美国,也是自已想买的型号,说他全要了,问周荣想卖多少钱。

    周荣当初收这些设备时,就是为了建厂做准备,担心有人质疑设备的价格和来路,她把金彪放在厂房内的采购清单和收据一并拿走了。

    这批设备花了金彪将近1000万美元,周荣把清单和收据给到唐钊山,说:“我亲家在江城开服装店,他们自已制作衣服,我给她留了一点设备,其余的都在这了。

    咱俩这么熟的关系,我哪里好意思挣唐老板的钱?你看着给吧。”

    给多给少都不合适,唐钊山想了想说:“周老板要是不嫌弃,这些设备入股到我的服装厂,我给你25%的股份,怎么样?”

    周荣同意了,双方约定,抽个时间去香江请律师做见证,签一份正式的合作协议。

    搞定合作协议的事后,周荣在香江买了一批时兴的布料回了鹏城,然后通过火车,将布料和机器运回江城,以便许曼拿到各项收据及运费单后,能快速核算成本,也不会对产品的来路起疑......

    离开鹏城前,周荣让许瀚华去琼岛多买些地,最好是面积在30-100亩左右,且在城区范围内。

    琼岛和浦东的项目没有预售,目前占用了不少资金,“帆硕科技”的建造,也需要大量投入,加上股市里的资金,许瀚华几家公司的现金流有点紧张。

    他问周荣,能不能等琼岛的项目出售了,回笼了部分资金再买地。

    周荣说:“我得到消息,琼岛很快会建省,海口会成为省会城市。”

    许瀚华听罢,当即就说:“我马上去买地!”

    周荣:“嗯,浦东那边的项目可以放缓进度,先把琼岛的项目完成,争取在年底的时候封顶出售,只要我们手里有地,可以找银行贷款。”

    许瀚华:“好,我这就去办!”

    许瀚华带着助理去了琼岛后,周荣从银行取了200万的现金放入空间,以应对接下来的“危机”,然后随着运货的火车,一起回了江城。

    她提前从网上找了些服饰图案,在香江彩色打印出来,给到许曼。

    许曼看着那些鲜艳又时髦的衣服,开心的说:“这些衣服一旦挂出来卖,肯定走俏!

    你什么都帮我操心,不给点回报,我良心不安呐,我决定了,服装店和布店的利润分你一半,怎么样?”

    这几年没人再拿资本家的身份说事,王城南和陈展宁也有职务在身,没人敢轻视许曼,她已经把服装店和布店完全收回来了。

    不过这两个店在郑澍桥那些人的管理下,生意很一般,有时都无法维持收支平衡,许曼还从自已的储蓄里贴了500多块钱去发工资。

    她不想花钱养闲人,把那些只拿工资不干活的人,全开了。

    被开的人不服气,去街道办和区政府大闹,说许曼是资本家,剥削他们,还把他们开除了,要求政府惩治许曼。

    近几年很多单位都不景气,不是拖欠工资,就是用停薪留职的方法,鼓励大家下海创业。

    国营企业都这样了,民营企业就更加没约束了,凡事以经济效益为重,不能创收的员工,直接不要。

    只要正常纳税,不触犯法律,政府不干涉民营企业的经营。

    闹事的人,街道办和区政府安抚了一番后,就没了下文。

    许曼见政府这样“宽待”她,心里有了底,对她的两个铺子做了些改革后,生意有所好转,不用她贴钱发工资了,但想挣大钱,很难。

    一是他们买不到时兴的好布料,其次,衣服的款式也不行,很多顾客来转了一圈后,就离开了。

    如今周荣弄来了新机器、新布料、新款式,许曼有预感,她的两个铺子定能重现往日辉煌......

    周荣笑道:“你要是给我一半的利润,这些机器和布料,就当我入股了。

    你抽空去专利局把我给你的图纸注册版权专利,要是有人敢抄袭我们的衣服,我们就去专利局告他们。”

    我国在84年就颁布了专利法,85年4月正式实施,不过大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很少有人去注册专利和版权,从而在商场上吃亏。

    周荣可不想给人留把柄,只有她为难别人的,绝不给别人刁难她的机会......

    许曼不懂什么是版权,周荣给她解释了一番后,她就大概明白了。

    “现在哪个铺子出了个新款,第二天可能就被别人抄走了,要是这个版权真的有用,我铺子里的衣服,是不是都可以去注册版权?”

    周荣:“只有独一无二的作品才能申请版权,咱们店里的衣服都卖了好多年了,且别的店都有同款,失去了先机,是无法注册版权的。”

    许曼:“懂了,我明天就去打听,注册版权要提交哪些申请材料。”

    周荣:“嗯。现在买布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少,布料的利润也不如成品衣服,你可以把两间铺子打通,像百货商店那样,撤掉柜台,把衣服挂在架子上,由大家挑选,派店员看好衣服就行。

    外墙的那几扇窗户,我们把它们拆了,改成大的落地窗,再找人定做些假人模特,穿上我们的新款服饰摆在那里,能吸引顾客。

    我会在江城待一段时间再南下,买的那些机器怎么使用,铺子的改装,员工的培训,我们都可以探讨。”

    第565章

    抢购

    许曼听了周荣关于铺子的规划,欣喜的说:“你的主意很好,就听你的!

    那两个铺子,中间是用木板隔开的,拆了木板就能相通了,改动窗户可能要费点工夫,我们装修铺子的时间,正好让裁缝师傅赶制新款服饰。

    仓库里还有不少布匹和成衣库存,等我们的新款服饰挂出来,这些就更难卖掉了,你有办法清货吗?”

    周荣:“先不急着清货,我收到消息,国家即将对物价进行改革,以老百姓对价格的敏感度,可能会引发一次抢购潮。

    借着这股抢购潮,我们仓库里的成衣和布匹,或许能全部清掉。

    要是还有剩的,等铺子装修好重新开业,我们来个买一送一的活动,买新款送旧款或布匹,积压的库存应能清完。”

    许曼:“买一送一会不会亏钱?”

    周荣:“新款衣服没有市场参考价,我们把价格稍微定高点,不会亏的。”

    许曼:“行,就按照你说的办!我们目前只有十来个裁缝师傅,你从香江运回来的布要全部做成衣服,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

    我们先借着你说的抢购潮清货,等这次风波过了,我们就一心一意忙装修,争取一个月内搞定新店开业的事。”

    周荣:“好。”

    与许曼沟通完铺子的事,周荣就去找谢翠莲和陈茉莉,告诉两人,她得到小道消息,所有物品,很快会涨价,让两人多囤点那种不易过期的商品,一旦涨价,可以减少进货成本。

    但这事不能告诉其他人,要是大家都知道了,一起去抢货,她们想进货都难。

    周荣的人脉广,路子野,谢翠莲和陈茉莉对她的话坚信不疑,而且自1月份起,各种商品的价格都涨了一点,有的东西甚至隔几天就涨一次价,国家要调价的消息早就流传开了。

    3月份,国家即将对一些主要农副产品的零售价格,进行调整的消息传出,大家出于对涨价的担忧,开始抢购商品。

    不过当时市场供应充足,国家也没有具体的政策颁布,这事闹了几天就自已平息了。

    现在周荣特意提醒,两人觉得真正的涨价大潮即将到来,分别请周荣吃了顿饭后,就拿出所有积蓄去备货......

    88年5月初,各大新闻媒体透露,人民银行将发行第一张百元大钞。

    这让长期习惯了“大团结”(拾元币)的老百姓颇感意外,虽不知道具体政策会是什么,但让对涨价异常敏感的群众不自觉的紧张起来。

    一时间传言四起,有人说国家发行这么大面值的钱币,会不会像四几年的时候,用麻袋装钱去买米。

    有人说国家是不是遇到了困难,想从老百姓手里弄钱去缓解危机,才发行百元大钞。

    流言越传越离谱,敏感的人开始往家里囤货......

    谢翠莲和陈茉莉从报纸上看到即将发行百元大钞的消息,及大家私下里传的各种小话,预感周荣说的大涨价马上要来临了,再次去大量备货。

    两人手里的钱不够,就各自找周荣借了三万,说年底的时候还。

    周荣什么都没说,直接把钱给她们,两人感激不尽。

    等货运回来,两人的铺子不仅堆满了各种货物,连家里也堆的到处都是。

    周家华升到副厂长后,单位给他换了个两居室,家里的空间好不容易松散一点了,现在又被各种箱子占据。

    他无奈的说:“国家到现在,没有颁布任何政策说要涨价,你囤这么多货,万一不涨,这些货怎么办?”

    谢翠莲:“这些都是吃的用的,一时半会儿也不会过期,要是不涨价就留着慢慢卖呗,或是自已家里用,再给大姐、四桂、五彩他们各送一点,很快能消耗完。

    但我相信肯定会涨价,大姐特意来通知,街坊邻居也传的有鼻有眼的,涨价这事八九不离十。

    我算过了,要是真的涨价,只要我把这些货卖完,能赚两万多呢!”

    周家华:“但愿你的美梦能成真。”

    7月底,中央发布政策,决定对13种名烟名酒放开市场价格。

    消息一公布,很多商店在开门的几个小时内,库存的烟酒就被抢购一空。

    烟酒的价格也蹭蹭往上涨,1斤装茅台酒从每瓶20块蹿到300多块,汾酒从8块涨至40块,古井贡酒从12块涨至70块,中华烟从每包1.8元涨至十来块。

    一些倒爷借着这个机会,大发横财。

    谢翠莲和陈茉莉店里囤的烟酒,也被抢光,小赚了一笔。

    那些名酒,周荣每次看到都会忍不住囤货,尤其是茅台,她的空间里已经囤了几百箱了,每个年份的都有,打算留给周纪帆他们。

    这次的抢购,周荣没有参与,她要用最淡定的态度,安抚她的合作伙伴......

    8月19日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价格闯关”的消息。

    为克服计划内与计划外价格双轨制的各种弊端,中央决定放开价格管制,取消价格双轨制,由市场调节,实行“价格闯关”。

    消息一经播出,全国就出现了大范围物价上涨。

    一吨计划外钢材一小时内经过6次倒卖,价格翻了5倍之多,各类生活用品,也不同程度的涨价。

    大家为了不让手里的钱贬值,都急着把自已的钱换成商品,开启了大抢购模式。

    有的人一下子买了200公斤食盐,有人抢了500盒火柴,有人搬了10箱洗衣粉回家。

    有人买了很多毛线、真丝被面、床单、枕巾和被套;有的人买了几十袋面粉,有的人囤了几车白菜。

    大米、肥皂、布匹、卫生纸、冰箱、彩电、洗衣机等,大家基本上是见啥买啥,就怕今天不买明天涨价,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

    电视机有图像就抱,电风扇能转就买,电冰箱有冷气就要。

    盛夏时节,毛衣毛裤柜台前排起了长龙;四季如春的城市,经常滞销的电风扇变得炙手可热。

    桑塔纳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也成了抢手货,价格一涨再涨,之前18万左右就能买到,现在涨到了将近30万。

    所有商店都人满为患,但货架上的商品没有了,空空的。

    一些商铺多年来积压的商品不仅卖出去了,还卖了个好价钱。

    许曼的两个铺子,就在此次抢购潮中,将库存全部清空,回笼了不少资金。

    谢翠莲和陈茉莉的铺子,所囤的货物几乎被扫空,各赚了两万多......

    第566章

    他的车轱辘算是保住了

    有人觉得存钱不如存黄金,金子不仅可以保值,还能升值,很多人手拿大把钱币疯狂抢购黄金首饰。

    以至于多家金店不敢敞开大门,只开一个门缝,或者隔着铁栅栏,一手收钱一手交货。

    与商店一样人满为患的还有银行,定期的,活期的,到期的,没到期的,储户蜂拥而来,致使多家银行发生挤兑。

    有的地方银行因不能及时兑付,群众在愤怒之下把柜台推倒......

    周家和许家的很多亲人,也参与了此次抢购。

    他们手里的钱不多,担心东西买少了,大幅度涨价后再买不划算,只好联系周荣和许瀚华,希望提取部分收益。

    许瀚华正在琼岛大量买地,加上几个在建工程的投入,手里的资金很吃紧,大家这个时候把钱取走,会打乱他的计划,让一些项目不得不搁置。

    许瀚华觉得联系他的人不仗义,只顾自已的利益,不管公司和项目。

    他在电话里没有答复找他要钱的人,说先找财务确认一下账目,才能决定能不能支取收益。

    许瀚华联系周荣,把大家要取钱的事说了,问她有没有应对措施。

    周荣将国内发生的抢购事件告诉了许瀚华:“大家都是为了一日三餐而奔波的普通人,这段时间物价一涨再涨,身边的人又全在囤东西,他们想不受影响都难。

    大家把钱存我们这之前,就说了可以随时支取,要是赖着不给,有损我们的信誉。

    我手里有点现金,你让那些想取钱的人来找我,我来应付他们,你安心忙项目上的事,什么都别担心。”

    许瀚华:“好,辛苦荣姨了。”

    琼岛也有抢购现象,近期的原材料价格都上涨了,许瀚华理解大家的心情,但他不想让自已的项目半途而废,才会恼怒那些想提前取钱的人。

    现在被周荣安抚一番,他的心情好了很多,也庆幸自已找了个好的合作伙伴......

    所有来取钱的人,周荣都会告诉他们,政府很快会出台政策稳定物价,没有必要囤东西,囤多了,都会烂在家里,纯属浪费钱。

    执意取钱,需要签一个协议,放弃今年的分红,只能领取本金和之前的收益。

    如果把钱全部取走了,以后就不能参与任何投资。

    周荣将那200万现金,装在两个皮箱里,箱盖打开,放在茶几上。

    一摞摞的钱币码在那,让人看着就心安,加上周荣淡定从容的样子,给了大家信心,除了个别人担心周荣的信息有误,坚持取钱囤货外,其他人都没有提取收益和本金。

    周笑和薛铨手里的钱不多,要是物价不降下来,他们原有的每日三餐饭,可能就要变成每日两餐或一餐了。

    周笑想把收益取了多囤点生活物资,薛铨不同意:“我们要相信大姑,她当了那么多年的官,神通广大,说物价会稳定就肯定会稳定,家里已经买了上百斤米和菜了,再买就放坏了。

    那些卫生纸啊、布啊、肥皂什么的,也没必要再买了,这段时间的价格离谱的很,比之前涨了几倍,等物价稳定,我们现在买的越多就亏的越多。”

    周笑一想,是这个道理,就没有找周荣领取收益。

    薛铨见把周笑劝住了,悄悄松了一口气,他的车轱辘算是保住了......

    老百姓每天都生活在焦虑不安中,关键时刻,政府出手了,大量引进商品,丰富货源,保证市场供应,并抓捕哄抬物价的人。

    同时大幅度提高储蓄利率,吸纳资金,一年期存款利息率为10.08%,三年期的11.88%,大家觉得把钱存在银行很划算,都去存钱,物价慢慢就降下来了。

    金价也回落至原点,每克依然142元。

    到了11月初,这场抢购风波彻底结束,不过物价相比前两年,涨了一点......

    谢翠莲和陈茉莉的铺子卖空后,本想再进一次货,周荣提前把两人劝住了,说现在进货成本太高,不划算,等价格稳定了,再进货也不迟。

    抢购刚开始那段时间,两人的铺子每天都挤满了人,她们忙不过来,担心收错钱,或东西被人偷走,把周家华、周家富喊去帮忙。

    忙碌了一个多月,几人疲惫不堪,嗓子也是哑的,周荣不建议进货,他们同意,正好休息几天,不然身体熬坏了,赚再多的钱都没用。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