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只不过私底下有人说是承琮天资愚钝,皇帝为了掩盖这样的事实才迟迟不肯叫承琮读书,还拿出承琮每日在宫中玩闹的事情来做佐证,随着承琮长大,这些谣言倒是越演越烈了。之前常州民间谣传一事,虞道成查出了些端倪,其背后是常州刺史捣鬼,但线索到了常州刺史那里便断了。
现在京城之中又传起承琮的谣言,这两次的事对比来看像是同出一人之手。
“你觉得会是谁?”曲贵嫔问。
其实她想不大明白,皇后和楚妃这些年来虽然与扶姣分庭抗衡,可她们一个母族日益衰微,另一个干脆就是孤女,都是没有这般能力在皇帝眼皮子底下搞小动作的。
扶姣勾唇一笑:“倒不一定是后宫之人。”
这两件事情一件是针对皇帝,一件是针对太子,幕后之人所求并非局限于后宫,反倒是对江山另有图谋。
“你难道忘了那位大名鼎鼎的恪亲王世子?”
曲贵嫔曾经与扶姣说过,皇帝在没有遇见扶姣之前有意培养恪亲王世子,这位世子爷出生时天降红霞祥瑞,又深得民心,是宗室里最出挑的小辈。
弄出祥瑞,又在各处拉拢民心,扶姣不觉得这样的人会甘心在距离皇位一步之遥的时候被人打回原形只能当一个世子。
“你是说,是他做的?!”
“很惊讶吗,”扶姣目光柔柔的追随着小太子:“仔细想想若是陛下失了民心,太子又被天下质疑,最能从中获利的不就是他?”
曲贵嫔倒吸一口凉气。
“难道咱们还要与这位恪亲王世子斗一斗不成?”
她心烦意乱:“恪亲王世子马上就要及冠了,他这两年被陛下派到西北,算算日子也快回来了,要真是他做的,他会不会对承琮不利?”
扶姣却并未言语。
斗一斗又有何妨呢,她还怕他不回来呢。
若是这位恪亲王世子不回京,她拿谁来给她儿子做垫脚石?
天降祥瑞这个灵感还是恪亲王世子给她的呢,现在他四处散播谣言诋毁她儿子,那自己也该投桃报李才是。
反正有皇帝在,天子坐镇,一个世子还能翻出天不成。
“这些也只是猜测罢了,你不必忧心,”扶姣说着,起身去牵玩疯了的承琮:“你在这儿赏景吧,我带着阿循回紫宸殿用膳。”
皇帝昨日就与她说今日要将承琮带到紫宸殿去,不知道又是什么事。
【第一百一十五章
青楼花魁vs禁欲帝王51】
扶姣到达紫宸殿的时候才发现殿中除了皇帝之外还有其他人。
她环视一圈,其中大部分她都认识,都是名满天下的大儒名士,还有一个虞道成。
但只有一个人她从未见过。
那人穿着一身明紫色四爪蟒袍,腰间系着一枚未经雕琢的古朴玉石,身姿挺拔气势不凡,再细看他五官,凤眼薄唇,竟然与皇帝有三分相似。
再看此人通身气派虽然不凡,可面上却一直带笑叫人如沐春风,扶姣心中有了猜测。
这人恐怕就是叫曲贵嫔念叨了不止一次的恪亲王世子。
“微臣参见太子殿下,宸贵妃娘娘安。”
众臣包括恪亲王世子在内皆对承琮俯身行礼。
即便承琮不过是个三岁大的小团子,但他贵为太子,就算是个还在襁褓中的婴孩也是要行礼的。
承琮看着这些人在他面前半跪着,没有半点不适应,有模有样的叫他们起来,一句“平身”说得奶声奶气却没有人敢笑他。
虞道成看着承琮,笑眯眯的夸奖:“太子殿下小小年纪就气度不凡,怪不得陛下疼爱。”
承琮对着虞道成也很有好脸色,回了他一个大大的笑脸。
虞道成这些年来官位是越做越大了,上一任工部尚书告老后皇帝便叫他接手,如今虞道成也是一品大员,再加上扶姣的关系,他得皇帝信重在朝中威望越来越高。
但即便如此,虞道成依旧没有娶妻生子。
有一个义兄的名头,虞道成对承琮也真的是很疼爱,常常在工部弄出一些古怪的小玩具来送进宫给承琮,所以承琮也认他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舅舅。
皇帝看自己儿子小小一团的样子,柔了神色,抬抬手:“阿循,到父皇这里来。”
扶姣碰了碰承琮的后背,他就噔噔噔几步跑到桌案后头倚靠着皇帝的腿。
“父皇~”
皇帝就将他抱起来放在腿上坐好:“阿循乖。”
小太子得宠的事情众臣也不是第一天知道了,都见怪不怪的,只有刚刚从西北回京述职的恪亲王世子眼中闪过一抹错愕。
他在承琮没有出生的时候就被派到西北去了,本来以为是拉拢常州刺史在常州散播谣言的事情被皇帝发现,所以皇帝才将他赶到那种苦寒之地。但这几年过去,他日日夜夜心惊胆战怕被皇帝清算,却还是平安活着回到了京城。
恪亲王世子被西北风沙吹得凉透了的心随着回京也再度火热起来了。
他这些年虽然人在西北,可一直没有放弃在京中的势力,每过几个月就有心腹给他去信,将京城中发生的事情一一禀明。
小太子深受帝宠的事情他知道,但小太子三岁都还不识字的事情他更是知道。
这次回京他还想着,或许就是因为这个所谓的太子殿下根本就是个草包,所以皇帝才又将他调回京城,准备培养他了。
可现在看这个架势,恪亲王世子怀疑就算太子真的是个傻子,皇帝也会不留余力的将这个傻子捧着到皇位上。
恪亲王世子忍不住想要试探一二。
“皇叔,您此次召见侄儿是有何要事吗?那宸贵妃……”
皇帝看了这个侄子一眼。
当年他的确有心将这个侄子过继,并且想着若没有更合适的人选,就培养他日后继位。
不过承琮出生之后皇帝便已经没了这个念头。
他满心满眼都是自己的血脉,哪里还会想要叫旁人来夺承琮的东西。
“倒也不是什么要事,只是朕的阿循再过几月就要过周岁生辰了,朕打算为他择师启蒙,众爱卿都是才学名士,便为朕的儿子传道授业吧。”
“至于宸贵妃,她是阿循生母,无需避讳。”
众人面面相觑。
别看在殿中站着的一共就这么六个人,可他们却各个身怀绝技。
虞道成会术数且懂兵略,其余四位众臣有精通文篇者,有醉心六艺者,有极擅经论者,有通经世者。
寥寥数人,却都是在某一领域登峰造极的能人。
这些人都不在宫学任职,他们都年老了,无力再教导那么多宗室子弟。
“朕知晓诸位老臣年事已高,但朕也不为难尔等,你们只需要教导太子一人即可。”
恪亲王世子有些尴尬,皇帝叫了其余五人却唯独没有叫他。
“皇叔……”
“承轩年少时便有神童之名,想来若阿循有何疑惑便可与你交流一二。”皇帝打断了恪亲王世子的话。
恪亲王世子心中冷嘲。
他比起寻常人的确聪慧,这是早前姚老太傅都说过的,否则皇帝当初也不会在那么多宗室子弟里面挑中他了。
交流?他当然能与这位尊贵的太子交流,就是不知道他这种榆木脑袋能不能听得懂。
他道:“皇叔,侄儿为太子效力责无旁贷,只是太子殿下毕竟还小,一下就找来五位师傅是否太过于劳累了?侄儿斗胆建言,还请皇叔莫要拔苗助长啊。”
皇帝看了看那些老臣,果然看到他们面上露出颇为赞同的脸色。
“看来众位爱卿也都是这般想的,”皇帝顿了顿:“既然如此,不如就叫众位爱卿先轮流教过阿循,瞧一瞧阿循的资质,再来决定该如何教导,如何?”
老臣们面面相觑。
皇帝已经很给他们面子了,虽然他们并不觉得三岁的太子能显露出什么天资,但还是同意了。
“既然如此,不如将太子殿下带到后殿,臣等依次为其授业一刻钟,完毕后问一问题,若太子殿下回答的上来,便证明有足够的精力,陛下以为如何?”
“善。”
皇帝将腿上乖乖坐着的阿循抱下去:“阿循,一会儿父皇陪你到后殿去,你乖一点。”
阿循点点头。
扶姣半分不担心的落座。
虽然这三年里阿循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异于常人的地方,但是扶姣清楚地知道一点,那就是她花了那么多积分买来的丹药一定是有效果的。
有皇帝在场,阿循不会捣蛋,只要他愿意,天赋自然会展露出来。
看了一眼昂首挺胸的恪亲王世子,扶姣冷笑一声。
既然他这么自信他自己的天资,那就等着瞧好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
青楼花魁vs禁欲帝王52】
从虞道成开始,他进去了一刻钟,出来时神色奇异,又像是激动又像是羞愤,表情十分古怪,原本就没有底的老臣们心里头直打鼓。
难道说太子的确是个不成器的,虞道成真心教导却叫太子下不了台,被皇帝训斥了一顿吗?
有人窃窃私语向虞道成打听,却被他一脸不知道该如何描述的表情给吓退。
到最后虞道成只能抿着嘴挤出一句:“你们做好心理准备。”
之后不管谁问都没有再说一句话。
第二个人再怎么忐忑也是要进去的,其余人又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一刻钟的时间突然像是被拉得很长,有一种上断头台前夕的紧张感。
众人翘首以盼,可第二个人出来时就像是中了邪一样的露出了与虞道成别无二致的表情。
第三个、第四个……
所有人都是一脸忐忑的进去一脸古怪的出来。
恪亲王世子特别想拽着这些人的领口逼着他们把后殿中发生了什么交代清楚。
终于到了第五个。
此人在朝中官拜三品,是寒门上来的探花郎,曾经在地方做过巡盐御史,因此他对民情时事极为看重,常常写出经世之论,是一位做实事的文官。
对于尚且年幼的太子来说,他的考验应当是最难的。
一个没有阅历且从未见过宫外任何人的小太子,想要让他理解什么叫做解百姓疾苦,那简直是难如登天了。
可这位老探花并无为难太子的心思。
老探花只是单纯的不赞同皇帝叫小太子这么小就接触这些事情而已,他认为只有等小太子长大些,能深刻的理解到什么叫做“民生”之后再来学这些东西。
所以哪怕他看到了前面几位的脸色也丝毫不惧,因为他根本就没抱着太子能通过他的考验的想法。
老探花讲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对目不转睛的盯着他瞧的小太子问道:“太子殿下,您觉得大禹为何三过家门而不入?”
现在承琮就站在殿中,与老探花四目相对。
一个还小的可怜,另一个已经垂垂老矣,年龄相差几乎要有七十岁的两个人面对面对望。
承琮盯着老探花的白胡子,并没有立刻回答。
老探花笑呵呵的摸了一把胡子,像是早就预料到这一点。
这么小的娃娃,虽然宫里的人都叫他太子殿下,可他还不能理解“太子”两个字的含义,更是不能理解“皇帝”肩上的责任。
所以他自然也就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了。
老探花向着皇帝一拜:“陛下,微臣告退。”
他刚要走,突然感觉到衣袖上面传来一股小小的却不容忽视的力道。
一转身,就看见矮墩墩的太子殿下拽着他衣摆。
“太子殿下?”
承琮大眼睛看着他,这孩子在扶姣和皇帝面前一贯是爱笑爱撒娇的性格,但他对着旁人却没有那么软萌,板着小脸看人的时候竟然也有皇帝三分冷然的样子,即便小脸蛋还肉嘟嘟的,却依旧能看出他出身尊贵。
他开了口。
*
恪亲王世子对老探花可以说是翘首以盼的态度了。
方才他问了其余几个人,虞道成也就算了,他毕竟是小太子名义上的舅舅,自然向着太子,可让恪亲王世子没有想到的是,除了虞道成,其余人竟然也都说太子过了关!
恪亲王世子想了许久,只觉得这帮老臣现在竟然也没了风骨,见那太子受宠,竟然就这么顺着皇帝的意思同意了。
旁人也就算了,但恪亲王世子绝对不相信老探花也会如此趋炎附势。
当初他在朝中拉拢人心,首选的自然是这几位在京中根基深厚的老臣。
只是旁人哪怕不同意也只是委婉拒绝,这位老探花却直接闭门不见。
这人出身寒门,年少时因为家道中落吃了不少苦头受了不少白眼,此生最恨官官相护结党营私阿谀奉承之人,所以恪亲王世子笃定,如果那太子不是这块材料,哪怕皇帝把刀架在老探花脖子上他都不会妥协。
终于,后殿传出一些声响,皇帝牵着承琮的手走在前面,老探花面色平静的走在后面。
见到老探花并未露出其余人那样古怪的神情,恪亲王世子终于松了一口气。
果然如此,老探花的确没有同意……
恪亲王世子刚这样想,就见老探花从皇帝身侧走出来,与其余四人站在一处为一排。
皇帝则松开了小太子的手,小太子几步走到五人面前,端端正正的拱手,奶声奶气道:
“学生承琮,今日行拜师之礼。”
五人微微侧身,受了半礼,又各自从腰间解下玉佩。
君子行则佩,这些朝臣腰上挂着的都是价值连城的好料子,给太子当授徒礼倒也不算寒酸。
太子一一收下,庞乘就走上前来,将身子放得低低的,叫太子能够得到他手中托盘里的礼盒。
承琮将五个礼盒分别递给几个老臣,这些人收下,拜师礼也就完成了。
扶姣看着这场算得上简陋的拜师礼,又看看这些老臣瞧着承琮那副捡到宝了的样子,微微一笑,与皇帝对视着。
原来他早就发现承琮的不凡之处了?
皇帝从来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他能将这些人都叫过来,就证明他对承琮有极大的信心,只是就连扶姣都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时候发现承琮生而知之的天资的。
但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反正皇帝早晚都要知道的,这只会让承琮更受重视。
恪亲王世子目瞪口呆的看着礼成,极力控制着自己的表情。
他当然不是真的介意拜师,可他在乎拜师背后的东西!
这些老臣子个个年轻时都是惊才绝艳之辈,身后所代表的势力若是投靠了太子,太子的地位就越发坚不可摧了,这叫他怎么能甘心?
“皇叔,”恪亲王世子盯着皇帝:“您可千万不要因为一时之失毁了太子的根基啊,他这样年幼,怎么能禁得住这样教呢?”
皇帝目光深沉而冷淡,他看向恪亲王世子:“既然承轩不信,亲自一试也无妨。”
恪亲王世子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立刻道:“既然如此,那侄儿便考一考太子殿下!”
他当然不信!
哪有那么好的事情,一个早就因为贪玩传遍京城的太子,怎么可能轻易就叫这些老臣认可了?肯定是皇帝为他做了绸缪!
哪怕不能扭转乾坤,他也一定不会叫太子这么轻易的传出美名!
什么年少天才,这样的人物有他一个就够了!
【第一百一十七章
青楼花魁vs禁欲帝王53】