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既然如此,他们身为家人也不必多言,只需要支持鼓励就好。眼看丈夫不跟自己商量就说这话,许向华不由得皱了皱眉,想说什么,裴安和先笑着道谢了,“有大哥这话,我就安心了,不过支个小摊子而已,我自己还是攒了点钱的,实在不行还有小妹呢。”
以为自己怂恿完二哥,就可以功成身退安心躺平的裴景书:喵喵喵?怎么还有她的剧情?
裴安和笑得和颜悦色,反过来怂恿裴景书,“你说的这样头头是道,想来平时也琢磨了很多,要不要跟我一起干?你出主意我出力,赚的钱我们平分。”
裴景书是拒绝的,然而在渣男二哥不遗余力的忽悠下,她渐渐可耻的心动了,最后竟是同意拿出自己的小金库加入二哥,兄妹俩一起摆摊赚小钱钱。
当然他们约定只合伙这一个暑假。
再怎么迷失在裴安和的花言巧语中,裴景书也没忘记她考大学进体制内躺平的人生目标,现在努力也算是为她未来的咸鱼生活添砖加瓦。
众所周知,体制内啥都好,就是穷得特别稳定,拿死工资,撑不饱也饿不死。假如裴景书没有觉醒上辈子的记忆,她会满足于这样吃饱穿暖的安稳。
可她不是。
好不容易有了重回过去的机缘,要是还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碌碌无为、混吃等死,裴景书自己都瞧不起自己——就算她买不了彩票、炒不了股也搞不了事业,趁着房价便宜囤它个七八套房这种小学生都想得到的操作,她总是可以做到的吧?
答案是否定的。
裴景书只是刚想起上辈子的记忆,而不是第一天穿越,她知道以当前的平均工资衡量,房价一点也不便宜,拿她大哥大嫂这样高收入的双职工家庭来说,夫妻俩一个月加起来一百出头的工资,倘若想在市里买房,他们需要不吃不喝工作上一二十年。
换成她一个人,就得不吃不喝攒上三十几年了,虽然等几年出现商品房,银行也会跟着推出贷款服务,体制内未来还有公积金这项福利,可是首付它也不会凭空变出来啊。
而且让她省吃俭用背几十年房贷,就为了等这两套房升值变现给她养老,也不是裴景书想要的。
她只想当快乐的包租婆而不是房奴,如果为此牺牲几十年的生活质量,那这房子不要也罢!反正进了体制内,郭嘉就会给她养老!
总之,想要舒舒服服的躺平,钱是万万少不了的,裴景书这才决定跟二哥下海,赚到她人生中第一桶金就跑。
第7章
裴景书:我们还是太保守了!
生意有了自己一份,裴景书比起怂恿裴安和时的夸夸其谈,也更多了几分严肃认真,拿着纸笔好一阵写写画画,列举出她认为适合新手的各种小吃摊,最后从成本、人力和市场等角度出发,决定去卖温城糯米饭。
一来,温城跟明嘉市同在一个省份,两地居民口味既有相似之处,又能以本地没有的噱头吸引顾客的关注,算是一举多得。
二来,老百姓节省惯了,哪怕是以手头松著称的大厂工人,在外面打牙祭的时候,也更愿意选择那些油水多又能填饱肚子的食物,包子馄饨肉粽等这些主食就很受欢迎。
不过包子馄饨炒饭或者各类面食,广受欢迎的同时,对新手就不那么友好了,这些需要现场制作的摊位,兄妹俩可搞不定,也没那么好的手艺——他们生意起步阶段,还要仰仗苗红旗的好厨艺,得老妈在家里帮忙把一切准备好,他们拉着现成的美食出去叫卖。
而且现在天气热,糯米饭和肉汤出锅后,及时倒入保温性较好的大木桶里密封,至少能保温两个多小时,都不需要带上煤气灶,大大节约了成本。
最最重要的她知道温城糯米饭怎么做!
事实上,曾经身为一个又懒又馋的女大学生,裴景书在宿舍酷爱就着各种视频下饭,连母猪的产后护理都涉猎过,糯米的十八种吃法更是如数家珍,什么温城糯米饭、贵城糯米饭,制作步骤她能倒背如流。
当然面对家人们好奇的目光,裴景书的解释是她恰好听同学描述过,就牢牢记在了心里,一直想找机会尝尝。
这理由听起来略潦草了些,全家人却对此深信不疑,因为他们的闺女小妹就是这么个清纯不做作的小吃货,从小到大为了骗吃骗喝,她不知道干过多少离谱的事情,牢牢记住某种食物的做法都是小意思了。
就这样,裴景书有理有据列举出温城糯米饭的一二三条优势,得到了未来合作伙伴的认同,她又趁热打铁,把制作方法一五一十告诉了苗红旗,请老妈第二天买齐材料做一份给大家尝尝。
要是味道能得到多数家人的肯定,他们也能更有信心的出摊不是。
吃货裴同学倾情推荐的产品,经过苗红旗巧手烹饪出来,美味瞬间征服了家里的老老少少,尝过的都投出了赞成票。
大家都十分看好裴景书的想法,她的任务算是完成了,接下来就看二哥的。
裴安和也没让她失望,甚至是表现出了令人侧目的行动力,仅仅用了两三天时间,就用最低的价格弄来了摆摊需要的各种工具,像是最简单的脚蹬三轮车,市面上卖大几百块,裴安和跟裴景书掏空口袋堪堪凑够两百块巨款,这钱也就买他们辆二手三轮车。
买完这个,那就没钱买出摊需要的食材了。
要知道糯米和猪肉可都是稀缺物品,进货的钱必须往多了准备。
刚开始做生意,配车就别想了,裴安和发挥了七寸不烂之,从发小那儿半租半借来了这辆三轮车,暂时约定借两个月,每个月付给对方十五块,价格不便宜,以租代买却可以大大节省预算,锅铲瓢盆都能够买新的了。
这些琐事,裴安和没让裴景书担心,自己一声不吭就都搞定了,骑着车、带着满满当当的工具和食材回来时,还宣布了个大消息,“我跟厂里请了五天假,明天一早就可以出摊了。”
不仅父母兄嫂都被他的消息惊呆了,裴景书这个罪魁祸首都瞪大了眼睛。
当了这么多年兄妹,她竟第一天发现二哥原来是雷厉风行的性子,看他那迫不及待、等不了一秒就要搞事业的架势,怕是对女主都没这么上心过吧。
面对家人们不理解的眼神,裴安和解释道,“我本来听了小妹,是准备利用下班时间做这小生意的。只是这两天跟她完善了下计划,发现还挺有赚头,咱们这边现在也没人卖这个,好好抓住空白期,生意想来差不了,我就不想耽误了,直接找领导请了假。因为我这两年表现好,加班加点,时常热心帮同事代班,自己都没休过两天,这次一说想请假陪妈回老家探亲,领导立刻批了五天,让我回老家好好歇一歇。”
苗红旗只在意他后半段解释,点头,“既然领导没意见,那你抓紧时间好好干吧。只是销假回去上班后,你得收收心,踏踏实实干活,别让领导看出来了。”
裴安和向老妈保证他不会掉以轻心。
至于他瞎编请假理由,谁都没在意,大家都这么干,而且他又不住冶金机械厂,只要不去自家厂门口摆摊,被抓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准备工作就这样以裴景书无法想象的速度飞快完成了,一眨眼,她就睡眼稀松被二哥从床上薅起来,两个人披星戴月的出门。
辛苦是有回报的,卖完最后一份糯米饭,裴景书一边小心翼翼护着鼓鼓囊囊的钱包,一边满脸遗憾对前来询问的顾客道歉,“不好意思,今天的糯米饭都卖完了,明天早上我们还在这里摆摊,不要错过哦。”
时间才六点多,上早班的工人早就进到各自车间了,不过陆陆续续还有下班的工人从里面出来,而他们竟然这么早就没东西可卖了,准备还是远远不够啊。
看着前来打听的工人一个个郁闷离开,裴景书内心只会比他们更痛,毕竟他们只是错过了一顿早餐,而她却是痛失了一张张小钱钱。
这大概就是金钱的魅力,两辈子娇生惯养、从没干过重活的裴景书,今天从睁眼开始忙个不停,最后这两个多小时更是高强度工作,站在那里一刻不停收钱找钱的同时,还要保持微笑随时随地为顾客讲解,工作量明明远超负荷,但她却只觉得腰不疼腿不酸,浑身充满了力量呢。
如果可以,她真想再干两小时。
奈何条件不允许,满身干劲的裴景书只能依依不舍打道回府。
来的时候三轮车上要拉满满当当的食物,她这不过百的魔鬼身材也只能跟在后面跑,现在东西都卖空了,裴安和意思意思发出邀请,裴景书却不跟他客气,一屁股坐上三轮车斗,欢呼道:“芜湖起飞——”
嘴上这么说,她小手却很诚实,始终紧紧搂住鼓鼓囊囊的钱包。
将她的言行不一尽收眼底的裴安和嘴角抽了抽。
不过他也是强装出来的沉着冷静,第一天做生意就分分钟被顾客一抢而光的经历,也让他倍感亢奋,本该疲惫的身体仿佛打了鸡血,长腿一迈跨坐上三轮车。但他还是想在妹妹面前保持无所不能的好哥哥形象,遂压下内心的激荡,故作轻松问她,“景书,第一天出来摆摊,你有什么感想?”
裴景书沉痛道:“最大的感想就是我们还是太保守了,二十五斤肉完全不够卖,明天至少准备三十五斤。”
裴安和不免为妹妹的大胆感到惊讶,“步子会不会太大了点?我觉得明天可以先从三十斤开始备货,毕竟三十斤猪肉,就要十五块钱,再加上配料和糯米,成本快要三十了吧。”
“安心啦,成本高,但我们赚的更多。”裴景书拍了拍钱包,
“咱们今天的营业额就不会低于五十。”
蹬脚的动作猛地一顿,随即又平稳而快速的继续前行,裴安和努力佯装若无其事,把声音压到极低,“真的吗,今天收入就超过五十了?”
同时心里在飞快的算账,采购出摊的这些食材,总共花了十几不到二十,可以把其他设备算进去,就算总成本二十元,收入减去成本,毛利润三十,就算他跟妹妹平分,一人也有十五块,一个月就是四百五。
要知道他现在一个月工资才四十啊!
想到每月入账几百块,一年随随便便赚大几千的日子,裴安和的心彻底火热起来。
亲爱的妹妹还给了他更大的惊喜,“至少五十,说不准还有六十七十,回家数数就知道了。”
裴安和精神振奋:“好,我们回家!”
这一回,三轮车脚蹬都快被他踩出火星子了,八九分钟的车程被他压缩到了五分钟不到。
不过兄妹俩归心似箭,谁也没在意可怜的三轮车。
第8章
闷声发大财。
裴景书和二哥匆匆回到家,其他人都去上班了,裴远山裴远河也跟家属院的小伙伴们玩起了捉迷藏,还不忘把他们最小的弟弟带着一起玩。
家里就只有苗红旗。
裴安和裴景书兄妹俩出门摆摊,其实最遭罪的是苗红旗,她凌晨三四点就爬起来,帮兄妹俩准备出摊的食材;等他们拉着满满当当的食物出发,她还要马不停蹄收拾厨房,给其他人准备早餐;送走了吃完饭去上班的几人,又出现了一堆需要清洗的锅碗瓢盆,饶是以手脚麻利著称的苗红旗也累的够呛。
平时这个点,她都忙完家务,挎着篮子出门买菜去了,然而现在,苗红旗连碗都没刷完,卫生间还有满满一大盆的衣服等着她去清洗。
干活效率这么低,显然跟她心不在焉、时不时向门口张望的状态脱不开关系。
小闺女被他们宠得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就没吃过一星半点的苦。二儿子的聪明劲也只是用在读书和人际交往方面,这孩子生性骄傲,哪怕是下乡支援那几年,都从未因为生计而低声下气求过谁。这样的一对兄妹要去干个体户,吆喝贩卖还时时刻刻给人赔笑脸,苗红旗真是怎么想都不踏实。
他们前脚刚出门,苗红旗后脚就后悔了,在家提心吊胆、患得患失,恨不得时光倒流好跟着他们一起出摊。
但她用理智压制了这份冲动。
苗红旗很清楚自己已经老了,也就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家、一碗饭,也帮不了他们更多了。
倘若他们连这第一步都迈不出去,那正好借此机会认清现实,从此踏踏实实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
充满理智的苗红旗,甚至拦住了蠢蠢欲动想悄悄去摆摊现场看一眼的裴大头和裴平洲,她用充满平静的语气提醒坐立不安的父子俩,“没什么好瞧的,出完摊总归要回来的。你们就安心吃饭吧,待会还要上班。”
苗红旗就像这个家的定海神针,有她坐镇,其他人的生活才没有被这件事影响,依然按部就班,该上班的上班,该玩耍的玩耍。
至少在左邻右舍眼里,裴家这些天并无异常。
不过苗红旗平静表象下的煎熬,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她就这么不动如山、望眼欲穿的坐在家里等着,终于等到兄妹俩回来,她忙不迭的迎了上去,眉宇间是压抑不住的激动和期待,借着搬东西的动作,压低声音问裴安和,“这么快就回来了,都卖完了吗?”
裴安和不动声色的点头。
裴景书还想大声分享他们开门红的好消息,一看老妈和二哥这宛如地下党接头的阵仗,她简直不明觉厉,想说的话也跟着咽回了肚子里。
苗红旗一听就笑开了花,随即又压抑下来,指了指裴景书小心护在怀里的钱包,小声提醒,“去,先去最里面,我跟你爸的房间里。”
这会儿家家户户都没有大白天锁门的习惯,楼里又都是一个厂的老同事,相处了几十年,左邻右舍关系都还不错,也更加没有秘密可言了,今天他们要是在客厅数钱,赶明儿这栋楼、甚至整个厂里都该知道他们干个体户赚到钱了。
不过苗红旗夫妻的主卧在最里面,相对的隐秘性更高,纵使有邻居在客厅探头探脑,也不可能摸到他们睡的卧室去。
苗红旗给裴景书指明了数钱的好去处,又对忙前忙后准备收拾工具的裴安和说,“你也进去,先把账做好了,这些东西待会再来整理。”
裴安和听劝的放下东西,笑道,“妈,你也来看看吧,我们今天收获不错的。”
何止是不错,他们今天的收获能让全家人都吓一跳!
苗红旗答应了,却没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还是把碗筷都洗干净放好,才擦了擦手,若无其事回到卧室。
这时,裴景书已经飞快数完第一遍钱了。
他们今天总共卖出两百九十四份糯米饭,收入七十三块五毛。
裴安和打过预防针,也还是被这个数字吓一跳,难以置信的从她这里接过钱包,一张一张仔仔细细的清点起来。
裴景书也不在意二哥不信任的表现,她对自己数钱的本事充满信心就够了,在账本上写下第一天的营业额,苗红旗一进来,她便献宝似的把账本展示给老妈看,“我们除掉成本,第一天就赚了五十多块钱,比二哥一个月的工资还多呢,是不是很厉害?”
“而且今天准备的货不够,还有好多下夜班的顾客想买都买不到,我跟二哥说明天再多增加十斤肉,这样就能多卖出一两百份糯米饭!我算算啊,增加一百份糯米饭,就是多赚二十五块……”
裴景书滔滔不绝,苗红旗看得目不转睛。
苗红旗是识字的,说出来很多人都不信,农村出身的苗红旗,学历甚至比裴大头这个城里人还高,她高小毕业!
这些年,苗红旗确实不怎么管孩子们的学习,唯独只关心他们练字,因为家里长辈告诉过她,字如其人,写字要像做人一样,笔画清晰有风骨。
她本人就写得一手好书法,裴平洲和裴安和都从小跟着她练字,轮到裴景书这里,特殊原因没有学毛笔字,但她在母亲的敦促下,也练出了一手清丽端庄的硬笔字。
裴景书字写得端正漂亮,虽然不是专业会计,账本做的简单粗暴,可她各项名目也列得清清楚楚,收支情况一目了然,苗红旗扫一眼就能确定他们的经营状况,比预想得还要好得多!
看到这个,裴家的定海神针也控制不住的喜上眉梢起来,手指不住摩挲着那一行行数字,嘴角高高上扬,“好好好!第一天就赚这么多,这生意可以做。原来个体户一天就能赶得人家一个月的工资,难怪这么多人都去干。”
翻来覆去研究了半天账本,苗红旗才把它还给裴景书,并轻声叮嘱道:“第一天生意好是正常的,不代表每天都能赚这么多,你们大哥大嫂问起来,不如就说今天赚了五十,这样以后客流量稳定下来,也不至于让他们太失望。”
苗红旗也不是对老大两口子藏着掖着,主要是一天毛赚五十多,说出去就太震撼了,她怕两口子把握不住这个秘密,不小心在外面漏了口风,那他们家以后就别想安宁了。
只告诉他们今天赚了五十,毛赚三十多,相当于兄妹俩一人赚十五,这样别人打听到也不至于太眼红,毕竟他们投入的成本都几百了,这个月扣掉这些,每人到手也就一两百,个体户又累又不稳定,还得给人赔笑脸没尊严,赚得多一些也是情理之中。
裴安和闻言,下意识抬头去看妹妹,他这么精明,一听就明白了母亲的言外之意,还以为傻白甜的妹妹会嚷嚷着为什么,没想到她竟深以为然的点头,“我懂得,这就叫闷声发大财!”
他挑了挑眉,突然觉得自己一时兴起拉上她合伙,搞不好挖掘出了个经商小天才,那可真是令人惊喜呢。
妹妹是不是经商小天才,还需要时间的验证,裴安和先帮母亲完善了下对外的说辞,“妈说的不错,仔细算一算,我们今天的毛利润也就是三十多,因为还有一部分费用没来得及加上。”
说着,他从刚清点好的现金中抽出了一叠,分两笔递给苗红旗,“这十块钱是给家里的,我们只买食材,柴米油盐全都是用家里的,一两次不算什么,可我们每天都要这么用,其中的花费必然不少,不能让爸妈一直补贴我们,这十块钱就算是我们使用家里厨房和调料的费用,以后每个月都交一次。”
“另外十块钱,是请妈帮我们干活的费用。说起来妈才是今天最大的功臣,糯米饭是您蒸的,肉汤也是您熬的,我就只跟在您身后学做饭,顺便打打下手,可是要想要练出能做生意的手艺,也不是三五天就能成,之后还要辛苦妈的时候还很多,这钱您一定要收下。”
他们平摊下来也就每人赚了二十多,一次性就要给她二十块,苗红旗想也不想背过手去,“用不着,我是你们的妈,帮点忙是应该的,一家人别说这种话。”
“妈本该颐养天年的年纪,却帮我们干这么多活,炖二十几斤肉可不是轻松的事,怎么能叫应该?这钱您要是不收,我们可不好意思再要您帮忙了,小妹你说呢?”
裴景书当然很认同,“二哥不说,我都没想到,妈才是我们中出力最多的,当然要有报酬啦,我们亲兄妹都明算账呢,妈您放心,该拿就拿,我们还能赚!”
裴安和说这么多,还没有妹妹两句话好使,苗红旗也可能是被她的迷之自信感染了,她不再抵触收钱这事,沉思了片刻,便从裴安和手中接过十块钱,“柴米油盐没你们想的那么贵,五块钱顶天了,以后每个月也交五块,这钱我拿着多买几次肉给你们的侄子打牙祭,这样你们大哥大嫂也跟着高兴。我自己也拿五块,别说报不报酬的,就当你们赚了钱孝敬我的。”
苗红旗嘴上说着不要,真把钱揣口袋里了,脸上便忍不住笑开了花,“你们也把钱和账本收好,折腾一早上,趁着吃饭前去补个觉吧。”
裴安和跟着母亲起身,对裴景书道,“你先休息,我得去菜市场买明天要用的食材。”
第9章
红烧肉。
刚收摊算完账,又要马不停蹄去采购,赚钱果然没有轻松的。
还好她有二哥这个合作伙伴,而且机智的约定好脏活累活都让二哥干,裴景书很不厚道给工具人二哥点了根蜡,就安心当她的甩手掌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自己房间补觉去了。
一觉睡到大中午,跟哥哥们在外面跑得满头大汗的小侄子趴在床头喊她,“小姑,小姑,奶奶说该起床吃饭啦!太阳晒屁股还在睡觉觉,羞羞脸。”
裴景书掐了掐他软乎乎的小脸,“你倒是勤快,这么大的太阳还一直在外面玩,过不两天,你就要变成小黑团子了。”
说话间,一股令人食指大动的香味从敞开的房门飘进来,直钻进她鼻子。
裴景书一闻就知道,老妈又在炖她拿手的红烧肉了!
要说她觉醒上辈子记忆,最佩服的人是谁,不是重生归来大杀四方的女主,也不是有能力在女主上辈子抛弃女主后走上人生巅峰的渣男二哥,而是她这辈子的妈妈苗红旗!
除了出身农村这一点,她妈妈简直是个宝藏女孩,浑身找不到一个缺点,明明是吴侬软语美貌动人,可以靠脸吃饭,却还多才多艺能力出众,又通情达理双商在线,让裴景书这个穿越女在妈妈面前都自愧不如。
她甚至觉得,原书女主林元英,也不过是比她妈妈生在更好的时代,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同样的平台给到妈妈,她一定能做得比她们都更优秀。
裴景书以前只当所有母亲都这样无所不能,拥有了上辈子记忆才知道,原来只有她的妈妈是超人。
她一不下心就成了万能妈妈的小迷妹,并下定决心,最近有机会回老家的话,一定要问问外婆,究竟是怎么培养妈妈的,教她琴棋书画又要教她家务农活,一个人顶别人好几个,怕是旧社会培养当家主母都没她妈的要求高。
十项全能的妈妈,在厨艺方面尤其精湛,从小到大,就没有她做了不好吃的食物。
只是让裴景书他们以前最遗憾的是,苗红旗最拿手、堪称出神入化的一道菜,是红烧肉——没有说红烧肉不好的意思,这可是他们本帮菜的代表,江湖地位连外行人都懂的。
红烧肉什么都好,就是贵得让人高攀不起。在裴景书小时候,他们这骄傲的工人家庭,一年到头也就尝几回肉滋味,为了让他们多吃几顿肉,猪肉都要搭配别的菜一起炒。
也就是这两年市场开放,老百姓吃肉的机会跟着变多,苗红旗过年也舍得炖一回红烧肉。
这也是因为她娘家祖传的红烧肉秘方,还要添加鲍汁,制作鲍汁的主要原料有老母鸡、新鲜猪排和鲍鱼,很多工人家庭,一个月也能吃上两回猪肉鸡肉,可鲍鱼却不是他们能高攀起的,放在前些年,有钱都没地方买。
总之都是托了改革开放的福,裴景书今年过年就吃上了妈妈拿手的、正宗的家传红烧肉,那鲍汁和肉香完美融合,每一口都入口即化、肥而不腻的口感,时隔半年仍然历历在目,这不一闻到香味,她的馋虫就被勾出了,再顾不上跟小侄子斗嘴,从床上一个鲤鱼打挺爬起来,“走走走,去看看奶奶烧了什么好吃的,可真香啊。”
他们家的传统是大孩子带小孩子,裴景书作为兄妹中的老幺,一度是这个家里的孩子王,大侄子二侄子三侄子,都是跟在她屁股后头长大的,她也不负众望把他们培养成了跟自己一模一样的吃货。
别人家的小孩,一到饭点,家长们就要扯着嗓子满大街把人喊回家,而得到了小姑亲传的裴远山兄弟,从来不用家里操心,他们只要闻着饭香味,就自个儿屁颠屁颠回家了,然后蹲在奶奶腿边眼巴巴等饭菜出炉。
把苗红旗烦得每次做饭,恨不得驱赶他们八百回。
三岁半的裴远江同学,已然也有了要出师的迹象,吸溜着口水大声告诉小姑,“奶奶煮红烧肉!”
最后面三个字,说得那叫一个字正腔圆,听得裴景书一阵欣慰,拍了拍小盆友圆滚滚的脑门以示鼓励,“很好,小小年纪就知道红烧肉才是真绝色,你很有前途嘛。”
说完大步走出房间,只匆匆跟下班回来的老爸和大哥打了个招呼,便闻着香味来到厨房,身后还有条走路晃晃悠悠、但紧跟她不放的倔强小尾巴。
裴远山和裴远河果然都坚强的蹲在灶台等肉吃。
两个半大小子,把小小的厨房挤得满满当当,苗红旗脸上是少有的无可奈何,“今天炖了红烧肉,看看这几个小的,都跟闻见腥味的猫似的守在这里,赶都赶不走,我还怎么做事啊。”
她本意是警告裴景书别再来添乱,最好把侄子们也都提溜出去。
这可是她带出来的好徒弟,师傅的话总会听一听的。
裴景书却坚定不移的站在侄子们这边,看热闹不嫌事大,“哎呀,这还是过完年第一次吃红烧肉,大家都想念的紧,以后吃的多了,也就不这样稀罕了。”
裴远河立刻把闪闪发亮的目光转到小姑身上,“小姑,奶奶说你跟二叔今天赚到钱,补贴了家里,才有钱买肉吃的。以后你们每天都会赚好多钱的,对吗?”
“对啊,你们小姑我指定发大财。”裴景书现在就爱听这个,一提赚钱,嘴角就不受控制的往上扬,再看一脸期待她天天发财的侄子也格外亲切,随口承诺道,“放心吧,赚钱就是用来改善生活的,以后不说让我们家顿顿都吃肉,隔三差五买肉吃还是可以的。”
苗红旗嗔了大言不惭的闺女一言,忍不住泼冷水,“这才哪到哪,还没赚大钱人就飘起来,可别让你侄子们以后笑话你。”
身为阅历丰富的大人,苗红旗对于亲闺女画的大饼,是一个字都不信的,别说做生意压根没她说的这么容易,就算真赚了那么多钱,也不可能隔三差五买肉吃——大领导家都没这么水平,他们不要过日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