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2章

    郗珣一怔,他意识到眼前这个小孩儿原来是察觉到了,察觉到晋陵长公主想撮合浔阳与他的心思。

    真是奇妙,他以为傻乎乎的小孩儿听不懂旁人打着弯儿的话风。

    他以为珑月最多只是恼火晋陵长公主对她冷漠的态度,不会像今日这般......听出了晋陵长公主的意思。

    以为他要与浔阳公主成婚?

    她也会为自己成婚而难过?

    郗珣没有半分小姑娘懂得吃醋了的喜悦,他怎么舍得让她难过?

    郗珣有些仓促的解释:“你今日可是又听母亲胡说了?兄长与你说过的话不会变,阿兄......阿兄不会同其他娘子成婚。”

    珑月也不知有没有被安慰道,她沉默着没再说话。

    郗珣见此,便叫长汲拿来一根鱼竿,也沉默着陪着她在湖边钓鱼。

    郗珣轻松将鱼钩抛出丈远,而后便是许久的岑静。等鱼上钩的空隙间,比起珑月一本正经连眉毛都不敢动的模样,郗珣显得格外慵懒又漫不经心。

    他甚至还教她:“你眼睛无需一直盯着那处,鱼上钩鱼竿会有动静。”

    珑月不理会他,仍严阵以待的模样钓鱼。

    不一会儿——

    水面泛起一阵涟漪,涟漪围着鱼线朝四周一点点扩散开来。

    郗珣漫不经心地往回收线,将鱼从水中拖出来,他一瞥旁边备受打击的小姑娘,将鱼拖去了小姑娘的脚边。

    郗珣问她:“钓到鱼了,珑月现在能去吃饭了?”

    那皖鱼少说也有六七斤重的大家伙,内湖常年有婢子给它们投喂鱼食,一个个从没遇见天敌,皆是生的肥美健壮,才离了水便开始疯狂挣扎扭动起来。

    珑月忍不住唇角扬起,不怪她太好哄,实在是郗珣养小孩儿养出了经验,顺着毛撸一遍下来,再给块糖吃,再是凶猛的猫儿也能给摸顺了。

    珑月挽起袖子连忙用双手攥住了那条胖鱼的尾巴。

    鱼儿一招急速神龙摆尾,珑月被甩出一脸的水。

    珑月反倒开心起来,骂那鱼道:“你以为你落到了我手里,还能跑得掉?快乖乖给我同阿兄吃!我为了钓你,中午都没吃饭呢!”

    她这话显然是说的太早,那鱼摆尾之后,又接二连三的剧烈扭动,珑月脚步随着一连乱窜,一脚踩踏去了湖边泥巴里。

    “啊!”珑月气的叫了起来,连忙去朝郗珣求救,“阿兄我的脚被泥给吃了,拔不出来啦......”

    岸边守着的长汲本来正在一副非礼勿听非礼勿视,守了这一对叫人哭笑不得的主子半晌,忽的听见噗通噗通两声落水的响声。

    他正好奇是哪儿来的鱼儿能闹出那般大的动静,跟人落水一般——

    长汲瞥去一眼,顿时惊慌起来。

    “哎呦!”

    “主子爷!姑娘!您二人怎么落水里去了?!”

    “哎呦这可怎么好,快来人啊!快来救驾!”

    可这回该轮到他后悔来着,为了给主子爷与姑娘一个僻静的钓鱼场所,不叫那些没有眼力见的人打扰,方才他早自作主张将附近的闲杂人等统统撤离了去。

    如今可谓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饶是他喊破喉咙,也没人来!

    只能自己亲自过去救人了。

    没等长汲去到,便见着主子爷如同老鹰抓小鸡一般,一手搂着姑娘的腰身,一手揽在姑娘胸下,将人从岸边被踩的浑浊不堪的泥水里打捞了出来。

    姑娘看模样是一头栽进去的。

    脸上都是泥。

    主子爷也没好到哪儿去,除了一张脸还能看外,衣裳裹满了泥水。

    郗珣冷漠脸:“看你干的好事,傻了不成?”

    “阿兄.....”珑月却以为他责怪自己抓不住鱼,带着生气的哭腔:“是珑月没本事,叫鱼跑了!”

    郗珣咬牙切齿,最终没与这傻小孩儿纠缠这栽去水里也舍不得松开鱼,险些叫鱼拐去水下龙宫的蠢事。

    两人那般紧密地贴在一处,抱起了人那手臂仍揽在胸下不松,叫长汲老脸一红。

    该给两位主子寻个能裹体的衣裳来,可总不能穿他们这些奴才的衣裳,往后院去拿,王府这般大,便是奴才们跑断了腿只怕一来一回也要两炷香功夫。

    有这两炷香功夫,主子爷身子素来强健不打紧,姑娘该染风寒了。

    长汲当机立断,将这对兄妹带去附近亭榭中暂时挡着风。

    他当即差奴婢往后院去寻干净衣物。

    珑月一出水就被兄长抱到了阁内榻上,她倒是不觉得冷。

    只是方才被阿兄抱出水里时,一双乳儿被锢的生疼。

    她几次想叫阿兄松开些,偏偏又不好意思开口。

    如今她只感觉说不准是坏了。

    见兄长去那帕巾没有看她,珑月顿时背对兄长悄悄打开交领衣口,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的往内看了眼。

    那一对粉白圆润好端端挺立着,并无伤口,也没有歪瘪,她才松了口气。

    手持帕子回了塌边,居高临下的兄长一眼就睨见。

    活了二十有六清心寡欲不近女色的燕王顿时又羞又恼,阖上双眸。

    好在有人来解救了他。

    奉清匆匆来了阁外,朝内通报:“主上,户部尚书携公子登门拜访。”

    作者有话说:

    本人码字又很慢又很纠结剧情,每日深夜更新,时间不定,让很多提前等的宝子们久等了(。?_?。)?I’m

    sorry~

    79

    47、崩溃(二更合一)

    燕王府,

    花厅之中。

    夕阳透过薄云,自廊庑殿台倾洒而下,落在格窗上,

    将地面投上了纵横棱花的纹理来。

    一紫檀座掐丝珐琅兽耳炉,往上袅袅升腾着烟雾。

    王府的女婢纷纷上前,

    举止有度给二位贵客奉茶。

    常尚书时年四十有五,

    正值中年有为,他已做到掌天下田户均输钱谷之政令,

    以一己之力览天下之重的户部尚书。

    六部中,唯户部实权最大。可想而知,

    想拉拢常氏的派系如过江之鲫,

    比比皆是。

    如此烈火烹油,一着不慎满盘皆是。上一任户部尚书便是官场失误,

    不仅乌纱帽丢了,

    连累的家族举家流放。

    可常岱这些年不仅将户部尚书的位置坐稳了,

    且这一坐还是整整三年。

    三年间,任尔东西南北风,他自巍然不动。

    常岱生性谨慎,胸有城府,便是得了消息,

    他也是等过了三日才带着儿子赶来燕王府上。

    常岱端着茶盏,

    面容平和,仿佛只是来王府品茗一般。

    倒是一旁的常祯忆起那位当事人的话,

    升起几分急躁。

    “当年那位少公子菩萨心肠,

    他本来吩咐手下,

    要将那小姑娘送给附近没有孩子的人养,

    谁晓得后来连夜下了场雨,

    隔日那公子就改变了主意,在我们店里套了个马车将小孩儿带走了。听他那手下嘀咕说,他家主子没养过孩子,想捡一个养了玩玩。”

    时隔多年,店家记忆早不如年轻时候好,可对着这件事倒是记得清晰。

    常祯那时听了养着玩玩,心头泛凉,心道不妙。还不如不下那场雨,将他妹妹好好寻户生不了孩子的人家养着罢了。

    不过他心下又安慰起自己,沿路见到脏兮兮的小孩儿,不仅不嫌弃反倒还惦记着给小孩儿找条活路。

    这般少公子的品性只怕不差。

    若那店主口中的少公子,便真是如今的燕王——

    常祯到底还是年轻,不如常岱一般老练,他等了约莫两刻钟仍见不到人来,便按捺不住,起身在花厅中来回踱步。

    甚至欲迈向门厅外侯立着的丫鬟询问。

    老神在在,安稳饮茶的常尚书朝他投去凌厉一眼,呵斥他道:“如此毛躁成何体统?还不快坐下。让你给长公主备上的寿礼呢?”

    常祯只能应道:“已经差人送往王府前院了。”

    常尚书不由的提醒他:“坐下。”

    父子二人这般一等,又等了两盏茶功夫。

    常尚书这些年身居高位,上京王爷哪个不要给他留些薄面的?

    他还是头一次被这般冷待。

    可如今有求于他人,常尚书除了面色稍沉别无他法。

    此时,花厅外传来一阵跪拜之声。

    “奴婢给王爷请安——”

    话音将落,父子二人便听到一阵低沉轻缓的脚步声。

    门廊在晚霞的辉光下霞光熠熠,霞光外迈入一具修长挺拔的身影。

    郗珣迈入的那一刹,整个内厅的光芒都仿佛汇聚到他身上。

    眉飞入鬓,鬓若刀裁一双眉眼冷清威严,气势雍容。

    燕王手下势力这些年早已渗透上京,明面上朝廷拥趸者众多,暗地里更不知凡几。

    谁也不知他在上京朝廷的人脉暗网。

    常岱久经官场,自然知晓燕王能如此安稳留于上京只怕暗里另有所图,他曾劝解陛下将如此手握重权的藩王引入上京久居,无异于引虎为患,奈何天子却是一意孤行。

    以常岱爱惜羽毛之性,为避免皇权猜忌,自不会与燕王此等权臣深交。

    是以往日朝廷之上二人更不过点头之交。

    如今还是常岱第一次打量起这位年轻气盛,名声响彻十三州的少年登位的亲王。

    刚柔并蓄,气质卓然。

    常岱常祯父子二人心中翻转几遍,面上不显,一个个收拢心绪起身郗珣行礼。

    “臣给燕王殿下请安。”

    郗珣方才在后殿沐浴更衣,换了一身玄青勾丝直裾长袍,从容提步迈入花厅。

    他的眸光温和而专注,凝望常岱时,险些叫常岱以为他面对的只是一位柔善温和的郎常尚书今日怎么有空,亲自登门本王府上?”

    郗珣步伐佯佯落座上首,端起案几上的春山白汝窑茶碗。

    常尚书以严苛古板闻名上京,旁人不知晓的凭着猜测,只怕以为此人生的一脸横肉亦或是狠辣异常。

    其实恰恰相反,常岱一脸儒雅从容的相貌。

    岁月自他面上染出风霜,却依稀能看出年轻时候那张格外温润清和的相貌。

    无外乎能生出风采卓越,姿态端秀的一双儿女来。

    常岱请安过后开始给燕王太妃,晋陵长公主恭贺寿辰来了。

    二人一老谋深算,一城府极深,一来二去倒是瞧着言谈尽欢。

    见常尚书迟迟不肯说起正事,常祯忍不住出口:“父亲......”

    郗珣长眸微抬,朝着常祯看过去。

    这一瞧倒是不由的使他怔忪片刻。

    常祯整体相貌更偏阴柔,世间男子眼型狭长者居多,而这常祯眼型倒是不同,双眸乌亮剔透,睫羽浓密,形状更似于一双外放的桃眼。

    以及,常祯冠下鬓边偏卷曲的乌发。

    一切一切,都再是熟悉不过......

    果真,这便是血脉亲缘?

    纵然十余年天南地北,未曾相见相闻,纵然与珑月朝夕相处十几载的是他......

    郗珣出了一会儿神,生出一丝酸涩之感。

    就像自己耗尽心思养大的小鸟儿,有朝一日会指着它与众不同的羽毛与他吵架,嚷嚷着它不属于他。

    是他强行将自己禁锢在他身边。

    郗珣面色渐渐泛起了无端的苍凉阴郁。

    常岱打着官腔自然没空注意,常祯却是察觉到了,方才还一副谈笑风生的燕王,与自己眸光对视后,却忽的神情恍惚面色难看。

    常祯只觉得一头雾水。

    因此头一回见面,郗珣给常祯落下了性格莫测,不可深交的印象。

    喝了足足有两杯茶,常岱终是按捺不住。

    这位户部尚书一身质地普通清灰圆领袍衫,留山羊须,两眉间有一道浅薄皱纹,约莫是常年蹙眉成的习惯。

    他深眸暗沉,有种让人不敢逼视之感,说话时也总是打着官腔。

    而此刻,他终归说明来意。

    “臣此次前来略备薄礼,一是祝王爷之母,晋陵长公主生辰,二便是谢王府当年搭救之恩。”

    郗珣轻倚椅背,眯起双眸,一副不解其意的模样。

    “哦?”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