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章

    我父位列朝廷二品,奉公守礼、正直不阿。

    我幼时便知父母感情甚笃、伉俪情深,曾经我也暗自期许过我的有缘人是何种模样,可惜造化弄人,圣旨赐婚,我不得不踏入那座华贵气派的公主府,成为所有京城青年才俊都避之不及的驸马。

    大婚前,我父与我彻夜长谈,谈及我周家乃忠孝世家,既已成定局,则无论公主如何,需待之于礼,敬之爱之,忍之让之,不得有怨,违我周家门风,伤及皇家颜面。

    我本已做好与和安公主相敬如宾一生的准备,可谁料到,她的所作所为仍出乎我意料。

    她并非绝美艳丽的女子,但清丽可人,与之前京中盛传貌丑粗鄙相去甚远,且谦和有礼,待我父母如长辈,免去诸多请安行礼的不便。

    但是,她对我的态度很奇怪,避我如蛇蝎一般,她与我分居,但在衣食住行等细处却待我极好,府内庶务和封地食邑也打理得井井有条,从未让我操过心。

    在外人看来,我二人夫唱妇随,相处和美,但私底下,她从不肯与我有亲近之举,我踏入她身旁三步之内,她都要立刻转身避开。

    我从未被人如此待过,从小到大,多少女子绞尽脑汁都想与我亲近一二,让我不胜其烦,而她则视我如无物,令我气恼不已却无可奈何,久而久之,我竟也适应了如此的相处,想来,许是她曾经心有所属并不愿意嫁我吧。

    实话说,除去她的公主身份,她行为处事的确值得称赞,落落大发、不卑不亢,既能取悦于皇家,又能在世家交际中游刃有余,颇有当家主母风范,便是挑剔如母亲,也在私下对她夸赞不已,只是叹息我今后不能位列朝堂有一番作为了。我安慰母亲,事事勿苛求完美,若是好处都让我得了,那岂不是要遭多少人嫉恨?

    我也曾想过与她再近一步,毕竟要执手一生,不管她是否曾经心有所属,抑或有其他打算,我都想走近她的内心,打开她的心结,可此事于我,实在是太难。我父幼时管束我极其严格,我也从未与任何女子有过情愫,风月场合更是从不涉足,一时间我竟无从下手。

    后来,有名心怀叵测的女子刻意接近我,并暗示以身相许,此等戏码我从小到大遇见多次早已不胜其烦,但那次我却灵机一动,想借这名女子试探一下她的反应,可谁想到她冷淡如常,旁观此女对我百般殷勤,似乎看戏一般,我又羞又恼,只得远远打发走那名女子,暗自气了好一阵。

    另有一次趁着酒醉我本想与她畅谈一番,可见了她,刚说出一句话,我就醉倒了,醒后我觉得甚是丢脸,索性当作没发生过,好在她也未曾提起,我二人就如此不远不近地相处了两年,就像在同一屋檐下同吃同住的同窗好友,虽日渐熟悉默契,却都不越雷池一步。

    直到我代父出使边疆,才从身边护卫和征伐大将韩将军处听得一二消息,令我如平地春雷般炸醒。

    那次我随行护卫均是她亲自挑选的精兵强将,一路拼死护送,其奋不顾身之忠勇令我惊讶不已,我私下询问,才知她允以重金酬谢,所允诺优待足以改变这些护卫全家的命运。

    而韩将军所言更令我吃惊,一向温柔和善的她,竟然跑去韩府公然威胁韩夫人,若我有三长两短则以韩家前途陪葬。

    「其实,此次出征,如果你出事,对我来说,是很好的机会。」韩将军喝得酩酊大醉,对我吐露真言。

    「只灭一个奚族挣的功绩不大不小,我们这等武将谁不想平定边疆,为我大楚开疆辟土,所以若是你这个驸马在跟桀戎和狼戊的和谈中失败被斩,那朝廷必然要与桀戎和狼戊开战,这是多好的建功立业的时机啊!」

    我越听心越凉,战场瞬息万变,和谈过程更是艰难,若是出征大将与使节两条心,那使节则必然命在旦夕。

    「可惜啊,和安公主太厉害,我还没出征,她就摁住了我的命门,我韩家是寒族出身,比不上你们世家大族底蕴深厚,今日所得功勋都是我在战场拼命厮杀用命换来的,所以想覆灭韩家也不过是你们这些皇亲国戚一句话的事,我可不敢拿你的命赌我韩家的未来,所以这仗就算打不赢,我也不能让你丢了命。这是实话,驸马大人,勿要见怪。」

    我摆摆手,并没有立场来指责韩将军的私心。

    「公主对您一往情深,驸马大人,有福啊。」韩将军喝得口齿都不太利索了。

    我突然觉得我就是天下第一笨蛋,所有人都看得出她对我情意深重,可就我看不出来,她是公主出身高贵,怎会像一般女子一般主动取悦于我,偏偏我端着架子也不主动凑上去,两人隔阂至此能怨谁?我懊恼不已,自责不已。

    战争大胜和谈成功后,我归心似箭,再见到她的那一刻,我的心怦怦直跳,万千言语都堵在胸口,恨不得把她狠狠抱在怀里倾诉衷肠。可终究一纸和离书如同一盆冷水浇透我全身,我撕碎和离书夺门而去,避开她多日,可没想到她直接找了我父亲,又禀报皇帝,生把这桩婚事作废了。

    这就是和皇家结亲的代价吗?娶由不得我说不,和离更由不得我。

    我从小到大,无论是学业还是科举,均易如反掌,却没想到这姻缘,如此不堪。

    02

    因代父出使和谈有功,父亲官复原职,我也被太子看中,升为侍郎伴随太子左右。

    关于我与和安公主的和离,京城中传得沸沸扬扬,我不知道是谁透露的风声,竟然说她品行不端。简直荒唐,我在她身边三年,她清心寡欲如同圣贤,还有别人能入她眼中?若是让我找出这造谣之人,我定然扒其皮饮其血。

    父亲与我深谈数次,言赞公主高义,为我周家仕途而和离,我并非想不通其中关节,只是,我为自己什么都做不了而羞愧,既不能违抗祖制,为我心中所爱放弃所有,也不能回报公主一番深情,视周家前途于不顾。

    相比之下,楚明曦比我决然,比我情深,也比我心狠。

    我强迫自己忍住去找她的冲动,每日将自己投入在繁忙的政事之中,太子初涉朝堂,各部事务都急需理顺。但闲暇时,我仍止不住想她,怅然若失。

    太子殿下看出我的心思,宽慰我道:「你与皇姐有缘无分,和离也好,将来我再给你找个才貌双全的名门闺秀,肯定与你般配得不得了。」

    「太子殿下,」我思酌道,「这祖制,既然能定,为何不能改呢?」我说出一句大逆不道的话。

    太子愣住半晌,突然大笑,拍拍我肩膀,说道:「周兄有此心最好,我也有此心愿,等我登基以后,咱们一块试试,看有什么改不得的!」

    太子并非说说而已,这半年多,皇上病情反复,无心朝政,反而一心求仙问道,寻求益寿延年之灵药,有近身太监寻来仙师一名,专为皇上炼制仙丹,长乐宫整日烟雾缭绕,今上深居简出,内阁多次问政均不得见,故所有朝政均压在了太子身上。

    太子延长了早朝时间,加设午朝,一时间一些慵懒朝臣叫苦不迭,而太子则干劲十足,每日批审奏折,与内阁各种会议直到深夜,这半年内我与其他三位辅官虽忙碌异常,但均受益匪浅,实感治理国家之不易。

    而此期间太子也办成了几件大事,这第一件就以贪污受贿、草菅人命数十条罪状褫夺了辅国公的爵位,并罚没家产,一时间朝野肃穆,各种收受贿赂风气不再明目张胆,各世家贵族均约束下人,不再张扬跋扈。

    第二件便是裁撤臃肿机构,分流裁减人员。近些年,虽科举也进入不少寒门学子,但各士族凭借举荐及裙带关系也安插了很多闲散人员,庸碌无为,朝廷开支日益吃紧,而半年前征伐奚族的边疆大战,致使国库空虚,当年财政出现赤字,太子驳回了内阁增加赋税的奏请,直接批示内阁准备裁员。

    一时间,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尤其是平日懒散惯了的官宦子弟,均四处打点、叫苦不迭,生怕自己在裁撤名单之上。几位出身世家的内阁官员,每日都被上门求情的亲戚扰得不得清净,而我与几位太子辅官也牵扯其中,上门求情者络绎不绝。

    我父不胜其扰,干脆闭门谢客。可没想到,和安公主突然派人登门拜访,令我心乱如麻。

    我闻讯匆忙赶回时,人已离开,只留下一个锦盒,里面装着一件金丝软甲,下人说这是公主府归还我遗落之物。这是大婚后皇帝钦赐贺我二人之礼,按照祖制,身着御赐马甲可免于庭杖及酷刑,虽说抵不上免死金牌,但也可保得一时性命无忧。

    我突然明白,她可以对任何事都淡然处之,果断决绝,但我的命绝对是她的软肋,我若是轻易豁出命来成全自己的忠义节气,她能做出什么事来,我不敢想。

    裁撤官员告示公布后,朝廷且乱了好几日才平静,朝臣们虽私下有埋怨,但考评参照各官员历年业绩评价,有根有据,公平公正,也挑不出错处。

    几件事办下来,太子威望树立,一时间,我们这四位太子辅官也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各种亲朋故友纷至沓来。

    除我之外,其他三位辅官,一位是太子伴读,乃襄国公之孙楚云铮,另外两位则出身寒门,李恕和王宽皆是一路苦读考进翰林院,以优异成绩被太子选中提拔上来,我们四人年纪相仿,加之意气相投,被并称为东宫四杰,一时风头无两。

    03

    因办事得力,我们几位辅官太子都一一嘉得到奖,轮到我时,我什么都没要,太子明白我心中所想,宽慰我再等等时机。

    可时机还未到,却听闻有人走了太子妃的门路,想求娶和安公主,我本装作不在意,可后来消息越传越真,更让我吃惊的是太子妃与和安公主通气后探回来的消息竟然是愿意再嫁。

    我简直气急攻心,一面求了太子务必压下此事,另一面我去了公主府打算当面找楚明曦问个明白。

    楚明曦面对我的质问,一直沉默不语,我气急败坏,便做了我这辈子最不君子但至死无悔的事情,我打横抱起她,在一片奴才的惊呼声直接转身大踏步进了寝室。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