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她又絮絮道:“我新得了一只这么大的鹦鹉,能听懂人话,贼头贼脑的可好玩儿了,等会儿带你去看,你可别被它吓着。”二人这般絮絮叨叨,叫晋陵长公主瞧见了。
晋陵长公主近来似乎格外冷待珑月,她冷待人的态度,约莫就是不搭理人,连眼神也不施舍给你一下。
便是眸光偶尔落向她时,那眼神也叫珑月看不懂。
深沉的审视、窥探,嘴角绷的紧紧的。
阿兄说叫她不用思忖太多,叫她少往长公主院子里来,还说过段时日长公主这副毛病便会自己好了。
兄长叫珑月不用想太多,她自然不想太多。
孙三姑娘约莫也看出些不对劲儿来,她以为是二人窃窃私语让这位尊贵的长公主不开心了,小姑娘才开启的话匣子,一下子又被吓回原型,登时吓得脸色煞白。
台上一曲终了,总算是换新戏了。
戏名为望香亭。
唱的是前朝皇女玉真公主悲剧的人生。
戏子倏然换了副唱腔,从方才字正腔圆的拜寿戏文变的柔婉哀愁,肝肠寸断。
连箜篌丝竹都格外低沉哀怨起来。
戏文言,玉真公主幼而母丧,刑克六亲,被寄养于王叔府中。
却因其绝世容貌被时为王世子的堂兄暗自觊觎。
好在王世子对堂妹不容世俗的情愫被他父王早早发现,王爷震怒将王世子鞭笞百下,将玉真公主早早许配出去。
因祸得福,玉真公主的婚后生活十分美满,驸马疼爱,婆母欢喜,只是没到几年,那位觊觎她的堂兄辗转登位。
她的幸福生活戛然而止。
新帝不顾天下反对将已经成婚的玉真公主强行纳入后宫,又给她宫外丈夫送去美姬数十人以作抚慰。
戏台上的玉真公主唱到此处开始哀哭起来,哭诉自己从此被囚于深宫,没有名分,不见天日。
此后芳华绝代的玉真公主日日消瘦。
乃至于最后,“妾饮□□,殉爱伴我临泉壤。②”
后听闻宫外的丈夫战死沙场,品行忠贞的公主不再苟延残喘,夜饮□□随夫而去。
这段感情叫人听着动容,叫人恨不得将那位不知廉耻□□堂妹的狗皇帝千刀万剐。
戏文结局是美妙的,玉真公主得观世音搭救,重塑身体,她那战死沙场的驸马其实也未身死,二人在乡间隐姓埋名做一对普通夫妻。
而那狗皇帝,恶事做尽,在公主死去不久,遭诸侯举起造反,他将自己困于殿中,引火自焚。
死后皇位被废去,被后人戏称为前朝废帝。
女眷们皆是感动于玉真与驸马的爱情,连孙三都忍不住朝着珑月骂道:“什么天子,后宫三千不要,偏偏看上了堂妹,真的是活该丢掉江山!活该叫人千刀万剐了去!”
不知何时,郗珣立在亭岸边,静静看着这出戏。
浔阳公主见到郗珣。
她拿着帕子将眼眶上的泪痕擦干,朝众人说道:“燕王表哥来了。”
晋陵长公主眼帘抬起,佯装惊奇,侧眸去看了眼自己那神色莫测的儿子。
“珣儿来了?”长公主又朝浔阳公主道:“你这孩子见什么外,什么叫燕王表哥?唤表哥便是。”
郗珣缓步迈入亭中,他眸光划过珑月那张脸,朝上首晋陵长公主淡默一笑:“母亲叫儿子来听戏,儿子自然不敢不来。”
一身素白袍衣,袖口绣花纹路,郗珣的笑容高洁清冷,仿若水中佛莲,不染纤尘。
任谁都以为这是一个品行端正光华无双的君子。
晋陵长公主神色僵着,叫他脚步竟是欲走向那孩子落座之处,连忙指着手边依浔阳公主的位置,朝文茵道:“快去给珣儿搬张榻来。”
珑月转眸望着兄长,正巧兄长也在望着她。
珑月不像其他娘子为这戏哭的鼻涕一把眼泪一把。
她依着亭边慵懒坐着,初秋万物萧瑟中,漫天的辉光落在她鬓发之上,将她鬓角都染上了融融秋意。
身后亭外姹紫嫣红的万千花丛,绚丽秋景也不敌国色天香的她分毫。
珑月睁着眸,唇角微微弯着,似乎有话要与他说。
可二人间隔得太远,此刻也不合时宜。
“珑月好好招待孙三姑娘,本宫与你兄长同浔阳有体几话要说。”
一家人,晋陵长公主却独独支走自己,公主说与兄长和浔阳有体几话要说,明摆着是说自己不是她的‘自己人’。
有一瞬,珑月知晓自己被孤立了。
她心中难过却只能就此离去。
是啊,珑月仔细想想,她本就是一个外人。
一个是长公主侄女,一个是长公主的儿子,她又是个什么呢?
说的好听些不过是个庶女。
说的难听些,二人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
说好的要带孙三去钓鱼的,只是这会儿怎么也没心思钓鱼了。
孙三却仍傻乎乎的笑道:“长公主是想将浔阳公主与王爷撮合到一处呢,他们聊他们的,我们两个还是早点离开的好,走吧,你不是说要带我去钓鱼的么。”
珑月敏感的心思,忽然间明白过来。
这段时间长公主对自己的冷淡,以及今日这出戏文。
其实长公主在告诫她吗?
公主要给阿兄娶娘子了。
而阿兄关系与她过于亲密了。
纵然她二人不会同戏文那般,可终归在外人看来也是丢人的。
阿兄说什么不成婚是骗她的,等阿兄成婚了,自己成了一个外人,孤零零的一个人被孤立在王府,该有多可怜?
那怎么办呐?
她习惯了与阿兄朝夕相伴,如果没有阿兄了,她就什么都没了,她到时候该怎么办呐?
小孩儿终于学会了忍住郁闷,强颜欢笑。
她一边艰难忍下去眼泪一边说:“走,我带你钓鱼去。”
珑月忽然想到,孙姑娘说的对。
姑娘家其实有第二条路走的,她只要成婚了,就有丈夫了。
她的丈夫会慢慢代替兄长的位置。
这样,她就有人朝夕相伴,不会孤单了。
就像戏文里的驸马,多好的人呐,天子送他那么多姬妾他都不要,他只等着玉真公主回来。
.......
长公主见珑月乖巧听话,面色倒是好看许多,她借机故意道:“浔阳啊,你方才不是还说要谢过你的表兄,如今怎么不做声了......”
浔阳面色染上了几分羞红,她低头讷讷道:“我、浔阳谢过表兄,谢过表兄朝中替浔阳说话,救了浔阳一命......”
郗珣完全没心思听这二人说话,他知晓方才那小孩儿必是伤心了。
走的时候那般气冲冲都没回头一次。
郗珣眉眼微冷,今日是晋陵长公主寿辰,他不愈当着外人的面叫母子二人闹得太僵,是以十分温和的对浔阳道:“公主无需感谢,臣只是顺手而为罢了。”
语罢他毫不遮掩的朝晋陵长公主告退:“今日儿子还有政事,先来给母亲贺寿,晚膳是留不得了,母亲若无事儿子先告退了。”
晋陵长公主气急,横眉冷对:“站住!你走那般快做什么?又是着急着见谁去?!”
她这段时日是被这个逆子气疯了,早没了往日的温和脾气,一点就燃,总神神叨叨怀疑这二人背着她偷偷干什么。
郗珣看了她眼,微微蹙眉道:“母亲再喧嚷一些,闹得这一出上不得台面的闹剧,您觉得儿子在乎这些?”
“逆子!你住口!”晋陵长公主才养好的心悸一下子又险些被气出来。
浔阳无辜的站在旁边,被这母子二人忽如其来的怒火吓得面色苍白。
她从未见过燕王如此冷冽的面容。
双唇微抿,眼中都能萃出寒冰来。
燕王只是瞧着白衣卿相模样,到底是战场上厮杀出来的武将,叫西羌闻风丧胆的白袍战神。
如今这般嗜血模样,叫浔阳骨头缝里发寒。
“姑母...姑母,侄女......”
郗珣面上没什么表情,甚至连看也不去看浔阳公主,只道:“禁庭规矩严,公主若是无事还是早些回宫,免得耽搁了时辰。”
浔阳看着外边尚且刺眼的太阳,不甘却只能匆匆告退。
郗珣示意长汲屏退左右,朝晋陵长公主直言道:“珑月的父母双亲儿子已经寻到,过几日儿子会叫她去认祖归宗,您无需烦恼,继续如往常一样吃斋念佛便是。”
晋陵长公主气的发颤,“怪不得这段时日你忙的脚不着地,原是替她找父母去了?”
“你以为我会成全你这个畜生?你且听着,珑月她就是货真价实的郗氏女郎,你父王的幼女,你的幼妹!有本宫活着一日,绝不叫这等丑事发生在本宫眼前!”
郗珣冷眼凝视着晋陵长公主。
他少生气,能惹得他这般模样倒还是头一回。
郗珣不再掩饰,冷冷道:“您要是不成全,儿子便只能叫皇舅下旨赐婚了。”
晋陵长公主顿时如遭雷击,她想起了那些持空白诏书逼迫帝王写禅让诏书的佞臣贼子。
“你...你.......”
“劳烦母亲吃斋念佛时,还望保佑孩儿能得偿所愿。”
作者有话说:
写不到了,下章认亲!女鹅感情从这张开始有很大变化了,她开始开窍啦!想谈恋爱了。阿兄再不抓紧!女鹅就自己找别的丈夫了!
阿兄:“母亲你这般上蹿下跳,是不想抱孙子孙女了?”
79
46、落水
珑月先去带着孙三姑娘去钓鱼,
二人的钓鱼水平实在算不得好,半个时辰的功夫没钓上来一条,反倒是被太阳晒得受不了。
珑月心头闷闷的,
她满脑子想着方才的事,甩着钩不由得打起了退堂鼓,
“要不我们不钓鱼了。”
“不钓鱼?那吃什么?”
珑月说:“去厨房要一只鱼,
味道也是一样的。”
是啊,味道怎能不一样?
都是鱼罢了。
只要请同一个厨子烧制,
味道倒是一样的。
却听孙三姑娘道:“买来的鱼如何能有自己亲手钓的好吃?要不我们再耐心等半个时辰,等会儿鱼就上钩了。”
许是离鱼窝远,
根本没有鱼愿意凑近。
二人许久也没钓上来一条。
再后来,
浔阳公主的婢女匆匆来寻孙三姑娘,说是浔阳公主要出府回宫了。
孙三姑娘如今在宫里住着随着嬷嬷学规矩,
自然是要出入与浔阳公主一道的,
她登时不敢说什么拒绝的话,
抱歉的看了眼珑月,小跟班似的颤颤跟上。
虽觉得奇怪,浔阳公主怎么会走的这般快?
只剩珑月一个人继续埋头苦钓。
长汲犹如来寻孩子的家长,四处找寻了她一通,喊她回兄长院子里吃饭:“姑娘,
主子爷差奴才来寻姑娘去用膳呢,
有您最喜欢的脍虾,蟹酿橙。”
珑月听到阿兄叫自己回去,
几乎就要丢了鱼钩跑回去找他,
可转念又想起方才长公主的那番话。
长公主要是知晓自己一日三餐都和兄长在一个饭桌上吃饭,
只怕她又要生气了吧?
她可不敢惹长公主生气,
这个王府里,
与她有血缘关系的就只有阿兄。
这一刻,珑月第一次生出想回朔州王府去的冲动。
那处才是她从小到大生活的家。
比起京城这片人生地不熟之处,朔州王府里,一草一木都是她熟悉的,在那里生活那么些年,她从没如今日这般为了许多事情许多人而烦恼的。
珑月双眼有几分迷茫的盯着前方湖面,脚停住了,回头又捡起了鱼竿,珑月朝着长汲摇摇头,“我就不去了,我还不饿。”
说是不饿,她的肚子却早已咕咕叫。
没过一会儿,珑月听到身后兄长有些低沉的嗓音。
“钓不到鱼,便不打算吃饭了?”
珑月低着头,双手使劲儿攥着手中的鱼竿,没应声。
过了好一会儿,珑月才仰头问走到自己身边的他,道:“阿兄何时才回朔州?”
郗珣道:“怎么?这般快就在上京玩腻了?”
珑月却摇摇头,小孩儿不知哪儿学来的苦恼模样,一本正经地说:“我不想待在这里了,等阿兄你成婚,我就回朔州去。”
不管阿兄回不回去,她都自己一人回去。
她会在朔州找一个英俊帅气的郎子,她会生很多很多孩子,她日后才不会孤零零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